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迅:父亲的家训,我的护身

来源 :祝您健康·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tdi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爸爸于我是极特殊的存在。
  小时候,我不知道父亲是谁。我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作为新华社记者的父亲就被派驻海外。
  他驻外十多年,缺席我成长过程中几乎所有的重要时刻。但蓦然回首,我却似乎一路都在循着他的脚印。
  父亲在十多年驻外期间,也会偶尔回国述职。这难得的团聚,他最疼爱3个宝贝女儿。
  那时,女孩子最馋的是冰棍儿。夏天,路边小推车里,厚厚的棉被下盖着3分的红果、5分的巧克力、8分的奶油雪糕、一毛二的双棒。买不起就在冰棍儿车旁站会儿,盖着冰棍儿的棉被掀开的瞬间,甜甜的清凉就已经能让我们美上好一阵儿了。
  妈妈管着家里的钱,因为有3个女儿,还有姥姥奶奶要负担,每月过得紧巴巴的。但父亲疼女儿,发了稿费就会给孩子们带回几根冰棍来。为此,父亲回家后,3个女儿把他团团围住,像小狗一样拿鼻子凑着包儿闻,只是谁也不敢用手去碰他的黑色手提皮包。
  这是家里的规矩,父亲曾特别严肃地告诉过我们,包里有保密文件和保密本,拉锁拉到哪里都是有讲究的,他看看拉锁就知道有没有人动过他的包。那个特殊年代,这就是铁的纪律。从父亲严肃态度中,孩子们明白:纪律就是纪律!无论是谁,只要有一次碰了他的包,那里面就永远不会有冰棍了。
  家是个讲情不讲理的地方。爸爸很少命令孩子,而是用鲜活的言行影响着我们。这就是《道德经》中所说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二十多年后,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我,時常会想起小时候父亲的皮包和那几根冰棍,冰棍早吃掉了,但父亲严守纪律和保密意识,全留在了我心里。
  父亲是中国派驻海外的第一批记者,他经历过很长一段中国被外国看不起的日子。他常说,国与国之间,实力就是硬道理。
  2000年,我回国后,父亲天天叮嘱我两个字:“紧跟!”他不断重复:“紧跟政策,其他远离!”
  父亲做了四十多年的时政记者,常驻拉美时,那里的一些国家经常政变,他枪里炮里地采访着政权更替。之后,他又常随同国家领导人出访,见识过各国政治家的高明手段。他赞叹之余,却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去碰这些,他只想女儿简单、幸福、快乐就够了。
  父亲够,我不够啊。我刚回国,意气风发,光简单快乐哪够啊?一定要发展!当我回家向他抱怨什么时,他总是特别不屑,“没什么不公平的,生别人的气没用,别人成功是因为他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努力着。”
  父亲严格规定我回家的时限。我都20多岁了,除录像外,一定要回家吃晚饭,否则全家人就饿着等我。我被切断了所有应酬,不禁愕然:“您打小就没管过我,这是干吗?”
  父亲回屋,用毛笔写下泰戈尔的一段话:“我竭我的至诚恳求你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惑,不要忘记你的天职,不要理会那恶俗力量的引诱……”
  十多年的起起伏伏,我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不该是你的千万别拿,拿了是祸不是福。好好做人、踏实做事,老天爷看着呢……
  深深凝望墙上父亲的照片,感恩父亲,这家训是女儿一生的护身符……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
其他文献
老妈少女时代就对芭蕾心怀憧憬,为了让老妈有个充实的退休生活,我帮她在老年大学的芭蕾舞班报了名。  开学那天,我陪老妈来到老年大学。芭蕾舞班里的学员都是奶奶辈分的人,不少人已经参加了几期学习,看上去年轻且有魅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将眼神一转,腰肢一拧,顾盼之间神采飞扬,韵味十足,哪有一点儿迟暮老态?  每次上课都是老妈最兴奋的时候,一开始,她连腿都压不直,身体是僵硬的。但老妈是个敢于挑战自我的人
期刊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国历代文化大师都是学贯古今之人,通晓王朝更迭,见惯家族兴衰,无不将“静”“俭”二字奉为圭臬,并融入到自己的家风家教当中。  北宋司马光是著名的史学家,他的一生不仅十分俭朴,还把俭樸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有一次,他的儿子司马康与其他子弟身着葱绿色的长袍在家走动,显得格外潇洒。司马光看到之后,感到不安,便写诗告诫:“清晨三绿袍,罗拜北堂高。积善因先烈,余光及尔曹。勿矜从仕早
