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的培训:英语也有奢侈品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yu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家、官员、导演、明星,都得学英语。他们在哪儿学的?忙得连轴转的他们恐怕不会现身新东方的普通课堂。为他们提供服务的,是定制的私人语言管家。
  三年前,金融危机刚过,十几万的启动资金,50平方米的小铺子,雇4个员工,三个从房地产业抽身的年轻人办起了1对1私教英语机构——流利英语。做了不到半年,他们就拿下国内某大牌女星的单子,为她选派贴身英语管家。并由此摸索出一套新的英语培训理念——“个人语言应用解决方案”,针对具体的应用需求,比如企业家谈判、明星拍片或参加影展、白领升职和争取国外工作机会,对“症”下药。
  找准了市场就会有收获。2009年创业到2010年新产品开始运作,流利英语的营业额增长了300%。2011年增长了60%~70%,2011年1对1项目的营业额达到600多万元。
  被“暴利”吸引
  “当时创业的想法并不高尚,主要是看上英语培训好赚钱。”吴洋坦言,他是流利英语的创办人之一, 提及创业的初衷时,并没有为之找寻一个听上去很美的理由。
  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房地产市场哀号一片,销售额大幅度缩水。在一家代理机构担任副总的吴洋收入颇受影响。吴洋自觉行业前景堪忧,由此萌生退意。握着年景好时攒下来的积蓄,吴洋琢磨着自己创业,于是开始考察各种项目。那时,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市场疲软,很多项目都支撑不下去,想找到赚钱的项目并不容易。
  “英语培训的钱太好赚了!”曾经同在代理机构工作的同事转行去了英语培训学校,给吴洋捎来了这句话。吴洋决定先把英语培训市场的情况摸清楚。于是,他开始“卧底”英语培训品牌机构,做起了调研。
  吴洋发现,“这个行业比房地产还暴利”,按照培训内容的不同,目前英语培训市场主要分为四大类:考试类、综合能力类、专业类和补课类。和像新东方这样的考试类英语培训机构相比,吴洋毫无优势可言,但同时他也发现,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想要提高日常工作、生活中英语水平的人很多,针对他们的需求制订培训方案最终会成为英语培训市场的主导方向。
  吴洋坦言自己的英语并不好,大学念的工程专业,英语考试常刚到及格线。半路出家的他,为了迅速摸清行业的情况,在北京大大小小的培训学校当起了“卧底”——伪装成学员去上课,并积极和各学校的销售推广人员聊天,套出各个学校的运作模式。经过半年的体验,吴洋摸出了些门道,他认为很多学校都在玩概念,开设课程种类繁多,一些层出不穷的新产品,颇有点“巧立名目”。这和房地产公司搞“泛地产”很类似,声称湖畔豪宅事实上只有个小水塘,包装成分太重。
  当时私教的概念还比较少,无论大机构还是小学校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均未做到成熟化。吴洋萌发了一个想法——比起各种依赖规模化的英语产品,1对1项目的卖点更明晰,效果也比大班好。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管理简单好操作,适合创业。
  做营销出身的吴洋首先考虑的是成本核算,对成本有数了,他就和做房地产时的两个朋友一起,筹备起了私教英语培训。
  50平方米的“小铺子”
  2009年6月,三个合伙人一起准备了十六七万,在北京SOHO现代城租下50平方米,流利英语就开张了。小小的50平方米,包括了教室3间,还容纳了办公区和休闲区。
  准备的启动资金虽少,但其实并没有用完。算算成本,前期房租和装修的费用占了大部分,推广就是发发传单。只要招来了学员,收了学费,老师的工资也就不用愁了。而且私教有个好处是,上课地点灵活,因为流利英语的市场定位是企业家、商务人士和文化名人,这群人都非常忙碌,有时需要安排老师上门服务。
  2009年时,1对1英语培训还是新概念,做的机构只有几家。流利英语只做1对1,而且是纯外教,颇有竞争力。营销策略也异常简单——“便宜”,一节课课时费不到两百元。教学的内容类似课后辅导,很多学员都是在大机构学完后来流利英语继续开“小灶”的。
  当时流利英语的利润微薄,最开始收取的课时费,教师工资就占了70%,剩下的大部分用来支付房租,导致员工工资很少,三个合伙人也只拿薪水,没有任何提成。除了利润问题之外,如何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也考验着吴洋和他的团队。当时,吴洋制定了很“苛刻”的管理制度——客户每完成16节课必须要回学校做测评,再根据学习效果调整学习进度。在没有建立起专业的管理系统之前,他们就单纯依靠Excel来执行,这让员工很崩溃。
