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剪纸艺术教学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5987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剪纸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应用于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出将剪纸艺术引入中小学美术课堂的实践策略,包括引导学生全面解读并运用剪纸艺术的表现语言,剪纸艺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学生生活与认知水平,以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浓郁的文化情境使学生接受艺术熏陶等。
  【关键词】中小学课堂 美术教学 剪纸艺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A-0042-03
  剪纸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将剪纸艺术引进中小学美术课堂,让古老的民间艺术在现代文化中重现,学生便能从中感受剪纸文化的丰富多彩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能掌握该门艺术的工艺技巧,符合当今基础教育倡导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本文就剪纸艺术的历史探源、剪纸艺术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意义及其具体教学实践进行阐述。
  一、剪纸艺术的历史探源
  剪纸是一种平面纸质经过雕刻镂空的艺术形式。从发掘的古墓随葬镂刻纸品可以发现,商周战国秦汉时期的刻画皮革、金属薄片和玉片透雕,是最早的“类剪纸”,与剪纸艺术相近。由此可见,剪纸源于远古的诸种工艺,脱胎于陶器、骨器、金属、玉器、皮革等镂雕工艺。汉代至唐代兴起的夹缬印染纺织品,采用木质镂刻花板与防染剂,运用油水分离法进行染制,是最早的漏印花样。古诗里有“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的诗句,可见汉朝时已有人使用薄片材料剪刻镂花了。东汉发明了纸,中国剪纸艺术逐渐获得发展,外国人称中国是剪纸艺术的故乡。如果说六朝时期剪纸仍属待字闺中的话,那么剪纸在隋唐就是承前启后的大发展阶段,到了宋元已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艺术了。宋元时期民间喜欢在随礼品粘贴剪制的通草花样,即“喜花”“礼花”,还有吉祥的窗花、驱邪的“龙虎旗”等,而此时处于兴盛时期的皮影戏就是活动的剪纸。到了明清,剪纸趋于繁荣,種类增多,应用范围更广。此时的龙凤剪纸图案已经登上了皇室坤宁宫。民间剪纸受到文人画的影响,如清代画家张士宝与其学生刘红宾创作的剪纸作品《老鼠娶亲》,呈现细致精巧的风格特点,在乡镇市井中广泛流传,达到了雅俗共赏的程度。
  二、剪纸艺术进入中小学课堂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传统文化在人们脑海里的认同感越来越模糊,如何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当下刻不容缓的重要议题。尤其是青少年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文化时很难找到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民族标识,在拥有民族归属感与自我认同感方面迷失方向,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深思。《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进行美术学习活动”,并建议民间美术进入课堂,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理解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剪纸是中国民间美术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它从庄户人的小院,走入现代设计的广阔天地,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与艺术瑰宝,它所涉及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巨大的。课堂上,通过展示剪纸艺术的风格特点与制作技巧,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剪纸并参与文化传承活动,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继而强化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同时参与剪纸实践,不但能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剪纸技能,对锻炼学生的耐力和毅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也具有积极意义。
  三、剪纸艺术引入中小学美术课堂的实践
  (一)引导学生全面解读并运用剪纸艺术的表现语言
  尹少淳在《文化视野下的民间与乡土美术课程建构》一书里说:“每一种民间美术都浸淫在当地的文化之中,必然会反映当地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并与民俗生活联系在一起,尤其是题材和表达的意识更是与文化价值观和民俗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理解民间美术必须要了解它与当地文化价值观与民俗生活的关系。”如何在剪纸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剪纸艺术情感和态度上的重视及对剪纸文化的理解,解读并运用民间剪纸艺术的表现语言是关键。
  1.解读剪纸语言,促进文化理解
