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地理教育宪章》对地理教育目标的概括是:“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
人文关怀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其内容包括人文对话、人文视野、人文精神、人文理念、人文关怀等。地理教育还应该强调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人类面临的共同的问题。多年以来,地理教育存在着重自然地理,轻人文地理、重智力轻道德、重分数轻能力的倾向;文化素养教育很薄弱。地理教育中人文方面的内容很多,涉及到国际、国内的人文思想、文化景观和社会发展等,地理教育蕴含着较丰富,较广博的文化素养的内容。教学中如果忽视培养学生广博知识,是地理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地理教育中的哲学渗透
人文教育关注的是人类发展如何更加接近人性化。地理教学中要解决的人类社会的生态发展,就是人文教育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地球的演化、自然界的进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证明了发展是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我们学习地理或者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整个世界。随着人类生产水平的进步和勘探开发能力的提高,对于资源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认识逐步深化。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可以看成是一部特殊的“进化”的历史。
辩证的思考是地理教学中的哲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界的发展遵循着一个永恒不变法则——新陈代谢。人类社会与白然界相互关系的发展,则始终贯穿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比如生态系统的发展一直处在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过程中,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人文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激发全人类的创造激情,从而促进人类全体和每个人自身各方面的发展。作为认识自然、开发自然和有效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等方面的有效工具之一的地理学科,只有在学生掌握现有知识体系的前提下,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才能够不断地发展地理的学科理论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与全球构造理论的确立,就是一个广为传播的理论创新的事例。为解决地质地理学界的全球构造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地理教育中的美学渗透
美的发现与欣赏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任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广袤的星空给予人们的宇宙神秘美,为古代先民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世界,后代的人们正是追寻着他们留下的美丽传说和丰富的天象记录,一步步地走向灿烂星河,进行宇宙研究和开发。世界各民族的风土人情美,构成了绚丽的画卷,为现实生活提供了千姿百态的生活景象,昭示了人类生活的多样化前景。伴随着世界现代化的脚步,全球各地星火燎原般崛起的大大小小的各类城市,又为我们展示了凝固的音乐——建筑艺术美。在保护环境成为人类共识的今天,山野乡村的朴素生态美,更是成为广大城市居民日夜向往的桃源世界。美育常常是地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拓展的空白点。在地理教学中,如果没有及时抓住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那实在是得不偿失的。学习中没有乐趣没有美的欣赏,就可想而知教学过程的乏味和失败。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往往主要停留在让学生记忆和背诵枯燥单调的地名和数据的做法,可以休矣。我们有太多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打开各种各样的图片、音像资料,丰富感性认识,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IT网络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切扩展美育的技术可能性。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世界的美的同时,更应该、也能够激发学生保护美、创造美。事实上,世界的美可以说既是大自然的赐予,也是人类辛勤劳动的结晶。地理教学就是要求学生最终能够认识到,为了全体人类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也为了每一个人都有良好的生存空间,每一个世界的公民都应该做出自己的贡献,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世界的美,创造更加灿烂的文明来装点这个世界,在现实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实践全人类崇高的生存哲学——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这也应该是地理教学中美育的真正目的。
三、地理教育中的文学渗透
表面上看,地理和文学似乎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地理和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几乎每个国家的名胜古迹都有著名的文学篇章与之对应,另一方面,这些地方的风土人情对当地的文学创作产生影响,产生一批蕴涵当地民情风俗的文学篇章。
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屿国家,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英国文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反映海上漂流和岛屿生活的作品很多,形成了海洋文学这一流派。本文从英国地理环境的角度探讨了英国海洋文学的发展过程,阐述了岛屿这一地理位置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陕西文学在严肃的现实主义精神关照下,形象地描绘了我国北方农村的风俗画卷,深刻地揭示了我国农业文明的文化精神,充分地展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化特色,以一种激越昂扬的态势展现在世人面前。纵观此时陕西乡土小说,有这样一种明显的倾向:土、重、俗,土是指其根植黄土,地域文化浓郁;重是指其魂牵古秦,历史文化厚重:俗是指其情系芸芸众生,平民文化博大。
