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分析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是世界上产粮大国,粮食产量连年增产,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我国农业供给总量出现了结构性矛盾,销售迟缓、优质农产品产量下降、库存囤积等问题显现出来。为了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尽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目前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 农业;改革;供给侧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6.046
  为了有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农业绿色发展的新常态,应将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放在首要位置,从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三方面入手,优化农产品供给,加快绿色农业的发展进程。提高粮食生产质量,发展品牌农业。
  1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
  1.1 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使农产品供给满足消费者需求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市场为中心,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扩大有效供给,而不是依靠农民盲目种植。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生产的农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农产品供过于求或供给不足的问题。
  1.2 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我国是农产品大国,农产品种类虽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使绿色农产品的产量降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使农产品生产过程标准化,增加消费者对市场上绿色农产品供给的信任。在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利用新科技手段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1.3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平衡
  过去,人们为了追求高产量、大丰收,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盲目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导致土地污染和水污染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在现代社会,人们更注重安全、绿色,绿色农产品的出现就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同样,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提出,使农产品的供给也向绿色转变,大大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态平衡,提高耕地质量,也大大减少了土地和水质的污染程度。
  2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挑战
  2.1 农业污染和质量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传统的耕作思维严重限制了人们的创新,化肥农药的使用已经屡见不鲜,要想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种植绿色农产品,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2.2 农产品供需失衡问题
  在当前的发展形式下,我国农村种植种类基本固定,同时农村人口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互联网的使用对农民来说具有一定的困难,农民得不到市场的供求信息,导致盲目生产、农产品的供需严重失衡。例如,2011年之后,玉米需求增加,导致大部分农民种植玉米,经统计,到2015年末,玉米库存达到需求量的1.76倍,使玉米的供求失衡更加严重[1]。同时,我国大豆的消费量供不应求,大豆需求量的缺口仍呈扩大趋势,2010—2015年,我国大豆缺口将近8 300万t。
  2.3 农村劳动力紧缺问题
  我国农业人多地少,近几年来,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失严重,职业农民短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初中及以下文化占比将近80%,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严重挑战[2]。
  3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途径
  3.1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
  食品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关注,吃得安全、吃得健康也是人民的期盼。近年来,绿色产品越来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捧,国外水果等大规模涌入中国,也得到了中国人的推崇,可这背后显现的却是我国农产品质量低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让“绿色农业”成为中国农业的代名词。要想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就要对化肥和农药进行集中整治,各地方政府尽最大可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集中整治非法的化肥农药生产厂商。
  同时,近年来“菜篮子”工程的兴起,也为绿色农业的兴起提供了机会,“菜篮子”工程不仅能在城市发展,在广大农村也可以实施,实现了城乡共建“菜篮子”工程的发展格局。对于养殖业,发展绿色养殖业首先要保证养殖水质安全无污染。其次,养殖饲料的使用应制定专项生产标准,使劣质饲料零出现。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的同时,传统技术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要进一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技术支撑,提高科技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3.2 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目前,我国人口仍在增加,为了保证农产品的社会供应量,我国粮食生产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生产,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库存连年增加、库存充足,但一些农产品已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3]。随着经济社會的发展,市场上农产品的种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层次的产品,这就导致大量低端农产品囤积在库中卖不出去,所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农产品更符合市场的消费需求,提高农业供给效率。
  农业生产的对象归根结底是农民,要转变农产品的生产结构,还需要政府支持,政府要在政策上为农民创造生产条件,要减轻农民负担,提供优惠补贴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高,在解决基本温饱问题的条件下,人们更多的开始追求品质。但我国市场上目前农产品种类少,很多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打造种类丰富的农业结构,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深加工、精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平衡市场供需结构,使农民获得更多收益。
  3.3 利用互联网手段,加快资源配置效率
  现代社会是互联网的社会,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互联网+”的概念显现出来。传统农业行业与互联网相结合更能提高生产效率,也更能提高生产力,更能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同时,农业的发展与互联网进行联合,能提高供需两端的配置效率。同时,通过互联网更能了解农业发展动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要大力建设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利用电子商务、云计算等方式建立现代流通体系。农业问题关乎国计民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不仅要发挥市场的作用,还要防止市场失灵的发生。
  3.4 使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形成品牌特色
  积极发展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相结合,发展观光农业,如农家乐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样也为农村人口增加了收入。但到目前为止,农产品的品牌结构还没有形成,农产品品牌化有助于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同时,要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发展农业品牌,提高品牌建设也有利于增加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影响力,使绿色农业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把中国绿色农业推出国门,带向世界。
  4 结语
  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前提是保证国家农业安全,农业供给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适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农业改革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难题,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直面问题,迎接挑战。2018年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要把农村工作中心放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来,开创绿色农业新局面,迎接“绿色农业”发展新春天。
  参考文献:
  [1] 张玉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J].行政管理改革,2016(9):19-22.
  [2] 韩长赋.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农业会计,2016(5):62-63.
  [3] 杨果.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协调机制研究——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J].农村经济,2017(10):64-67.
  (责任编辑:刘昀)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天津地区人群中葡萄糖激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天津地区的4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46名正常对照个体的葡萄糖激酶基因的3'末端-10
油菜在我国油料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截至2014年,重庆市开州区油菜种植面积10 000hm~2,产量2万吨。回顾了重庆市开州区油菜种植历程,指出油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种植规模起伏
期刊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的种植收益,而且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有积极的作用。高坪区自古就有川北"鱼米之乡"的美誉,在水稻栽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
感性工学是一种将感性分析与工学相结合的技术,其主要对用户的心理感性倾向进行分析,并且依据用户的喜好来设计产品、制造产品,隶属于工学学科的一个新的分支。本文以感性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渝北区在大盛镇青龙村探索实施以"整村推进"模式发展壮
在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建设过程中,人类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探索并创造着满足自身意愿和文化理想的人工环境,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原则的现代城市建设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城
中华医学会学术推广部经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正式授权,于2007年3月6~9日分别在北京、杭州、上海、广州等4个城市召开“IDF中国区论坛——降低餐后高血糖新策略”学术研讨会。我国
目的探讨水杨酸钠对白介素(IL)1β致NIT-1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核内NF-K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IL
摘 要 为了提高落叶松的产量,做好落叶松丰产技术的研究及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此,主要分析了落叶松的经济价值和促进落叶松丰产的技术要点,希望对于落叶松的丰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落叶松;丰产技术;经济价值  中图分类号:S791.2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32.008  落叶松属于松科落叶乔木,适宜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