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万千岂唯黯然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2585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印诸柳永,确乎此。你看,“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相看以泪眼,只是凝噎成黯然;哭不能发语,全无号啕之爽然,能不令人魂销神伤?文人失意,书生多情,于此全见。看到父亲为“我”操劳、攀逾的艰难背影,总是“我的眼泪又来了”,则又是一个现代文人的多愁善感了。
  其实,离情别绪岂唯“黯然销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别以旷达情怀,高情远志,令人振然奋然;“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深情系念之别,对即将远赴安西的元二折柳相赠,还担心其一人在外;“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沦送我情”,踏着歌声,赶来送别,使李白在情深似海的友情慰藉中远行;而《依依惜别的深情》中的依依之别又超越了个人深情,凝聚着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这凝聚,在泪雨的冲洗中更加清亮、莹润。
  情与环境谐,别与性格联。当孙犁把战争的残酷隐于生活平淡的营构中,水生嫂作别水生的便是那种担忧、牵挂,是稍带一点嗔怪意味的离情别绪。她把这内敛掩饰于轻吮由于惊异划破的手指。内敛于平淡的家常对话中。
  《鸿门宴》中,刘邦的不辞而别。是其善于权衡得失,保护自己的狡黠和智慧;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使人眼前浮现出仙风道骨于外、上下求索于内的飘然而孤独的身影;侯赢“北向自刭”,以死别无忌是战国时代“士为知己者死”的义无反顾;面对焦母的淫威,焦仲卿别于刘兰芝,是多情专意,更是懦弱无奈,还有期望和遗憾。
  更有人间的奇别异离。
  左光斗对史可法的作别,竟是骂别、打别,奇别异离中却是惜国不除奸的痛恨之情。恨铁不成钢的激愤之举;蹇叔送别秦师,是直言,是哭丧,忠直刚倔之音,响空谷,泣鬼神;梅侍萍别之周萍,竟要隐瞒其母亲的身份,欲言又止,其情可哀,其遇可愤。
  别之万千,岂止黯然。
其他文献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三篇课文都呈现给读者一个封闭的空间。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以青山绿水为背景,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和平安乐的社会空间,在那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美好的空间封闭于外面世界的打打杀杀、混浊污秽,这空间寄寓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式的社会理想。在阶级社会中,这种理想当然不可能实现。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
期刊
高考散文阅读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难度很大的试题,历来得分率很低,考生都把它戏称为高考语文试题“失分的黑洞”,答题时都望而却步。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大家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高考阅读题基本上还属于理解性阅读,而鉴赏性阅读只占很少一部分),二是缺少操作性强的规范答题的解题技巧,只知道盲目地大量做题,却不深入探讨题型特点及相应的答题规律,经常出现虽然理解到位却不能准确简明表述答案的“语言痛苦”现象,这
期刊
著名的诗人一般都写有很多诗,这些诗有的名闻天下,有的则汲汲无闻,有的甚至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研究一位诗人的生活状况时,我们往往会以这位诗人闻名天下的诗作为依据,这样就会产生以偏概全的错误,以致对这位诗人产生误读,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就是其中一例。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而愤然辞去彭泽县令的职务,隐居山林,开始了独善其身的隐士生涯。在后人的心目中,隐居后的陶渊明是一直过着“悠然见
期刊
在高考作文中,写记叙文的人一般不多。因此,如果我们能把记叙文写好,那我们的高考作文一定会出类拔萃。而写人物的记叙文,其动作细节描写,尤其能让人物鲜活起来。  让我们先来品读两则经典的人物细节刻画:  (1)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
期刊
有人爱山,有人爱水,我却爱城。  在爱城的人中,有人爱都市,有人爱小镇——这于我都是无所谓的。我爱的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城市亦是可以被人格化的。科技可以赋予一座城市以它所愿意的任何外表,正如人可以选择任何他喜爱的衣装。但这样的城市是不真实的。我想到了帕斯卡尔。在空间和时间的轴上,城市和人都被湮没为一个质点,但如笛卡尔所言“我思故我在”,若有了思想和灵魂,一座城市亦可以包含整个宇宙。而城市的灵魂,
期刊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
期刊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胡锦涛、温家宝等党政军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  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入灾区。港台救援队和国际救援队飞抵灾区。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汇聚灾区,救援物资从水陆空源源不断运进灾区。  一位中学教师
期刊
宋诗入选高考古诗词曲鉴赏题已形成一种态势:2004年北京、重庆、福建三家选用了三首宋诗,2005年全国卷Ⅲ、天津、辽宁、浙江、山东、江西、广东七家选用了八首宋诗,2006年辽宁、江西、四川三家选用了三首,2007年重庆、辽宁、广东、湖南、福建、四川、宁夏七家选用了七首,2008年全国卷Ⅰ、全国卷Ⅱ、上海、广东、安徽、江西、宁夏等七家选用了八首宋诗作为命题材料。宋诗鉴赏题可采用解答古诗词曲鉴赏题的一
期刊
一    “凡不可说的,应当沉默”,维特根斯坦就这样以神秘的朦胧诗一般的语言结束了他的《逻辑哲学论》。就是这本不到十万字的格言体著作,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哲学流派,扭转了20世纪哲学的方向。它是20世纪享有盛誉的哲学团体“维也纳小组”的“圣经”,在学术聚会与学术沙龙上被逐字逐句地朗诵和讨论,而维特根斯坦本人却以他特有的高傲多次拒绝成为这个著名小组的成员。  美国著名哲学史家W·考夫曼曾经说过,一个伟大
期刊
神奇的自然界为夜宿在松林中的“我”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多幕戏剧:路逢牛车、露宿松林、夜半醒来欣赏繁星点点、享受微风拂面、倾听过路人的歌、欣赏晨曦创造的天空妙景和感受万物复苏的气息……虽是轻描淡写,但作者对每一场景的两三语形容足以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沉浸在作者勾勒的时而寂静空灵时而瞬息万变的自然之中,很容易让我们产生对陶渊明与世隔绝的“桃花源”的心驰神往,联想到梭罗的《瓦尔登湖》中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