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园印象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T_S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要去走访的地方是东兰县三弄瑶族乡隆奋屯的感恩文化园,那是一块净化心灵的风水宝地,散发浓厚的感恩文化气息。
  驱车翻山越岭,虽然道路曲折且不无艰险,但沿途重重高山大岭,峰翠坡绿,随风荡漾,犹如一幅幅壮观的国画令人目不暇接。行至隆奋屯山坳口,这壮观的画面突然定格在我的视线里:镌刻习近平总书记“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
  的鲜红的感恩名句赫然入目。此乃立园之魂,镇园之宝,动人心弦。坳间的功德泉,倒映着一排排依山而竖立的数百块的感恩碑林,映照着那璃瓦丹柱、六角飞檐的铭恩亭,与路边凌空飞架的高压电线,构成感恩文化园的主体建筑,和四周的青峰翠岭、莺歌鸟语,形成天然的立体画,引人入胜……
  此胜境名园是何人图画?这还得从隆奋屯的过去和现在说起。隆奋屯山坳下两百米处的山窝住着覃氏一家。旧社会住的是茅棚陋屋,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点的是桐油灯,走的是坎坷的羊肠小道,到县城赶圩要走六个钟头。若遇上大旱灾年,必须走二十多里的山路到红水河才能挑回一担水。山穷水尽,黑雾阴霾笼罩着深山荒野,贫穷如重重大山压得覃氏一家难以喘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阳光普照神州大地,覃氏一家跟全国劳苦大众一样翻身做主人,覃绍明七个兄弟姐妹及其子女,或供职于党政部门,或就地务农,或外出务工、经商,逐步过上好日子,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隆奋屯实现了“三通”。昔日茅舍陋屋,今天砖瓦楼阁,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电视电脑,身在边远山弄却能知晓天下大事,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党中央的声音。家庭经济收入逐年增长,几个侄儿还买了小车,进城一趟仅需半个钟头,真是今非昔比。新旧社会两重天,覃绍明亲身经历深有体会。己退休的覃绍明深感今天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共产党带来的福音。为了教育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子孙后代知党恩报党恩,他萌生了修建感恩文化园的构想,即紧紧围绕“感恩”为建园的主题,采取“自觉、自愿、自主、自筹、自捐、自建”的原则并确定“自然、简朴、真情、实意”的建园理念。他的建园构想合民心顺民意,充分表达了广大怀达山民的感恩心声,获得村民们的高度赞扬与盛情支持。这事在家族亲人中展开讨论,大家感到工程巨大,资金拮据,人力不足,各自都有一些困难。但经过覃绍明的动员,整个家族很快达成了共识:同心协力修建感恩文化园,传承发扬中华民族感恩文化的优良传统,以家族带头出资为村民创建感恩文化园,作为家族践行感恩思想的具体行动。以家族的带头感恩,来带动村民的感恩教育,并使之常态化。于是,建园工程得以按计划顺利开工。他们不向政府伸手,也不打扰众多村民,不要其他村民投工捐钱,而是自捐自劳,覃氏七个兄弟姐妹及其子女自筹资金60多万元(不含劳力积累5488个工)。其中8人长期在工地施工,且施工队伍的平均年齡为60岁。有19个上班族利用休假日参加劳动,远在金城江的覃英、覃玉两姐妹,每个礼拜返回老家做两天工,礼拜天晚上赶回单位,并持之以恒。大突击时段,在外务工的20人全部返乡奋战在工地上。覃绍明年老体弱,却三天两头来工地检查督促。他们如此连续奋战5年,终于在一片数十米深的沟壑石缝中,辟建出占地5亩多的感恩文化园。
  感恩文化园中排列数百块碑石,刻有数万言的感恩诗词和山歌,其中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题词、诗句和覃氏家族的感恩作品,更有众多当地的山歌。这些发自当地村民肺腑的感恩山歌,生动感人。四周群众自发瞻仰者无数,更有县、市、区内外众多游客慕名来览胜。他们或参观学习,净化心灵;或实地检查指导;或挥毫题词;或观后赋诗,点赞如潮……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韦继松,广西军区原副政委、少将毛国斌实地考察后,分别撰文并共同为碑林作序。中国将军书画院执行院长、少将黄万荣,不远千里前来考察,并题写“民德如山重,党恩似海深”。
