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10474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下,我跟很多学生交流时,不少学生都反映:很多时候语文课老师说的很有意思,但好像都于课本无关,对高考也无益,还不如不听,或者把时间放到做其他学科试题上。这正好暴露出当今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某些问题。如何让学生愿上语文课,乐意学语文,积极生成有效语文课堂,这里想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与见解,恳请方家指正。
  一、精心钻研教材,找准教学的突破口
  要想学生爱上语文课,教师精心钻研教材,找准教学的突破口至关重要。
  中学语文教材选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不仅文辞兼美,而且都凝聚着作者思维与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大都是大家名篇。突破口可以是文本的深邃的思想、哲理,美的语言,丰满的形象、意象、意境、情感,巧妙的构思等。阅读这些文章,既可以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也可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能思考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意识跟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哪些联系性。例如散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的教学,要侧重其语言和感情的特点,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教学,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而在议论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中学生好动、爱争辩的特点,设计一些争论性的问题,在议论中把握文章的要求,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讨论逐渐深入,最终形成了对文章的理解。
  教学的突破口还可以是切中肯綮的问题。在教学《长恨歌》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唐明皇和杨贵妃生活在现在,他们是否就可以比翼双飞呢?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课堂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学生在思辨中也明白了古典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另外,我们还可采取情景教育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想象,设想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自己能做些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感情,然后说出来或写出来,再与课文相对照,体会文章的特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通过学生揣摩课文以后,教师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使学生顺利地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难点、重点问题。
  二、巧妙导入,先声夺人
  都说万事开头难,教学活动同样如此。一堂好课就是一次成功的演出。而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在整个演出中,新课的导入就是第一幕。演好第一幕,这就需要“妙设意境”。
  比如教授《雨霖铃》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古人云”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诗文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更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在多情的柳永的心里又有怎样的一番感触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永的《雨霖铃》,领略一下婉约派大词人笔下的工夫,感受诗人独特的离别之情。又如在上《孔雀东南飞》时,我给学生先播放《梁祝》的曲子,让学生很快沉浸在这种爱情悲剧的动人氛围之中,再问他们听过曲子的感受,自然就在乐声中不知不觉引领学生进入了课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试想一下,特别是在昏昏欲睡的下午,教师在课前精妙又实际的导入,会不会让学生眼前一亮,睡意全无,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还有些时候,一篇文章,当话题需要转换或情节进一步发展之时,往往需要过渡段或过渡句来完成两部分的衔接。同样,课堂中的过渡语如同跨越两岸的桥梁,将不同的教学环节紧密地连接了起来。所以说,只有精心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之间应如何过渡,才能使整堂课自然流畅,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比如上课之前给学生讲个故事,先把学生的胃口吊起来,学生在急于弄清原委时就拉开了新课的序幕。在执教《雷雨》时我这样设置导语的:“有这样一个大家族,本来也和一般的家族一样有父亲,母亲和子女,但是在这个家庭的上空却始终笼罩着重重的阴云,空气在变质,关系在复杂,人伦天伦在扭曲,从而使夫妻不像夫妻,父亲不像父亲,母亲不像母亲,兄妹不像兄妹,这是怎样的一个奇怪的家庭呢?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曹禺先生的《雷雨》,走进这个奇怪的家庭。”在这个故事的引导下。学生马上进入了对课文的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能达到最高,老师教起来省劲,学生学起来也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三、开拓思路、多措并举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灵活采用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手段就能让语文教学课堂摇曳多姿,就能吸引学生爱上语文课。如在教《祥林嫂》时,我带学生观看电影《祥林嫂》;上《边城》时,我让学生在网络上查阅沈从文的生平、思想和作品,让学生更全面深刻的了解这部作品的内涵;上《雷雨》、《哈姆莱特》时,让学生编演其中的一些片断。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教师范“读”,除了声音外,体态和表情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学生听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更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让学生自己“读”,对培养语感,发展语言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些优势恰恰是多媒体所不具备的。我制作课件,大多与“读”有关的,必先考虑自身条件,然后再精挑录音课件。如教高一诗歌《蜀道难》(作者李白),我自己范读课文一遍,首句的三个“噫吁嚱”语气词读来就让学生悲动于耳,读完后,许多学生一片惊语:我们的老师竟然能将这首长诗背下来!
  其实,教师的示范作用胜于媒体语音作用。教《苏武传》,考虑到课文篇幅长,我不范读,就配以《苏武牧羊》洞箫曲子,让学生披情阅读课文。又如《琵琶行》、《春江花月夜》这样的长篇叙事、抒情类诗歌也可以这样去做。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理智的教师应当因材施教,恰当地选择教法,我愿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教学独具魅力与卓有成效。
  (作者单位:安徽省桐城市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从紧张繁忙的工作中抽身,离开喧嚣的城市,驾车自由驰骋。车外,葱绿和湛蓝扑面而来,怡人的风景使脑中响起优美的旋律,心情在浓郁色彩中放松,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美好的人生体验。
如果一家公司连续五年盈利,但是销售的产品都没有收到足额的现金,客户累计拖欠现金超过20亿元,这样的公司会是怎样的结局?  如果这家公司没有上市,银行不会再给贷款,民间融资成本高昂,撑不了几年,大概率就关门大吉了。如果这家公司是上市公司,则可以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融资,以解燃眉之急。但这种借钱经营的模式,又能坚持多久?  2018年2月13日,易华录(300212.SZ)发布业绩快报,预计2017年营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并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层次,面对社会上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产能过剩等问题,我国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实现我国的生产质量的提高
根据素质教育观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在进行初中英语的教学时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对师生之间的角色进行重新审视,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展现出来,从而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知识经济”已经演变为21世纪主要的经济特征。企业之间的竞争核心已不再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是科技能力的竞争,尤其是人才的竞
21桃花源的传说  就在卫秋绳胡思乱想的当儿,姬龙峰微微一笑,说道:“小西儿你和她比比!”说着已放开了托着他肘部的手。  小西儿在惯性之中连忙使出熊出洞的前蹿劲儿,只是没有了手上的动作,纯是身上用劲儿。虽然没有了姬龙峰的扶持,但也竟然能一下子蹿出了六尺多远!  这么突然的变化,连小西儿自己都被吓了一跳。由于没有准备,第二个前蹿的动作没有跟上,重心有些不稳。于是急忙连连前蹿,没几步的功夫,竟然和卫秋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催化剂,是维持企业持久生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置的一门经验性课程、探究性课程,其课程内容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共同实施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知识的传授者,而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