  引导学生解读剪纸语言,须先了解剪纸的题材与特点,及各地剪纸的风格。高中校本教材《美丽的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一课中,教师首先出示剪纸作品(实物),展示不同题材剪纸作品(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并辨认出这些剪纸中有花鸟虫鱼、人物、自然景观、吉祥图案、神话传说等题材。然后进一步提问,从色彩、技法上启发学生发现剪纸艺术的类型,并归纳出剪纸艺术的基本特点及表现手法。紧接着引领学生进行深入赏析,播放视频呈现剪纸的地域性特色,再组织学生讨论,从题材内容、造型特点、形式风格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归纳出以下几点:陕北的剪纸具有淳朴、粗狂的特点,艺术形式上表现为简练概括、大胆夸张、随意装饰、剪味浓重及生活气息浓厚;山西是我国的剪纸大省,它的剪纸艺术世代相传,展现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河北的剪纸以丰宁和蔚县两地最为著名。长期以来,丰宁山区人民用剪纸美化环境,企盼生活安宁。蔚县窗花相对繁荣,题材与形式多样,剪纸风格变化多端,反映了人民幸福的生活,享誉全国。教师趁机进行总结:剪纸艺术遍布祖国大地,无论是南方剪纸的纤细、清丽、婉约,还是北方剪纸的粗狂、古朴、率真,无不蕴涵着乡情美意,洋溢着劳动人民的审美气质,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神韵。最后从剪纸与人生礼仪、岁时节令两个方面剖析阐述剪纸与民间民俗文化的紧密关系。通过对剪纸艺术的层层深入赏析,精确解读出剪纸的语言,让学生逐步领略到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明白剪纸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它反映了不同地方的生活风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体现了民间民俗文化,同时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运用剪纸语言,开启创作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创造过程中,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的心理活动。在中小学剪纸教学中,美术教师通常会先运用剪纸与生活的关系或结合剪纸与信仰的关系,运用神话故事题材,以中国文学名著中的场景及人们熟悉的历史人物,营造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思维,使其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然后结合剪纸技法的表现形式,带领学生运用剪纸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讲述自己的故事。如教学湘教版美术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剪纸故事》时,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就引用了民间剪纸作品《老鼠嫁女》,让学生边欣赏边听故事,拉开教学序幕;然后出示中国神话系列故事里的片断剪纸《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七个葫芦娃》《武松打虎》等作品;接着学生跟着教师学剪故事中的形象。教师先示范剪纸的方法和步骤,再指导学生掌握剪纸的技能:剪(目测剪直线、曲线、折线、沿线剪、镂空剪等)、刻、撕、挖、刮等,认识并能够运用剪纸基本语言:月牙纹、锯齿纹、圆点纹、云纹、几何纹等,练习剪花草、人物、动物等一些简单的纹样;最后把学到的表现语言运用到创作的故事中去,小组合作创作一系列的剪纸故事作品。在引导表达方式时,允许并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开发出自己的剪纸语言,在这个创作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创造剪纸语言,发展核心素养
  中小学剪纸教学中都设置了欣赏内容,让学生欣赏各地独特的民俗文化风貌及普遍的艺术形式,了解中国各个朝代剪纸艺术经典作品,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感情,同时提高了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剪纸不仅是节日喜庆活动的组成部分,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如引导学生欣赏剪纸作品《十二生肖》,让他们找到与自己生肖对应的造型,进行造型特点与艺术美的分析与欣赏,然后尝试自己剪一幅别具风格的个人生肖剪纸作品,然后挂在教室的窗格子上,或者贴在窗玻璃上,既美化了学习的环境,又体验到创作的快乐;如教学湘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五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剪纸》时,教师首先引进当地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启发学生归纳总结剪纸技法,了解民间剪纸特点;然后带领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学剪蝴蝶和团花,探究对称剪纸的方法与纹样;最后让学生将作品装饰在自己的书包和文具上,甚至集体装饰黑板和教室,体会应用美术的过程。如此,便能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亦增强学生的意志力与凝聚力。通过三步对美术的感受、体验、表现,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美术学科里美术表现、创新实践与审美判断的核心素养。
  (二)注重剪纸艺术教学内容的选择
