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产品露地黄瓜三大病虫害防治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h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篇论文主要论述了黄瓜三大病害的症状、侵染循环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露地;黄瓜;侵染循环;防治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three big cucumber disease symptoms, disease cycle and control methods.
  [Key words] outdoor; cucumber; disease cycle; control methods
  1 露地黄瓜三大病害及防治
  1.1 疫病
  1.1.1 症状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主要为害茎基部、叶及果实。幼苗染病多始于嫩尖,初呈暗绿色水渍状萎蔫,逐渐干枯呈秃尖状,不倒伏成株发病,主要在茎基部或嫩茎节部,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后变软,显著缢缩,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或全株枯死;同株上往往有几处节部受害,维管束不变色;叶片染病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大病斑,直径可达25㎜,边缘不明显,扩展迅速,干燥时呈青白色,易破裂,病斑扩展到叶柄时,叶片下垂。瓜条或其他任何部位染病,开始初为水渍状暗绿色,逐渐缢缩凹陷,潮湿时表面长出稀疏白霉,迅速腐烂,发出腥臭气味。
  1.1.2 侵染循环 该病为黄瓜疫霉菌侵染的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种子、垃圾、肥料都能带菌,并通过灌溉水、气流及风雨传播发病。疫病的发生流行与小气候有密切关系,高温高湿利于病菌的发生发展,发病温度范围为5℃~37℃,适宜温度为28℃~32℃。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重茬地、连阴雨天、浇水过勤、湿度大、排水不良、土质粘重、施用末腐熟的有机肥等,均易引起该病的发生。
  1.1.3 农业防治 与非瓜类作物实行5年以上轮作,覆盖地膜阻挡土壤中病菌溅附到植株上,减少侵染机会。加强田间管理,采用深沟高畦栽植,避免积水。做到及时检查,发现中心病株,拔除深埋。
  1.1.4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70%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700倍液,或72%锰锌·霜脲(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隔7~10d防治1次,病情严重时可缩短至5d,连续防治2次或3次,采收前10d停止用药。
  1.2 白粉病
  1.2.1 症状 苗期至收获期均可染病,叶片发病重,叶柄、茎次之,果实受害少。发病初期叶面或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芬斑,以叶面居多,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部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即病原菌无性阶段。发病后期,白色霉斑因菌丝老熟变为灰色,病叶黄枯。有时病斑上长出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后变黑,即病菌的闭囊壳。
  1.2.2 侵染循环 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在花房里的月季上,或温室、塑料棚瓜类作物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落在寄主叶片上,分生孢子先端产生芽管和吸器从叶片表皮侵入,菌丝体附生在叶表面,从萌发到侵入需24h,每天可长出3~5根菌丝,5d后再侵染处形成白色菌丝丛状病斑,经7d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
  1.2.3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播无病种子;要求清洁田园,清除病苗及病残体,深埋或烧毁。
  1.2.4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5%噻菌灵(特克多)悬浮剂1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4000倍液喷雾防治,药剂交替使用,隔7~10d防治1次,连续防治2次或3次,采收前10d停止用药。
  1.3 细菌性角斑病
  1.3.1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有时叶侵染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子叶至染病,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微带黄褐色;真叶染病,初为鲜绿色水浸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溢有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干后具白痕,病部质脆易穿孔。茎、叶柄、卷须染病,侵染点出现水浸状腐烂,变褐干枯,表层残留白痕。瓜条染病,出现水浸状小斑点,扩展后不规则或连片,病部溢出大量污白色菌脓,受害瓜条常伴有软腐病菌侵染,呈黄褐色水渍腐烂。
  1.3.2 侵染循环 病原菌在种子内外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在种子内可存活2年。播种带菌种子,种子发芽后即可侵染子叶,引起初侵染。出苗后子叶发病,在病部溢出的菌脓,借水、昆虫和农事操作传播蔓延,从气孔、水孔和伤口侵入,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1.3.3 农业防治 选用耐病品种,加强栽培防病,无病土育苗,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生长期及时清除病叶、病瓜,收获后清除病残株,深埋或烧毁。
  1.3.4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新植霉素5000倍液,或30%琥胶肥酸铜(DT杀菌剂)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药剂交替使用,隔7~10d防治1次,连续防治2次或3次,采收前10d停止用药。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特点,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配合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玉米粗缩病的流行发生。总体讲就是:选种抗病品种,适时播种,科学施肥,合理灌水,及时除草,再结合一定的药剂防治,可以显著减轻发病。  关键词:米粗缩病;症状;特点;综合防治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玉米种植中一旦染此病,很难治愈,产量损失非常严重,属于一种毁灭性病害,目前已发展成为玉米生
【摘 要】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黑龙江省是大豆生产大省,大豆生产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大豆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但是,大豆的生产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干扰,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大豆病虫害情况愈演愈烈,如何有效防治病虫害成为了大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大豆;病虫害;发生与防控  [Abstract] In this paper,
大豆栽培技术包括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缺一不可。对此,本文进行了逐一论述,供参考。
随着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家加大了水利建设的投资规模,我国水利工程质量总体水平虽有较大提高,但质量问题仍然不少.质量水平发展不平衡,一些工程的质量隐患随着
1 园地的选择  1.1 土壤以土质疏松,透气性良好  土壤以沙壤土、轻壤土为宜,pH值最好是7-8的中性或微碱性土,pH不要超过8.5,否则对沙棘生长不利;含盐量要50cm,地径>0.3cm的扦插苗为好。栽植时间以春栽为好,栽前用清水浸泡沙棘根系6~24h,栽植时要栽正扶直,使根系舒展不窝根,要适当深栽,栽植穴深30cm,栽时一定要踩实穴内土壤,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三埋二踩一提苗),栽植后应立
皂荚不仅具有较高的绿化和观赏功能,而且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同时皂角树的种植又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花生加工作为农产品加工的老牌行业,拥有着充分的发展经验与不俗的发展成效.在新时代的影响下,市场对花生加工提出了更多的、更符合实际、更能体现当代科技水平的发展要求与
【摘 要】本文在说明落叶松毛虫病害生物学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落叶松毛虫病害的产生原因,提供了落叶松毛虫病害的防治措施和关键技术,希望对落叶松毛虫病害的防治工作起到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落叶松毛虫病害;产生原因;防治措施;关键技术;生物防治  [Abstract] This article on the larch caterpillar disease biology character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对于环境的重视城程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此同时,林业产业的随之不断的发展,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相关人群的告诉关注,尤其是是林业中的育苗栽培方法的重视也达到了新的高度。林业产业的发展不但对我国的环境改善有很重要的作用也对我国的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相当重要的积极作用。这其中,林业的育苗的栽培方法对于促进我国林木的生存速度
[摘 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环境有了更高的追求,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人们也不断的在思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近年来工业的迅速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掠夺式的工业发展,使自然资源损失迅速,很多生物丢掉了自己的家园,徘徊在灭绝的边缘,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如何改变这种自我毁灭式的发展,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一致的想法,就是进行可持续发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