期刊
甜蜜的一吻,是人们表达爱意的最好方式。不过,吻并不是简单的两唇相触,男女对接吻方式的偏好也各不相同。近日,发表在《印度时报》上的一则报道指出,男性喜欢法式深吻,女性喜欢淡淡长吻。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苏珊·休斯领导了这项研究。她和同事对1000名男女进行了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围绕接吻时的喜好。結果发现,男人和女人都认为接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高度亲密的举动;吻的质量,可能会决定恋情的发
期刊
八岁时,我随父亲下放到农村生活了几年。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麻糍留给我温暖的记忆。  麻糍是一种糯米做成的乡土小吃。按照习俗,到了腊月才能见到“打麻糍”的场景。麻糍既是农村人对自己一年辛勤劳作的搞赏,又算是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些许年味。农村人把麻糍的制作称作“打麻糍”。把糯米浸泡洗净,晚饭后放入木制的饭甑,旺火蒸上几个小时。此时,被烟火熏黑的灶间围满了左邻右舍,有的为帮忙,也有的是为尝鲜。小孩多半
期刊
我爸是一个非常关注家人健康的人。我上中学的时候,每天又累又困,早上只想着多睡几分钟,然后拿个牛奶面包就去坐车。我爸不同意,坚持要起来帮我做早饭。  五点多的时候,我爸就开始在厨房里忙活。吃得简单时,就是一碗青菜粥。他将前一天晚上煮好的白米饭加点牛肉末一起煮成粥,然后踏着露水,去院子里摘新鲜的生菜或菜心,在砧板上切碎了,放入牛肉粥一滚就成。我准备开吃的时候,他再滴上几滴麻油,满屋飘香。吃得复杂时,他
期刊
学二胡,原本对我来说基本上是“天方夜谭”,一是我的乐感很差,二是又无“遗传基因”。但历史送我一个意外的大礼包:我年轻时自学了两年二胡,而且在乡村戏台上操琴伴奏,真是时势造“英雄”啊!从某种意义上说,二胡改变了我的命运。历史轮回,老年退休后,我又爱上了二胡,而且成了我的养生“宝剑”。  1962年我初中毕业,正值生产救灾时期,因家境困难而辍学,回乡当了农民,梦想与激情被困难与挫折熄灭了。1963年冬
期刊
母亲一辈子都对父亲不满意,她总是反复唠叨着,说父亲如何不好。父亲听了,并不怎么理会,实在感觉心烦,就出门走一走。  父亲每天早晨出去散步,回来时总会顺手买些青菜,母亲不是说西红柿的颜色不好,就是抱怨白菜不够水灵。  父亲喜欢在床头的抽屉里放些零食,母亲总是一边享用着她最喜欢的板栗,一边说父亲不会挑选,板栗的味道不够甜。  父亲不懂得为母亲挑选礼物,每逢她過生日时,他总会拿出银行卡说:“喜欢什么衣服
期刊
方便面发明60周年了。如今这种食品,已成了“世界食品”,种类口味繁多,还有快餐面、泡面、快熟面、速食面、即食面、伊面等多种名字,渗入人们的生活,全世界年消费量约有1000亿份。  2018年8月25日,是“拉面纪念日”,1958年的这一天,方便面上市。发明方便面的,是日籍华裔安藤百福和他的妻子安藤仁子。  生于台湾,到日本做生意  安藤百福原名吴百福,1910年3月5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的嘉义。当时台
期刊
人们都知道要孝敬父母,可到底什么是孝?专家从传世古籍中为我们找出了答案。  一论初孝,即是意亲。《孝经》中讲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人的身体、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只有爱惜自己的生命,好好活着,才有资本對父母尽孝,才对得起父母给我们的生命。保护自己,珍惜生命,也是做儿女最基本的孝意识,父母看到儿女健康,才是最幸福的。  二论小孝,即
期刊
73年前,世界上出现了一个新事物,被称为“自原子弹以来最伟大的发明”,这就是比基尼。70多年来,比基尼不仅经历了被封杀到引领时尚潮流,同时也书写了一部女性权益捍卫史。  1946年7月1日上午,一架美军轰炸机飞到位于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一座名为“比基尼”的小岛上空,投下了一枚原子弹。比基尼岛由此声名大噪。这起试验在4天之后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法国一位叫路易斯·里尔德的设计师以此为灵感,发明了一件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