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章学习的勾股定理是初中几何的一个重点内容. 一开始,有些同学由于各种原因常会犯一些错误. 在这里我们选了一些例子共同来探讨,希望大家参考借鉴,在以后的学习中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一、 审题不清,思维定势
例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4,求第三边长的平方.
【错解】第三边长的平方为32 42=52=25.
【错解原因】题目中并没有指明3和4是直角边,而以3、4、5为三边的直角三角形也是大家所希望得到的结果.
【正解】(1) 当两直角边为3和4时,第三边长的平方为25;
(2) 当斜边为4,一直角边为3时,第三边长的平方为7.
【点评】因大家习惯了“勾三股四弦五”的说法,即意味着两直角边为3和4时,斜边长为5. 但这一理解的前提是3、4为直角边. 而本题中并未加以任何说明,因而所求的第三边可能为斜边,但也可能为直角边,审题时不够仔细,又加上思维定势的影响造成了本题的错误.
例2 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a b)(a-b)=c2,则( ).
A. ∠A为直角 B. ∠C为直角
C. ∠B为直角 D. 不是直角三角形
【错解】选B.
【错解原因】因为常见的直角三角形表示时,一般将直角标注为∠C,经常就习惯性地认为∠C一定表示直角,加之对本题所给条件的分析不缜密,导致错误.
【正解】选A. 该题中的条件应转化为a2-b2=c2,即b2 c2=a2. 故直角是∠A.
【点评】与之前类似,当遇到问题时部分同学常会有以c为斜边、∠C为直角等一些“习惯上”的看法.
二、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概念理解不透
例3 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可以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A. 1、2、3
B. 32、42、52
C. 、、
D. 、、
【错解】选B.
【错解原因】不能清晰透彻地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对概念的理解流于表面形式.
【正解】因为()2 ()2=()2,故选C.
【点评】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时,应把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分别平方,再看是否满足a2 b2=c2的形式.
例4 如图1,在△ABC中,BC边上有一点D,连接AD,AB=10,AC=17,BD=6,AD=8,求BC长度.
【错解】在△ADC中,
因为AC=17,AD=8,
所以DC2=AC2-AD2=172-82=225,
所以DC=15,所以BC=BD DC=21.
【错解原因】看似没有问题的解答过程却有一个“致命的漏洞”,还没有判断出△ADC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就已经开始利用勾股定理解题了.
【正解】在△ABD中,
因为AB=10,BD=6,AD=8,
即AD2 BD2=AB2,
所以△ABD为直角三角形,
所以∠ADB=∠ADC=90°.
在Rt△ADC中,
因为AC=17,AD=8,
所以DC2=AC2-AD2=172-82=225,
即DC=15,
所以BC=BD DC=21.
【点评】由于基本概念理解不够透彻,忽略了勾股定理应用的前提条件,这是造成本题错误的主要原因,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刚好可以解决本题的难点.
三、 考虑问题不够全面,造成漏解
例5 已知△ABC中,AB=17,AC=10,BC边上的高AD=8,则边BC的长为( ).
A. 21 B. 15
C. 6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错解】选A.
【错解原因】高线AD可能在三角形的内部也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本题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分别依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正解】在直角三角形AB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D=15;
在直角三角形AC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CD=6.
当AD在三角形ABC的内部时,BC=15 6=21;
当AD在三角形ABC的外部时,BC=15-6=9. 则BC的长是21或9.
故选D.
【点评】本题没有给出图形,也没有告知△ABC的形状特征,所以开头就应考虑到多种情况的可能性. 当遇到涉及三角形的高的题目时,要注意高的位置可能在三角形的内部,也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应该分别画出图形再进一步求解.
巩固练习:
1. 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 在△ABC中,若∠B ∠C=∠A,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B. 在△ABC中,若a2=(b c)(b-c),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C. 在△ABC中,若∠A∶∠B∶∠C=3∶4∶5,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D. 在△ABC中,若a∶b∶c=5∶4∶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2. 下列各组数作为三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5,6 B. 1,1,
C. 6,8,11 D. 5,12,23
3. 一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3,x,那么以x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A. 13 B. 5
C. 13或5 D. 4
4. 如图2,在△ABC中,AB=17 cm,BC=16 cm,BC边上的中线AD=15 cm,求AC.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第三中学)
一、 审题不清,思维定势
例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4,求第三边长的平方.
