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名化”下的国家形象传播路径突破研究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aq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的国家形象一直以来都呈现出多面性的表征。尤其是进入全球化时代之后,全球合作日益密切,国家形象的作用在国际关系中也日渐凸显,甚至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近年来,随着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崛起,西方通过媒介优势“污名化”中国,其营造出来的“中国威胁论”等话语在世界范围内盛行。以BBC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将宣传片作为塑造、传播中国负面国家形象的手段,BBC纪录片《中国人要来了》,就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了不实的呈现。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西方媒体塑造这些形象的生成机制,并以此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对国家形象进行“去污化”路径建构,以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良好、真实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污名化”;国家形象;《中国人要来了》;纪录片;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4-0034-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014053011
  一、研究背景
  国家形象是指“人们经由各种媒介,对某一国家产生的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总体感知”[1]。国家形象在国与国之间具有重要的联系、沟通作用,因此,对国家形象进行认同建构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的作用日益凸显,甚至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国家地位[2]。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西方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关注度显著提高。纪录片作为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是塑造国家形象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西方媒体常常以纪录片为媒介,向中国“泼污水”,将中国塑造为具有贬义表征意义的传播符号,以此来牵制中国的发展。西方主流媒体标榜“新闻专业主义”的原则,通过各种带有偏见性、主观性的拍摄、叙事手段来操控受众,维护自身的话语霸权,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污名化”塑造,对我国国家形象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西方媒体拍摄的不少涉华纪录片,片面地呈现中国社会的一些问题,对中国社会的正面拍摄非常少。这种带有强烈主观性、诱导性的纪录片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对中国国家形象造成了严重的侵害。其呈现出来的认知形象和中国社会的现状有很大的偏差,容易使国外受众通过国外视角对其进行不当解读,这种差异化的传播导致中国国家形象的正面影响力下降。
  二、“污名化”视角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呈现
  在英国主流媒体BBC拍摄的《中国人要来了》中,西方鏡头记录下的很多地方都与中国社会现状严重不符,BBC此举令人不得不怀疑他们在有意抹黑中国国家形象,在非洲煽动反华情绪[3],在国外受众心目中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污名化”建构。该影片中,中国形象的“污名化”塑造,主要有三种表征。
  (一)作为“资源争夺者”
  纪录片《中国人要来了》通过各种叙事手法,将中国塑造成“资源争夺者”的形象。该纪录片一直抨击中国出口的商品虽然价格低廉,但是质量低劣,以此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污名化”塑造。实际上,中国制造业一直非常发达,中国商品以低廉的价格进入外国市场,并不存在对外进行资源掠夺的情况。中国对外贸易属于世界范围内合法的经济交往活动,并非是对国际市场资源的“争夺”。但在西方媒体眼中,这却成了“资源争夺”行为,对我国国家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作为“环境破坏者”
  近年来,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影片《中国人要来了》有意误导受众,对中国对世界环境所作的贡献只字不提,却妄称数量庞大的中国游客进入非洲一些国家,导致当地大量野生大象被猎杀。实际上,中国因为人口数量巨多,出境旅游人数多年来稳居世界首位,这不仅推动了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更带去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及就业增长。如果合理开发引流,并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对当地环境的破坏,往往是当地居民为满足巨大的商业需求量,获取更多利益,盲目开发资源导致的。
  由此可见,西方纪录片往往通过夸张、渲染等极端具有偏向性的叙事话语,来煽动受众情绪,造成错误认知,引导国际舆论走向,抹黑中国形象。
  (三)作为“意识形态渗透者”
