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叶贸易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原因分析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ziboo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茶叶是我国的国饮,近年来我国的茶叶质量安全水平虽有所提高,但茶叶的质量安全事件、遭遇贸易壁垒事件时有发生。该文概述了近年来我国茶叶贸易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分析了影响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茶叶;贸易;质量安全;原因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1-08-03
  Abstract:Tea is our national drink, the quality and safety is improved in recent years, but incidents of the quality, safety and encountering trade barriers occur frequently.This paper reviews the quality and safety problems in Chinese tea trade, analyzes the factor that affect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Chinese tea.
  Key Words:Tea;Trade;Quality and safety;Reasons
  茶叶是我国具有资源优势、文化底蕴和消费传统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贸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是我国茶业的主要表现形式,长期以来茶产品的质量安全没有受到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1]。我国加入WTO后,世界各国制定了严格、广泛的茶叶标准,增加了茶叶检验农药的种类,降低最大农残(MRL)指标限量,使茶叶质量安全变成了影响我国茶叶出口最大的障碍[2]。
  近年来我国的茶叶质量安全水平虽有所提高,但茶叶的质量安全事件、出口受阻事件时有发生。茶叶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我国茶叶的的对外贸易。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我国茶叶贸易中的质量安全的事件,分析了影响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的因素。
  1 国内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
  为了严格把控我国茶叶的质量安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及各相关质监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抽检茶叶产品。
  2011年8月,为加强对茶叶生产企业的监管,安徽省质监局组织对全省茶叶生产企业的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该次监督抽查共抽查茶叶371组,合格370组,不合格1组,合格率为99.7%。不合格原因为农药残留(氰戊菊酯)不符合标准要求。
  2010年,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组织抽檢绿茶产品,共抽查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11个省、直辖市114家企业生产的118种绿茶产品。抽查结果表明,被抽查的118种样品的农药残留测定结果全部符合GB 2763-2005标准规定,117种样品的污染物限量测定结果符合GB 2762-2005标准规定。抽查发现有4种产品的感官品质项目不符合标准的要求,有1种产品铅含量超标。
  2010年8月,为加强对茶叶生产企业的监管,安徽省质监局组织对全省所有茶叶生产企业的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该次监督抽查共抽查茶叶样品554组,合格552组,不合格2组,其中1组为标签不合格,另1组为水分不合格。
  2009年,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组织抽检绿茶产品,共抽查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等11个省、直辖市95家企业生产的100种绿茶产品。抽查发现有2种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稀土超标。
  2 茶叶出口贸易中的质量安全问题
