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科技新闻里的好故事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w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科技新闻报道,讲故事的技巧和科学含量同样重要。近几年,通过科技手段确认战争士兵遗骸的新闻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综合分析国内外媒体对此类科技新闻的不同处理方式,对我们进一步做好中国科技对外报道具有借鉴意义。
  “科技”需要“人的故事”来解读
  “在抗日战争中牺牲70多年后,‘士兵D02324’终于找回了他的名字,还有他的家人。上海复旦大学的一项DNA检测技术取得突破,让抗战英烈邹开胜的身份得以确认。”
  这是新华社日前播发的英文特稿《DNA检测技术突破 助抗战英烈家属寻找遗骸》的开篇。稿件用一半篇幅讲述英烈家属70多年找寻遗骸的艰难经历,同时也通过采访研究团队,向读者普及新的基因检测技术如何解决老兵身份认定的难题。
  稿件播发后,立即被《中国日报》和《环球时报》英文版全文刊登,还被包括西班牙埃菲社在内的诸多西方媒体采用,并成为当日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上“最受欢迎的中国新闻”。
  很多外媒在做DNA鉴定失踪士兵报道时,也都会不吝篇幅地讲述人物故事。
  2018年《福布斯》刊登了一篇文章讲述意大利挖掘出一座二战时期的万人坑,清理出上百具尸骨并得到DNA鉴定。文章开篇就是介绍挖掘背后的沉重历史:1944年3月一队纳粹士兵在罗马遭到意大利战士的抵抗袭击,导致33名德国人死亡。后来德军为了报复,决定每死一名德国人,就处决10名意大利人。最后335名意大利人阴差阳错地被围捕起来,被枪杀在一个山洞里。
  2019年,包括美联社、CNN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了一位法国老人的寻亲故事:他花了大半生寻找二战时到欧洲打仗的美国大兵父亲,最后通过DNA检测发现自己有个同父异母的美国弟弟。外媒记者们也是以典型故事贯穿文章始终,充分利用细节、引语等手法,极尽“煽情”之能事。
  然而,我们平日见到的大多数科技新闻仍停留在简要消息的层次。比如,中国科学家新发现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就,研究取得什么进展,未来将应用在某某领域。这样写很安全,但也很平淡。
  科技在任何方向上的发展都必然会对具体的人产生影响。无论是新药对个体生命的延展,还是某个新技术对一个行业甚至一代人的塑造,都值得挖掘和展示。科技报道也当然可以通过可读性强、充满人情味的故事拉近和读者的距离。
  近几年,有关中国抗美援朝志愿军、远征军遗骸鉴定的新闻屡现报端。很多民间公益组织还设立了“阵亡将士遗骸寻找与归葬”的项目,不仅让遗骸重归故土,还要为每一具遗骸进行DNA鉴定,建立数据库,为将来寻找到他们的亲属留下希望。这些进展中的事业也给我们后续报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故事和线索。
  让外宣报道里的科技概念“接地氣”
  对外科技稿件,最基本的要求是向国外的“外行”读者讲清楚报道涉及的科学技术到底是什么,相比前人的成果有什么创新之处。这就要求外宣工作者在准确理解中文有关表达的基础上,合理运用举例子、打比方、作对比等方式,用简单、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科学研究的专业内容。
  上面提及的几篇文章中,提取并鉴定DNA是最关键的科学信息。中外媒体在报道时都添加了“DNA提取困难”的背景:“由于时间久远,战争年代的烈士遗骸几乎都在野外暴露超过70年,DNA受到严重污染。”这个信息说明了传统的DNA检测技术并不适用于陈旧遗骸DNA鉴定。
  澳大利亚SBS广播公司在稿件中说到,气候和环境是导致DNA快速降解的原因。“亚太地区的高温、湿润和细菌的侵蚀会让骨骼很快退化。”新华社稿件详细列举了遗骸可能受到的不同类型的污染,比如采样人员的触摸、唾液,以及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还有兵器等金属腐蚀,让读者有更直观的认识。
  并不是所有的科技词汇都可以轻松地被通俗化解释。可能有些概念,对于没有相关科学背景的人来说,的确很难理解,需要作者下一番功夫。不过记者依然可以采用对比等手法帮助读者理解生僻的新概念。比如新华社在稿件中将遗骸与普通人的DNA片段长度进行对比。SBS的记者还在报道中运用数字对比新旧DNA检测技术在成功率上的差异。
  再比如,新华社文章中提到“DNA扩增子体系”。记者和科学家反复沟通后,把这个概念解释为“是一种可以一次性检测多个基因位点,提高检测效率,增加准确性的方法”。而国内另一家媒体的解读似乎更胜一筹。文章索性就没有出现这个专业词汇,而是直接类比:“新方法就好比是一张精度很高的渔网,可以把过去漏掉的很小的鱼捕捞上来。”这种叙述是不是更加有“读者缘”?
