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中职数学课堂的活水之源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i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中职数学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中职的数学课不好上,课堂如一潭死水,激一石仍非常平静,无法形成良性互动.事实上,并不是教师没有认真备课,也不是学生不想学,归根结底,还是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虽说中职校的数学课程并不难,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次不小的飞跃,学生听课的感觉就像是在云里雾中,跟听天书一般,因此我们在认真研究教材、备教材的同时,还需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也就是备学生.备一备哪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让他们能参与数学课堂;备一备哪些问题他们容易理解并能思考后回答,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备一备哪些问题能使他们跳一跳够得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让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其实,只要我们有效地设置课堂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来,一潭死水终将变成一潭活水.
  那么,如何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呢?
  一、提问要选准时机
  数学课堂的几个必备环节是一定要设置问题的.
  第一,新课导入时设置问题,让开场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一般以复习旧知和创设情境两种形式来提出问题.复习回顾的问题有的能帮助学生链接已有的知识体系,认清要学内容与已知的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讲授等比数列的定义时,可提出回顾问题:“等差数列的定义是什么?”有的是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做必要的知识准备,更好地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提防学生在解题或知识生成时因“旧知遗忘”而卡壳.如在讲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时,可让学生先求sin90°=?,sin30°=?,sin60°=?,提出问题:“sin(30° 60°)=sin30° sin60°吗?结果到底是什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
  第二,新概念、公式生成时设置问题更重要.学生刚接触新知识肯定感到困难,要记忆,要理解,这一块是课程的重点,不能一带而过,要设置问题让学生认清新知的内涵与外延.如讲授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这一概念时,在给出概念后,让学生再默读概念回答下面几个问题:①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最终转化为哪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②这两条直线分别是什么?③如何找直线的射影?④找射影关键找到哪两个点?⑤如何找垂足这个点?
  第三,例题讲解时一定要学生参与,可请学生说出“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要用什么公式、定理解决”,过程中的简单运算也可以直接提问.
  第四,课堂练习题,可以以口答、板书形式出现,对板书的结果和过程进行提问,如“错在哪里?”“哪些写法不规范?”等.
  二、提问要选准对象
  教师必须对全班学生的基础、口头表达能力有充分、深刻的了解,只有知道什么问题该问哪个学生最有效,才能使课堂气氛始终保持活跃状态.如果简单问题提问基础好的学生,复杂问题提问基础弱的学生,都是没有意义的.前者让好学生得不到思维的锻炼,后者只会让课堂更加沉寂,因此问对学生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心中有数,该问谁时就问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同时切记不可以只提问好的学生,要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能迸出思维的火花.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错误的答案反而会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所以应给每个学生平等的发言机会.
  三、提问要选准难易
  新课引入的问题要简单易懂,一般一两个问题即可,而且有些仅仅是留有悬念,无需回答,目的是导入新课而已,若导入就用了十五分钟,就有点儿喧宾夺主、主次不分了.刚刚练习运用新知识时,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问题不能太难,要给学生逐步思考的时间,在学生熟练运用的基础上,可提出“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是否可加或改些条件”等拓展性问题,对思维快的学生可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整节课的提问要达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豁然开朗的效果.
  四、提问要选准问法
  课堂提问时切记少出现“对不对啊”,“是不是这样啊”这些语句,太简单了,没有价值;也要少出现“这题要怎么做啊”这种笼统的问法.问题要有一定的可答性,可以采用陈述句、疑问句、反问句来进行提问.一般这些说法比较妥当,如“请说出……定理.”“请背出……公式.”“这一步用的是什么数学方法(公式)?”“错在哪一步?”“所有的同学都是这个答案吗?”这些说法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让学生有东西可答,减少冷场的尴尬局面,提高问题的回答率,同时创设出更多的有效问题和答案.当然,如果在课上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就更好了,可称之为“反问”.这需要建立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才能随时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是提问的较高境界,对学生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吃透教材,预测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随时解决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总之,要做到有效提问,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做到胸有成竹,有备无患.但课堂是一个人对人的场所,难免会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如学生意想不到的提问、解法或突发状况.这时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教学机智,调整教学策略,从容应对.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110kV变电站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作为站用备用电源从技术、经济和节能减排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 太阳能 备用电源  1 概述  依托110kV变电站针对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作为站用备用电源的可行性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优点和效益  2.1 优点  ①使用寿命长,无需专人维护。其中太阳能电池寿命长达25年以上。②自给自足,蓄电池作为蓄能装置,把白天
商业银行基层行办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刘林海李江冯梅首先,必须更新经营思路,改变经营作风,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法律、法规以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获利能力。第一,根据《企业财务
在教学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教两个平行班时,往往是第二个班的授课效果会优于第一个班。毋庸置疑,教师在上完一个班的课后,习惯对刚讲过的课作简短的思考,对其不足之处及时地进行调整和补充,这样在第二个班上课时就能扬长避短,作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教师的短暂思考就是对教案作及时的修正和补充。但是如果我们不把这些颇有新意的教学体会及时认真地加以整理并记录下来,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体会便会在记忆的长河中
目的:通过清洗效果的监测,研究器械的摆放对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回收的污染器械(血管钳)400把,随机分成实验组:器械穿于器械串中,先用专用刷在流动水下刷洗,对照组:器械无序地放于
摘要: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作用日益得到关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实践中日益重视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案例调研分析,得出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经营战略的匹配会形成人力资源竞争优势的启示。  关键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竞争优势  0 引言  Wright & McMahan(1992)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的定义是:“使组织达成自身目标的有计划的人力资源的调度和活动的模式。
新课改要求我们在实用美术新兴领域的探索中,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让他们感知身边的艺术。但是,在课堂教学中,通常大部分的学生都不是美术爱好者,多是被动式地学习。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着重研究学生“学”的重要性,把丰富多彩的材质、地域性资源与美术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美术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如何实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热力学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一切处于非平衡态的系统,都具有自发地向平衡状态变化的趋势,亦即处于非平衡态的系统具有向平衡态运动变化的“内驱力”。为了有效地利用系统自身所具有的这种内驱力,就必须设法使系统远离其平衡状态(即处于非平衡状态)。物理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和各种媒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系统的“内驱力”,发挥教学系统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构建并
师生与文本问电光火石般的碰撞、喜怒哀乐的交流、睿智深刻的思想对话的课堂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可是,课堂教学中“霍布森选择效应”的泥潭却一个接着一个,让人防不胜防。“霍
随着我国高等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不少医科院校开始招收与医学相近的专业或非医学专业。目前我校主要有公共事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心理学、医学英语、计算机、医学信
化学习题是学生在学习了一定新化学知识后或在复习总结时所进行的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识、复习旧知识以及应用新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尝试,化学习题的解答及解题思路正确与否,直接反映出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衡量化学习题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在化学教学中使用的习题资料种类繁多,其中符合课程标准要求、难度适中、比较灵活、利于开发学生思维的习题是有的,但重复、粗制滥造的习题也不少。如果在教学思想上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