  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欧盟对进口茶叶实行新的农残标准开放,以及国际茶叶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世界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和公民的身体健康,采取了更隐蔽的措施来限制茶叶出口国的贸易[3]。其中,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多年来对本国的茶叶进口设置了一系列技术性贸易壁垒,给我国的茶叶出口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2.1 欧盟RASFF预警通报我国茶叶情况 欧盟自1999年实施新的药物最高允许残留标准以来,我国对欧盟的茶叶输出明显减少,2000年7月,欧盟对进口茶叶实行新的农残标准,限制和禁止使用的农药从原来的29种增至62种,部分农药残留标准比原有标准提高了100倍以上,扩大了农药残留量的检验种类,这直接造成了我国茶叶对欧盟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大大减少[4]。
  2013年,欧盟RASFF发布我国茶叶相关通报共28项,其中14项通报分别为绿茶中检出毒死蜱、三氯杀螨醇、灭多虫、氰戊菊酯、噻嗪酮、氯氰菊酯、谷硫磷、哒螨灵、联苯菊酯、啶虫脒、乐果等农药超标;6项通报分别为茶叶中检出啶虫脒、吡虫啉、稻虱净、哒螨灵等农药超标;1项通报为有机绿茶未经批准辐照;1项通报为普洱茶中检出蒽醌超标;1项通报为白茶中检出使用禁用物质水胺硫磷;1项通报为红茶中检出高氰戊菊酯、吡虫啉等农药超标;3项通报分别为菊花茶、花草茶、花茶中检出多菌灵、甲霜灵、啶虫脒、烯酰吗啉、吡虫啉、甲氰菊酯、扑灭宁等农药超标。
  2012年,欧盟RASFF发布我国茶叶相关通报共45项,其中27项通报分别为绿茶中检出丁醚脲、毒死蜱、三氯杀螨醇、灭多虫、氯氰菊酯、谷硫磷、乐果、稻虱净、多菌灵、啶虫脒、哒螨灵、三唑磷、吡虫啉、异丙威、噻嗪酮、氟虫腈、氰戊菊酯、蒽醌残留、联苯菊酯、氯氟氰菊酯等农药超标;1项通报为有机绿茶未经批准辐照;6项通报为茶叶中检出灭多虫、哒螨灵、啶虫脒、氟虫腈、吡虫啉等农药超标;4项通报为红茶中检测出乐果、灭多虫、稻虱净、啶虫脒、吡虫啉、氟虫腈、哒螨灵以及死的螨虫、啮齿类动物的粪便等物质;1项通报为乌龙茶中检出毒死蜱、灭多威、哒螨酮、啶虫脒、噻虫嗪、氟虫腈、及未经批准物质丁醚脲;1项通报为铁观音茶中检出噻嗪酮;2项通报为花茶(含茉莉花茶)中检出扑灭宁、灭多威、三唑磷、啶虫脒和吡虫啉;1项通报为普洱茶中检出蒽醌;1项通报为减肥茶中含有禁用物质西布曲明;1项通报为绿茶饮料中检出虱螨脲、乐果(杀虫剂)。   2011年,欧盟RASFF发布我国茶叶相关通报共3项,其中1项通报为茶叶中检出顺式氰戊菊酯、氰戊菊酯等农药超标;1项通报为绿茶中检出溴螨酯超标;1项通报为红茶的标签不合格。
  2010年,欧盟RASFF发布我国茶叶相关通报共10项,其中3项通报为茶叶未经批准辐照;3项通报分别为凉茶未经批准经过辐照处理、减肥茶未经批准经过辐照处理、减肥茶未标明辐照和未经授权辐照处理;2项通报分别为普洱茶中检出含有死昆虫、普洱茶检出死虫;1项通报为绿茶中检出禁用物质六氯苯;1项通报为白茶中含有新加坡沙门氏菌和链球菌渣滓。
  2009年,欧盟RASFF发布我国茶叶相关通报共7项,其中4项通报为为普洱茶中检出含有死昆虫;2项通报分别为绿茶含有铅超标、绿茶含有死的和活的昆虫以及昆虫的排泄物;1项通报为茶叶中含有死昆虫。
  2.2 日本扣留我国茶叶情况 日本于2006年5月起实施新的《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简称“肯定列表制度”),对茶叶农残限制作如下规定:设限农药残留由83种增加到约144种;设限以外的农药残留全部按“一律标准”即限量为0.01mg/kg;采用“干茶法”进行检测;设限外农残超标将被视为违法[5]。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严重影响我国茶叶的出口贸易。
  2013年,日本扣留我国茶叶的相关通报共25项,其中18项通报为乌龙茶中检出不同含量的氟虫腈,成分规格不合格;1项通报为乌龙茶中检出苯胺灵(0.03mg/kg),1项通报为乌龙茶中检出锐劲特(0.062mg/kg),1项通报为绿茶中检出苯胺灵(0.01mg/kg),成分规格不合格;1项通报为乌龙茶粉中检出添加了甜蜜素(8μg/g);3项通报为半发酵乌龙茶中检出不同含量的氟虫腈,成分规格不合格。
  2012年,日本扣留我国茶叶的相关通报共7项,其中4项通报为乌龙茶中检出不同含量的氟虫腈,成分规格不合格;4项通报为半发酵乌龙茶中检出不同含量的氟虫腈,成分规格不合格。
  2011年,日本扣留我国茶叶的相关通报共4项,其中1项通报为龙井茶中检出三唑磷,成分规格不合格;1项通报为乌龙茶中检出三唑磷,成分规格不合格;1项通报为茶叶中检出三唑磷,成分规格不合格;1项通报为绿茶中检出对三唑磷,成分规格不合格。
  2010年,日本扣留我国茶叶的相关通报共5项,其中3项通报为绿茶中分别检出不同含量的三唑磷,成分规格不合格;2项通报为乌龙茶中分别检出不同含量的三唑磷,成分规格不合格。
  2009年,日本扣留我国茶叶的相关通报共4项,其中1项通报为代用茶含有指定外添加剂酸性橙Ⅱ;1项通报为花茶中检出二氧化硫,不符合使用标准;1项通报为龙井茶中检出三唑磷,成分规格不合格;1项通报为乌龙茶受到射线照射,不符合生产、加工及烹饪标准。
  2.3 美国FDA扣留我国茶叶情况 美国为保障食物安全,对在其国内市场流通和进口的食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如果产品已经进口入境或准备进入美国境内时,都要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进行检查,如有违反相关的规定,则由进口工作政策处(DIOP)做出“无需检测自动扣留”(DWPE)的进口预警[6]。