  园中所有碑林紧紧围绕“感恩”立意抒情,内容十分丰富。在表达对党对国家感恩的同时,也有感谢父母、兄弟姐妹、老师同学、同事朋友等的深情厚谊。一草一木,一石一碑,一字一句,庄重典雅,充分彰显了感恩和孝道的光辉。如今,当你走进这感恩文化园,细读丰富多彩的感恩山歌、诗文,欣赏如诗如画的群山胜景,瞻仰宏伟壮观的亭台楼阁,以及“为民功德千秋颂,感恩思想万代扬”的感人园联时,都令人激动不己、浮想联翩……
  “山村户户喜三通,五谷丰登福满门。饮水思源应记取,千秋万代铭党恩。”这首刻在感恩文化园的小诗,就是一个普通村民的心声,是永远荡漾在红土地上的感恩精神……
  感恩文化园的建成,很快成为东兰一道奇特的文化景观,成为凸显东兰感恩文化的一扇窗口,它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来览胜观光,来客倍受这浓郁的感恩文化的熏陶而流连忘返。2014年9月9日,中共东兰县委、县政府下文将感恩文化园定为东兰县感恩文化教育基地,县里还决定将感恩文化园里的所有碑文编辑成书,作为感恩教育的乡土教材,让感恩文化的精神永远激励东兰儿女修身励志、文明进取。
  知恩、感恩、报恩是做人的良心与道德的基本底线。当你走进这感恩文化园,喝一口感恩泉的水,就会甜透心肺而生饮水思源之情。当你静坐在铭恩亭下,放眼四周郁郁葱葱的山林,耳听林中传来声声鸟语和淙淙的泉鸣,沐浴阵阵山风的抚慰,就会疲劳全消、宠辱皆忘而精神振奋。这时,难道你不感到身在福中而想到只有在党的关怀下才有如此安适的日子吗?
  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
  “世之雄奇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感恩文化园是一道难得的亮丽的感恩文化景观,是山中普通的村民感恩党的杰作。虽然地处大山深处,却是一个感恩教育的圣地。有志气的人应该到此观光励志。在这里,当你静坐铭恩亭下,细读那高大的碑石上篆刻的“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人都要有感恩的心”,不仅使你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天、地、人合一的和谐、淡泊与纯净,更让你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隆奋屯的感恩文化园是凸显东兰感恩文化的窗口!
  作者简介:罗伏龙,壮族,广西凤山县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创作中心创作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散文及诗词作品在国内各类大赛中多次获奖。并编入多种选本。著有散文集《山情水韵》《爱的回音》《春华秋实》《天高地阔》《罗伏龙散文选》及诗集《罗伏龙诗词选》《伏龙诗吟》等。
其他文献
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从1999年开始,至今举办了18届。每每聆听神秘的铜鼓声,我总是浮想联翩:鼓声来处是我家,千年铜鼓再生缘……  铜鼓山歌文化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文化是红水河流域的原生文化、主体文化。一条东金线,半边红水河。80公里东兰东金线是壮族传统文化生态最为丰富、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这里,便是我的家乡。这是一条特色鲜明的文化带,这是一个极富活力的传承区,这是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
期刊