人们常把谈“山海经”当作闲谈聊天的代名词。其实,《山海经》是一地理知识方面的重要著作。这本书,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经西汉刘秀(歆)校书,材形成现在的样子。
现在的网络上有地理文学、地理文学常识等专题或者专栏,进一步拉近了地理和文学的关系。在进行地理授课时,如果适当地把与之有关的文学元素融进教学,会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和扩展视野。
四、地理教育中的民俗渗透
地理民俗观,它以特定地域空间为单位,从地理条件、物产资源、谋生方式诸方面解释民俗的成因及特色。这种民俗观较为切近科学的实际。因为文化就是人们为了生存繁衍而主动创造出来的“第二自然”,民俗文化正是原生的文化,它适应了人们生产、生活及心理的具体需要,因此地域色彩鲜明。
中国古代学者很早就注意到民俗地域性的特点,发表了不少精彩之论。系统而全面的地理民俗观形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本土文化确立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民俗学的奠基期,形成了系统的民俗观点,其中地理民俗观十分突出。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司马迁以其特有的史家眼光从天文、地理、人事多角度综合分析了民俗的地域特点,他认为民俗的发生基于“州异国殊,情习不同”。而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进一步扩充了司马迁的民俗区划思想并作了理论升华。班固根据汉代“国土变改,人民迁徙”情况,将全国分为十二大民俗区域,对各地民俗、风习及其他人文现象均作了与其地理及历史相联系的分析,对地理风土十分重视,班固总结各地民俗事象,认为风俗的产生受制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从而基本把握了民俗形成的地域性与社会性特征。后世的许多民俗志、风土记等大都是地理民俗观影响下的产物,“从此,中国传统民俗学朝着一个比较稳定的新轨道发展”。
地理与民俗学相结合,让学生对该地知识的掌握和了解进一步加深和拓展,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地理教育工作者应充分的体现本学科所具有的这些科学与人文利结合的独特功能。
21世纪,教育要大力培养人才的适应性、创造性。加强地理基础,注重综合素质,突出实践能力,着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对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具有的重要意义。
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是国际教育在科学教育走上极端后的教育需求。地理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的调和与矛盾也是地理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涉及如何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贯穿于地理知识中,地理教育工作者应从人文主义教育的角度重新认识地理教育。
人文关怀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其内容包括人文对话、人文视野、人文精神、人文理念、人文关怀等。地理教育还应该强调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人类面临的共同的问题。多年以来,地理教育存在着重自然地理,轻人文地理、重智力轻道德、重分数轻能力的倾向;文化素养教育很薄弱。地理教育中人文方面的内容很多,涉及到国际、国内的人文思想、文化景观和社会发展等,地理教育蕴含着较丰富,较广博的文化素养的内容。教学中如果忽视培养学生广博知识,是地理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地理教育中的哲学渗透
人文教育关注的是人类发展如何更加接近人性化。地理教学中要解决的人类社会的生态发展,就是人文教育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地球的演化、自然界的进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证明了发展是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我们学习地理或者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整个世界。随着人类生产水平的进步和勘探开发能力的提高,对于资源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认识逐步深化。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可以看成是一部特殊的“进化”的历史。
辩证的思考是地理教学中的哲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界的发展遵循着一个永恒不变法则——新陈代谢。人类社会与白然界相互关系的发展,则始终贯穿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比如生态系统的发展一直处在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过程中,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人文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激发全人类的创造激情,从而促进人类全体和每个人自身各方面的发展。作为认识自然、开发自然和有效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等方面的有效工具之一的地理学科,只有在学生掌握现有知识体系的前提下,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才能够不断地发展地理的学科理论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与全球构造理论的确立,就是一个广为传播的理论创新的事例。为解决地质地理学界的全球构造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地理教育中的美学渗透
