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项目建设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来源 :海南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海南省“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海南金融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金融业通过合理配置信贷资金,在推进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特色产业项目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海南省项目建设以及投资拉动与贡献的实证分析,考察了金融业对项目建设的支撑作用,剖析了欠发达地区金融业在支持项目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大金融对项目建设支持力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项目建设;金融支持;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7-0030-05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海南省“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海南省金融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给予了很大支持。金融业通过合理配置信贷资金,在推进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特色产业项目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项目投资主体单一、建设资金量小、资金来源协调性不佳和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导致银行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和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如何发挥现代金融的核心职能作用,不断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进一步加大对海南省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已经成为急需重视和尽快研究解决的现实课题。
  本文通过对海南省项目建设以及投资拉动与贡献的实证分析,考察了金融业对项目建设的支撑作用,剖析了欠发达地区金融业在支持项目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大金融对项目建设支持力度的政策建议,为实现海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探索途径。
  
  二、海南省项目建设的现状及金融业金融支持力度
  
  (一)海南省项目建设的发展水平
  近年来,投资已经成为海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约4-5个百分点。但是,海南省项目建设的较快发展是建立在总量较小、水平较低的基础上的,与其他省市区相比,绝对差距是呈拉大趋势。
  1.建设资金量小,项目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来源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但投资总量仍然较少。2007年,海南省投资总量558.42亿元,人均6624.32元,比全国人均水平低6349.4元,总量在全国排29位。在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和国内贷款占到66.36%;国内预算内资金增长迅猛,但是基数仍较小;利用外资的数量小,且有出现负增长。2007年,海南省各类资金来源总额同比增长17.9%。其中,自筹资金增长108.2%,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43.6%,国内贷款增长12%,而利用外资同比下降59.6%。同时,更新改造项目的资金85%来自企业自筹和国内贷款[1]。
  2.项目开发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力不足。近几年,海南省加大了对天然气、石油化工、水利、交通、电力、旅游、港口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天然气和天然气化工、石油和石油化工、林浆纸一体化、汽车制造、制药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支柱产业逐步形成,热带高效农业、旅游业步入了规模化经营的新轨道。但是,其中的大项目建设仅局限于天然气、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造纸等方面。一些大项目能很好地改善区域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可是由于缺乏产业关联度,使得其难以带动经济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海南省仍缺乏产业化项目和科技含量高的项目。
  3.项目市场化运作水平不高,管理工作存在漏洞。主要是缺乏对投资项目各个环节的严格监督管理,从而导致一些工期长、费用高、产出效益低的工程出现。一些重点项目缺乏有效的前期投入机制,使项目的前期工作赶不上需要,导致工程因建设资金挤占问题而停滞;同时,项目的后期跟踪服务不到位,落实力度不够,存在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工程等现象。
  4.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项目建设的环境仍不宽松。海南省尽管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加上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壁垒的影响,使得项目建设的环境仍不宽松。在项目审批上,多头审批、缓解繁锁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许多环节有明显的部门利益痕迹,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市县制定的优惠政策,带有浓厚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封锁倾向,已成为影响域外资本和项目进入的重要因素。
  (二)从信贷资金配置看金融业对海南省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
  最近几年,在国家不断加大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的背景下,海南省金融机构适应宏观调控政策要求,积极围绕海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合理配置信贷资金,支持“双大”战略纵深实施,推动了海南省项目投资的可持续增长。
  1.信贷资金成为项目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海南省金融机构依据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和“双大”战略的实施,积极围绕项目建设调整信贷结构,加大了中长期贷款的发放力度,信贷资金在整个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中占据重要比重。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看,2003-2008年海南省国内贷款占整个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平均为22.95%,比全国水平高5.1个百分点。从贷款发放情况来看,2003-2008年海南省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年均增长11.44%,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上升了12.22个百分点,2008年末达到70.01%[2]。 2.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贷款投入。海南省金融机构不断改进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了对基础设施项目的信贷投入力度,以支持海南省改善投资环境,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对于国债配套贷款项目,各家银行普遍加快项目评估审贷速度;对部分投资需求量大、建设周期长的基础设施项目,适当延长了贷款期限;同时,积极拓展基础设施贷款担保方式,扩大以项目收益权为质押发放贷款的范围。2003—2008年,海南省金融机构用于基础设施方面贷款新增204.2亿元,年均增长13.35%[3]。金融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主要用于海南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粤海铁路通道、琼州大桥、海口世纪大桥、东(中)线高速公路、县乡公路改造工程、东环铁路建设及西环铁路改造、码头港口搬迁建设、县乡电网改造及全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建设等方面。
