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析保山方言的社会功能

来源 :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hxd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等研究方法,调查了保山本地人对保山话和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及态度,并将他们的语言态度作为语料分析的依据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发现,保山话在保山地区仍然享有很高的声望,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低变体内的交际功能,同时也是当地文化和精神的载体、地域人群身份的象征等等。
  关键词:方言 普通话 双语 语码转换 社会功能
  1 引言
  标准语与地域方言的关系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根据戴庆夏教授的观点,我国的语言关系主要有三大块,其中之一就是汉语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即标准语和地方变体的关系。近年来,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各地方言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方言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从普通话与上海话的紧张关系,到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的“粤普之争”及相关事件可以看出,方言的生存空间能够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语言学家查尔斯·弗格森(Charles Ferguson)在他的研究中指出,双言现象是指并存于同一语言社区、用途各不相同的语言变体,通常其中一种被视为高层次变体,具有文言文的特征,而另一种则为口语式的低层次变体。高层次变体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低层次变体则用于口头交谈。高层次变体多用于政府机关、大众传媒、教育部门、宗教团体等;低层次变体常见于家庭成员或朋友之间的交谈,也被高身份者用以对低身份者发布指示等。
  关于方言的使用情况,已经有不少人进行了研究和调查,但是对于保山方言的使用情况和其所承载的社会功能的研究还是很少。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等方法,选择保山一所中学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了保山本地人对保山话和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及态度,并将他们对语码选择和语码转换的动机作为语料分析的依据。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所获数据较为客观的认识以下两个问题:(1)保山方言的生存空间是否受到挤压?(2)保山方言具备哪些社会功能,对其社会和文化发展有何影响?
  2 数据调查分析
  本研究所得的数据来自保山市某中学的初三学生,年龄在14—16岁之间。本次发放的调查问卷共97份,其中有效问卷89份,男女比例为2:3;接受访谈的学生共48人,男女比例为2:3。其中,接受本次调查和访谈的学生对普通话和保山话都能熟练使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内容包括在各个领域中普通话与保山话的使用情况、他们对普通话与保山话的态度、普通话与保山话所承载的功能等问题。
  2.1 低变体内的交际功能
  调查结果显示(见图一),超过70%的受访者在家庭生活、集贸市场、以及与陌生人第一见面时都会使用保山话。而在学校尤其是在课堂上以及一些大的百货商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这个结果说明,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如与长辈及朋友交谈时,受访者用保山话会更显自然舒服,这样既可以清晰地说明自己的意图也能酣畅淋漓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而与生人见面,使用保山话会更容易拉近双方的距离,增加彼此的亲切感。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14%的受访者表示在家中与年龄偏小的弟弟或妹妹交谈或者辅导他们做作业时,会更多地使用普通话。这也显示,普通话作为国家的官方语言,更多地被用在一些正式场合和书面语中。本次研究中的受访者,从小接受普通话的正统训练,他们认为普通话在学习和将来的就业方面有着一定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或者课下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时都会有意识的选择普通话。虽然他们在放学的路上会用保山话进行交流,但是当提及课本上的知识或者新学到的生词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用普通话讲出来。还有部分受访者称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对方使用普通话交谈,那么他也会倾向于用普通话回应。例如在大的百货商场,当他用保山话咨询服务员时,如果对方以普通话回应,那么他很快就会转向普通话。
  这也说明保山话与普通话共同存在于保山这一语言社区,其用途各不相同。其中,普通话被视为高层次变体,多用于学校、大众传媒、政府机关这些正式场合。而保山话则为口语式的低层次变体,人们在口头交谈时更喜欢使用保山话,如朋友间的聊天、家庭成员之间的谈话等等。
  2.2 当地文化与精神的载体
  当受访者被问到使用保山话和普通话的理由是什么的时候,82%的人表示从小习惯了;相比之下,只有12.1%的人认为使用普通话的是出于习惯的缘故;79%的人选择了说保山话有归属感,更有86%的人认为说保山话是保山人的主要特征(见图二和图三)。
  关于他们对保山话与普通话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6%的受访者认为说保山话是由于从小习得,79%的人选择了说保山话有归属感,更有86%的人认为说保山话是保山人的主要特征,还有69%的受访者认为使用保山话是出于方便的原因。而对普通话的态度,12.1%的受访者选择了习惯这一缘故,还有23%的人认为用普通话交流起来方便。而在其他原因中有70%的人认为因为普通话是国语,所以必须要讲普通话。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保山人对保山话有特殊的感情,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家乡话”,更是因为它是保山文化的承载者。
  语言作为特定文化内涵的载体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反映着人民日益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保山话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凸显其所承载地域文化内涵。源远流长的哀牢--永昌--保山文化,经历了数千年时光的洗磨,如今已成为保山地区璀璨夺目的人文风景,并以其突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特征,为进行保山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积淀了无比丰厚的人文底蕴。在调查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近年来用云南方言、保山方言播出的电视节目和动画片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如正28经、烧饵块等。这种剧目既风趣幽默,又体现了保山当地的特色。在这些方面,历史厚重、多彩风情和底蕴丰富的保山方言是不可替换的。换句话说,如果用普通话转述,这些剧目就会完全失去其本身的韵味和魅力。
  2.3 地域人群身份的象征   语言能表明我们的身份。年龄、性别和声线能在生理上,口音和方言在地域上表明我们的身份。当我们问到人们是否该学习方言时,87%的受访者认为保山人应该会讲保山话,只有13%的受访者认为保山话是没用的。有趣的是,68%的人认为如果一个保山人只会说普通话,不会说保山话,那他就失去了保山人的身份,45%的人会觉得他在摆架子(见图四)。
  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早在1970年就指出:语言能够建立和维持社会规则,包括由语言本身造成的交际角色,通过此功能,社会团体被划分,个人也得到了识别和强调。另外,因为通过人们间的语言互动,自身的人格得到了表达和发展。保山方言,总体上属于北方方言。明代的屯田对云南汉语方言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云南方言的形成,与汉民族的迁徙以及今天民族格局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研究这些方言词语,可以解释许多历史和文化问题。相对于大理、西双版纳等少数民族地区,保山的少数民族较少。保山地处边疆,再加上交通不便,很少有大规模的移民,所以它的方言相当稳定。在调查中,受访者称如果能在外地遇到说保山话的陌生人,会很快和对方熟识,并且保山话在协商和建构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时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多元化和多民族的社会中,通过方言的使用来区分、识别、建构和维持人们的地域身份是最直接和最普遍的现象。因为人们的这种身份强调的是个体与相应群体和相应地域间的较为稳定和持久的趋同和一致。所以,保山话是当地人群身份的象征。
