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178-02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先进的输液材料,具有减少血管的穿刺次数、刺激小、易于操作、便于固定、安全迅速、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点。2005年在我院儿科开始应BD式静脉留置针到近年大量应用静脉留置针以来,我们不断发现一些问题,在解决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优化,使该项技术不断成熟,本文就此谈一些应用体会。
1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1肝素帽与头皮针头衔接不紧,头皮针头容易滑脱。
1.2合作程度差,患儿或家长对留置针缺乏了解,因为多动、乱抓、哭闹、过度用力引起留置针移动、滑脱、静脉炎等。还有部分家长因缺乏认识而拒绝使用留置针。
1.3小儿的血管较短,口径细小,血管壁薄,经观察发现部分患儿的前额浅静脉在使用中容易引起液体外渗,造成肿胀。也有因穿刺技术欠熟练或方法不当而导致穿刺失败。
1.4因输入高渗性、刺激性药物引起静脉炎,导致留置时间缩短或留置失败。
2对策
2.1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讨论、学习、掌握正确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掌握留置针的构造特点。了解静脉输液的护理目标,学习输液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把存在的问题上报相关药剂科、供应中心等部门,同时反馈给留置针的供应商及生产厂家,寻求相关知识与支持,解决难题。
2.2分析及护理对策
2.2.1合理选择血管
选择粗直、血流丰富无静脉瓣的血管,避免选择靠近韧带、关节的静脉,同时结合患儿的年龄、血管的显露情况、个人操作习惯决定,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以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为首选,因为这两条血管为粗直且容易固定。对年龄大一些的小儿选择手背静脉、头静脉、足背静脉、大隐静脉比较多。在选择四肢静脉中,尽量选择上肢静脉,因为上肢静脉的血流速度较快,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较慢,静脉瓣多,输液时液体和药物滞留于下肢静脉时间较上肢时间长,容易发生静脉炎而影响静脉留置时间。必要时可采用夹板固定。因小儿宜动,须固定牢固,防止脱落。
2.2.2掌握穿刺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 见回血后再进少许,退针芯再送套管,退针芯不可过多,因退针芯过多,套管内无支持力造成套管打折,套管要全部进入血管内,不然患者躁动时针体易滑出血管外。
2.2.3稳妥固定
(1)穿刺完毕,消毒待干后再贴敷贴,绷紧周围皮肤,敷贴与皮肤之间不能留空隙;(2)患儿哭闹、出汗、敷贴固定不牢、患儿活动多,自己用手抓或碰到其他物品时都会导致留置针松脱,所以固定好坏直接影响留置时间,留置针穿刺前一定要等消毒液干透后再贴敷贴,用透明胶带交叉固定好针柄,再用胶带做环形缠绕固定,必要时用夹板固定,留置针部位衣物不要过紧,指导家长适当约束患儿手脚,以免留置针被患儿拔出。
2.2.4正确掌握封管方法
输液完毕,抽取5 ml生理盐水进行“推一下、停一下”的脉冲式正压封管法,每隔4~6 h冲管1次,封管时边推液体边卡夹子,活塞夹子宜尽量近血管端卡住,减少静脉血回流。
2.2.5做好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1)严格执行更换制度、无菌操作程序。消毒范围要大于敷贴面积,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逆行入血管。穿刺处2~3天更换敷贴,如有污染随时更换,并消毒穿刺点,套管针脱出后勿再送入血管;(2)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做好全面护理、注明置管时间。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1次,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滴速,以避免循环负荷过重及药物不良反应。正确掌握输液速度和方法。输入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同时减慢输液速度;(3)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局部炎症反应等。一旦发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痛苦。输液完毕后妥善固定留置针,避免脱出。
2.2.6做好家长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
(1)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意义和方法告知患者及家属,让其了解留置针的相关护理知识,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2)置管期间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禁止淋浴,如需淋浴时要用保鲜膜包裹好留置针,以免洗澡时水流入内,引起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发生。
3小结