  孔子学院是中国对海外华侨、华人甚至外国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中国文化教育的一种全球范围内的公益活动,但是《中国人要来了》这部影片却将其冠上“意识形态渗透”的污名。认为此举是中国对外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方式,甚至上升到了思想控制、思想同化的高度,严重扭曲了中国对外弘扬传统文化、进行公益教育的本意,将中国的动机“妖魔化”“污名化”,严重损害了中国国家形象。
  三、中国国家形象“污名化”的生成机制
  西方主流媒体拍摄的涉华纪录片披着客观、公正的外衣,以侧面、隐蔽的叙事手法塑造中国负面的国家形象。
  (一)技术层面:外国电视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棱镜折射”[4]
  著名传播学者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认为“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5]。因此,外国电视观众从纪录片当中看到的中国国家形象并不是镜子般的真实呈现,而是一种“棱镜折射”。受众接触到的只是纪录片想表现出来的部分,无法对中国社会全局进行深度透视,从而使中国的国家形象“污名化”。
  诚然,国家形象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其实是不同文化主体之间通过话语的编码与解码,寻求共识、沟通交流的过程。但是,在传播者编码和受众解码的过程中,可能发生“棱镜折射”,产生误读。所谓“棱镜折射”,指的是具有中介作用的电视媒体,连接着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在这个传播过程中,无论主体还是客体,都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个体,他们在对纪录片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中,都会受主观意识的侵扰,从而造成有偏差性的传播,导致最后呈现给受众的已不是单纯的镜面反射,而是有误解和偏差的“棱镜折射”。这样的传播过程,导致中国国家形象在世界范围内的呈现失真。   (二)制度层面:中国媒体话语说服力较弱
  在中国层面,媒体本身就存在痼疾,说服力较弱。一方面,过多强调传媒的宣传意识,官方话语难以引起民间的共鸣;另一方面,中国媒体与世界新闻话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强调人情关怀、文化认同的软性傳播话语较为匮乏,对外传播的力度也不够。
  四、中国国家形象“去污化”建构路径
  (一)求同存异,构建全球价值认同
  文学理论家萨义德指出:“‘东方主义’是一种话语,在西方对东方的霸权框架内,出现了一个新的知识对象。”[6]国家形象不能任由西方国家站在自我视域进行构建、解读。东西方话语肯定存在偏差,但其中并非没有共性,我们在对外进行国家形象建构时,应该转换视域、平等对话,寻求其中的共性,用更容易为他人所接受的话语进行描述,选取一些软性传播的议题来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从文化价值、接受习惯等多方面进行建构,寻求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共同的心理认同,从而使西方受众能够更加真实、准确地了解中国。
  (二)符号重组,减少传播隔阂
  传播效果出现偏差和误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受双方的编码、解码存在偏差、错位,所以要建构应对性策略。一方面,中华文化是经过五千年历史检验的,并且历久弥新,应将中华优秀文化作为传播起点,不屈从于西方他者文化意识,让世界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制作纪录片时,要学习西方先进的创作理念和成熟的叙事技巧,对主题信息进行恰当编码,对影像符号进行多元组合,使本土的影像作品在饱含文化内涵的同时,传播技术也不亚于世界。此外,中国媒体拍摄纪录片时,还需要转换叙事手法,进行符号重组,通过丰富多彩的符号、题材,呈现出更易被全球受众接受的内容,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人生一串》等纪录片,其传播中华美食文化,能有效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
  五、结语
  西方世界利用纪录片这一载体,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污名化”呈现,这一行为对我国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国家形象是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门面,影响着世界对中国的第一印象,营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对我国的国际交往,甚至对全世界的和平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以纪录片为代表的影视作品,我国绝不能任凭“污名化”现象侵害我国国家形象,应当正确归因,对症下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焦子宇.《时代》周刊封面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D].西南大学,2014.
  [2] 冯羽.外交官眼中的中国形象——以对各国驻上海总领事的跨年专访项目为例[J].对外传播,2018(04):69-71.
  [3] 郭艳民,贾飞扬.他者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以美国探索频道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为例[J].传媒,2018(07):62-65.
  [4] 许雨燕.电视媒体对国家形象的“棱镜折射”分析——以BBC纪录片《中国人要来了》为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10):131-137+164.
  [5] [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4.
  [6] 陈旭光.他者视域下纪录片《中国人要来了》中的中国形象[J].电影文学,2012(13):109-110.