  现在看来,吴洋当初的定位是可行的,但还有些“流于表面”。目前中国约有5万家英语培训机构,英语培训产业的市场总值已经超过300亿,要在这样的红海市场里分一杯羹,如何将培训产品定位和客户体验真正结合起来,是吴洋必须解决的问题。
  语言管家玩“托管”
  打破最初迷茫的灵感来自于客户的体验。选择1对1私教服务的客户,经济水平通常在中产及以上,这些人的特点是时间宝贵且需求个性十足、目的性强。企业老板和国外公司的老总洽谈合作,聊行业、谈项目,需要特定的词汇储备和商战辞令;明星们接拍好莱坞影片,需要研读剧本、矫正发音,拿捏角色的语气和语调;白领们争取晋升或者获取派遣国外工作的机会,需要短时间内提升英语水平的层次。
  艺人想要走向国际,通常会从参演好莱坞的影片开始,章子怡就是通过这条道路打造国际范儿的。现在很多艺人也想照搬,但最大的问题是,好莱坞语言门槛太高。很多明星英文能过关但发音不好,台词成问题。吴洋做的事,就是用各种办法让他们的台词发音更标准,理解剧本并能代入角色。明星去戛纳参加影展,接受采访时如果能和老外用流利的英语对话也很加分。
  事实上,拿下大牌艺人的单子并不如想象中困难,吴洋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抢占了先机,2010年,能做全程托管定制服务的机构很少。一位一线女艺人有这个需求,流利英语作为专门做1对1辅导的机构,就对接上了。由于她是个工作狂,安排出专门的时间学习英语很困难,流利英语当时拿出了“托管”的方案,派出老师全程陪同学习,提供贴身的语言管家。   不久,吴洋又接到了某著名导演的单子,这是流利英语做的另一个成功个案。流利英语为其量身定制了商务英语方案,包括放视频、过海关,让她记一些高频词汇,半年的时间效果就很明显。吴洋认为,培训成功的关键在于实施演练,给出现场模拟,包括给出各种标识牌和实景照片。
  做明星和企业主的生意,利润可观,能根据解决的问题来谈价钱。私人定制给艺人的方案是抽佣,抽片酬的5%~10%,不低于60万。行情上,许多大牌艺人的片酬是过千万的,这样,单笔就可能在百万以上。
  企业主和明星们的需求启发了流利英语,团队开始大刀阔斧地开发新产品,把客户的需求细分,针对考试、出国、旅游、面试等个性化需求,陆续推出了少儿、青少年、成人英语的1对1课程,每位客户都会有四五人全程跟进。
  比如白领在外企爬升不到高层,通常不是英语能力的问题,而是跨文化沟通的薄弱。这时需求就出现了,针对国家文化差异的项目本身并不复杂,很少有人做是因为工作量大,必须针对不同的客户及其工作性质了解企业的文化背景。之前有一个客户,在一家大型跨国公司是中层偏下的员工,一直没有得到晋升,2010年到流利英语接受培训后,2011年初就升了职,收入待遇全部提高,后来移民去了新加坡。
  合伙人没分红,一直在创业
  吴洋不喜欢看两三年以后的事,他更为关注的是,现在同行们都在做什么。之前创业的时候,做“1对1外教教学”的还很少,但现在这样的机构有很多,流利英语最初的优势已经不再是卖点。
  全程托管是一个很好的市场,但客源数量有限。流利英语对全程托管的课程并没有做单独推广,而是依赖于老学员的需求。目前流利英语的学员,少儿、青少年占50%,企业主占30~40%,剩下的基本是白领。吴洋认为,现阶段要做的事是让更多的人接受1对1,让更多的人了解私教,使定制客群变大。
  和很多分校遍地开花的英语培训机构不同,流利英语现在着力在做的是产品的升级而非连锁扩张,推广上也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吴洋表示,流利英语的特色是1对1循序渐进地学习,如果盲目地扩张,其优势会难以发挥,资金链也会跟不上。全程托管因为其产品的个性化,也很难复制。这个产品需要有经验的人,经验很难文字化,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做好。
  流利英语现在扩展为两个培训中心,1对1在学的学员有600多人。每年能接到10来个定制私人语言管家的单子,数量虽不多,却在营业额里占大头,因为只要能拿下单子,人力物力耗费并不大,收入却非常可观。
  目前流利英语的员工,加上外教和兼职总共有70人。到现在为止,三个合伙人还是只领工资,利润全部用于扩大师资规模,以前月成本大概有三四万,现在每月需要四十万。从想挣钱到带一个团队向前,吴洋觉得,虽然说不上高尚,但能看到一个团队的成长,很有成就感。
其他文献
M 又到年头岁尾,通过对2013年市场状况的预测,你会给那些希望明年从股票市场赚钱的个人投资者哪些建议?  Y 事实上,2013年市场大势的涨跌和个人投资能否赚取收益并不是一致的,即便能够对未来市场做出很好预测的人,也未必能投资成功。就好像每个人都知道2012年对于投资而言并非好年份,但是我在《钱经》的投资专栏也获得了超过40%的回报。如果一定要对未来发表一些看法,我个人认为:未来5年的市
期刊
