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区撑绿杂交竹栽培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under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以从广西引进的撑绿杂交竹在重庆市涪陵区栽培试验林为研究对象,观测分析了该竹种是否适宜在重庆市涪陵区引种栽培和最佳管理措施。[方法]从广西引进的撑绿杂交竹在重庆市涪陵区栽培试验林中采用4种追肥方式:对比(常规管理,不施肥)、农家肥、三元复合肥、氮、磷、钾肥分施,
  关键词撑绿杂交竹; 栽培试验; 重庆涪陵
  中图分类号S7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1-07064-02
  Study on Cultivation of Bambusa pervariabilis × Dendrocalamopsis daii in Fuling District, Chongqing City
  HE Pengjun, HE Hongliang et al (College of Forestry,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an, Sichuan 625014; Chongqing Fuling Forestry Bureau, Chongqing 408000)
  Abstract [Objective] With Bambusa pervariabilis × Dendrocalamopsis daii in Fuling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 introduced from Guangx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hether it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Fuling District and the optimum management measures were analyzed. [Method] Four kinds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pattern, including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no fertilizer, farmyard manure, three element compound fertilizer,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fertilization. Each fertilizer application pattern was repeated for 3 times. 100 plants were observed each time and recorded every 5 days. The shooting time, amount of bamboo shoots,(back) and bamboo shoots were observed. [Result] The bamboo species in the local area can be normal growth. 3 years into the bamboo high average 4.6m. 3 years into the bamboo average diameter 3.5 cm. 3 years the average number 4.5 per clump of bamboo.It is expected in Fuling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 an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2)The bamboo species in the local area afforestation planting density was 1 110 plants/hm2. The bamboo species in the local area planting bamboo shoot. Third years to forest. The bamboo species in the third local area afforestation years up to 12 210 plants/hm2.(3)The bamboo growth stage in the forest, the species can promote growth. The bamboo to improve the growth and sprouting ability.(4)The bamboo species with different fertilizer topdressing experiment. The bamboo shoot yield i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nitrogen, phosphorus, potassium split application. [Conclusion] Bambusa pervariabilis × Dendrocalamopsis daii is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and growth in Fuling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 Using the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in the study could achieve the optimal bamboo yield.
  Key words Bambusa pervariabilis × Dendrocalamopsis daii; Cultivating test; Fuling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