  3.增加了对农业开发和产业化项目的信贷投入。2003-2008年,海南省金融机构对农林牧副渔行业新增贷款62.55亿元。其中,农业生产贷款(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合计)新增22.48亿元,重点支持了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4]。围绕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生态文明建设方向,积极支持发展热带高效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支持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向优势地区集中,加大了种植业、养殖业等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贷款支持力度;支持“公司+基地+农户”农副产品深加工转向示范工程,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格局;支持以退耕还林和林权改革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良种良苗培育及植保项目;推进了农村人畜饮水及农村沼气等有助于改善农村民生的工程顺利实施。
  4.加大了对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项目的信贷投入。围绕“双大”战略,海南省各家银行不断加大对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2003-2008年全省金融机构新增贷款839.47亿元,贷款支持项目涉及石化、房地产、交通港口、电力、水利、建材、电信、医药等众多行业,其中房地产投资开发新增贷款48.92亿元、开工前期启动资金及项目更新改造和技改项目新增贷款80.6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快速启动及重点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升级、投放和技术改造,支持了骨干企业提升竞争力,支持了节能降耗和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明显进展,为海南省“一省两地”及“双大”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5]。
  
  三、海南省项目建设中金融支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充分肯定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对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作用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海南省金融业在支持项目建设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优势投资项目可持续性压力较大,投资结构有待调整优化
  海南省十一五规划后期的大项目正陆续开工,大部分优势大项目将于2009年陆续建成投产。如果不抓紧按照“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策划上马一批”的思路,全力推进基础设施、重大工业项目、生态建设项目、重大房地产旅游开发项目的建设,以带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2010年及十二五规划将会出现优势投资项目缺乏可持续性、发展后颈不足的情况,要保持投资的持续快速增长就会有难度。同时,海南省项目投资的结构有待于进一步调整优化。数据显示,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投资拉动,而工业投资规模增长缓慢、社会民生事业投资较少。据统计,2003年—2008年,海南省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投资额累计达到1314.17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高达55.32%;工业同期投资额累计为584.02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4.59%;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同期累计投入33.04亿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同期累计投入4.87亿元,仅分别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39%和0.21%,社会民生事业的投入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6]。
  (二)金融危机将会对海南省在建项目和储备项目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为缩小与发达省市之间的差距,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2004年以来海南省委、省政府相继提出了“一省两地”、“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小财政、大民生”、“建设生态省”等战略,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实施项目建设和生态建设,对全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但2007年以来,在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的冲击影响下,海南省一些在建的重大项目建设和项目建设储备正面临着不少困难。
  1.工业投资增速放缓。受金融危机及国内政策影响,海南省炼油、矿业、汽车、造纸等工业重点行业投资增长放缓。全省工业生产从2008年9月开始连续4个月出现增速大幅趋降态势,全省工业投资出现较大降幅,至2008年12月末仅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75%。2008年度开工的工业投资项目中,亿元以上的制造业投资项目只有一个。
  2.房地产开发呈现回落态势。受国内发达地区房地产行业成交量持续下滑、购房者信心疲弱因素影响,海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势头出现减弱态势。2008年第四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比上半年下降21.3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增幅比上半年下降9.5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比上半年下降62.6个百分点,房屋销售面积比上半年下降61.37个百分点,房屋销售额比上半年下降73个百分点[7]。
  (三)商业银行贷款向大项目和中心城市集中,县域经济项目融资难问题突出
