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茵栀黄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及苯巴比妥钠片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5天的血胆红素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胆红素水平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3天、治疗第5天 研究组血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在蓝光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及苯巴比妥钠片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茵栀黄颗粒;苯巴比妥钠片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6-0105-0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出生未满28d的新生儿黄疸,严重高胆红素血症会影响新生儿神经系统,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造成认知、学习、运动、听力障碍[1],因此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应该积极进行治疗。笔者在蓝光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联合苯巴比妥钠片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取得较好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新生儿科2016年1月10日至10月20日100 例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男26例,女24例,日龄2~14d,平均日龄(52±14)d,胎龄35~41周,平均胎龄(385±35)周;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平均日龄(53±12)d,胎龄35~41周,平均胎龄(381±41)周。两组胎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1]。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①生后24h内出现黄疸,总胆红素>102μmol/L;②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2206μmol/L,早产儿血清总胆红素>255μmol/L或血清总胆红素每天上升>85μmol/L;③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④黄疸退而复现。
13排除标准[1]①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儿;②入院有各种急性、慢性感染者;③同族免疫性溶血者,如ABO溶血病、Rh溶血病等。
14方法
141对照组①蓝光治疗:将新生儿放入蓝光箱,根据患儿体重、胎龄调整适合的箱温。治疗前患儿戴黑眼罩护眼,穿尿裤保护外阴,平卧位。予双面光疗,蓝光照射时间12h/d,疗程为5d;②药物:维生素B2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2020612,生产厂家:湖北华中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mg/片、100片/瓶)25mg,每日3次,加入奶中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60010,生产厂家: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5g/片、24片/盒)25g,每日2次,加入奶中口服。③足月儿予足月配方奶喂养,早产儿予早产配方奶喂养(选取同一品牌、规格的奶粉,以避免饮食成分不同的干扰)。
142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30028,生产厂家: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规格3g/袋、10袋/盒)1g、每日3次,加入奶中口服;苯巴比妥钠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65020331,生产厂家:国药集团新疆制药有限公司,规格30mg/片、100片/瓶)25mg/kg,q12h,加入奶中口服。
15检测方法患儿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5天,采集所有研究对象2mL静脉血,检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16评价指标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5天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3讨论
高胆红素有神经毒性,可导致新生儿神经损伤,严重者可致聽力及留下严重后遗症。传统的蓝光治疗是利用光化学反应使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的物质排出体外,但蓝光在光化学反应中会产生过氧化物质,有潜在癌变可能,因此不宜长时间照射[2]。
新生儿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仅为成人的1%~2%,未结合的胆红素在肝内不能有效的于葡萄糖醛酸结合,排泄缓慢。因此提高新生儿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是治疗的重点[3]。苯巴比妥是肝酶诱导剂,可以诱导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增加肝细胞摄取未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促进胆红素的代谢[2]。关于使用苯巴比妥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的应用,在其他文献中已多有报道[4]。
从中医角度来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胎毒阻遏,熏蒸肝胆,肝失疏泄,以致胆液不循常道而溢于肌肤,治疗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疏肝利胆、行气破瘀为主[5]。茵栀黄颗粒成分为茵陈、栀子、黄芩,其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栀子清肝利胆解毒;黄芩甙,通泻胃肠郁热,有诱导肝酶系统促进对胆红素排泄,促进胆汁分泌的功效,有促进黄疸消退的作用。动物实验发现茵栀黄颗粒能诱导大鼠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从而促进胆红素水平的降低[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血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治疗第5天研究组血清总胆红素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综上所述,在蓝光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及苯巴比妥钠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 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73,305-306.
[2]杜立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63-164.
[3]陈贻骥,刘作义,吴仕孝.新生儿胆红素肝肠循环以及微生态调节干预新生儿黄疸的机制[J].儿科药学,2003,9(2):8-10.
[4]白玉芳.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观察[J].青海医学杂志,2005,35(3):18-20.
[5]张莉英,鲁金玲.茵栀黄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J].新生儿科杂志,2001,16:80-81.
