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并在阅读中注重情感的体验一直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在阅读指导过程中应为学生阅读提供必要的帮助,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生成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素养的一部分。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思路
一、前言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更多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语文的规律[1]。阅读是学生识文断字、发展语言、融入情感的最有效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品质阅读,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所得,实现沉浸书香的教学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二、注重朗读,实现情感带入
带有感情地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的基本要求。但在实际阅读中以背诵代替朗读的情况比较常见,有的学生的阅读注重流利阅读而忽视了情感的带入,导致在阅读中一味地求快而忽视了文字的本身含义,甚至有的学生熟练背诵以后连复述故事梗概都做不到。因此,阅读指导的第一步就是要带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提升对文本的理解。
以《观潮》为例,课文内容比较简单,有五个段落,每个段落字数比较少,学生很容易流利地阅读甚至背诵[2]。教师在组织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时发现,学生虽然能流利进行阅读,但在断句方面存在问题,对于一些句子的含义没有表现得很清晰,也无法表现出“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学生阅读和背诵以后对文章的理解有限。因此,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
首先,帮助学生掌握生僻字,解决识文断字的问题,让学生达到熟练阅读的程度。其次,教师要进行范读,范读的目的是实现情感的带入。教师通过带有情感地朗读让学生认识到语言的魅力。如在进行“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范读时,“隆隆的响声”范读应适当放慢速度,而“潮来了”范读要升调,突出潮来了所表现出的惊喜。再次,结合《观潮》的具体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背景音乐,也可以将真实的观潮场景进行展示,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钱塘江大潮的氛围,从而实现带有情感地朗读的目标。
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应积极利用朗读的优势,通过朗读带入情感,提升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文字所描述场景的理解。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
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主要来自文字的叙述。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形成,在理解文字叙述所塑造的情境、情感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要创设具体的情境,通过生活化情景、视频情境等塑造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以《扁鹊治病》为例,课文中展示了“您皮肤上有点小病”“您病情已经发展到了皮肉”“您的病已经发展到了肠胃”的对话过程和内容[3]。小学生对于病在皮肤、皮肉和肠胃的认识并不清晰,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扁鹊情感的表达认识不清。因此,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景,展示病情发展的过程和扁鹊与蔡桓侯交流的恳切之情。具体的方式是教师在学生初步掌握文章内容以后组织学生观看《扁鹊治病》的视频资料,展示扁鹊与蔡桓侯的对话过程,帮助学生了解三次对话前后扁鹊的情绪,从而引发学生的联想。在观看视频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三人一组,分别扮演蔡桓侯、扁鹊和旁白,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对话内容进行交流与实践。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三次交流的不同,了解三次交流过程中扁鹊语气的变化和蔡桓侯对待扁鹊的态度,将不高兴、不理睬的表情表现出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是阅读教学指导的有效方式。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在阅读过程中容易存在事实上的阅读障碍。因此,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通过设计情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阅读文本的内容,了解文章所表现出的特殊情感与内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四、自悟自读,鼓励合作交流
小学生的阅读相当于一张白纸,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同时也提升了素养。但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是千奇百怪、天马行空的,甚至同一句话的理解都有可能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悟自读,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文章的理解[4]。
以《将相和》为例,在“渑池会见”的环节,学生出现理解上的不一致。有的学生认为秦王让赵王弹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宴会中谁多才多艺就应该表现。有的学生认为蔺相如让秦王击缶就一下不应该写入史册,有点大题小做的意思。基于学生在阅读中的理解不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与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在讨论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题现象。因此,教师要适当给予指导。如学生讨论秦王与赵王相互之间的“献艺”不应该上纲上线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秦王和赵王分别代表什么。代表两个国家,就好像两个班级一样,假如一个班级要求我们班给他们每一个人都打水是否合理呢?同理,秦王要求赵王弹弹瑟是否合理呢?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秦王和赵王的聚会不是简单的“才艺展示”,而是代表两个国家的尊严,从而加深了对蔺相如勇敢的认识,了解到蔺相如在聚会中如何为赵王“争面子”。自悟自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模式,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受限制地对内容进行理解,这种理解又转化为学生之间交流的内容,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互相交流经验。而教师适当的引导实现了学生基于阅读教学目标的语文能力提升。
五、设置悬疑,引发深入探究