  撑绿竹以撑篙竹(Bambusa pervariabilis)为母本,大绿竹(Dendrocalamopsis daii)为父本,系广西柳州林业科技研究所杂交选育出来的优良竹种[1-3],多年来在我国西南地区引种栽植获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4]。   1999年,重庆市涪陵区农办和涪陵区林业局联合从广西引进撑绿杂交竹3号,在涪陵区南沱镇联丰村进行引种观察试验,引种栽培3 700株,成活3 451株,成活率为93%。经查验,未成活的原因是农民在造林活动中未完全按照科研组的技术规程进行整地造林活动。2000年2月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杨坪村种植该竹1.08 hm2,到2013年底已发展该竹1 733.33 hm2。为进一步了解撑绿杂交竹在重庆市涪陵区栽培情况,重庆市涪陵区林业工作站和九三学社重庆市涪陵科技服务部于2000年4月成立了撑绿杂交竹栽培试验研究小组,对重庆市涪陵区已栽植的撑绿杂交竹进行定期观测记录。
  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扼长江、乌江交汇要冲,106°56′~107°43′E,29°21′~30°01′N。地形受地质构造影响和长江、乌江水系的切割,相对高差大,境内最低海拔为长江南岸南沱镇龙驹的三块石138 m,最高海拔为龙塘乡的大山堡山峰1 977 m,一般海拔200~800 m,东南部高,西北部低。长江由西向东(流经86 km),乌江由南向北(流经35 km)纵横流贯全区,在涪陵城东交汇,形成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该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而差异大,雨量充沛而分布不均,光照少,云雾多,霜雪少,无霜期长,四季分明,且具有春暖而冷暖多变,夏热而多伏旱,秋凉而多绵雨,冬冷而无酷寒的特点。
  2研究方法
  2.1引种试验在重庆市涪陵区的南沱镇联丰村和珍溪镇薛家村引种栽植撑绿杂交竹1.08 hm2,栽植密度为1 110株/hm2,选择自然生长状态的撑绿杂交竹作观察对象,每隔5 d观测记录1次,分别对其出笋时间、出笋量,出(退)笋、成竹等生长情况进行观测,选择当地慈黄竹作对比。
  2.2试验设计在重庆市涪陵区栽培试验林中采用4种追肥方式对撑绿杂交竹进行处理:①对比(常规管理,不施肥);②农家肥;③三元复合肥;④氮、磷、钾肥分施,各处理田间管理一致,每种追肥方式重复3次,每次观测100株,每隔5 d观测记录1次。试验设计采取随机排列方式,其排列方式见表1。
  3结果与分析
  3.1出、退笋和成竹情况于1999年春进行撑绿杂交竹定植,2000年5月开始第1次调查,所栽植的3 451株撑绿杂交竹全部发笋,共发笋13 113个,平均每株发笋3.8个,其中退笋3 439个,退笋率26%。在所栽植的撑绿杂交竹中确定标准行、标准株,共计60株,进行典型观测。2000~2013年对撑绿杂交竹生长情况进行观测,结果见表2。
  3.2幼林抚育管理撑绿杂交竹定植后10 d内,如遇春旱,则每隔3~4 d灌水1次,开始发芽展叶后,每隔15 d追施薄肥1次,但秋后不宜施肥。平时注意除草松土。栽植当年的4~5月就有50%左右的母竹萌发新笋,其余在第2年发笋。如第2年再不发笋,说明母竹的笋芽受损,应在第3年春挖去,重新补植新母竹。
  3.3物候表现新笋开始出土时间在4月上旬至11月上旬,整个出笋期210 d左右,新笋抽节抽稍生长5~7 d,展叶时间35~40 d,一般要求气温回升至15 ℃以上开始抽枝,抽枝由下渐上,发叶先从小枝顶端开始,逐渐向基部扩展。另外,从出笋成竹上看,春笋宜全部采集,夏季保存2~3株笋成竹作为更新母竹,其余可全部采集,促进竹林生长和提高笋产量。
  3.4种植当年产笋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撑绿杂交竹种植当年4月和9月是产笋的高峰期,12月和次年的1、2月是产笋的低峰期,其他月份产笋量起幅不大。
  3.5不同追肥方式撑绿杂交竹种植当年产笋情况从不同追肥方式撑绿杂交竹种植当年产笋情况来看,种植当年氮、磷、钾肥分施产笋量最高,其次为追施农家肥和三元复合肥,常规管理,不施肥的产笋最低;最大笋表现最好的还是氮、磷、钾肥分施,最小笋表现不明显。
  4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撑绿杂交竹在重庆市涪陵区的引种栽培试验表明:①该竹种在涪陵地区可正常生长,3年成竹平均高4.6 m,平均地径3.5 cm, 平均成竹数4.5条/丛,有望在重庆市涪陵区大力推广发展;②该竹种在涪陵地区造林初植密度为,当年发笋,第3年就能郁闭成林,该竹种在幼林生长阶段,通过间种可促进竹林生长,提高其生长量和萌芽能力;④该竹种通过不同肥料的追施对比试验表明氮、磷、钾肥分施产笋量最高,其次为追施农家肥和三元复合肥。
  通过对撑绿杂交竹栽植1年后的造林保存率调查,结果是种植3 700株,保存3 451株,成活率93%,高于原引种地造林71%的成活率,说明引种、长途运输对竹种造林影响不大,农耕地造林成活率较高。撑绿杂交竹不能同西瓜混种(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5-7]。通过对撑绿杂交竹在重庆市涪陵区栽植1年后的出笋质量来看,前期笋和末期笋细小、长势弱,中期笋(7~8月出的笋)长势强、成竹高,是当年成为新竹的主体,出笋期的早迟可以能与春季气温回升早晚和降雨有关[8-10]。
  参考文献
  [1] 付建生,董文渊,刘兴东.撑绿杂交竹文献研究[J].世界竹藤通讯, 2010(3):33-34.
  [2] 刘晓星,李本丽.杂交竹高产高效林建设技术[J].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1(1):80-89.
  [3] 黄大勇,戴启惠.优良丛生竹选择和培育技术[J].广西林业科学, 2002(3):20-21.
  [4] 李荣伟.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与经营利用[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6.
  [5] 吕康生,陆小妹.撑×绿杂交竹3#枯死原因研究初报[J].广西植保, 2004(2):26-27.
  [6] 艾文胜,李昌珠,李培旺,等.杂交撑绿竹引种与丰产栽培研究初报[J].湖南林业科技, 2003(3):30-31.
  [7] 陈其兵,刘丽,高素萍.四川省优良纸浆竹种选育[J].林业科技开发, 2003(3):28-29.