静脉留置针由于外套管使用的材料柔韧,且对血管刺激小等特征,故可较长时间留置,使患者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能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可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只要正确使用,做好日常的观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先进的输液材料,具有减少血管的穿刺次数、刺激小、易于操作、便于固定、安全迅速、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点。2005年在我院儿科开始应BD式静脉留置针到近年大量应用静脉留置针以来,我们不断发现一些问题,在解决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优化,使该项技术不断成熟,本文就此谈一些应用体会。
1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1肝素帽与头皮针头衔接不紧,头皮针头容易滑脱。
1.2合作程度差,患儿或家长对留置针缺乏了解,因为多动、乱抓、哭闹、过度用力引起留置针移动、滑脱、静脉炎等。还有部分家长因缺乏认识而拒绝使用留置针。
1.3小儿的血管较短,口径细小,血管壁薄,经观察发现部分患儿的前额浅静脉在使用中容易引起液体外渗,造成肿胀。也有因穿刺技术欠熟练或方法不当而导致穿刺失败。
1.4因输入高渗性、刺激性药物引起静脉炎,导致留置时间缩短或留置失败。
2对策
2.1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讨论、学习、掌握正确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掌握留置针的构造特点。了解静脉输液的护理目标,学习输液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把存在的问题上报相关药剂科、供应中心等部门,同时反馈给留置针的供应商及生产厂家,寻求相关知识与支持,解决难题。
2.2分析及护理对策
2.2.1合理选择血管
选择粗直、血流丰富无静脉瓣的血管,避免选择靠近韧带、关节的静脉,同时结合患儿的年龄、血管的显露情况、个人操作习惯决定,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以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为首选,因为这两条血管为粗直且容易固定。对年龄大一些的小儿选择手背静脉、头静脉、足背静脉、大隐静脉比较多。在选择四肢静脉中,尽量选择上肢静脉,因为上肢静脉的血流速度较快,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较慢,静脉瓣多,输液时液体和药物滞留于下肢静脉时间较上肢时间长,容易发生静脉炎而影响静脉留置时间。必要时可采用夹板固定。因小儿宜动,须固定牢固,防止脱落。
2.2.2掌握穿刺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 见回血后再进少许,退针芯再送套管,退针芯不可过多,因退针芯过多,套管内无支持力造成套管打折,套管要全部进入血管内,不然患者躁动时针体易滑出血管外。
2.2.3稳妥固定
(1)穿刺完毕,消毒待干后再贴敷贴,绷紧周围皮肤,敷贴与皮肤之间不能留空隙;(2)患儿哭闹、出汗、敷贴固定不牢、患儿活动多,自己用手抓或碰到其他物品时都会导致留置针松脱,所以固定好坏直接影响留置时间,留置针穿刺前一定要等消毒液干透后再贴敷贴,用透明胶带交叉固定好针柄,再用胶带做环形缠绕固定,必要时用夹板固定,留置针部位衣物不要过紧,指导家长适当约束患儿手脚,以免留置针被患儿拔出。
2.2.4正确掌握封管方法
输液完毕,抽取5 ml生理盐水进行“推一下、停一下”的脉冲式正压封管法,每隔4~6 h冲管1次,封管时边推液体边卡夹子,活塞夹子宜尽量近血管端卡住,减少静脉血回流。
2.2.5做好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1)严格执行更换制度、无菌操作程序。消毒范围要大于敷贴面积,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逆行入血管。穿刺处2~3天更换敷贴,如有污染随时更换,并消毒穿刺点,套管针脱出后勿再送入血管;(2)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做好全面护理、注明置管时间。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1次,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滴速,以避免循环负荷过重及药物不良反应。正确掌握输液速度和方法。输入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同时减慢输液速度;(3)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局部炎症反应等。一旦发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痛苦。输液完毕后妥善固定留置针,避免脱出。
2.2.6做好家长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
(1)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意义和方法告知患者及家属,让其了解留置针的相关护理知识,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2)置管期间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禁止淋浴,如需淋浴时要用保鲜膜包裹好留置针,以免洗澡时水流入内,引起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发生。
3小结
静脉留置针由于外套管使用的材料柔韧,且对血管刺激小等特征,故可较长时间留置,使患者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能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可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只要正确使用,做好日常的观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