【错解】第三边长的平方为32 42=52=25.
【错解原因】题目中并没有指明3和4是直角边,而以3、4、5为三边的直角三角形也是大家所希望得到的结果.
【正解】(1) 当两直角边为3和4时,第三边长的平方为25;
(2) 当斜边为4,一直角边为3时,第三边长的平方为7.
【点评】因大家习惯了“勾三股四弦五”的说法,即意味着两直角边为3和4时,斜边长为5. 但这一理解的前提是3、4为直角边. 而本题中并未加以任何说明,因而所求的第三边可能为斜边,但也可能为直角边,审题时不够仔细,又加上思维定势的影响造成了本题的错误.
例2 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a b)(a-b)=c2,则( ).
A. ∠A为直角 B. ∠C为直角
C. ∠B为直角 D. 不是直角三角形
【错解】选B.
【错解原因】因为常见的直角三角形表示时,一般将直角标注为∠C,经常就习惯性地认为∠C一定表示直角,加之对本题所给条件的分析不缜密,导致错误.
【正解】选A. 该题中的条件应转化为a2-b2=c2,即b2 c2=a2. 故直角是∠A.
【点评】与之前类似,当遇到问题时部分同学常会有以c为斜边、∠C为直角等一些“习惯上”的看法.
二、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概念理解不透
例3 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可以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A. 1、2、3
B. 32、42、52
C. 、、
D. 、、
【错解】选B.
【错解原因】不能清晰透彻地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对概念的理解流于表面形式.
【正解】因为()2 ()2=()2,故选C.
【点评】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时,应把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分别平方,再看是否满足a2 b2=c2的形式.
例4 如图1,在△ABC中,BC边上有一点D,连接AD,AB=10,AC=17,BD=6,AD=8,求BC长度.
【错解】在△ADC中,
因为AC=17,AD=8,
所以DC2=AC2-AD2=172-82=225,
所以DC=15,所以BC=BD DC=21.
【错解原因】看似没有问题的解答过程却有一个“致命的漏洞”,还没有判断出△ADC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就已经开始利用勾股定理解题了.
【正解】在△ABD中,
因为AB=10,BD=6,AD=8,
即AD2 BD2=AB2,
所以△ABD为直角三角形,
所以∠ADB=∠ADC=90°.
在Rt△ADC中,
因为AC=17,AD=8,
所以DC2=AC2-AD2=172-82=225,
即DC=15,
所以BC=BD DC=21.
【点评】由于基本概念理解不够透彻,忽略了勾股定理应用的前提条件,这是造成本题错误的主要原因,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刚好可以解决本题的难点.
三、 考虑问题不够全面,造成漏解
例5 已知△ABC中,AB=17,AC=10,BC边上的高AD=8,则边BC的长为( ).
A. 21 B. 15
C. 6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错解】选A.
【错解原因】高线AD可能在三角形的内部也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本题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分别依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正解】在直角三角形AB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D=15;
在直角三角形AC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CD=6.
当AD在三角形ABC的内部时,BC=15 6=21;
当AD在三角形ABC的外部时,BC=15-6=9. 则BC的长是21或9.
故选D.
【点评】本题没有给出图形,也没有告知△ABC的形状特征,所以开头就应考虑到多种情况的可能性. 当遇到涉及三角形的高的题目时,要注意高的位置可能在三角形的内部,也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应该分别画出图形再进一步求解.
巩固练习:
1. 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 在△ABC中,若∠B ∠C=∠A,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B. 在△ABC中,若a2=(b c)(b-c),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C. 在△ABC中,若∠A∶∠B∶∠C=3∶4∶5,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D. 在△ABC中,若a∶b∶c=5∶4∶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2. 下列各组数作为三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5,6 B. 1,1,
C. 6,8,11 D. 5,12,23
3. 一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3,x,那么以x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A. 13 B. 5
C. 13或5 D. 4
4. 如图2,在△ABC中,AB=17 cm,BC=16 cm,BC边上的中线AD=15 cm,求AC.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