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微课应用之道,拓空间与图形学习之路

来源 :天津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272939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微课悄然走进课堂,给原有的教学模式增添了一抹色彩,深受部分教师的喜爱。静心品味微课的应用,有的恰到好处,有的却替代学生的思考,失去了数学学科的本质,使课堂变“教师讲授”为“电脑讲授”,学生主体地位不够凸显。微课如何与课堂有机融合,使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空间与图形领域为切入口,立足教学实践,从问题切入、温故知新、梳理总结、反复学习、知识拓展等五个维度,着重探究微课的应用之道,变革学习的时空,拓宽学习之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科育人价值。
  [关键词]微课;应用;空间与图形;学习
  微课是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知识点(如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等)或综合某个教学要素和环节(如目标、导入、活动、评价等)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一般教学时长不超过10分钟。
  目前,广大教师一般将微课应用课外和课上。课外,是对课堂知识的整理与再现,以帮助学困生通过反复自学,巩固所学的知识;或借助微课,帮助学生解题析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课上,绝大部分教师借助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但微课应用的形式比较单一,有些时候,甚至借助微课,代替学生的思维,忽略学生学习数学的本质——思考。我认为:数学教学应与微课有机融合,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提升学科的育人价值。本文以空间领域为突破口,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借助微课,问题切入,启迪“空间与图形”的“探究欲望”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链接生活,由生活中引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上《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教师借助微课,伴随着音乐,引导孩子带着数学问题寻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进一步提出思考:为什么拉闸门的做成平行四边形呢?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了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的教学。学生的“学”经历了“疑”、“思”、“学”、“知”的四个过程,这样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意义。
  二、借助微课,温故知新,培养“空间与图形”的“研究思维”
  孔子提出的“温故知新”教育思想,不仅要求学习者要巩固已有知识,更注重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提高。“温故知新”深刻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体现了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遗忘理论和组块理论;“温故知新”不仅仅是学习中新旧知识的衔接,更是学习方法的迁移。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借助微课,带领学生简要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的学习,寻找其研究的共同点,即“新知化旧知”、“沟通找关联”、“推理得公式”的研究策略,并以此为依托,鼓励学生尝试将圆转化为学过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再如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教师借助微课,再现圆面积的研究过程,沟通转化的思考瓶颈,使学生悟出圆柱可以转化成长方体推导公式。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抓住“转化”思想的“认知桥梁”,以微课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点亮学生运用“迁移”的学习思维,学会“举一反三”地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方法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不仅较好地运用了“正向顺迁移”的教育理论,而且化抽象为具象,图文并茂,声像合一,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好。
  三、借助微课,梳理总结,提升“空间与图形”的“育人價值”
  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巧妙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能融入恰当的“微课”,将零散的思考再次梳理,将不同的教学策略再次呈现、将解决问题的数学思考方法再次提升使之授之以渔,则可以化抽象为具象、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取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在执教《多边形面积计算整理与复习》时,教师不仅能依托思维导图,理清公式之间的转化关系。而且以古书籍的记载启发学生思考:古人为什么独爱四边形,并且只识记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带着疑惑,借助微课,进行合理的推导:以梯形面积公式s=(a b)h÷2为基点,图文并茂的引导学生,当b=a时,S=(a b)h÷2=2ah÷2=ah,就是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b=O时S=(a b)h÷2=ah÷2,就是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看了微课之后,一下子便明白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三种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加深记忆,提升学科育人价值。
  四、借助微课,反复学习,实现“空间与图形”的“因材施教”