小学生阅读内容随着年级的增加难度逐渐增大。因此,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要合理设置悬疑,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深度思考。小学生的阅读容易流于表面,即简单的识文断字和阅读理解,无法深入了解更多的阅读内容。设置悬疑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阅读理解当中,实现深入探究的目的。 以《慈母情深》为例,在教学之前,教师通常会准备一些古诗词、经典故事进行德育渗透,强调母爱的伟大、无私,这种观点和理念也符合小学生长期接受的教育,学生对母爱伟大、高大的形象非常认同。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小的悬疑和冲突:“都说母亲的爱是伟岸与高大的,但文章中认为母亲是‘瘦小’的,这一表述与母爱伟大是否冲突呢?”通过设置悬疑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进行引导:“①找出哪里写母亲是‘瘦小’的?在文章中标记出来。②通读课文,你认为哪里表明了母亲的‘瘦小’?③通读课文,母亲‘瘦小’和母爱的伟大是否有冲突呢?为什么?”通过问题设置和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主动将内容进行提炼、加工,进一步加深对母亲的理解,了解文章中母亲“两次”给钱让“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了“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的真正含义,从而正确理解母爱伟大与母亲“瘦小”的关系。
六、课外阅读,拓展阅读资源
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式。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这些内容既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也可以为学生课后阅读提供指南,总之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
以“推荐一本书”习作课为例,在习作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本书,提供一些素材,如选择《海底两万里》《草房子》《新月集》等资料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资料引入到课堂讨论当中。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的阅读素材,也可以讨论教师提供的阅读素材,需要围绕课外阅读素材的内容充分交流意见,了解阅读素材梗概的同时说出阅读素材的优缺点,通过这种方式丰富阅读资源。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一些经典的课外阅读资源,要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主动阅读并上交读后感,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课后阅读的兴趣。
课外阅读资源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式,也是提升学生阅读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课内外应及时补充课外资料,逐步培养起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七、结语
“品质阅读、沉浸书香”的形成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发挥在阅读方面的引导作用,不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阅读内容的丰富,在交流与合作中自悟自读,利用课外阅读资料丰富学生阅读资源,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马英明.让“尝试”与“探索”共舞——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课的“导读”[J].新课程,2020(43):49.
吕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J].新课程,2020(43):142-143.
黄一超.让品质阅读浸润书香童年——浅谈运用《小学语文读本》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0(40):12.
安宗慧.單元拓展阅读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为例[J].考试周刊,2020(79):19-20.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思路
一、前言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更多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语文的规律[1]。阅读是学生识文断字、发展语言、融入情感的最有效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品质阅读,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所得,实现沉浸书香的教学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二、注重朗读,实现情感带入
带有感情地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的基本要求。但在实际阅读中以背诵代替朗读的情况比较常见,有的学生的阅读注重流利阅读而忽视了情感的带入,导致在阅读中一味地求快而忽视了文字的本身含义,甚至有的学生熟练背诵以后连复述故事梗概都做不到。因此,阅读指导的第一步就是要带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提升对文本的理解。
以《观潮》为例,课文内容比较简单,有五个段落,每个段落字数比较少,学生很容易流利地阅读甚至背诵[2]。教师在组织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时发现,学生虽然能流利进行阅读,但在断句方面存在问题,对于一些句子的含义没有表现得很清晰,也无法表现出“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学生阅读和背诵以后对文章的理解有限。因此,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
首先,帮助学生掌握生僻字,解决识文断字的问题,让学生达到熟练阅读的程度。其次,教师要进行范读,范读的目的是实现情感的带入。教师通过带有情感地朗读让学生认识到语言的魅力。如在进行“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范读时,“隆隆的响声”范读应适当放慢速度,而“潮来了”范读要升调,突出潮来了所表现出的惊喜。再次,结合《观潮》的具体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背景音乐,也可以将真实的观潮场景进行展示,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钱塘江大潮的氛围,从而实现带有情感地朗读的目标。
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应积极利用朗读的优势,通过朗读带入情感,提升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文字所描述场景的理解。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
