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用球拍击球”动作技能的认识与分析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rain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用球拍击球”的理解
  研讨中,浙江师范大学孙喜和教授提出,“用球拍击球关注的是击打动作还是技术?”仅关注用球拍向前将球打出,而非关注击球的动作,这是现在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同样是向前将球打出,当关注的是技术时,选择不同力量、高度、角度击打球,改变球飞行的速度和落点,而不是只重视某一单个动作反复练习。当意识到需要打击出不同速度和落点的球时,身体才会进行调整而做出不同的击打动作。如,转腰增加力量、改变手腕动作击球不同侧面从而改变球飞行的方向等,这都需要一系列的身体调整。当击球动作放到具体的运动项目中,击球者会根据自己的运动经验判断来球、移动然后被迫击球或者击出自己想要的方向、速度的球。同样是击球动作,当关注动作时,它就是击打动作本身,这没有意义,而当置于运动环境中关注击球技术时,就会有不同方向、不同速度、不同身体姿态等多种击球动作出现,这时的击球动作会和其他动作(如移动、转身等)合理组合形成运动技术。
  预判、移动、击球都关系到击球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对方的回球质量,从而能为下一次高质量击球做好准备。一个完整的击球过程,从对来球的判断,到选择合适的方式移动,再到在移动中准备击球的身体姿势,直至最后选择不同方式、力量和角度完成击球动作,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在研讨中,孙喜和教授提到网球运动员李娜正是得益于其教练员对她原地击球和跑动拦截技术的改变,才使她获得成功。原地击球速度和角度的多变可以使对手忙于应对回球,而跑动拦截是移动时上网击球,可缩短对手击球的准备时间。虽然原地击球和跑动拦截都是基本的击球方式,但是只有做到影响对手的击球质量才是“有效”的击球。因此,在教学中要设置不同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去体会击球的速度、角度、落点,在此运动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对来球的预判,选择合理的移动方式完成有效的击球。
  二、“用球拍击球”动作技能教学探讨
  在学习球拍击球动作技能前,如何选择合适的击球工具是首先面临的问题。根据远近法则[1],成人用的羽毛球拍、网球拍等,其球拍的重量和尺寸都会对挥拍的速度和对球的控制产生影响,因此,不适合初学儿童。在教学中,建议不同教学阶段选用不同的球拍进行教学。初学者建议用短柄球拍进行基础动作的学习,有一定运动经验后,再使用较长的球拍进行移动、判断球飞行路线的击球。短柄球拍击球并不是单指乒乓球拍,教师可以自制不同类型的球拍和球进行教学。如,进行向上击球动作教学时,可以用平面较大、长度较短的拍子和气球。球拍面积大、长度较短有利于学生控制球,气球下落速度较慢,学生可以有较长的时间去预判球的落点准备接球,更容易完成动作的学习。随着动作技术的掌握可以换成其他稍微长点儿的自制球拍和球,如,实木板的球拍、网状线制的球拍和网球、羽毛球、泡沫球等,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体会不同球拍击球动作,为以后多种运动项目技术水平发展打下基础。
  从运动项目上看,球拍击球运动项目有乒乓球、网球、羽毛球、壁球等,更广义上用工具击球还有棒球、高尔夫球、曲棍球、门球等,这些运动项目都有相似的挥拍击球动作。按照击球的位置可分为自下向上击球(简称下手击球),左右体侧单手、双手击球(侧身击球),头上自后向前击球(简称头上击球)等挥拍击球方式,这几种是大多球拍击球运动项目中所包含的基本击球方式。如,乒乓球、网球、壁球、棒球等运动项目都包含侧身击球动作技能,这些都可以作为早期动作技能发展的学习内容,其他击球动作技术是在这些动作基础上根据击球意识对身体姿势进行调整完成的。如,羽毛球的高远球、吊球、扑球等运动技术,都是在头上击球动作的基础上对身体姿势进行调整而来。因此,在教学中,应先学习基本的击球动作,再发展专项运动技术。
  从动作结构上分析,下手击球动作是球拍从下向上挥击,在身体前面完成击球则不需要侧身等其他动作,作为挥拍击球教学的开始动作比较适合;侧身击球动作是在下手击球的基础上增加侧身转体;头上击球则是在侧身击球动作技能的基础上抬头,在最高点由后向前击球,对身体要求最高,对反应时间要求最短。因此,在教学中应先教下手击球,再教侧身击球,最后教头上击球。
