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职艺校语文高效课堂模式探究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艺校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师生互动性差等问题,提出构建中职艺校“学演相生,神形融合”的语文高效课堂模式的策略:关注艺术专业特点与学生个性特征,使学习与表演相互促进,将文化内涵(即“神”)与各专业不同特性(即“形”)深度融合,用专业特色助推语文教育,打造中职艺校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中职艺校 中职语文 高效课堂
  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文化课学习能力差,学生个性活泼、思想活跃,却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在文化课上花的学习时间比专业课要少得多,导致一些中职艺术生文化素养与人文修养较差,审美趣味低下,创作及表演出来的艺术作品没有文化内涵,文化底蕴浅薄。因此,教师要将文化內涵(即“神”)与各专业不同特性(即“形”)深度融合,将语文内涵与艺术学习相互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审美情操,进一步凸显语文立德树人的独特优势。
  一、相关概念的定义
  (一)高效课堂
  所谓语文的高效课堂,是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前精心备课,制定针对性强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尤其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二)语文中的“神”与艺术专业中的“形”
  早在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涵养内在精神,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的人。由此可见,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人文”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和对中华文化精髓内涵的领悟,这就是语文中的“神”。艺术专业中的“形”,是指艺术表现的外在形式。声乐、台词、形体及表演等环节,涉及演员的语言表达能力、肢体表现能力和对作品主题的感悟能力,这些能力需要通过表演的外在形式来呈现,而这种通过表演的外在形式来展现作品内涵特点的方式,称之为艺术专业中的“形”。
  (三)“神”“形”融合与语文高效课堂的关系
  语文高效课堂是将文学中的内涵——“神”与艺术专业外在特点——“形”相融合,语文教学与学生专业紧密结合起来,帮助教师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教学模式,用文学的“神之美”来引领学生,提升学生的文学品位,领悟专业中的“形之美”。
  二、注重艺术专业特点与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
  (一)制订学演相生的教学目标
  在语文教学工作实施前,确定好可行、合理的教学目标,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目前中职语文教材所包含的内容是比较全面的,其中需要讲解的知识点也非常多,教师如何将这些知识点梳理为一个个教学重点是非常关键的。同时,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各专业学生的特点,制订适应中职语文教学理念、契合艺术专业特点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也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选择学演相生的教学模式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语文教材为主,教师讲解课本内容,适当补充课外知识,将理论知识以讲解的形式灌输给学生。然而中职艺术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这种纯知识的输出接受度不高,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可以采用学演相生的教学模式,将专业课特色与文化课要求相结合,将舞蹈、杂技、戏曲、播音主持、器乐、美术等专业特点具体融入相应专业的语文课堂中,打造学演相生的教学模式,以解决文化课枯燥的问题,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喜爱。
  三、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语文教学策略相符合
  (一)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善用因材施教策略
  中职艺校的语文教师要及时改变固化的教学模式,善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把握住每一名专业学生的特点,通过一篇篇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语文课文教学,引导不同专业学生发挥自身专业的优势,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白居易《琵琶行》古诗文赏析,教师先给学生疏通较难理解的字词句及全文大意,然后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指导学生进行表演。器乐专业学生结合课文情感来弹奏配乐,主持播音专业学生结合配乐朗读,舞蹈专业学生结合内容进行舞蹈表演,美术专业学生结合内容作画,戏曲及声乐专业学生结合内容来演唱。在学习和表演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讲解和点评,引导学生逐渐理解这篇课文。教师把不同专业学生的表演录制下来,在课堂上播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讨论哪个专业学生的表演方式比较能帮助自己理解课文。这样既能引导学生读透课文,也能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这种学演相生的语文课堂,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突出学生个性色彩
  中职艺校的语文教学应该契合创新主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现阶段实际教学工作来看,传统语文课堂上强调更多的是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与背诵,对课本知识的补充也是点到为止,对学生创新思维关注不多。当下教师要摒弃这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拓宽学生的思想空间,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结合本专业特点进行创新。
  例如《荷塘月色》《雨巷》等诗歌散文欣赏,播音主持专业的班级举行班级朗诵大会,美术专业的班级举行绘画比赛,器乐声乐专业的班级举行诗文配乐比赛,舞蹈专业的班级举行即兴表演比赛,等等。结合专业特点,通过不同形式的比赛中教师的引导和点拨,突破感受文章的意境与情感这一学习重难点。学生在准备过程中,会主动去搜索、补充课文的背景介绍、作者介绍等内容,对课文进行二次加工和创新。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会得到提高,创新意识会得到增强。
  (三)强化学生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学演融合
  知识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运用,将语文知识转换为能力是中职艺校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师要注意将语文知识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将语文的“神”内涵与专业的“形”特点深度融合,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活动,将语文素养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的品味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来准备各专业的节目表演,进行传统文化知识宣传,如组织《雷雨》等经典舞台剧表演,排演《窦娥冤》等古典舞蹈,创作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手抄报,等等。通过大型活动的组织,提高学生的表演兴趣与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實践机会,帮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突破自己。
  四、“学演相生,神形融合”在语文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一)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
  “学演相生,神形融合”这种方式能有效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主动性。教师要从具体的专业特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出发,结合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教材和配套教学参考书,设计教学过程,分析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与专业特点深度融合的地方。久而久之,学生自觉将语文知识与专业特点融会贯通的能力和审美情趣都将得到提高。“学演相生,神形融合”视域下的语文教学,不仅侧重于知识传输和技能培养,还着眼于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三维目标与文化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构建中职艺术学校的语文高效课堂。
  (二)对语文学科与专业学科的结合产生深远影响
  “学演相生,神形融合”视域下的语文教学设计理念,与各专业特点紧密相结合,精心设计学生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中。这不仅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它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的各种活动,不但突破了课堂教学,还突破了课外活动的传统模式,将语文课堂教学扩展到各专业课堂中,从而对教师的教学及语文学科与专业学科的结合产生深远的影响。
  语文学科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学习一首古诗,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演相生,神形融合”视域下中职艺校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凸显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独特优势。
  【参考文献】
  [1]王翠玲.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创新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2).