三月初三回山村,沿途山美水更清;  宛转曲折柏油路,由乡过村再到屯。  幢幢楼房沿路建,亭台楼阁景色鲜;  鸟语花香山山翠,疑是桃源在人间。  水电路通最便民,绿化美化到村屯;  生态环境保护好,山清水秀空气新。  发展产业引民富,种养项目国帮扶;  大手紧紧拉小手,共挖穷根共抡锄。  乡村事业得振兴,文化建设也纷呈;  文體活动时时有,民俗民风更清新。  讲完村事论国事,国家发展人人知;  全国
期刊
一年一度三月三,三姐歌声唱得欢;  壮乡儿女多热闹,唱起山歌把情谈。  当年三姐阿牛哥,两人隔岸唱山歌;  山歌唱出情和意,留給后人当传说。  传说当年刘三姐,唱歌智斗莫老爷;  憎恨官宦和权贵,却对平民几亲热。  三姐唱歌最好听,赛过山中小百灵;  歌声听得人人醉,五湖四海留美名。  鲜花好看人爱看,山歌好听人爱传;  不光歌唱山河美,还骂财主和贪官。  财主请来三秀才,船至江边摆擂台;  本来
期刊
又是一年三月三,处处笙歌染红蓝;  姹紫嫣红添锦绣,壮侗苗瑶大联欢。  大地飞歌传喜讯,春回神州处处新;  缤纷三月佳节到,幸福最是壮乡人。  三月歌圩歌飞扬,欢声笑语满歌乡;  壮家阿哥苗家妹,共唱时代好乐章。  壮乡风情情浓浓,传唱南北到西东;  骆越文化如醇酒,年年款待醉东盟。  山歌唱响东南亚,连接东盟亿万家;  不分民族和國界,齐聚邕城把台搭。  壮欢唱出和谐调,平等自由乐陶陶;  诚信
期刊
非遗是手艺,也是日子。上林县白圩镇龙宝村石塘庄的村民继承祖辈传统手艺,在家里从事手工红糖制作,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  清晨,在上林县白圩镇石塘庄,一缕缕白烟不断升腾,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味道。未见红糖,已闻糖香。那股诱人的香甜味道熟悉而亲切,不禁让人想起了孩提时代。  走进村民周海银家大院,周海银夫妇及其父母正忙着压榨甘蔗汁,烧火煮糖水,搅拌糖浆,灌浆制作红糖。  在石塘庄依然保留着传统古方熬制红糖
期刊
画眉爱落鱼峰山,鲤鱼爱游小龙潭;  柳江画眉亮金嗓,歌唱广西三月三。  桃红柳绿闹春热,壮乡欢度山歌节;  百灵画眉共欢唱,歌唱民族大团结。  春回大地百花香,五湖四海聚一堂;  壮乡儿女齐欢唱,民族团结万年长。  树有根来水有源,中华文明五千年;  民族团结是真理,和谐民风代代传。  春日暖暖照壮乡,桃李争艳竞芬芳;  民族团结同喜庆,一片欢声四海扬。  阳春三月百花放,人人欢笑聚壮乡;  四海
期刊
鲤鱼爱游响水滩,仫佬爱赶三月三;  街头路尾人潮涌,男女结对爬歌山。  三月桃花滿山岗,八桂人民着盛装;  相约佳期赶歌会,一路笙歌扮鸳鸯。  八桂三月正阳春,花上枝头绿茵茵;  不论男女或老少,携手同行去踏青。  一路唱来一路行,村村寨寨起歌亭;  现在时代大变化,幸福安康享太平。  歌声一浪接一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传统民俗代传代,优良文化再弘扬。  三月春雨伴春风,枝繁叶茂花儿红;  八桂
期刊
男:又是一年三月三,歌海處处翻波澜;  阳朔也添浪花朵,街头巷尾歌飞扬。  女:青石地板幽幽巷,漓水岸边古城墙;  歌台搭在榕树下,歌场好比摆战场。  男:兜里装着红鸡蛋,阳朔来赶三月三;  有幸遇着唱歌妹,好比糯饭见红蓝。  女:对着铜镜巧梳妆,阿妹头上戴玉簪;  精心打扮人漂亮,人靠衣装马靠鞍。  男:政府贴息放贷款,哥我垦地又开荒;  果树种满半边岭,尽是蜜桔沙糖柑。  女:阿哥是个男子汉,
期刊
“菉洪地险触云端,坡顶橘苗览远山。”深秋,菉洪的风从雨帘里蹿出,带着天空的淡雅和土壤的浓郁,夹着霜露的微寒和雨霁的温和。  海拔878米的菉洪主峰,耸立在德保县东南面的隆桑镇陇色村,目之所及的地名就够你记了:前面半山腰上的大力屯,河岸的下布村,地处田东县境、与之高矮相似并遥遥相望的摩天岭,后面是八角林下的荣华乡紫巴村,再往后就是德保县最低处——海拔仅200米左右的东江村。  我们的车队是跟着秋风的
期刊
地处云贵高原南沿的广西南丹县中堡苗族乡有7000多苗族人口。那里曾有这样一个习俗:苗族姑娘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要是不会盘发、不会刺绣,就很难嫁得出去。  因为这层原因,当地的苗族姑娘从小开始,头发剃光3次后,就不能再剃了,而是把头发留起来,让头发一天一天地变长。未长到18岁,头发不用盘,打辫子也行,束成一绺也行。等姑娘长到18岁,就是长大成人了,从此,必须把头发盘起来。因为这是苗家世代沿袭下来的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