  球拍击球动作技能主要体现在球拍对球控制的精确性和飞行路线上,也就是球的飞行高度、远度、角度和速度上。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根据球的飞行路线和运动概念设计不同的运动环境,让学生体会不同运动环境中的多样动作,为以后发展专项运动技术做准备。笔者针对初学者设计了短柄器材击球教学内容(表1),如,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不同的击球目标,让学生体会不同的下手击球动作,随着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和其他动作组合,如,不同的移动方式和下手击球、下手击球和侧身击球、下手击球和头上击球等。总之,要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体会不同击球节奏和精确度。
  随着短柄球拍击球经验的积累和身体的发育,羽毛球、网球等长柄球拍的击球动作得以顺利进行,击球动作的学习朝向运动专项技术发展。如,羽毛球运动,采用不同击球方式、不同角度击球使球落在固定区域内;判断来球,击出不同速度和角度的球等。此时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征,模拟真实的比赛情境,逐步提高运动意识水平和动作质量,让学生既“会”动也“能”动。
  三、“用球拍击球”动作技能发展顺序探讨
  用球拍击球动作属于操作性技能。操作性技能包括持球、捡球、运球、击球、用短柄球拍击球、用长柄球拍击球等[2]。操作性技能概括起来是用身体不同部位对物体进行控制,让物体按照自己的意识运动。球拍击球动作技术学习应放在相关操作性动作技术学习之后。通过对比动作发展结构发现,挥击动作和投掷动作有很多力学相似之处[1],可将投掷动作学习的相关身体用力经验借鉴到球拍击球动作上。儿童需要一系列技能才能接住一个球,包括眼睛和手的协调、用眼睛来追踪物体的能力,连贯的预期并截获物体,运用感性的认识,通过手指的操作能力来接住动态的物体[1]。在学习击打来球时,如果已有接球时手眼协调、对物体追踪和判断能力等相关经验积累,击球将变得简单。根据远近法则,球拍击球时,球拍的远端变成距离身体中心最远的部位,这时需要更努力地感知球和球拍动态变化的位置,如果没有相关操作性动作技能的运动经验积累则很难完成。因此,在学习球拍击球前,应合理安排击球和接球操作性动作教学内容。
  从动作技能结构上分析,球拍击球动作技能中既包括移动性动作技能,也包括非操作性动作技能。如,羽毛球的击球动作,既有根据来球判断选择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等不同方向的跨步或交叉步等不同方式的移动形式,又有改變身体状态去击球的非操作性动作。所以球拍击球动作技能是运动技能发展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在移动性动作技能和非操作性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球拍击球动作的教学,应在相应的移动性动作技能和非操作性动作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如,学习侧身击球动作时,应在学生有非操作性动作相关的身体扭转经验的基础上再学习侧身击球。而已经有身体扭转经验进行的侧身击球,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在球和球拍上,学习过程会比较顺利。相反,学生如果没有相关的身体扭转经验,先学原地击球再学习侧身击球,其注意力则会集中在身体的侧身扭转动作上,不利于完成正确的击球动作。
  球拍击球动作技能从对来球的预判到选择合适的移动方式,再到有意识地击球,是由一系列动作合理组合而成。根据来球,判断选择何种移动方式能快速到达击球点,根据对手的站位击出怎样的球对手最难防守……这些都是基本动作有意识的合理组合。教学时要在大运动观的背景下,根据运动项目的特性设置不同的运动环境,提高学生的预判、移动、击球意识和球拍击球的运动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Gregpayne,耿培新,梁国立.人类动作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孙喜和,翟梦杰.以“我”为运动学习主体的教学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6(2):24-29.