美的发现与欣赏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任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广袤的星空给予人们的宇宙神秘美,为古代先民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世界,后代的人们正是追寻着他们留下的美丽传说和丰富的天象记录,一步步地走向灿烂星河,进行宇宙研究和开发。世界各民族的风土人情美,构成了绚丽的画卷,为现实生活提供了千姿百态的生活景象,昭示了人类生活的多样化前景。伴随着世界现代化的脚步,全球各地星火燎原般崛起的大大小小的各类城市,又为我们展示了凝固的音乐——建筑艺术美。在保护环境成为人类共识的今天,山野乡村的朴素生态美,更是成为广大城市居民日夜向往的桃源世界。美育常常是地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拓展的空白点。在地理教学中,如果没有及时抓住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那实在是得不偿失的。学习中没有乐趣没有美的欣赏,就可想而知教学过程的乏味和失败。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往往主要停留在让学生记忆和背诵枯燥单调的地名和数据的做法,可以休矣。我们有太多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打开各种各样的图片、音像资料,丰富感性认识,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IT网络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切扩展美育的技术可能性。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世界的美的同时,更应该、也能够激发学生保护美、创造美。事实上,世界的美可以说既是大自然的赐予,也是人类辛勤劳动的结晶。地理教学就是要求学生最终能够认识到,为了全体人类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也为了每一个人都有良好的生存空间,每一个世界的公民都应该做出自己的贡献,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世界的美,创造更加灿烂的文明来装点这个世界,在现实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实践全人类崇高的生存哲学——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这也应该是地理教学中美育的真正目的。
三、地理教育中的文学渗透
表面上看,地理和文学似乎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地理和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几乎每个国家的名胜古迹都有著名的文学篇章与之对应,另一方面,这些地方的风土人情对当地的文学创作产生影响,产生一批蕴涵当地民情风俗的文学篇章。
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屿国家,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英国文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反映海上漂流和岛屿生活的作品很多,形成了海洋文学这一流派。本文从英国地理环境的角度探讨了英国海洋文学的发展过程,阐述了岛屿这一地理位置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陕西文学在严肃的现实主义精神关照下,形象地描绘了我国北方农村的风俗画卷,深刻地揭示了我国农业文明的文化精神,充分地展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化特色,以一种激越昂扬的态势展现在世人面前。纵观此时陕西乡土小说,有这样一种明显的倾向:土、重、俗,土是指其根植黄土,地域文化浓郁;重是指其魂牵古秦,历史文化厚重:俗是指其情系芸芸众生,平民文化博大。
人们常把谈“山海经”当作闲谈聊天的代名词。其实,《山海经》是一地理知识方面的重要著作。这本书,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经西汉刘秀(歆)校书,材形成现在的样子。
现在的网络上有地理文学、地理文学常识等专题或者专栏,进一步拉近了地理和文学的关系。在进行地理授课时,如果适当地把与之有关的文学元素融进教学,会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和扩展视野。
四、地理教育中的民俗渗透
地理民俗观,它以特定地域空间为单位,从地理条件、物产资源、谋生方式诸方面解释民俗的成因及特色。这种民俗观较为切近科学的实际。因为文化就是人们为了生存繁衍而主动创造出来的“第二自然”,民俗文化正是原生的文化,它适应了人们生产、生活及心理的具体需要,因此地域色彩鲜明。
中国古代学者很早就注意到民俗地域性的特点,发表了不少精彩之论。系统而全面的地理民俗观形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本土文化确立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民俗学的奠基期,形成了系统的民俗观点,其中地理民俗观十分突出。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司马迁以其特有的史家眼光从天文、地理、人事多角度综合分析了民俗的地域特点,他认为民俗的发生基于“州异国殊,情习不同”。而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进一步扩充了司马迁的民俗区划思想并作了理论升华。班固根据汉代“国土变改,人民迁徙”情况,将全国分为十二大民俗区域,对各地民俗、风习及其他人文现象均作了与其地理及历史相联系的分析,对地理风土十分重视,班固总结各地民俗事象,认为风俗的产生受制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从而基本把握了民俗形成的地域性与社会性特征。后世的许多民俗志、风土记等大都是地理民俗观影响下的产物,“从此,中国传统民俗学朝着一个比较稳定的新轨道发展”。
地理与民俗学相结合,让学生对该地知识的掌握和了解进一步加深和拓展,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地理教育工作者应充分的体现本学科所具有的这些科学与人文利结合的独特功能。
21世纪,教育要大力培养人才的适应性、创造性。加强地理基础,注重综合素质,突出实践能力,着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对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具有的重要意义。
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是国际教育在科学教育走上极端后的教育需求。地理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的调和与矛盾也是地理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涉及如何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贯穿于地理知识中,地理教育工作者应从人文主义教育的角度重新认识地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