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六成初创公司死掉,是因内讧

来源 :大众投资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tim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粗略估计,从今年6月份到11月初,笔者身边的创业公司发生合伙人争斗的有26起,他们内讧的结果也有几类:公司倒闭、投资人清算资产、分道扬镳、另立门户。
   案例A:
   分不清楚“老大”,都想当老大
   这是一家体育视频类的创业项目,在初期,两个创始人一起做起来,股权相差不多,但随着公司的发展,逐渐有了业务与影响力,也拿到融资。问题随之就出现了,他们俩都想当CEO,而且均不认可对方能当CEO。笔者建议是,他们俩都不适合当CEO,该找一个第三人来当CEO。
   这有点另辟蹊径,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实际上,对创业公司来说,CEO就是“大哥”,大哥意味着没日没夜的辛苦与付出,大哥永远把公司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但对大部分创业者来说,只看到CEO表面的权欲与所谓的光鲜,而没有看到实实在在的付出。
   案例B:
   股权之争,过早埋下隐患
   很多创业者可能没有意识到,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如果能成功的话,即使5%(甚至是2%)的股份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如果不能成功即使50%(甚至100%)的股份也等于没有一样。所以,在初期,很多公司在设置股权的时候,过于随意,比如,合伙人之间股份比较接近———体育创业公司,在早期随意送出股份。
   笔者遇到一个案例,就是一个30%,一个31%,另外一个32%,剩下7%留给员工。在创业初期这样的股权结构可以理解。但隐患就此埋下,因为在重大事情发生的时候,这三个人中任何一个人说话都不能算数,其中两个人的股权加起来就会大于其他任何一个———这就是说,没有人能拍板做决定,也没有人承担责任。
   案例C:
   投资人撤资,合伙人开打
   一家创业没几个月的体育公司,因为投资人的清算撤资而散伙。他们的情况大多是,在早期获得融资时,基本拿的是个人投资或者不太正规的投资机构的融资,那么,在合伙人之间出现矛盾后,投资人基本都不淡定了,清算撤资是最好最快的办法。
   六点建议
   CEO不是特权,而是担当
   就任怎样的职位,就意味着怎样的担当与使命。比如,吃饭时,CEO与合伙人永远是埋单者。他享受了暂时无法兑现的股份与特权,但也必须承受别人无法理解的压力与痛苦,甚至在公司遇到危机时,他要敢于卖掉自己的房子,开掉自己一手招来的员工等。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老大”
   中国万众创业的年代给很多人造成一种假象,就是创业成本太低了。所以,没有人甘愿辅佐另外一个人成功。这就造成很多合伙人理念不同或相互不爽就“撕逼”,然后自己出来单干。实际上,一家公司的成功,没有那么简单,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以及一个称职的“大哥”。
   情绪发作时间要错开
   对于一个好的创业公司来说,拥有好的合伙人甚至比拿到融资还开心。好的合伙人会有很多表现,最直接的,就是情绪发作时间会错开。比如说,当CEO拥有压力和情绪而发作骂人时,合伙人总是保持冷静,并从其他角度提出一些建议与方法———在你大骂员工时,合伙人总能去私下安抚他们。总之,合伙人之间的情绪发作时间是错开的,这样可以保持创业公司的理性运转。
   合伙人得有使命感,而不仅仅是为利益
   看了大多合伙人之间“开打”的现象,多是因为利益。实际上,创业必须得有使命感,说矫情点就是得有梦想与情怀。那么,你聚拢的一帮员工也不仅仅是为了利益而来,他们带着使命感参与到创业之中,这样公司的发展与前景就会变得与众不同。但现在很多体育创业公司,在创业初期,就想着骗点政府资源,骗投资人钱,骗员工情怀……这样的公司合伙人不“撕逼”才奇怪呢。
   合伙人有一起吃苦的准备
   对于任何一家创业公司来说,创业意味着艰难险阻,当然也有短暂的快乐。所以,合伙人之间最好拥有一起同甘共苦的经历或者拥有类似的家庭与成长阅历。
   最近笔者接触的一些创业项目,合伙人基本是先有一个想法,然后开始去融资。其中,有一个项目是他们几个合伙人先在Q Q群里认识,然后攒了一个项目。坦白说,这个项目还不错,拿到融资是没有问题的,但他们合伙人之间并没有过多接触。创业一定会经历几个门槛———合伙人之间的矛盾就是最大的门槛。
   关键时合伙人愿牺牲自己
   最早,公司成立时就那么几个人,几个合伙人各司其职,看上去都还不错。但随着公司的发展,合伙人会出现跟不上团队发展速度的情况,这不是人的问题,而是学习、格局等方面都达不到。这时候个别合伙人就得让位,牺牲掉自己的管理权力。
   不过,往往很多合伙人并不能理解这个做法,因为公司最初几个人一起打拼过来,凭什么公司发展好了就“过河拆桥”?矛盾与“撕逼”就此展开。其实,股份仍然在,合伙人就得适时牺牲掉自己的权益,而成就公司———招聘更适合的管理层来管理公司。