  3 结语
  保山话在保山地区仍然享有很高的声望,它不仅仅承载着低变体内的交际功能,同时也是当地文化与精神的载体、人群身份的象征等等。人们对方言和普通话这两种语言变体的态度中既包含了对语言交际功能的认知因素,也包含了情感因素。因此,我们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当地人对其方言的认同感。本文虽然局限于对保山话的社会功能的分析和研究,但笔者希望能借此让社会和政府更多地关注方言问题,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很好的保护这些“家乡话”。
  参考文献
  [1]Cooper, R. L. Language Planning and Language Change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2]Ferguson, C. A. Diglossia [J]. Word,1959,15. Also in Li Wei. The bilingualism reader[C].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0b.
  [3]Holmes, J.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M]. Harlow Essex: Longman Group limited,1999.
  [4]陈立平.常州市明语言态度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4).
  [5]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教程[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对所需外语人才要求的增高,各高校英语专业愈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英语写作则是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写作技能的重要课程。本文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方面分析了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现状,并结合这些情况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改革设想。  关键词:英语写作 现状 改革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增强,社会各界对
期刊
摘要:本文以西南林业大学156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类型,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使用频率最高的学习策略是补偿策略,而且大多数学生的动机类型为工具型动机。另一方面,融入型动机与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会策略等六个学习策略高度相关,努力程度与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等四个策略相关。  关键词:学习策略 学
期刊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和高中英语教学既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又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由衔接所引发的问题。本文试图对大学英语课堂中师生角色的衔接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高中英语教学 衔接 师生角色  1 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和高中英语教学既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又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高中英语的学习为大学英语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摘要:近十年来,国外外语教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外语教学转向了语言与内容的结合,而且日益重视综合性和实用性。这些新趋势给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一些启示。通过借鉴,我们可以更好地建立起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并提高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从而更好地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服务。  关键词:外语教学新趋势 高职英语教学 启示  1 国外外语教学新趋势  21世纪科技与文明的快速发展给外
期刊
摘要:以某高职高专学院学生教学实践调查为依据,从学生的合作参与性学习、学习效果,学习策略使用、学习兴趣、学习延伸性、学习自主性六个方面评估课后任务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结果显示课后任务教学能有效改善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学习效果。该研究结果也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 高职高专 英语课课后任务 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自主
期刊
摘要:文章探讨了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误区和改革问题。强调高等职业本科教育体系中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等特殊性。  关键词:课程教学要求 误区 对策  1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改革思路主要体现在课程定位、课程设置、教学与评价模式、教学管理及教师发展五个方面,明确了高等职业本科教育体系中大学英语的地位为“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以职场交际为目
期刊
摘要:狄金森是十九世纪美国女诗人,现代派诗歌的先驱,她的诗歌风格别具一格、内容离经叛道,与19世纪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她的1651号诗《道成肉身》(A Word Made Flesh)是对语言力量的肯定和颂扬,对传统宗教观念的挑战。  关键词:狄金森 诗歌 语言的力量 上帝 现代性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与惠特曼齐名的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她自青年时代以后所过的与世隔绝的生活给她
期刊
摘要:词块教学在高职院校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引入,具有很大的教学实践意义。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第二语言教学中,词汇组块教学法的引入,介绍了词块教学的理论基础,并简要分析了词块教学的优势及词汇组块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第二语言教学 词汇组块  1 引言  高职院校第二语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第二语言的基本能力,特别是交际应用能力。随着区域经济对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英语能力的要
期刊
摘要:开设物流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国际物流商务环境下的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交际法符合物流英语的教学要求,是一种有效的教学选择。本文拟对交际法适合物流英语教学的原因以及如何运用交际教学法进行物流英语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交际法 交际能力 任务型教学 物流英语教学  物流英语是以英语语言作为媒介,为一系列的国际物流活动提供服务,其涵盖的内容涉及与物流相关的诸多领域及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
期刊
摘要:运用新历史主义的观点对余兆昌所著的《鬼魂列车》进行解读,探讨该小说怎样借助梦境和鬼魂等“逸闻主义”元素来叙写以聪艺的父亲为代表的第一代华人移民在太平洋铁路修筑工程中所做出的贡献,从而对加拿大官方正史进行质疑,掀开了真实历史的一隅,实现了对族裔历史的重构。《鬼魂列车》以虚构的故事讲述历史, 解构了历史与文学的二元对立,实现了二者之间的互动与交融。  关键词:《鬼魂列车》 新历史主义 逸闻主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