(收稿日期:2017-01-19编辑:程鹏飞)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茵栀黄颗粒;苯巴比妥钠片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6-0105-0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出生未满28d的新生儿黄疸,严重高胆红素血症会影响新生儿神经系统,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造成认知、学习、运动、听力障碍[1],因此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应该积极进行治疗。笔者在蓝光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联合苯巴比妥钠片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取得较好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新生儿科2016年1月10日至10月20日100 例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男26例,女24例,日龄2~14d,平均日龄(52±14)d,胎龄35~41周,平均胎龄(385±35)周;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平均日龄(53±12)d,胎龄35~41周,平均胎龄(381±41)周。两组胎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1]。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①生后24h内出现黄疸,总胆红素>102μmol/L;②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2206μmol/L,早产儿血清总胆红素>255μmol/L或血清总胆红素每天上升>85μmol/L;③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④黄疸退而复现。
13排除标准[1]①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儿;②入院有各种急性、慢性感染者;③同族免疫性溶血者,如ABO溶血病、Rh溶血病等。
14方法
141对照组①蓝光治疗:将新生儿放入蓝光箱,根据患儿体重、胎龄调整适合的箱温。治疗前患儿戴黑眼罩护眼,穿尿裤保护外阴,平卧位。予双面光疗,蓝光照射时间12h/d,疗程为5d;②药物:维生素B2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2020612,生产厂家:湖北华中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mg/片、100片/瓶)25mg,每日3次,加入奶中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60010,生产厂家: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5g/片、24片/盒)25g,每日2次,加入奶中口服。③足月儿予足月配方奶喂养,早产儿予早产配方奶喂养(选取同一品牌、规格的奶粉,以避免饮食成分不同的干扰)。
142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30028,生产厂家: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规格3g/袋、10袋/盒)1g、每日3次,加入奶中口服;苯巴比妥钠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65020331,生产厂家:国药集团新疆制药有限公司,规格30mg/片、100片/瓶)25mg/kg,q12h,加入奶中口服。
15检测方法患儿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5天,采集所有研究对象2mL静脉血,检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16评价指标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5天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3讨论
高胆红素有神经毒性,可导致新生儿神经损伤,严重者可致聽力及留下严重后遗症。传统的蓝光治疗是利用光化学反应使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的物质排出体外,但蓝光在光化学反应中会产生过氧化物质,有潜在癌变可能,因此不宜长时间照射[2]。
新生儿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仅为成人的1%~2%,未结合的胆红素在肝内不能有效的于葡萄糖醛酸结合,排泄缓慢。因此提高新生儿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是治疗的重点[3]。苯巴比妥是肝酶诱导剂,可以诱导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增加肝细胞摄取未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促进胆红素的代谢[2]。关于使用苯巴比妥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的应用,在其他文献中已多有报道[4]。
从中医角度来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胎毒阻遏,熏蒸肝胆,肝失疏泄,以致胆液不循常道而溢于肌肤,治疗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疏肝利胆、行气破瘀为主[5]。茵栀黄颗粒成分为茵陈、栀子、黄芩,其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栀子清肝利胆解毒;黄芩甙,通泻胃肠郁热,有诱导肝酶系统促进对胆红素排泄,促进胆汁分泌的功效,有促进黄疸消退的作用。动物实验发现茵栀黄颗粒能诱导大鼠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从而促进胆红素水平的降低[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血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治疗第5天研究组血清总胆红素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综上所述,在蓝光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及苯巴比妥钠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 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73,305-306.
[2]杜立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63-164.
[3]陈贻骥,刘作义,吴仕孝.新生儿胆红素肝肠循环以及微生态调节干预新生儿黄疸的机制[J].儿科药学,2003,9(2):8-10.
[4]白玉芳.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观察[J].青海医学杂志,2005,35(3):18-20.
[5]张莉英,鲁金玲.茵栀黄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J].新生儿科杂志,2001,16:80-81.
(收稿日期:2017-01-19编辑: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