其他文献
“免费是一个市场”的观点,是当代美国风险投资家Josh Kopelman提出的。他认为,在消费者看来,“差不多免费”(即便宜)和“零”(即不花钱)之间存在巨大的心理差。“只要是免费,消费者的需求就会突然直线上升。相反,哪怕只收一分钱,需求也会大幅下降。”然而,“免费”究竟仅仅是巨头的专利,还是中小投资者同样能“看得见”、“摸得着”也能从中获益的生意形式或者手段呢?  “洗车大王”,免费洗车百万年收
期刊
周末,经常会有一些公司组织各种名目的培训活动,而培训大部分场地都是向饭店或者学校租来的。培训市场的火热确实让那些“死”场地活了起来,并且钱还赚的不少。东北汉子郭威就瞄上了这块别人都没有发现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培训热带来的商机   郭威在5年前被国企“分流”,原有高校的后勤队伍本来就颇为臃肿,成立集团之后,“分流”随即到来,已经在学校中享受副科级待遇的郭威,“不幸”进入了被“分流”的名单,无
期刊
【编者按】 小武,北京的一位“90后”,他从事的生意是一个大家经常听到,但是却找不到的买卖——刷客。本文中小武将为您揭开一个神秘的刷客世界。    疯狂补贴催生刷单客  全行业O2O的热乎劲儿正当时,火了钻O2O平台运营漏洞的“刷单”。不同于由来已久的淘宝店铺刷评价、刷订单量,这一次,“刷客”们刷的是为促进成单所补贴的真金白银。  有补贴的地方就有刷单,连我所在弹丸之地——河北燕郊,刷单生意都已
期刊
粉丝会是一个管理严密的团队,在温州,也有年轻人在一些明星粉丝会中担任“要职”,在韩国某明星团体粉丝会当到“省级高干”的姑娘夏林透露了粉丝会的一些内幕。  粉丝会设了好多部门   不少明星都有自己的粉丝会,而且有一个特别的专属会名,比如萧敬腾的粉丝会叫“萧邦”,黄晓明的粉丝会叫“明教”。夏林告诉记者,粉丝们分布在全国各地,相互之间基本上通过贴吧、论坛等方式交流、沟通、组织活动,近年来微博的兴起也已
期刊
调查一:某水果电商的产地是批发市场   每天凌晨,北京的新发地便开始忙碌起来。在这个年交易量达1450万吨、交易额破500亿的北方最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中,近千家来自全国各产地的农产品经销商、二级批发商,在凌晨数个小时中,完成当天的采购供应量。   不过,与其他赶早的批发商相比,某水果电商新发地市场采购经理老冯的节奏明显要慢许多。每天早上10时,他才驱车赶到新发地的各个水果档口,在一轮轮讨价还价后
期刊
双簧骗局最常见的就是一个骗子公司假装成“卖家”,谎称手里有一种高科技产品,正在寻找代理商,发来信函邀请公司企业加盟。骗子的同伙扮演“买家”,说要大量订货,如果有人动了心向“卖家”账户汇款,“卖家”就会卷款一走了之,而“买家”也会消失不见。   【典型案例】   2008年l0月10日,一名约40岁、自称是安徽某塑料丝绸公司业务员的妇女,给在湖南省湘乡市云门商城做生意的蒋先生送来一本产品说明书,
期刊
都说“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而一位微博名为“想过轻松的生活太累了”的创业者就真的挨了投资人一顿毒打。日前,他在微博上透露,自己因为创业失败而被投资人,也是他口中的“债主”,打到全身发痛、意识模糊。他说自己失败后,只啃馒头没有寄钱养家。但此番言论并没有引来同情,反而遭到网友奚落——只有低能的人才会借钱创业。   机会和风险同在。投资人的一笔救命钱可以是铸成未来成倍回报的基石,也可以是麻烦的开始。
期刊
【编者按】 时下市场中有很多热门生意,虽然有不少人从中赚了钱,但也有不少人没做好。问题出在哪呢?人无完人,热门生意背后同样存在不完善之处,只不过比较隐蔽而已,很多投资者恰恰就倒在了各式各样的隐形问题上。下面就为您揭开当前诸多热门生意背后的行业秘密。    早教生意——  利润虽高,中小投资者玩不起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逐步落地,早教这个始终没有脱离人们视线的热门生意,再度火爆起来,但是小编要告
期刊
1.经销小型机械专业节电器   盈利现状:月纯利约1—2万元。   前景分析:根据中国能源协会统计,中国小型机械节电领域目前大约有1000亿左右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还以年均10%的速度不断攀升。经销此类产品有着不错的前景。   投资提示:建议有小型机械经销渠道的投资者介入。   风险提示:由于目前国内节电市场较为混乱,投资者一定要选择有国家权威机构认证的产品经营。同时虽然市场需求量极大,但
期刊
新兴企业获得极大成功,且其发展速度超过其创始人和投资者最乐观的估计,这种现象是极为罕见的。但在急速增长造成的动荡时代,任何事情似乎都是可能的。然而,如果认为这种企业会所向披靡,战无不胜,那就是笑话了。须知,这种新星有时会翻筋斗般地陨落。   在现代商业历史记载中,也许再也没有比奥斯本计算机有限公司这种几乎是垂直起落的兴衰过程更好的例子了。该企业建于1981年,仅仅在随后的18个月内,便迅速发展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