其他文献
新学期才刚刚开始,我的耐心就快被他磨光了。“老师,他打我、他欺负我、他推我、他……”面对学生A被其它学生反映的这些问题,让我费尽了脑筋。  这天的体育课我想好了策略,无论他怎么做,我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发火、不生气,要友善而坚定。我带着学生们排着队,安静地走下楼梯,在最后的几节台阶,学生A又像往常一样,隔着好几级台阶向下一跳,踉踉跄跄地冲向前,站稳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挑衅地看着我。我真的很想说: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全覆盖、保底线、促均衡、扶弱势”的全人体育趋势。其中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多举措加强体育师资培养是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保障。青年教师正处于职场发展关键期,需要明确自身职业发展规划,依托持续系统的学习,全面提高体育专业素养,
笔者以2020年江苏省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的“语言表达”项目为切入点,结合自身的参赛经历和以往的研究学习,分析健康教育室内知识课中,体育教师应注意的语言表达技巧。  一、语言精准有激情,抑扬顿挫显魅力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高效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语言绝不是产品,而是一种创造活动。”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亦是一种创造活动,而课堂语言是课堂教学的精髓。课堂语言要求吐字准确清晰、
拜读了马老师撰写的体育教育案例《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第一感觉是文章朴实感人,直观再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智慧,她用爱心激励学生进步,用真心善待学生,用关心感化学生,引导学生透过竞技体育懂得人生道理,在知行合一中健康成长!马老师撰写的案例引发了笔者许多教育思考,同为体育教师,面对处于青春期成长中的学生,教师能做的真的有许多,而这一切可以归结为一个字——爱!  著名教育家霍懋征教授曾说:“没有爱就
“城乡牵手”活动是当前城乡教育优质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形式,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有效载体。但在实践操作中受到思想观念、教学任务、活动形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仍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研活动形式,存在着组织管理不健全、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缺乏主题没有具体的研讨问题交流、教研活动的深度不够等问题,没有真正发挥“城乡牵手”的价值与功能。笔者结合参与“城乡牵手”共建相关活动的经历及参加活动的一些个人感悟与大家
笔者通过网络直播观摩了2020年江苏省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受益匪浅。笔者以日常教学为基础,结合此次基本功大赛实践课教学部分,分析合理运用体育器材的途径。  一、立足现有器材,发挥器材的多功能性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学校应重视体育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发挥器材的多功能性。现有器材通常是体育课堂中常见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教学工具,所以,使用好现有
《中国学校体育》: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同样也在探索中不断突破,在突破中不断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体育教研室的努力下,北京市学校体育教育特别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北京市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请您谈谈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情况(包括课程建设、教师
2019年11月5日,由北京教育学院承担的“国培计划(2019)”——紧缺领域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北京教育学院初中体育教研员班(以下简称“教研员班”)和“国培计划(2019)”体育美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北京教育学院初中体育与健康班(以下简称“体育与健康班”)举行开班式。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院长陈雁飞、副院长韩兵,各项目团队,及来自28个省(区、市)的100名学员参加了开班式。开班式由
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深入挖掘民族民间体育运动资源,丰富中小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和课外活动内容,提升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17年5月19日,由首都体育学院指导,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运动协会主办、海淀区香山小学承办的北京市民族民间体育进校园研讨会在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小学举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员王定东、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文化处处长韩书进、中小学体育运动协会会长白荣正、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体育协会会长陈
一、校园体育伤害事故的定义  校园体育伤害事故指学生在学校或教师组织的体育教学、大课间活动、学校运动会、体育小竞赛、体育课余训练等从事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包括身体和精神上的损伤。按照责任划分可以分为学校负有全部责任、体育教师或相关组织教师负有全部责任、学生个人责任,以及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中的两者或三者同时各负有一部分责任,具体隋况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不同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