  [2]刘亚玲.谈中职艺校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4).
  [3]宋丽.在语文教学中提升中职艺校学生的人文素养[J].剧影月报,2014(5).
  (责编 苏 羽)
其他文献
本文以《月是故乡明》和《家园落日》比较阅读为例,阐述在散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并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论述具体做法。
【摘 要】本文以万有引力定律教学为例,阐述针对教材简化后的一些重要的逻辑推理过程及其细节进行教学处理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定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  【关键词】万有引力 逻辑推理 数学推导 物理能力  物理学能够将世间万物的许多现象抽象出统一的特性,然后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简洁而优美地把世间万物巧妙地联系起来,使人们从本质上认识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为人
【摘 要】本文针对高中英语读写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读写环节未能有机结合、读写课程中任务分散、缺乏情境创建和能力培养等问题,提出通过结合热点、深挖课本和课外延展,实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通过多维度模仿写作帮助学生夯实基础,锁定课程核心点;通过多样化任务手段创设阅读、写作情景等,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读写结合 教学策略  读和写分别作为重要的输入渠道及输出方式,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占据着
本文阐述新媒体技术融入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和目标,提出新媒体技术融入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策略:加强师生互动,营造浓郁学风;注重兴趣培养,提高学生认知;积极引导思维,优化教学质量;积极反思完善,强化学生理解。
【摘 要】本文根据以“一核四层四翼”为主要内容的高考评价体系下近年来全国高考化学命题的变化,论述高中化学情境的分类方法和积累途径,并分析化学情境的应用模式。  【关键词】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高中化学 情境研究 核心素养  以“一核四层四翼”为主要内容的高考评价体系是根据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与国家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构建的、符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要求的、用于指导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的测评体系。近两年全国各
【摘 要】本文分析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题型特点与教学要求,论述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提出理清故事情节找准写作方向、利用思维导图搭建写作支架、关注写作细节关联文章前后衔接、开展合作学习发掘多种可能性等做法,为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 读后续写 教学策略  阅读与写作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英语考试中,这两部分也占据了较大的比例。新课改背景下,高考英语试题中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黄金阶段,也是他们政治观和政治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新时代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家庭教育的缺位、“微时代”的到来、校园文化的泛娱乐化等多种因素使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现变得愈发艰难。通过梳理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内涵,分析影响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变迁的因素,从营造环境、打牢基础、创新要素、把握基调4个方面提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范式转变的路径,以期对更好促进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摘 要】本文以2020年高考江蘇卷中英语完形填空的教学实践为例,论述思维导图在完形填空中的应用,提出思维导图在完形填空中的运用技巧:通读全文,掌握大意;逐句分析,理顺逻辑;检查核对,攻破难关。  【关键词】核心素养 完形填空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围绕一个中心词,运用发散思维,把语篇结构用图形方式呈现的思维模式。思维导图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简单到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出来,让人直观看到问题的
女性和青少年亚文化群体是用户生成内容短视频的重要生产者与消费者。用户生成内容短视频已经成为女性和青少年在家庭关系中进行抵抗仪式的场所。支持并促进女性和青少年用户消费由人设带来的象征、符号、心情等意义要素,使之从中获得并分享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消解角色对抗,维护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中国文化重视“立言”的政治功用。“立言”推崇“言之有文”,强调文本的修辞功能。承继文化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建构了丰富多彩的外交修辞文本,突出了口语的开放、灵活和生动,体现了视听和谐的美感,形成了委婉蕴藉的特色,达到了传神生动的效果,强化了文本的语意印象。跨文化语境中大国元首“言之有文”的外交修辞,展示了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和中国哲学的丰富内涵,传递出中国优秀文化的核心价值,对中国特色外交战略与大国形象塑造贡献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