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自”一家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要说“鼻子”从何而来,肯定有人会说,这还用问吗,当然是爹娘给的。但在很久以前,古人是没有“鼻”字的。表示“鼻子”的字竟然是自己的“自”。
  在象形文字中,在甲骨文、金文的考证中,古今专家公认“自”字就是一个画出来的鼻子。事实证明,“自”字原来就当“鼻”字用。
  现在我们用手势说话时,在表示“我”的意思时,还常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古人也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鼻子讲解的“自”字逐渐有了代词“我”的意思。所以在古代,“自”字既是“鼻子”,又是“我”。
  这样用起来,既不方便又有点儿乱,人们便在“自”字的下面加个“畀”字,表示“鼻子”。与“自我”的“自”字有了区别。《说文》中说:“自,鼻也。”又说:“自,读若鼻。”由此可见,“自”“鼻”两字,虽然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有了分工,但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读音仍然相同。
  “鼻”,是会意字,从自,从畀。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形符,义为“基准点”。“畀”字从田从丌,“田”是间隔有序的田块,“丌”读“基”,是“基础”、“底座”的意思。古人把人体看成一个小宇宙,“鼻子”就是人身上的基准点,也叫“夏至点”,是正中心的意思。
  “鼻”字从出生之日起,除了“嗅觉”及“呼吸”的本意外,又还原成了“自”字,繁衍出了“自从”“自始至终”等词语,也赋予了“开始”“创始”之意。
  《說文》曰:“鼻,主臭者也。”《荀子·荣辱》亦曰:“鼻辨芬芳腥臊。”这里的“鼻”都是指“嗅觉”。《老子》说:“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还有《白虎通》中:“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又鼻者,肺之使。”这里的“鼻”当“呼吸”讲。“呼吸”也好,“嗅觉”也罢,这都是鼻子的本职和本义。
  《方言·十三》记载:“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汉书·扬雄传》也记载:“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汾隅。”这两段话中,“鼻”是第一、开始、创始之意。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鼻祖”。这是“鼻”字的引申之义。正如《说文解字》中说的“今俗以始生子为鼻子”。
  “鼻”字来源于“自我”,又回归“自我”,还跳出了“鼻”字单一所指的圈子,有了引申之意。可见汉语言文字是变化多端、博大精深的。
其他文献
当走进苏州那些白墙乌瓦的明清故居时,请想象,堂屋或寝室里挂有一只硕大的鲜花花篮,袅袅吐香。到夜晚,篮筐内竟有一只玻璃灯盏亮起焰光,将花影与篮体编纹的纵横影路投到天花、粉墙与地面,让一室夜色染上宁静的生动。  今天我们作为游客参观旧式民居,因为这些地方往往只会陈设一些几椅床箱之类的基本家具,空荡荡的,毫无生气,很多人会误会先人缺乏享受的能力和手段,生活一定贫乏单调。其实,往昔时光中曾经有过太多细腻的
期刊
两篇八股文入选了杭州高级中学高二学生的语文教材,一时间八股文该不该入选高中教材的争议瞬间升温。在多年的学校教育里,尤其是在历史教科书上,八股文历来被说成是禁锢人们思想,阻碍创新与进步的一种文体,在很多人眼里成为了洪水猛兽,从此被一竿子打翻。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不是在大学学古典文学的人,恐怕很少有人会去读一读这被带上了原罪的八股文。  八股文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经义文体,最早起源于宋朝。王安石变法期间
期刊
中国人的祖先崇拜高于一切,每个村的宗庙都建在中轴线上,其他的庙,即使人人敬仰的观音庙、关公庙,也得往旁边靠靠。但凡中国人,有事没事都希望祖宗保佑,因为是自家人嘛。但奇怪的是,多数宗族的一世祖、二世祖都不怎么靠谱,就是说,是不是一家人很可疑。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自己家的一世祖是范仲淹,他就不大相信,因为姓范的祖先都是范仲淹。他说了,怎么可能北宋那会儿,别的姓范的都闲着,生孩子的事儿全让范仲淹家包办了。
期刊
1909年2月1日上午11时,万国禁烟会议在外滩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正式开幕。来自中、美、英、法、德、俄、日、意、荷、葡、奥匈帝国和暹罗(今泰国)、波斯(今伊朗)等13个国家的41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禁烟大计。2月1日至26日,大会共举行正式会议14次。代表们在各次会上分别就本国和在远东属地鸦片问题作了报告,并进行了讨论。其中最精彩的当属中国代表唐国安舌战英国代表的发言和他的长篇演讲,堪称中
期刊
【主编手记】上期回顾中华民族是从什么时候起发生了质变乃至突变其质变的推动力是什么机理过程是怎样的上一期特稿的最后留给了我们一系列发人深省的疑问本期特稿将一一解答之将这场关于文明时代标志的大讨论推向深处1.原始科学的出现是进入文明时代的首要标志  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科学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科学技术是
期刊
(论语·卫灵公)  圣人于心之有主者,而决其心德之能全焉。(破题)  夫志士仁人,皆心有定主而不惑于私者也。以是人而当死生之际,吾惟见其求无惭于心焉耳,而于吾身何恤乎?此夫子为天下之无志而不仁者慨也。(承题)  故言此而示之,若曰:天下之事变无常,而死生之所系甚大。固有临难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亦有见危授命,而杀身以成仁者焉,此正是非之所由决,而恒情之所易惑者也。吾其有取于志士仁人乎!(起讲) 
期刊
圣旨,作为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无论措辞还是格式,都是严肃而生硬的。可是,在如此严谨的“红头文件”中,偏偏出现了一个另类:这道特殊的圣旨有着谜一样的外表,背后却隐藏着一段令人动容的儿女情长。  《汉书》记载:公元前72年,汉宣帝刘询突然颁发了一道令人莫名其妙的诏书,他在诏书中说:我在贫微之时曾有一把旧剑,现在我非常怀念它啊,众位爱卿能否为我把它找回来呢?看了圣旨后,很多大臣都是一头雾水,不明所
期刊
人学是把人的整体作为对象,研究人之所以为人而具有的那些最一般的性质和特点的专门学问。我国古代尚无人学概念,但人学思想可上溯久远。《论语》就全书内容来说,主要讲述的是关于人的道德修养。孔子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注重教给学生有关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孔子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培养有积极的影响,今天仍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孔子关于人的学说用当代的话说,可以称之为中国人学
期刊
新学期伊始,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高二学生翻看自己的语文教材时发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篇八股文将是他们接下去要学习的内容。除此之外,新教材选编的八股文还包括明朝初期王鏊的殿试之作《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和曾国藩的《与诸弟书》。(9月3日中国新闻网)  为了让学生们的写作“有体”,新学期伊始,杭州市高级中学在沿用多年的语文教材基础上,做了些许改动,在新教材中选编了三篇八股文,
期刊
一、开封  它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宋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然器宇非凡。  省会在郑州,它不是。这是它的幸运。曾经沧海难为水,老态龙钟的旧国都,把忙忙颠颠的现代差事,洒脱地交付给邻居。  陪同我的人说,宋史上记载的旧地名,都在今天开封地底下好几公尺。黄河经常决水,层层淤泥堆积,把宋代繁密的脚印深深潜藏。庞贝古城潜藏得过于轰轰烈烈,中国人温文尔雅,连自然力也入乡随俗,一层层地慢慢来。开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