  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伴随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和贷款授权授信方式的变化,出现了银行信贷资金从高风险行业、严重亏损企业以及经营规模小的营业网点退出,向大企业、大项目、大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集中的趋势。这种趋势自1998年开始逐渐加剧,2008年海口、三亚及洋浦等中心城区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占全省各项贷款的比重为93.64%,比2003年提高了11.03个百分点,而存款占全省的比例则下降了1.3个百分点。银行信贷集中是当前金融运行中出现的一个共同趋势,但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负面效应[8]。国有商业银行撤并效益低的县乡网点和从一些地区信贷退出后,使退出县域的信贷增长速度不仅低于当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而且部分地区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余额呈下降趋势。一些县乡商业银行网点撤并后,形成了金融服务短腿和信贷支持的断层,这使得县域经济项目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进而对海南省项目建设和投资持续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项目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
  从2003-2008年海南省投资主体来看,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占主导地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7.07%,高于全国水平2.08个百分点,而同期民间投资规模偏小,多元化投资主体格局尚未形成。从投资资金来源来看,海南省2007年国家预算内资金占比要比全国水平高出3.14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占比高出2.89个百分点,利用外资占比高出0.94个百分点,自筹和其他资金占比低5.97个百分点[9]。海南省项目投资资金来源中约有1/4依赖于财政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受国家宏观调控和信贷政策影响较大,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运行背景下,不利于确保项目建设资金的稳定性。
  (五)金融支持项目建设中的信息沟通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方面,金融机构与项目管理部门信息沟通不够畅通,在确定一些项目贷款时,项目主管部门事先没有与相关银行进行协商,使得银行工作比较被动。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于建设项目企业所属行业的走向、市场变化以及客户内部重大事项变更等情况获得信息渠道不够畅通,反应相对滞后。一些项目在银行评估出具贷款承诺函后,项目设计方案又进行了调整;有的贷款客户不愿意主动与银行联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贷款发放管理和客户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加大海南省项目建设金融支持力度的政策建议
  
  深入推进“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战略的实施,必须依靠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必须树立科学有效的金融投入观。融通项目建设资金要多管齐下,既要努力争取中央资金的支持,又要有效利用金融机构贷款;既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又要千方百计启动民间资本。促进建立健全市场化融资体制,形成长期稳定的大开发投融资渠道。
  (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适应大特区经济发展的金融组织体系
  1.加快银行业改革步伐,助推银行业做大做强。采取相关措施,积极配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两家政策性银行及邮政储蓄银行海南省分行的改革工作,监测国有银行改革后海南省分行的绩效与风险。通过实施一定的优惠政策,引导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以海南省的骨干企业为发起人,吸引岛外战略投资者和民营资本等多元化资本的参与,组建新的海南省地方性商业银行。采取多种模式协调推进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三农”项目建设提供信贷支持。
  2.强化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主体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本省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通过增资扩股、合并重组等手段,壮大机构规模和实力。研究制定落实证券业激励措施,吸引国内外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来海南省拓展业务。发展多元保险市场主体,加快保险业体制改革,形成专业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多种保险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10]。通过政府财政补贴设立不以盈利为目标的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扶持保险中介机构的发展,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和自然人设立保险代理公司和公估公司;规范和发展保险兼业代理市场。
  3.力促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条文,出台《海南省金融控股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以海南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发起,吸引国内外金融财团,组建具有地方国资背景的金融控股公司;或者以海航等企业集团发起,吸收国内民营资本组建金融控股公司。鼓励支持海南汽车集团公司设立汽车金融公司;积极支持海航集团、海南高速公路公司等大型企业出资组建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
  (二)疏通协调沟通机制,充分发挥金融在项目建设中的整合作用
  金融资源凝聚力分散和银政、银企信息不对称是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根本所在。因此,在项目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金融的整合作用。
  1.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对金融工作的协调机制和工作效率。为了进一步理顺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有效地整合金融资源,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需要进一步完善省级金融机构协调机制,充分运用政府资源和行政优势,承担起编制金融发展规划、配合金融监管、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金融发展环境的工作职责。积极推进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与海南银监局、海南证监局、海南保监局和海南省有关职能部门的协作,统一指导、协调银行和各金融机构工作,共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2.疏通银地企信息沟通渠道。在项目建设中,建议各个方面加强信息沟通,为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参与重点项目建设搭建平台;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强化引导和调控,优化整合项目,统筹配套资金,防止盲目扩大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协调有关部门在研究项目时,充分考虑商业银行的意见和建议,提高项目建设资金的评估、审批效率。
