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素描教育改革之开放式课堂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520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要记着,做了茧的蚕,是不会看到茧壳以外的世界的”——李四光。由此可见墨守成规这个“茧”的可怕,所以我们不能再在传统设计素描的“茧”里教学了,进而提倡“开放式课堂”创新精神的可贵,要走出传统设计素描“纯绘画式”的教学方式,发展顺应时代的设计素描教育。文章首先提出了开放式课堂,继而分析了开放式课堂的内容,然后探讨了开放式课堂的意义,希望能给设计素描教育改革提供点滴参考。
  [关键词]设计素描;教育改革;开放式课堂
  一、开放式课堂的提出
  在我国,设计素描课程一直都是艺术设计类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它的教学目的是以培养学生设计意识为核心,那么我们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应该是立足于如何培养一个设计师的需求来开展。所谓设计,就是通过创作与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我们要了解设计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个人认为设计最需要的是想法,是思维,是创意。传统教学中所重视的纯绘画技术的成熟,似乎在设计角度欣赏看来并没有什么惊艳的地方,他们更重视的是物体外观形式的新颖感。想让学生作品多变不拘泥、有新意,那么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课堂的创新,开设多变式开放式课堂,因材施教,否则今日的改革又会变成明日的“守旧”。
  二、开放式课堂的内容
  卓别林说过:“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这就是我所提倡的开放式课堂,以合理化的、完全自由的课堂交给学生掌控,提倡在课堂上允许学生交流想法,可以以想法合作的方式完成作品,教师也可以以聊天的形式与学生交流并提供指导,这样可以活跃学生思维获取灵感,而且可以更多地听到学生的“心声”,也能在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学生遇到问题更能迅速地得到解决方法。
  (一)授课方式的开放
  我们在开放课堂中以聊天的方式去教学传授,可以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让学生感到自己备受关注与鼓舞,从而进步更快。我们在开放式的课堂中的第一步是要让学生形成开放式思维。素描是一种思维方式、表达手段。设计素描是为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形象思维、表现能力的,所以要改变往常思维方式。教师应多播放多媒体资料以及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的创新设计素描作品、书籍等,培养学生的美感、开阔学生的眼界,与社会接轨,多见识设计作品,才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缺少的是什么,方能找准方法“对症下药”。
  (二)培养创新思维
  在我研究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十分茫然,不知道什么样的设计素描称之为好的作品,他们更不理解书上这种类似于速写的设计素描作品,这时我会拿出一些好的作品给他们讲解分析,为什么这些作品并没有过多的塑造,形也很松动,但是这就叫优秀作业呢?他们对“美”的欣赏仅停留在高考培训的传统素描绘画模式上,认为设计素描只不过是比高考时刻画得更精细而已。这个时候教师的引导作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教学生如何看,开启学生“慧眼”: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事物的分析与思考能力的培养。多鼓励学生“走出传统”,打开思维进行创新。
  (三)开放绘画“框架”
  在课堂上很多同学在刚开始画的时候就开始苦恼,苦于从何动笔,即使下了笔也是无目的的“重复对象”,运用的总是那几个无趣的构图与方式,从而使得学生也毫无激情,丧失创作活力,对于画画都只想敷衍交作业了事,往往日复一日的重复会扼杀激情,而激情又是设计创新的酵母,所以这个时候教师需要站出来做“调味剂”。
  记得曾有位优秀的绘画大师说过:“作为一个出色的艺术者,采用什么表达手法并不是最关注的地方,关键是能否感受对象,以敏锐的眼睛去抓住特征形象。”我告诉他们先用心感受对象,首先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用不同的视角去感受对象的直观感受,通过不熟悉的眼光重新看待熟悉的事物,因为往往直觉加上主观感觉就等于创造。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运用画纸空间,这就意味着不限构图,不限大小,不限时间,不限作画工具,就把自己的直观感受表达出来。
  我们都知道,构图是绘画观察后的第一步,构图不管是在平面设计或工业设计等领域中都十分重要,整个画面分割与构成都是在这个时候构思完成的,它能给我们直接传达一个画面大的感觉,所以构图的开放是至关重要的。在一些现代的优秀作品中我们能看至0许多并不是大家平常所见所闻的那种“四平八稳”的构图,而是加入了许多艺术家本人的思维和想法,再比如说中国古代的“马一角,夏半边”的创新构图以及吴镇等人追求奇险、不愿与人求似的构图,正是因为这些艺术家的创新才让我们在当今看到了这么璀璨的多元化优秀作品,我一直认为在创造上,不受制约的自由想象力才是原动力。所以我在课堂上建议同学们可以不再局限于传统素描构图模式,而应自主发挥创新,以开放式的姿态去观察,以个性化的方式去构图。
  (四)个性培养