  2013年,美国FDA扣留我国茶叶相关通报共6项,其中1项通报为绿茶没有所需要的英文标签;1项通报为茶叶中含有脏的和腐烂物质,不适合食用;1项通报为菊花茶中含有化学杀虫剂;1项通报为人参茶中含有化学杀虫剂;2项通报为草药茶标签错误,且没有按照要求提供有关生产步骤的信息。
  2012年,美国FDA扣留我国茶叶相关通报共5项,其中3项通报为绿茶中含有脏的和腐烂物质,不适合食用;1项通报为茶叶中含有脏的和腐烂物质,不适合食用;1项通报为茶叶标签,此外,含有非法的营养和健康信息。
  2010年,美国FDA扣留我国茶叶相关通报共7项,其中3项通报为绿茶包装的标签标识不符合要求;2项通报为绿茶包未列在510(j)中,或生产商并未按510(j)的规定提供该药品或设备的相关信息;1项通报为茶叶中含有沙门氏菌,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伤害;1项通报为茶中含有腐烂物质抑或者是其它形式的不适于在食物中出现的物质。
  2009年,美国FDA扣留我国茶叶相关通报共2项,其中1项通报为茶的营养标签不正确,标签信息错误或并未标明应有的营养信息;1项通报为绿茶中有毒有害物质三聚氰胺。
  3 影响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的因素
  通过近年来我国茶叶贸易中的质量安全事件可以看出,影响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为农药残留超标、污染物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含有非茶异物及粉尘污染。
  3.1 农药残留原因 农药残留是茶叶出口和内销中遇到的最大的卫生质量问题,近年我国茶叶出口量不断下降,农残超标是其主要原因。我国茶叶的监督抽查以及出口欧盟、美国、日本的通报均有发现农药残留问题。茶叶中的农药残留的直接来源是茶叶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化学农药;茶叶中农药残留的间接来源:(1)从土壤中吸收,在喷药过程中大部分的农药会流失到土壤中,这些农药中的一部分在土壤中蓄积,并被茶树根系吸收,输送到茶树芽梢部;(2)由水携带,茶树喷药和灌溉需要大量的水喷施在茶树上,因此,水中的农药就会转移到茶树上;(3)空气飘移,空气飘移是除了直接喷药以外的农药残留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农药喷施在叶片表面或土壤表面后可以通过挥发进入大气,或是吸附在大气中的尘粒上,然后随着空气的流动被带到一定距离外,逐渐沉降或由雨水淋降,这样茶树芽梢就有可能接受外来的农药污染。
  3.2 污染物残留原因 茶叶中的污染物主要是铅、砷、铜、稀土等。我国茶叶的监督抽查以及出口欧盟、日本的通报均有发现稀土、铅含量超标,此外欧盟还通报了我国绿茶中含砷超标。茶叶中污染物的来源出自多个途径,首先是部分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过高,茶树在多年生长的过程逐渐从土壤中吸收累积,构成茶叶中的污染物残留;其次是制造茶叶加工机械中含有污染物,茶叶在加工(特别是揉捻工序)中与机械表面接触构成污染;再次是环境污染造成,主要是汽车尾气和工厂排放的烟气废气,其转化物会造成空气和土壤污染,融入雨水中,作为灌溉水引入茶园而污染茶叶;吸附在大气尘埃上的污染物沉降于茶树表面而被茶叶直接吸收。
  3.3 微生物污染原因 茶葉中有害微生物的来源主要是鲜叶从茶园中采收回加工厂后接触到的污染;其次是在加工成品茶后在包装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的污染,有不少的茶叶因水分超标,出现异味、霉变。茶叶在加工过程中被有害微生物污染,这些微生物主要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肠道感染细菌。我国目前茶叶中有害微生物的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出口茶叶中大肠杆菌、黄曲霉毒素均时有检出。尽管目前大多数茶叶进口国和地区尚未将有害微生物检验列为必检项目,但欧盟和美国已将其作为试检项目,形势十分严峻。
  3.4 非茶异物及粉尘污染原因 茶叶中非茶异物和粉尘污染主要是在鲜叶采摘和加工过程中引起。茶叶中的非茶异物(包括磁性物等)是茶叶物理危害的主要来源。我国紧压茶、茯砖茶中非茶异物的标准是<1%,而对其他茶叶中非茶异物(包括磁性物等)未作任何规定。近年来,一些国家已作出规定,如日本要求茶叶中不得检出任何非茶异物,俄罗斯要求检测茶叶中金属磁性物质,限量指标为5mg/kg。此外,从国内茶叶加工厂特别是精制茶厂的调查结果来看,茶厂受粉尘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对茶叶卫生质量、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等都具有较大影响。欧盟历年均有通报我国茶叶中含有死昆虫,美国FDA也多次通报我国茶叶中含有腐烂物质或其它形式的不适于在食物中出现的物质。
  参考文献
  [1]杨普香,李文金,刘晓仙,等.国内外茶叶质量安全卫生指标[J].蚕桑綦叶通讯,2007(2):11-13.
  [2]周金球,赵如敏,谢玲玲.茶叶卫生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4):146-148.
  [3]姜鹏芳.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分析[J].北方经贸,2009(3):36-38.
  [4]许咏梅,高启杰.技术壁垒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5):86-93.