  1.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剪纸教学内容应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环境、联系学生的生活进行选择。剪纸教学内容的涉及不仅仅停留在对传统民间剪纸艺术进行介绍的层面上,还要强调剪纸造型、色彩、实用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借剪纸艺术多方面的内容来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民族传统艺术形式,了解民俗文化;教学图片的选择需考虑美观性与实用性,选择场景、题材、风格各异的民族剪纸作品,使学生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并应用于设计,进而美化自己的生活。只有把传统的剪纸艺术表现语言运用到改善现实生活上,才能创造出更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剪纸作品,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播与持续发展。
  如教学高中校本教材《美丽的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一课中,教师从学生生活认识或人生经历切入课程,引导学生探讨剪纸与人生礼仪的联系,出示蕴含各种含义的剪纸作品,如多子多福的诞生礼剪纸、幸福美满的婚礼剪纸、长命百岁的寿礼剪纸,这些剪纸承载着人们对诞生、结婚或寿辰的一种求吉心理。在中国,节日与农事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在节日的民俗事象中,剪纸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关于岁时节令的剪纸,如驱邪免灾的端午节剪纸、讴歌爱情的七月七剪纸、增添喜庆的元宵节剪纸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剪纸》一课,教师导入课程时出示桂林市本地学生熟悉的象鼻山题材剪纸作品,瞬间激起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学习兴趣。又如《剪纸故事》一课,教师示范的作品是关于学生晨练的剪纸故事。这些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给予学生亲切感,容易激起学生探索、实践的愿望,进而发展他们的美术素养。
  2.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认知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因此要求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注意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注重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在不同阶段的重要性,过于简单或脱离生活的学习内容很难满足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新鲜度及对知识的探求欲望,甚至会分散注意力、降低学习兴趣。而过于复杂的剪纸技法,也会削弱学生的学习激情。一般而言,从题材内容上来选择,中学剪纸教学一般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各地民间剪纸作品,题材多样、内容宽泛;小学剪纸教学则选取趣味性较强、偏向儿童化特征的作品,例如神话故事或动植物题材。从技法风格上选择,中学偏向地域性风格各异、风格类型、创作手法多样化的作品;小学只从某个角度或主题来切入剪纸教学,学习基本的剪纸语言和表达方式,掌握最基础的剪纸技法,注重趣味性剪纸风格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这说明兴趣对学习、探索的重要性。兴趣也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和关键点,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并取得较高效率。如果兴趣持久便成为志趣,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力。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态度改变了,美术教学的局面就大为改观。由此,要让剪纸艺术走进中小学课堂、走进学生心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播放剪纸动画电影《鱼童》,通过刺激学生视觉,激发他们对民间艺术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氛围;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以微课的形式推出剪纸系列技法,如折、剪、刻、染等,以短、快的节奏,让学生迅速掌握剪纸技法;在学生学习剪纸到达一定阶段产生疲倦心理时,抓住机会推出一系列剪纸竞赛活动,如中秋剪纸比赛、春节窗花大赛等,提供机会、平台让学生体验其他形式的创作过程,例如双人创作、小组创作、集体创作等,培养学生认真进取、团结合作的精神,稳定学生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收集当地民间剪纸艺术家的作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分析。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眼界,增加其信息量,又能促进他们对当地民间艺术的了解,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访民间艺人、参观博物馆、寻访当地民间工艺作坊……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辟潜在课堂,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四)营造浓郁的文化情境使学生接受艺术熏陶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定义美术课为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说明美术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而不是专业技能教育,所以,在美术文化教育的层面上看,需对学生加强人文渗透,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生动活泼地学习美术,进而让学生接受多方面的美术文化熏陶和感染,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民俗或风俗是创造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的一种文化现象。