  记得在刚开始上设计素描课时我发现,几乎每个同学都只准备一个铅笔盒,大家可能都觉得素描课顾名思义就是用铅笔画画,最多再来根炭笔或粉笔,一听到素描就单从上调子入手,这样条件反射式的反应给大家呈现出的作品就会缺乏个性,风格过于“统一”。我们都知道设计范围之广,而设计素描最终是要解决设计中的一些具体需要,因此,不是一两种风格就能概括为设计素描的风格,除了传统教学中较为习惯的一些工具及表达方式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认识和掌握的东西,材料越广值得思考的东西就越多,既然是要培养学生表现能力,那就用学生尽可能想到的方式与工具去描绘,可以采用拓印、粘贴等方法,运用粉笔、墨汁、丙烯、蜡笔、彩铅等材料以更多的方式去表现,做到不“扼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发挥“个性”。
  三、开放式课堂的意义
  开放式课堂的意义在于更能体现课堂灵活性,更有助于与学生交流,与学生相互学习,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而不是向学生灌输如何具体操作。在1919年菲钦的教学大纲中写道:“……初学者应该从大自然中获取绘画形式,因为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或形式,只是意味着扼制其思维的自然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累保证其未来创作的绘画技巧。”更多地去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更多地去培养学生自主欣赏,拥有发现美的眼睛,进而培养美感。我们开设更开放式、更自由的课堂,任学生用“天马行空”式的表现方式去刻画。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因为传统素描功底的问题而将优秀的设计师推至设计大门之外,素描基础好本应该是服务于设计表达,更快地画出自己的想法,而如若因为过度注重培养基础功底而抹杀了想法,这将会本末倒置,我们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式地去教学,本人认为“术业有专攻”,设计素描教学应与纯绘画教学有所区别:即使基础薄弱的同学也可借助现代科技及多种材料去再现自己的想法,那么重要的就是想法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了。在课程临近结束的时候我发现了许多不错的作品,我记得有个学生用棉棒在泡沫板上刻画石榴,空间感十足,让我记忆深刻。
  结语
  以上仅是笔者的一点小小建议与看法,希望设计素描能更好地服务于设计,教学相长,在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向时代学习,与时俱进才能发展更好的教育。
其他文献
对于西汉时期女性地位问题,在史学界中一直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二年律令》出土后,一些汉代法律条文逐渐受到重视,就律令视角对女性在西汉时的社会地位进行判别,能够有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convective activities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SCS)and itsneighborhood.as well a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onvection in
古老的大运河孕育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文脉,江苏沿线大运河所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也给当今沿线城市的文化与经济带来了繁荣.千年流淌不息的古运河沿线特色文化丰富多彩,有著名
一、城化进程中城市特色危机及其原因rn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我国在各项建设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
期刊
6月14日,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美协、首都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开幕。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
《紫日》是冯小宁导演的又一佳片 ,故事情节凄美动人 ,揭露了法西斯主义的罪恶 ,充分展示了人性的凄凉美和战争的鲜艳美。编导游刃有余地进入了个体生命与历史文化语境的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必要的观察活动,既是新课标对物理教学的要求,也是学生进行理性认识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给学生提供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事实的机会,可以让学生从相同中发现不同,从不同中发现相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观察让概念理解更清晰  在学习新知识前,为其提供最直接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学生对材料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观察,可以让概念理解更加清晰,为进一步获得理性认知做好铺垫。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意外”是指课堂教学中没有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景。作为教师,应该正视、思考、捕捉这些“意外”,对这些“意外”进行巧妙引导,将其转化成宝贵的教学资源。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特别适合诵读。因此,我备课时的设计是通过诵读课文,让学生揣摩语调与节奏,进而把握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在介绍完文章背景、進行文字疏通之后,我先让学生自己朗读文章。在读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