  3.充分发挥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宏观调控和监管职能。让这些部门参与政府宏观政策咨询和决策,并根据区域特点、宏观政策、海南发展规划,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重点支持大企业大项目、高科技项目、特色产业、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调节信贷资金流向[11]。
  (三)明确金融支持目标和重点,切实加大项目建设的信贷投入力度
  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对基础设施、旅游房地产和生态环境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带动海南省经济快速增长;把推进工业化作为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切人点,大力实施“双大”战略,努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支持企业广泛开展外引内联,不断拓宽发展空间;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产品有较高科技含量、能增加就业的中小企业信贷投入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把支持“三农”作为项目建设的突破口,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带动结构调整、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中心环节认真抓好;大力支持城镇化建设,统筹解决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新建扩建、老城改造、提升城市功能,以及与农村城镇化建设配套的园区建设等各项金融需求[12]。
  (四)发挥财政政策反哺作用,搞好项目建设的金融配套服务
  项目建设离不开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从海南省开发的重点看,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科技教育文化产业都需要财政资金的优先投入。要争取在税收方面给予海南省金融机构以优惠政策,对于符合产业政策的生产性项目,政府部门应降低增值税税率;通过制定有关法规,合理确定转移支付基数,并随中央财力的增长而增加;通过国家预算扩大海南省的专项补助范围和数额;建议发行“海南特区建设债券”;吸纳民间资金和境外资金投入海南;扩大长期国债资金、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投入海南的比例;尽快建立覆盖全省的企业贷款信用担保体系等等[13]。
  (五)营造信用投资环境,不断提升金融支持项目建设的平台
  1.树立银政共担金融风险的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社会重视信用、经济实体讲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准则,也是做好金融工作、完善金融市场必不可少的环境条件。因此,要提高全社会信用意识,建立新型银政、企关系,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政府与银行的信用关系是长期的信用合作。要以建立“诚信海南”为目标,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形成金融、法院、公安、工商、财政、税务、新闻等部门分工合作,共同维护社会信用的局面;从加快海南省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增强诚信观念,规范企业改制行为,支持银行依法维护金融债权,营造“守信者光荣,不守信者可耻”的社会氛围,为提高社会公众信用奠定基础。
  2.把项目建设当成放贷与求贷的中介。在金融市场转化成卖方市场的情况下,金融与经济之间达成默契的焦点问题,不再是单纯的资金供求关系,而是对建设项目的不同评价[14]。因此,在海南省经济开发中,“项目”既是地方获贷的中介,也是银行获利的中介。
  3.建立有效的项目实施、运营管理及风险共担机制。建议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国债资金的导向作用,依托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支持和政策倾斜,筛选、储备、上马、投产一批项目,建立项目库,储备成熟的项目供银行筛选,以争取各金融机构在资金上的配套,提高投资的后续能力;要积极引导和启动社会各方面资金进入项目建设,加大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和国债项目资金到位率,提高自筹资金比例,做到资金来源与运用相匹配,通过市场机制配套资源,形成投资、经营的良性循环;要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共同承担远期风险,形成政、银、企联手,多管齐下,协力配合的多赢格局,为有效匹配国债资金、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2][6][7][8][9]海南统计局.海南统计局统计月报[Z].2003-2008年.
  [3][4][5]海南统计局.海南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收支月报[Z].2003-2008年.
  [10]刘仁伍.风雨磨砺二十载 励精图治铸辉煌——海南建省办特区二十周年金融论坛综述[J].海南金融,2008,(5).
  [11]刘仁伍,吴竞择,何志强.区域信贷资源竞争力调查:实例与比较[J].海南金融,2008,(3).
  [12]林明恒,符合.海南省金融业发展战略创新的方向与对策建议[J].海南金融,2008,(2).
  [13]刘仁伍,吴竞择.略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方向[N]金融时报,2006-01-02.
  [14]曹协和,韩芳,林明恒.信贷效率与海南经济发展[N].证券导报,2006-02-20.
其他文献
针对第四代移动通信的TD-LTE标准的要求,将康托尔分形结构和希尔伯特分形结构相结合,设计了一款康托尔-希尔伯特复合分形微带贴片天线.对天线性能进行仿真分析,详细讨论介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手段也不断丰富起来。造口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就是医疗手段进步的一大体现。造口手术需要将肠管切除,将患者的肠管一端引到体外,缝到腹壁,人
采用阳极氧化铝模板的方法在硅衬底上制备出分布均匀的硅纳米图形,研究了在硅纳米图形衬底上自组装生长锗纳米岛的演化.发现在500℃下,硅纳米图形对自组装生长锗岛起到诱导作
目的 着重于探讨中西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8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
云南电视台今年拍摄的电视剧《地火》,以朴实而凝练的纪实风格展现了当代煤矿工人的生活与追求,揭示了罗汉山煤矿在改革中艰辛创业的奋进历程。这种题材在当前电视剧创作中尚
在边缘场成像实验中,支撑样品运动的机械结构缺少调节环节,运动形式单一,样品外围共振线圈采用固定化形式,无法满足超强磁场周边不规则梯度场变化的要求.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
研究呼伦贝地区精神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和影响因素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呼伦贝尔地区360名精神科医护人员进行实际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精神科医护人
目的 研讨食管癌患者于胸腔镜、腹腔镜联合下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2例随机归入两组试验各31例,Ⅰ组接受传统开放手术
我,年过八十,活动范围、生活情趣,都比较狭小。但我的精神却能与时代潮流融通,这主要靠阅读大量报刊,听广播、看电视。 “新闻联播”节目,我每晚准管。它不但使我耳听、目视,
农村非正规金融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和脆弱性,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实施监管是维护金融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聚焦于农村非正规金融所蕴含的市场风险,从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