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语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可以说每一个成语都是一个故事。今天要出场的这些成语厉害了,它们虽然可能不为人知,却个个“身世传奇”。
“八公草木”出自历史上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
东晋时期,前秦国君苻坚野心勃勃,仗着兵多企图灭了东晋,却被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征讨,分兵三路夹击。
乱战中,苻坚登上城墙,看见晋军阵容整齐,已然有些畏惧。之后,晋军设计围攻秦军,秦军大败,损失惨重,余部四散而逃。
忙于奔命的秦军看到八公山上草木的阴影,都以为是追兵,可谓是吓破了胆。
于是,后世便用“八公草木”形容人紧张和恐惧的情绪。
首先要說明,冯妇是个男的!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上》:
战国时期,晋国有个男子叫冯妇,虽然名字很女性化,但他是个像武松一样能赤手空拳打老虎的勇士。
后来,冯妇决定好好读书长知识,就收山不打老虎了。没想到有一天他和朋友出去玩遇上了老虎,在职业病的驱使下,他下马对着老虎就是一摔!老虎当场被摔死了。
所以,“下马冯妇”从此就用来比喻那些干回老本行的人。
“莼羹鲈脍”要表达的感情是十分沉重的,它包含了游子对远方故乡的思念。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晋代有一个人叫张翰,他在洛阳多年一直怀才不遇,虽然觉得自己难以适应官场,但一下子放弃功名利禄回老家也不是易事,因此他迟迟下不了决心。
直到某年秋天,他在洛阳突然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回忆起家乡吴地的莼菜羹和鲈鱼脍,觉得思乡只情无法排遣,就一跃“逃离北上广”回到自己的家乡了。因此,“莼羹鲈脍”这个成语就被用来指代思乡之情了。
蹇人,不是指一个寨子的人,它是跛足的意思。
“蹇人上天”出自《后汉书·五行志一》,故事是这样的:
西汉王莽末年,天下大乱,有个叫隗嚣的跛脚少年在天水起兵反莽想称帝,但后来屯据陕甘一带,被东汉光武帝刘秀率军歼灭了。
在隗嚣起兵反莽前,天水一带流传着一首童谣:“出吴门,望缇群。见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这首童谣讽刺的是隗嚣:你一个跛脚汉,口口声声“要上天”,如果你都能上天去,地上的人早就走光了。
此后,“蹇人上天”被人们用来比喻不可能之事,亦作“蹇人升天”。
没想到,“蹇人上天”还真的和“你咋不上天”这句流行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
这个成语讲的是“别人家孩子”的故事,创造者是大文学家韩愈:
韩愈有个儿子叫韩符,打小就特别不爱读书。于是,韩愈就写了一首诗劝勉儿子:
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符读书城南》
这首诗意思很简单,就说两家都有儿子,一个长大后成了人中龙凤,一个却好吃懒做无所作为。
这首诗的潜在意思是:儿子啊,你爹我是“龙”,你的哥哥们也是“龙”,可你怎么如此懒笨呢?还不赶紧学习。
韩符被老爹的这首诗给吓到了,从此开始发奋读书。所以,后世便用“一龙一猪”来比喻同一个起跑线的两人,高下却判别极大。
据传,张飞与马超曾有一段经典对话:
张飞:“人马并驰,疾而速……”(人和马一同飞驰,那速度很快。)
马超:“若人无能,良驹何用?”(假如本人无用,那么好马又有什么用呢?)
张飞误以为他的意思是“你这么无能,就算给你一匹好马也无用”,便试探说:“人无用,何人有用?”(我没用,谁有用?)
