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教育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在语文教学中,它可以通过诵读方式和教材内容感染学生,以愉快、饱满的情感打动学生,还可以通过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辅助实现。
【关键词】素质教育 情感教育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当前素质教育中,情感教育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
情感教学是一种让人愉快的教学方式。心理学家贝额和科温的研究证明:“愉快的情绪比痛苦的情绪对学习有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明晰的状态,适合认知加工。而在不愉快的情绪状态下,情绪的作用表现为干扰、破坏认知活动的进行。”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没有情感的支持,人的其他心理活动,如感知、记忆、思维等都将变得软弱无力,因此情感是一个人从事工作和学习的一种内在的强大动力。在近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努力地在语文教学中尝试着这种教育,并收到了令人欣慰的收获。以下简述之。
一、以诵读魅力感染学生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作品都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饱含感情的语言,其感染力是巨大的。现行高中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经典美文,语言生动优美,情感含蓄蕴藉,学习这样的文章,不宜过多讲解割裂文章,而应多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引导,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叶圣陶先生也指出:“范读的时候,要把文字中的精神理趣在声音里曲折地传达出来”,让学生深切的体会。教师朗读时,时而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富有魅力;时而澎湃激越,低沉忧郁,直抒胸臆;时而明丽舒畅,惬意入情,娓娓动听——朗读《齐桓晋文之事》,就会悟到孟子的论辩风格和取譬之妙;朗读《旅夜书怀》,会知道杜甫的怨愤不平;朗读《我的空中楼阁》,会了解李乐薇的情有所钟………这样,学生就会随着老师的引导而进入作者用丰富的联想、抒情创造的意境,这种辅之以轻重缓急的语调、声情并荗的朗读,能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享喜怒哀乐,从而直接受到感染熏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受作品情感的脉搏,使学生“耳醉其音”、“身醉其境”、“心醉其情”,这样在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下,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教材内容打动学生
在语文学习中,情感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学生必须对语文产生情感,才能获得学习的成功。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想用教材所包含的情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则自己必须深挖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且首先被这种情感打动、感染。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情感。”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中的要点、重点,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难点、疑点,还要在全面、深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把握教材中作者和某些人物角色的思想感情,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努力体验其中的情感,激起自己的情感波澜,使自己情动于心,这样教师才有可能带领学生走进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教学场景也才会呈现出强烈的共鸣状态。
三、以愉快、饱满的情感感染学生
语文教材相比其他科目的教材来说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并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感联想,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就得钻研教材,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从而使自身情感世界得到不断丰富的同时,也将这种丰富的情感灵活地转化为学生可以体验的情感。不能想象,当一个教师在讲台上对一篇优美的散文进行干巴巴的解说时,下面的学生会认真、投入地听讲。教师面无表情,感情平淡,语言啰嗦,不能及时灵活地将文章的情感用自己的语言传导给学生,引导学生进入作者创设的优美境界,感受作者浓烈的情感,只能导致课堂索然乏味,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如果这样,又何谈教学的其他目的!“情感是纽带,它能把教师和学生连接在一起,它能把学生和课文的作者连接在一起,它能把学生和他人连接在一起。情感是催化剂,它能催动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新一代的语文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利用好自己的情感因素,在激昂的感情和抑扬顿挫的语调中传递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产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各种情感,从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实现“以情引情”,达到运用情感促进语文教学的效果。
四、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在已是21世纪,但校园依然流行“理解万岁”,其缘由就是民主平等和自尊意识早已融入了学生的思想。而老师对学生的爱,不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赐予,而是一种深层次的信任与尊重。俗语云:“尊人者,人尊之”,要以开放的心态理解和对待学生的新潮观点和生活方式,甘当学生的知心朋友。特别是对后进生,教师不能以成见看人,更不能横眉冷对、侮辱体罚他们。培根说过:“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教师要善于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进步,尽量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创设理解、信任、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要以爱子之心去爱生,以教子之诚去育人,给学生以无形的温暖,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信任。教师的爱使学生受到感动、感召而引起模仿,使他们产生“像教师那样做人”的意向,更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互相信赖的桥梁,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乃至严厉的批评。实践证明,教师越是对学生理解、尊重、信任,他就越能通过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也就能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当然,情感教育的内涵并不仅限于此。在语文素质教育的今天,情感教育的阳光如21世纪的阳光一样明媚,情感教育的雨露也应该更能滋润21世纪每个学生的花蕾般的心田。