  [8] 赵明荣,黄继东,姚家平,等.撑绿杂交竹在华宁干热河谷地区的引种效果[J].林业调查规划, 2004(1):22-23.
  [9] 沈晓君,谢芳,吴静秋.提高撑绿竹造林成活率的措施[J].林业实用技术, 2004(5):25-26.
  [10] 陈代喜.撑绿竹×大绿竹杂交竹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 2000(6):24-25.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2014,42(21):7066,7086
其他文献
摘要饲料添加剂是现代饲料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抗生素和激素类饲料添加剂的长期使用不仅使许多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而且会在畜产品中残留,严重影响动物疾病防治,危害人类健康。生物制剂能够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应用在饲料中,具有无残留、无耐药性、不易产生毒副作用等优点。对生物制剂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饲料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生物制剂;饲料添加剂;酶制剂;微生态制剂;中草药制剂  中图分类号S816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钻石T黑麦草产量和品质对浇灌的响应,摸清钻石T黑麦草在不同条件下的生育特性干鲜比以稻田对照最高,为0.158 3,其次稻田浇水为0.137 5,而稻田灌水对干鲜比影响最小,产草量仅0.091 9。在浇灌条件下,钻石T黑麦草无氮浸出物和钙含量降低,降幅为1.27%~5.06%,含水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全磷含量提高,其中粗灰分提高达12.37%,其余大多提高不明显,增幅
期刊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关键词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生产上的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病日趋严重[1-2]。为了寻求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笔者研究了由江阴苏利化学有限公司提供的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3]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旨在为水稻纹枯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借鉴。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试验药
期刊
摘要对2009~2013年陇东地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控措施。结果表明,气候适宜是该病发生流行的决定因素;品种抗病性差、菌源量充足、栽培管理不规范、防控措施不到位是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 减少菌源、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开展监测和统防统治等综合防控措施。  关键词陇东;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原因;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
期刊
摘要[目的]筛选16%多菌灵·辛硫磷悬浮种衣剂防治花生根腐病和蛴螬的最佳田间使用量。[方法]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药种比1∶200)和35%辛硫磷微胶囊悬浮液(药种比1∶16)为对照药剂,研究了16%多菌灵·辛硫磷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60、1∶50、1∶40、1∶20 4个剂量处理对花生根腐病和蛴螬的防治效果。[结果]16%多菌灵·辛硫磷悬浮种衣剂对花生根腐病和蛴螬的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剂50%
期刊
摘要结合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等方法对思南县张家寨茶园害虫种类、分布、危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茶园害虫共有82种,隶属2纲9目46科,其中危害较严重的是油葫芦、东方蝼蛄、中华稻蝗、茶蚜、稻绿蝽、大臭蝽、烟蓟马、铜绿金龟子、茶天牛、小地老虎10种;低海拔虫害发生世代重叠现象。  关键词茶树害虫;调查;思南;贵州  中图分类号S43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
期刊
摘要查阅近年来国内外镁合金生物相容性方面的相关文献,从血液相容性、细胞相容性、组织相容性等方面对镁基合金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镁合金; 生物相容性; 涂层; 表面改性; 医用植入材料  中图分类号S8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1-07034-03  Research Progress on Biocompatibility of Medical
期刊
摘要记述了福建省武夷山缓步动物的一个新记录种细齿大生熊虫(Macrobiotus crenulatus Richters,1904),该种隶属缓步动物门(Tardigrada)、真缓步纲(Eutardigrada)、并爪目(Parachela)、大生熊虫科(Marcobiotidate)、大生熊虫属(Macrobiotus)。  关键词缓步动物;细齿大生熊虫;新记录;中国  中图分类号S917.4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杰效利与常规农药混用防治苹果褐斑病的效果及成本节约量。[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农药增效剂杰效利与常规杀菌剂(波尔多液)混用后对苹果褐斑病的节本增效作用。[结果]与常规农药混用后,杰效利能够增强杀菌剂药效,降低30%的喷雾量,节约成本15元/hm2。[结论]为苹果褐斑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杰效力;常规农药;苹果褐斑病;节本增效  中图分类号S4
期刊
摘要为促进山鸡椒产业化规模发展,通过对山鸡椒不同密度的人工栽植与野生苗培育对比试验以及茶椒间作试验,结果表明,山鸡椒人工栽植成活率均在90%以上,面积保存率达100%;关键词山鸡椒;栽培;密度;纯林;茶椒间作  中图分类号S759.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1-07293-02  作者简介刘红高(1962-),男,湖北宜昌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调查规划和科技推广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