马超以为张飞是赞叹自己的才能,便说:“人已无用,何人皆有用。”(我没用,其他人都有用。)
接着,张飞以为意思是“你没有用,其他人都有用”,便一拳打在马超脸上,说道:“此等破马!”(这个没用的马超和他的马。)
由于这个成语画面感实在太强了,所以流传久远,成了东北人的口头禅。
“破马张飞”形容一个人手舞足蹈、张牙舞爪、风风火火的样子。
熊微波摘自搜狐网
八公草木
“八公草木”出自历史上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
东晋时期,前秦国君苻坚野心勃勃,仗着兵多企图灭了东晋,却被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征讨,分兵三路夹击。
乱战中,苻坚登上城墙,看见晋军阵容整齐,已然有些畏惧。之后,晋军设计围攻秦军,秦军大败,损失惨重,余部四散而逃。
忙于奔命的秦军看到八公山上草木的阴影,都以为是追兵,可谓是吓破了胆。
于是,后世便用“八公草木”形容人紧张和恐惧的情绪。
下马冯妇
首先要說明,冯妇是个男的!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上》:
战国时期,晋国有个男子叫冯妇,虽然名字很女性化,但他是个像武松一样能赤手空拳打老虎的勇士。
后来,冯妇决定好好读书长知识,就收山不打老虎了。没想到有一天他和朋友出去玩遇上了老虎,在职业病的驱使下,他下马对着老虎就是一摔!老虎当场被摔死了。
所以,“下马冯妇”从此就用来比喻那些干回老本行的人。
莼羹鲈脍
“莼羹鲈脍”要表达的感情是十分沉重的,它包含了游子对远方故乡的思念。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晋代有一个人叫张翰,他在洛阳多年一直怀才不遇,虽然觉得自己难以适应官场,但一下子放弃功名利禄回老家也不是易事,因此他迟迟下不了决心。
直到某年秋天,他在洛阳突然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回忆起家乡吴地的莼菜羹和鲈鱼脍,觉得思乡只情无法排遣,就一跃“逃离北上广”回到自己的家乡了。因此,“莼羹鲈脍”这个成语就被用来指代思乡之情了。
蹇人上天
蹇人,不是指一个寨子的人,它是跛足的意思。
“蹇人上天”出自《后汉书·五行志一》,故事是这样的:
西汉王莽末年,天下大乱,有个叫隗嚣的跛脚少年在天水起兵反莽想称帝,但后来屯据陕甘一带,被东汉光武帝刘秀率军歼灭了。
在隗嚣起兵反莽前,天水一带流传着一首童谣:“出吴门,望缇群。见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这首童谣讽刺的是隗嚣:你一个跛脚汉,口口声声“要上天”,如果你都能上天去,地上的人早就走光了。
此后,“蹇人上天”被人们用来比喻不可能之事,亦作“蹇人升天”。
没想到,“蹇人上天”还真的和“你咋不上天”这句流行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
一龙一猪
这个成语讲的是“别人家孩子”的故事,创造者是大文学家韩愈:
韩愈有个儿子叫韩符,打小就特别不爱读书。于是,韩愈就写了一首诗劝勉儿子:
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符读书城南》
这首诗意思很简单,就说两家都有儿子,一个长大后成了人中龙凤,一个却好吃懒做无所作为。
这首诗的潜在意思是:儿子啊,你爹我是“龙”,你的哥哥们也是“龙”,可你怎么如此懒笨呢?还不赶紧学习。
韩符被老爹的这首诗给吓到了,从此开始发奋读书。所以,后世便用“一龙一猪”来比喻同一个起跑线的两人,高下却判别极大。
破马张飞
据传,张飞与马超曾有一段经典对话:
张飞:“人马并驰,疾而速……”(人和马一同飞驰,那速度很快。)
马超:“若人无能,良驹何用?”(假如本人无用,那么好马又有什么用呢?)
张飞误以为他的意思是“你这么无能,就算给你一匹好马也无用”,便试探说:“人无用,何人有用?”(我没用,谁有用?)
马超以为张飞是赞叹自己的才能,便说:“人已无用,何人皆有用。”(我没用,其他人都有用。)
接着,张飞以为意思是“你没有用,其他人都有用”,便一拳打在马超脸上,说道:“此等破马!”(这个没用的马超和他的马。)
由于这个成语画面感实在太强了,所以流传久远,成了东北人的口头禅。
“破马张飞”形容一个人手舞足蹈、张牙舞爪、风风火火的样子。
熊微波摘自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