  [5]马章良,马仁秒.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方略[J].改革与战略, 2011,27(1):168-170.
  [6]戴 芬,袁玉伟,杨桂玲,等.美国食品安全进口预警概述及对我国的借鉴[J].浙江农业科学,2010(6):1 173-1 177.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摘 要:以水稻品种岳优9113为材料进行锌肥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基施锌肥显著增加水稻分蘖和有效穗数,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效益,分别达6 665.8kg/hm2、12 858.0元/hm2,较不施肥、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长49.3%、12.6%和增收3 036.1/hm2、1 588.2元/hm2。但对水稻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大。  关键词:锌肥;水稻;
期刊
摘 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超声波提取辅酶Q10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类球红细菌辅酶Q10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输出功率为55%、每次辐射时间为3s、工作总时间为6min、菌液浓度OD为23.4,条件优化后辅酶Q10单位细胞产量达到11.86mg/L。  关键词:类球红细菌;辅酶Q10;单位细胞产量  中图分类号 Q939.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6
期刊
摘 要:为明确大庆地区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发生和为害情况,对保护地十字花科蔬菜田进行了系统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蔬菜田主要害虫11种,以小菜蛾、菜青虫、菜蚜最为常见,十字花科蔬菜田以芥兰、大白菜和油菜田害虫为害率最高,分别为89%、79%和76%,萝卜田为害率最低为53%。  关键词:十字花科;蔬菜;害虫;被害率;大庆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
期刊
摘 要:根据安徽省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实现了分级的地理信息数据库GIS,简单易用、功能良好。该系统不仅可以对地理信息中的空间数据和矢量数据进行前期处理,而且可以对后台数据库进行高速的访问和更新,在安徽省土地调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科学规划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的眼睛和大脑。  关键词:土地调查;数据存储;分级地理信息数据库;GIS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期刊
摘 要:为了筛选漂浮烟苗繁殖烟蚜及烟蚜茧蜂的最佳烟苗密度,采用漂浮育苗的方法,研究了4种烟苗密度处理(密度Ⅰ:162株/盘,密度Ⅱ:90株/盘,密度Ⅲ:81株/盘,密度Ⅳ:54株/盘)对烟蚜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Ⅱ处理的漂浮烟苗盘蚜量最大值显著高于密度Ⅲ处理和密度Ⅳ处理,与密度Ⅰ处理无显著差异;而密度Ⅱ处理的单株蚜量、有效繁蚜叶数量、有效繁蚜叶载蚜量以及僵蚜数量,均显著高于密度Ⅰ处理,且其患病
期刊
摘 要:以郊区绿色农业为背景,以容易分类收集和规模化处理的商业果蔬垃圾为例,分析得出了制约城市果蔬垃圾处理与循环利用的主要瓶颈问题,分别是中转预处理带来的土地成本高、贮运环节多、单向物流运量大、效率低。总结有机蔬菜产销经验,提出按照蔬菜产销与果蔬垃圾返乡循环利用一体化布局的产业模式对商业果蔬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引导和推动郊区无公害蔬菜进城直销与果蔬垃圾返乡堆肥还田直接对接、双向交流、循环利用、融合
期刊
摘 要:短稳杆菌县浮剂防治甜菜夜蛾试验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SC对甜菜夜蛾防治效果较好,并随着浓度增大和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强,但速效性较差。施药后7d,1 500mL/hm2防治效果为69.7%,且对斜纹夜蛾和小菜蛾也有一定防效,从食品安全和环保角度考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短稳杆菌;甜菜夜蛾;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
期刊
摘 要:对K326 ×中烟90 组合的DH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初步形成了其中119份材料的系统聚类,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3.13处可划分为5个类群。第一类群6份材料,第二类群43份材料,第三类群38份材料,第四和第五类群各16份材料。综合看第一类群表现不佳,第二类群经济性状表现良好,第三类群表现居中,第四类群表现最优,第五类群产量最高。  关键词:烤烟;DH群体;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中
期刊
摘 要:对潜江市22个镇处(油田矿区)2012年生猪、牛、羊、家禽的养殖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估算畜禽粪便年产生量和以氮含量为标准的猪粪当量,在此基础上计算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并对各镇处农田粪便承受程度进行了风险评价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潜江市2012年畜禽粪便年产生量达54.31万t;畜禽粪便农田平均负荷量17.01t/hm2·a;畜禽粪便已对6个镇处场构成Ⅱ级威胁、对1个镇处构成Ⅳ级威胁、对1个镇
期刊
摘 要:研究目的:对毕节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耕地利用和保护进行研究,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耕地的保护提供建议与思路。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分析了毕节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耕地保护存在的新老问题,进而提出毕节市可以通过六项措施保护现有耕地。研究结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还需要探索有效管理耕地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耕地保护;研究;毕节市  中图分类号 F32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