  作者简介:李丹颖(1994—),女,福建泉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
其他文献
这是一对恩爱的夫妻。男的是一位小学教师,女的在一家私企上班。他们本来日子过得很平静,不幸的是,男人得了病,是很严重的那种病,所以男人和女人的日子就过得很艰难了。  这天,医院给男人下了病危通知书。医生对女人说,男人这病需要动一次大手术,只有这样才能保住男人的命,这次手术费需要20万元。20万对于女人而言就像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家里能卖的都卖掉了,能借的也都借过了,还去哪筹这么多钱呢?这夜,女人拨
期刊
春节回家,临返城时,像有心思,几次嗫嚅着,欲言又止。我问:“爸,你咋啦?”母亲答过话来:“别理他,这老头越来越像个孩子,真是老小孩儿!”我问妈:“爸到底怎么啦?”母亲拗不过我,半是埋怨地说:“你爸想要个手机!”   “爸要手机干嘛?都快70岁的人了,一不做生意,二不交友,耳背、眼花、手又抖(父亲患有帕金森氏病),手机用得着吗?再说,买手机还不如装部电话,省下那月租费多买点儿鱼补补身子……”我一连串
期刊
想不到一个长期困惑着我的问题,等到我初为人父的时候,才渐渐体味。  小时候,我不到3岁就单独一个人睡。那时候的我,体质很差,经常感冒,夜里睡觉也不踏实,醒来的次数特别多。  每次醒来的时候,我总习惯叫一声:妈!不管夜有多深,母亲听到叫声,总会马上应答我,并立即穿好衣服站到我的床边来,问我有什么事?每次都是这样。我因此就很纳闷:为什么只要我轻轻一叫,母亲就能听到,难道母亲晚上通宵不睡,总是清醒着的吗
期刊
不少人上年纪后由于缺乏锻炼,以致多种疾病缠身,如头晕失眠、血脂升高、腰酸腿疼,体重超标……从而加速了人体衰老。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八卦掌,其行走方法粗看似走圆圈。若以此法,每天锻炼20至30分钟,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保持人体阴阳平衡之功,可防治低血压、偏头痛、失眠、闪腰、腰腿痛、肥胖症等常见疾病。此法,简便易学,老少咸宜,行之有效,有兴趣者不妨一试。  初练时,可在地上画一个直径约一米的圆圈,人站
期刊
大学毕业那年,我跑了许多家人才市场,多次碰壁后,我再也不愿意出去找工作了。父母不忍心说我什么,只是暗暗叹息。不久,父亲下岗了。为了维持家里的生活,父亲出去打工,每天早出晚归。对此,我却无动于衷。一天,朋友邀请我到酒吧聚会,我向母亲要了100元钱。酒足饭饱后,我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让我进去吧,我只捡矿泉水瓶子。”   “不行,不行,这是酒吧。”  好熟悉的声音,我扭头一看,脸一下子红了。果真是父亲
期刊
85岁的外公不小心摔破了脑袋,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因失血过多昏迷过去。手术前,医生认为伤在头部,手术使用麻药可能损伤大脑,甚至引发老年痴呆症,建议采用无麻醉手术。妈妈同意医生的建议。可一直守在外公身边的外婆,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定得上麻药。他这把年纪,哪还经得起那种痛?只要他在,就算脑子不灵了,还有我呢!”  这时,躺在担架上的外公苏醒过来,他伸手捏了捏外婆的手,用虚弱的声音说:“不就是缝几针
期刊
摘要:镇海区新闻中心的新媒体平台包括镇海新闻网、镇灵通APP。内容聚焦镇海本土新闻报道,开设时政、民生、经济、法治、人文等栏目。2019年末成立专门的图片工作室——图酷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来,推出了多组具有新媒体特点的图片报道和图解新闻。  关键词:新媒体;读图;图片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4-0010-02  一、前言  随着各类
期刊
新媒体崛起,以其特有的数字化、即时性、交互性、个性化、全天候、超时空性等优势分流了传统纸媒的大部分受众,纸媒受到极大冲击,摄影记者、摄影报道深受影响。与此同时,短视频异军突起,以动态影像为表意符号的视觉文化成为主要传播形态,作为静态影像的摄影报道再受冲击。  多重夹击之下,摄影记者、摄影工作、摄影报道该何去何从?如何创新求变,在夹缝中蹚出一条生存、发展之路?本期专题辑纳了一组稿件,对此展开探讨。 
期刊
摘要:随着新媒介的快速蓬勃发展,青年群体作为坚实的网络原住民,在新媒介赋权的伴随下,促进青年亚文化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崭新态势。互联网的技术赋权加快了人类社会的信息生产与传播,其中青年群体成为直接受益者,互联网的“去中心化”,为青年群体参与网络文化符号生产提供了巨大的独立自主性。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青年亚文化符号形式,分析它们背后的文化内涵,可以窥视当代青年群体对现实生活的消解与认同。本文以
期刊
摘要:MCN是广播媒体转型发展突破困局的必经之路,还是传统广播向平台化发展的未来方向?本文通过对MCN的发展历程、机构特性及其与传统广播优势互补的可能性和合作实践进行分析后认为,传统广播入局MCN是应时之举,或可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传统广播的资本困局,但在合作中应警惕资本导向可能带来的隐患。  关键词:传统广播;MCN;平台化  中图分类号:G229.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