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主要来自文字的叙述。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形成,在理解文字叙述所塑造的情境、情感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要创设具体的情境,通过生活化情景、视频情境等塑造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以《扁鹊治病》为例,课文中展示了“您皮肤上有点小病”“您病情已经发展到了皮肉”“您的病已经发展到了肠胃”的对话过程和内容[3]。小学生对于病在皮肤、皮肉和肠胃的认识并不清晰,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扁鹊情感的表达认识不清。因此,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景,展示病情发展的过程和扁鹊与蔡桓侯交流的恳切之情。具体的方式是教师在学生初步掌握文章内容以后组织学生观看《扁鹊治病》的视频资料,展示扁鹊与蔡桓侯的对话过程,帮助学生了解三次对话前后扁鹊的情绪,从而引发学生的联想。在观看视频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三人一组,分别扮演蔡桓侯、扁鹊和旁白,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对话内容进行交流与实践。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三次交流的不同,了解三次交流过程中扁鹊语气的变化和蔡桓侯对待扁鹊的态度,将不高兴、不理睬的表情表现出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是阅读教学指导的有效方式。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在阅读过程中容易存在事实上的阅读障碍。因此,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通过设计情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阅读文本的内容,了解文章所表现出的特殊情感与内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四、自悟自读,鼓励合作交流
小学生的阅读相当于一张白纸,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同时也提升了素养。但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是千奇百怪、天马行空的,甚至同一句话的理解都有可能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悟自读,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文章的理解[4]。
以《将相和》为例,在“渑池会见”的环节,学生出现理解上的不一致。有的学生认为秦王让赵王弹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宴会中谁多才多艺就应该表现。有的学生认为蔺相如让秦王击缶就一下不应该写入史册,有点大题小做的意思。基于学生在阅读中的理解不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与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在讨论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题现象。因此,教师要适当给予指导。如学生讨论秦王与赵王相互之间的“献艺”不应该上纲上线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秦王和赵王分别代表什么。代表两个国家,就好像两个班级一样,假如一个班级要求我们班给他们每一个人都打水是否合理呢?同理,秦王要求赵王弹弹瑟是否合理呢?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秦王和赵王的聚会不是简单的“才艺展示”,而是代表两个国家的尊严,从而加深了对蔺相如勇敢的认识,了解到蔺相如在聚会中如何为赵王“争面子”。自悟自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模式,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受限制地对内容进行理解,这种理解又转化为学生之间交流的内容,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互相交流经验。而教师适当的引导实现了学生基于阅读教学目标的语文能力提升。
五、设置悬疑,引发深入探究
小学生阅读内容随着年级的增加难度逐渐增大。因此,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要合理设置悬疑,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深度思考。小学生的阅读容易流于表面,即简单的识文断字和阅读理解,无法深入了解更多的阅读内容。设置悬疑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阅读理解当中,实现深入探究的目的。 以《慈母情深》为例,在教学之前,教师通常会准备一些古诗词、经典故事进行德育渗透,强调母爱的伟大、无私,这种观点和理念也符合小学生长期接受的教育,学生对母爱伟大、高大的形象非常认同。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小的悬疑和冲突:“都说母亲的爱是伟岸与高大的,但文章中认为母亲是‘瘦小’的,这一表述与母爱伟大是否冲突呢?”通过设置悬疑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进行引导:“①找出哪里写母亲是‘瘦小’的?在文章中标记出来。②通读课文,你认为哪里表明了母亲的‘瘦小’?③通读课文,母亲‘瘦小’和母爱的伟大是否有冲突呢?为什么?”通过问题设置和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主动将内容进行提炼、加工,进一步加深对母亲的理解,了解文章中母亲“两次”给钱让“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了“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的真正含义,从而正确理解母爱伟大与母亲“瘦小”的关系。
六、课外阅读,拓展阅读资源
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式。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这些内容既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也可以为学生课后阅读提供指南,总之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
以“推荐一本书”习作课为例,在习作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本书,提供一些素材,如选择《海底两万里》《草房子》《新月集》等资料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资料引入到课堂讨论当中。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的阅读素材,也可以讨论教师提供的阅读素材,需要围绕课外阅读素材的内容充分交流意见,了解阅读素材梗概的同时说出阅读素材的优缺点,通过这种方式丰富阅读资源。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一些经典的课外阅读资源,要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主动阅读并上交读后感,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课后阅读的兴趣。
课外阅读资源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式,也是提升学生阅读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课内外应及时补充课外资料,逐步培养起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七、结语
“品质阅读、沉浸书香”的形成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发挥在阅读方面的引导作用,不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阅读内容的丰富,在交流与合作中自悟自读,利用课外阅读资料丰富学生阅读资源,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马英明.让“尝试”与“探索”共舞——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课的“导读”[J].新课程,2020(43):49.
吕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J].新课程,2020(43):142-143.
黄一超.让品质阅读浸润书香童年——浅谈运用《小学语文读本》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0(40):12.
安宗慧.單元拓展阅读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为例[J].考试周刊,2020(79):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