每个股市中都有自己的“神”,美国有巴菲特、索罗斯,欧洲有安东尼·波顿,香港有李兆基,内地的股神,则“多”得数不过来。  索罗斯的投资哲学认为:人的行为和经验不具有传播性,只有借鉴性,即使一个人在市场中能100%做对,但未必能说对,而且说了往往会误导人们。于是,索罗斯只写投资哲学,而不写投资方法。  中国的“股神”们显然不认同这一点,他们相信“我的成功你可以复制”,并以此为诱饵,在股市中掀起一股又一
期刊
每年的1月份,《钱经》杂志都会梳理当年的投资策略。例如我们在2012年1月刊题为“躲得过的2012”的封面文章中谈到,“2012年应该远离股市、现金为王”。回过头来看,确实如当时所言,2012年炒股赚到钱的人很少,同时整个资金面相对紧张,有现金就是爷呀!  在当下已经闯过“世界末日”、安全抵达2013年的时刻,我们却发现,如今的情况比2012年更复杂。  在北京这个很冷的冬天,本刊的记者兵分多路参
期刊
“成小事靠智,成大事靠德”,职场也是如此,很多时候单凭能力是不足以成事的。  对于职场人(除了大BOSS)来说,想要推进新构想似乎是最难的,因为无论你多么有建设性和前瞻性,别人考虑更多的,都是和你一起做这件事所要承担的风险。  于是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这些傻瓜,否定我的提案,真没大脑。”其实,别人未必是傻瓜。只是,你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  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情,是职场技巧中最最重要的一项。
期刊
香港卫视执行台长杨锦麟发微博投诉杭州出租车司机不打表收费,批评杭州出租车管理秩序混乱,结果反惹来批评声音一片。  多数民众同情那位出租车司机,不满杨锦麟的态度,首先是杨并非去排队等候正常打表的车子,而是直接去找车议价,随后投诉;还有就是杨之前还有意无意漏说了一个细节:他把手机遗忘在车上,的士司机发现后专门折返送回。他开始并没交代这事,待到政府联系他要追究相关人员之责时他才发微博提及此事。  而更关
期刊
辛苦了一年,终于到了发年终奖的时候了。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知道自己的年终奖数额后暗自高兴,可是年终奖发下来之后却发现,自己实际拿到手里的钱要少很多。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年终奖“多发少得”了呢?  年底双薪和年终奖不是一个概念  很多人容易混淆年底双薪和年终奖的概念,其实,二者有本质区别。年底双薪的实质是“工资”,其发放的数额和时间都是确定的。决定“双薪”的发放以及数额多少的,是年底时员工是
期刊
“If you are tired of London, you must be tired of life.”(如果你厌倦了伦敦,那么你一定是厌倦了生活!)2012注定是“英国年”。皇家风范、泰晤士河、大本钟、嬉皮士、摇滚乐、疯狂的英超、红色的双层巴士……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伦情结。在英国留学的殷洁是位80后小女生,就像现在的伦敦,古典而又有点叛逆,常常一个人穿梭于英国的城市与乡间。  10英
期刊
南非的钻石和黄金储量居世界首位。除了看草原落日,与狮子、大象、长颈鹿等野生动物嬉戏,买钻石是很多游客到南非不会错过的大事。据报道,由于中国游客的大量涌入,2011年,南非当地钻石价格上涨了30%。  但这并不是说,你到了南非,就能买到一颗又大又好又便宜的钻石,你还要知道4C标准(颜色color、净度clarity 、切工cut、克拉carat)之外的一些“隐私”才行。  VIVI lee(李菁)在
期刊
3亿部,一年智能机的销量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DC(国际数据公司)发布报告,预计2013年中国整体手机市场出货量将达3.8亿部,同比增长5%;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3亿部,同比增长44%。  21.8%,三星智能机数量居首  从厂商的角度来看,按照出货量统计,三星在3Q12以21.8%的市场份额继续居于榜首,以量取胜。苹果在总销售额和所有产品类别的平均销售价格均领先于其他厂商,是赚得最多的智能手
期刊
UPS告诉司机们“少左转”  对于快递公司来说,车在路上抛锚的损失会非常巨大,因为那样就需要再派一辆车,会造成延误和再装载的负担,并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前UPS每隔两三年就会对车辆的零件进行定时更换,但这种做法也会造成浪费,因为有的零件并没有什么毛病就被换掉了。  从2000年开始,UPS使用预测性分析来监测自己全美60000辆车的车队,以便及时地进行“防御性”修理。工作人员通过检测车辆的各个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