  两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一部教学专著《学记》中指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惚,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是说,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发挥优点,克服缺点。大教育家孔子施教,就是因其材。“因材施教”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同年龄的学生存在差异,即使在同一年龄段的少年儿童,在身心发展上也存在着差异。正因为如此,在大班额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有的接受快,有的接受慢,甚至有部分学生经历了一节课,仍不知教师所云。记得有一次在教学给平行四边形作高,教师一再强调要先确定底边,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它重合,另一条直角边找到对应的顶点,作垂线。一个相对简单的知识点,教师在黑板上作示范,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连三角板工具都不知道如何摆放,更别说给钝角三角形作三条高了。
  尤其是在课堂中,既要考虑教学进度,又要关注全体学生,不能让一个学生落下,这显然是一对矛盾体。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课后,教师灵机一动,巧妙地借助微课,将它利用下课时间段在班级播放,也上传到班级群,提醒部分学生加强学习,孩子们在多次反复观看的过程中,不断加深记忆,加深理解,经历从不懂到懂的过程。
  人们常说: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可是数学课堂一周才四、五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无限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除了提高课堂效率外,教师亦可依托微课,拓宽学习的渠道,把课内的提高题,乃至需要拓展和提高的数学习题,均可以借助微课及时利用各种平台,给予补充,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这样减轻了家长辅导学生的负担,深受家长的支持,学生的喜爱。
  五、借助微课,知识拓展,提升“空间与图形”的“学习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是数学知识的学习,它还包括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及课外材料的阅读。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除了要给学生讲授好数学知识外,更应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应注重数学知识的合理拓展与延伸,重视学科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在教学了“3的倍数特征”之后,教师随即补充了7、9、11倍数特征的学习微课,借助方法迁移,学生一目了然;教学“比的意义”,教师随即补充了“黄金分割点”,介绍了人体、动物、建筑等生活中的美;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师随即依托微课,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了解生活中的应用。可谓“独具匠心”。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课内与课外有机整合,适当补充,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拓宽知识面,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孩子们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结语
  微课应用,或“画蛇添足”或“恰到好处”,取决于教师对学科的认识,对学科育人价值的理解。在研究的道路上,吾将上下而求索,不断前行。
其他文献
本文完成了环向场(TF)磁体的结构分析。此环向场场强用毕奥——萨伐尔定律计算;建立了横观各向同性的 TF 磁体力学模型;把主要约束——中心筒看作弹性支撑;用有限元法计算了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关乎着建筑整体质量和企业的综合建筑水平,因此,做好建筑工程管理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建筑工程的复杂性所涉及的项目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因素也具有多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发展趋势较为迅猛,并且在我国建筑室内设计中,室内给排水设计在整个的建筑设计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且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在
绍兴县委、县政府已经明确了中国轻纺城“二次创业”的总体思路,确立了中国轻纺城提升发展的“12345”战略目标。即围绕一个中心目标,就是建设国际纺织之都、现代商贸之城。
摘 要:该实验为延长碳纤维簇微盘电极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极灵敏度,采用电解法在其表面修饰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保护的纳米普鲁士蓝粒子,并建立了区带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同时分离测定三种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用以验证该电极。实验最终确定的最佳修饰条件为0.9 V电解250 s;最佳电泳条件为:硼酸-盐酸缓冲体系(pH=6.0,25 mmol·L-1),电泳电压为10 kV,检测电位为+1.0 V
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得氧化镝和氟化钠的分解电压(以玻璃化碳为研究电极)分别是 E~(900℃)=1.34V 和 E~(970℃)=2.71V。热力学分析表明实测分解电压与理论分解电压相差较大的
<正> 湘锰存有大量的氧化锰矿尾泥,为探索尾泥的利用途径,笔者对氧化锰尾泥理化性能曾进行研究。结合对电解金属锰与二氧化锰制液工艺的研究成果,在进行了小型试验与半工业试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行和不断深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越发清晰和坚定。自从2014年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后,各类研究均不同程度地表明,培养学生
肟类广泛用作分析试剂。它们形成一类各种金属离子分光光度计的最具选择性的试剂。曾报道的几种用肟试剂测定锰的方法,以甲醛肟(在455nm 时,稳定常数=1.12&#215;10~4)最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