作者简介:杜淑英,甘肃省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教师。
【关键词】素质教育 情感教育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当前素质教育中,情感教育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
情感教学是一种让人愉快的教学方式。心理学家贝额和科温的研究证明:“愉快的情绪比痛苦的情绪对学习有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明晰的状态,适合认知加工。而在不愉快的情绪状态下,情绪的作用表现为干扰、破坏认知活动的进行。”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没有情感的支持,人的其他心理活动,如感知、记忆、思维等都将变得软弱无力,因此情感是一个人从事工作和学习的一种内在的强大动力。在近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努力地在语文教学中尝试着这种教育,并收到了令人欣慰的收获。以下简述之。
一、以诵读魅力感染学生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作品都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饱含感情的语言,其感染力是巨大的。现行高中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经典美文,语言生动优美,情感含蓄蕴藉,学习这样的文章,不宜过多讲解割裂文章,而应多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引导,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叶圣陶先生也指出:“范读的时候,要把文字中的精神理趣在声音里曲折地传达出来”,让学生深切的体会。教师朗读时,时而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富有魅力;时而澎湃激越,低沉忧郁,直抒胸臆;时而明丽舒畅,惬意入情,娓娓动听——朗读《齐桓晋文之事》,就会悟到孟子的论辩风格和取譬之妙;朗读《旅夜书怀》,会知道杜甫的怨愤不平;朗读《我的空中楼阁》,会了解李乐薇的情有所钟………这样,学生就会随着老师的引导而进入作者用丰富的联想、抒情创造的意境,这种辅之以轻重缓急的语调、声情并荗的朗读,能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享喜怒哀乐,从而直接受到感染熏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受作品情感的脉搏,使学生“耳醉其音”、“身醉其境”、“心醉其情”,这样在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下,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教材内容打动学生
在语文学习中,情感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学生必须对语文产生情感,才能获得学习的成功。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想用教材所包含的情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则自己必须深挖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且首先被这种情感打动、感染。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情感。”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中的要点、重点,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难点、疑点,还要在全面、深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把握教材中作者和某些人物角色的思想感情,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努力体验其中的情感,激起自己的情感波澜,使自己情动于心,这样教师才有可能带领学生走进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教学场景也才会呈现出强烈的共鸣状态。
三、以愉快、饱满的情感感染学生
语文教材相比其他科目的教材来说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并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感联想,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就得钻研教材,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从而使自身情感世界得到不断丰富的同时,也将这种丰富的情感灵活地转化为学生可以体验的情感。不能想象,当一个教师在讲台上对一篇优美的散文进行干巴巴的解说时,下面的学生会认真、投入地听讲。教师面无表情,感情平淡,语言啰嗦,不能及时灵活地将文章的情感用自己的语言传导给学生,引导学生进入作者创设的优美境界,感受作者浓烈的情感,只能导致课堂索然乏味,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如果这样,又何谈教学的其他目的!“情感是纽带,它能把教师和学生连接在一起,它能把学生和课文的作者连接在一起,它能把学生和他人连接在一起。情感是催化剂,它能催动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新一代的语文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利用好自己的情感因素,在激昂的感情和抑扬顿挫的语调中传递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产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各种情感,从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实现“以情引情”,达到运用情感促进语文教学的效果。
四、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在已是21世纪,但校园依然流行“理解万岁”,其缘由就是民主平等和自尊意识早已融入了学生的思想。而老师对学生的爱,不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赐予,而是一种深层次的信任与尊重。俗语云:“尊人者,人尊之”,要以开放的心态理解和对待学生的新潮观点和生活方式,甘当学生的知心朋友。特别是对后进生,教师不能以成见看人,更不能横眉冷对、侮辱体罚他们。培根说过:“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教师要善于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进步,尽量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创设理解、信任、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要以爱子之心去爱生,以教子之诚去育人,给学生以无形的温暖,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信任。教师的爱使学生受到感动、感召而引起模仿,使他们产生“像教师那样做人”的意向,更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互相信赖的桥梁,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乃至严厉的批评。实践证明,教师越是对学生理解、尊重、信任,他就越能通过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也就能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当然,情感教育的内涵并不仅限于此。在语文素质教育的今天,情感教育的阳光如21世纪的阳光一样明媚,情感教育的雨露也应该更能滋润21世纪每个学生的花蕾般的心田。
作者简介:杜淑英,甘肃省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