民俗学家张紫晨说过,民间艺术是民俗活动的直接需要,民间美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有形的、实体性的民俗。所以,剪纸艺术作为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包含了强烈的民俗文化观念,是民俗文化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美术教师在不同学段的剪纸课堂中,可借助当地民风、民俗、节日,搭建虚拟的民俗活动平台,营造传统文化情境,以主题式活动拉开剪纸教学的序幕,带领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在激情洋溢的氛围中领略中华艺术文化的风彩,学习剪纸技艺,推动整堂课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中奔向学习高潮。如喜花剪纸迎新春活动,课前在教室四周的墙和窗子上贴挂一些窗花、春联、灯笼等,让学生在实景中感受中国春节气氛;课堂上播放一些关于春节年俗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我国传统节日贴窗花的习俗,感受图案创意与设计美感,激起他们对剪纸的喜爱之情。又如迎新晚会活动前,组织学生剪窗花、喜花,制作贴了剪纸作品的手工灯笼,剪制好之后自由布置会场。最后在布置好的会场里,师生一起举办迎新年晚会。会场气氛热烈,年味浓郁,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抒发对新春的感怀,寄托对新年的祝愿与期待。除此之外,校园里可以设置剪纸艺术展示窗,定期更换、展出优秀的剪纸作品,鼓励学生运用剪纸语言发挥创意,创作出更多新颖、有趣的作品。如此一来,剪纸艺术成为一种点缀校园人文环境的元素,分布在整个校园,让学生在快乐简易的艺术表达中接受熏陶,并铸就自己独特的个性。
  从古至今,剪纸艺术在中国大地上广泛流传,它有数量大、样式多、历史久的特点,拥有很深的基础,是其他民间艺术很难比拟的。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剪纸以它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唤起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对生活的信念,也寄托和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中小學美术教师,负有传承文化、发扬文化的责任,若想剪纸这一古老的艺术珍宝得到传承,使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得到发扬,就要重视它的存在,将它引进课堂,带进学生的灵魂深处,让它在美术教学领域扎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12
  [2]朱鹰.剪纸[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3]尹少淳.文化视野下的民间与乡土美术课程建构[M].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2012
  (责编 黄健清)
其他文献
国家教委、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1992年联合下发了《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教高[1992]8号)。本文就我院在近四年来贯彻《暂行规定》精神,在教学
近日,胜利钻井院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捷联式自动垂直钻井系统在鄂尔多斯麻黄山区块宁深1井再次成功应用,这是继胜利坨181井和川东北分2井后的第3口井应用获得成功。该
中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汪健教授和王俊教授领衔的研究组利用短序列测序技术完成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大熊猫”晶晶”基因组测序.这在如此复杂的基因组中还是第一次。该基因组由24
去年,我院夜大学顺利地通过了省高教厅夜大学教育评估,得到评估专家较高的评价,被评为省普通高校夜大学教育优良等级的五所之一,并被定为省级夜大学教育先进单位。这是对我院
作者采用国产多功能消化道检测仪对80例具有胃-食管返流(GER)症状患者进行了食管测压研究。患者A组33例,内镜及活检食道粘膜正常;B组47例,内镜及活检均证实有食管炎。正常对照组60
2009年11月21日,当B-2387飞机机翼后缘6#支撑肋位置最后一处密封胶涂抹完毕时,由国航工程技术分公司成都维修基地飞机大修部执行、历时14天的首次A340型飞机主起落架6#支撑肋安
本文对结扎盲肠加穿刺复制大鼠败血症模型的方法加以改良。24h后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明显升高;与此同时,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肌酸磷酸激酶(CPR)和乳酸
《实验动物学》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科学,在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中,它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国内许多医学院校相继把《实验动物学》课程作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专业基
校办科技产业是高等院校科技开发和经济创收的重要部分。高校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尽快适应形势,转变观念,是高校科技产业能否打开局面的关键,在积极探索高校科
12只埋藏起搏器的麻醉犬随机分为两组(各6只),A组接受20J/kg经胸电击;B组先予甲基强的松龙10mg/kg静注,然后给予20J/kg电击。观察对起搏阈值(PT)和心内膜R波振幅(IDA)的影响。结果:A组电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