  在具体用词上,对外科技报道也面临着如何平衡专业性和通俗性的两难选择。
  新华社原外籍改稿专家卡洛斯·欧德利(Carlos Ottery)曾提出,英文科技稿“不能出现太多需要查字典的生僻词汇,否则有碍阅读体验”。对外报道的主要读者不是科学家群体,而是科学基础并不突出的普通大众,而这时“通俗”“接地气”就成为需要优先解决的需求,也是科技新闻外宣报道中需要秉持的重要原则。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坚持选用符合大众认知的简单词汇,采用简洁、精炼的写作手法,防止出现那些满篇都是GRE词语,读起来像学术论文式的文章。
  科学研究要有全球视野,科技新闻亦然
  开放合作是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特征。日前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聚焦“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这一主题,再次向世界传递出科学无国界的强烈信号。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等问题事关全人类的生存发展,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同时也启发我们,科技新闻对外报道也应该具有全球视野、人类情怀。
  比如在报道青藏高原环境研究时,新华社稿件曾通过采访东西方各国专家,尤其是印巴等邻国科学家和欧美相关科学成果,来说明这一中国地域性的研究关乎全人类。
  事实上,如前文所述,科技报道中最动人的部分始终是触及人类共通情感的故事,比如家乡、至亲、生死、希望等。
  SBS的记者在文章中特别提到发现当年日本侵略者的遗骸。作者并没有避讳,反而强调澳方科学家一旦确认遗骸是日本人,会与日方机构联系,让它们体面地回到自己的祖国。短短几句话,隐含的意义是,在生死和亲情,甚至科学面前,曾经的敌我矛盾没有那么重要。这一克制的叙述能够体现出媒体、科学家和社会舆论的开放、包容、理性。这种国民心态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努力想要呈现给海外读者的。
  在科技对外报道中,应当正确认识中国科技进步与世界的关系,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我们一方面要介绍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勤奋与努力,另一方面要展现中国科技界乃至中国社会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襟,避免陷入狭隘的对立情绪陷阱,甚至激发海外负面解读。比如,中国花费巨资搞航天的目的是什么?中国的基因研究会不会带来风险?秉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国推出的新科技当然不会用来征服或是毁灭世界,中国的科研会坚守伦理底线,中国创新也不会只局限于造福中国人民。这些理念在中国读者中是普遍共识,但在多数海外读者看来仍需要证明。因此,建立和维护中国科技界良好的国际形象,不能靠只做不说,而是需要通过每一篇扎实、生动、理性的科技报道,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世界。
  综上所述,科技新闻的对外报道,不仅要求新、求快,也要善于抓住机会发掘故事,讲好故事。这就要求我们要将新闻性强的科技热点融入涉及民生的小叙事中,为高精尖的科技进步赋予人类共通的人文关怀,让科技报道有深度、有高度,更有温度。
其他文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全面盘点国际传播资源,鼓励中央和在沪外语媒体深入一线采访,引导驻沪外媒客观报道,用好在沪跨国企业和在沪外籍人士等各种渠道和资源,在全球各地坚定发出中国战疫声音,讲述上海抗疫故事,尽最大努力争取国际舆论支持,引发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等国际知名政经人士的广泛关注。  一、创新传播内容与形式,讲好抗击疫情的生动故事  坚持内容优先,讲述国际社会易于理解的感人故事。上海市政府新闻办
期刊
自2020年1月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中国近年来最为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中国第一家全数字英文媒体“第六声”(Sixth Tone)上线逾4年来所报道的最为沉重复杂的新闻事件。从1月20日晚钟南山院士在中央电视台宣布新冠病毒可以“人传人”的那一刻起,“第六声”便进入了“战时状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布新闻、特写及评论,让国际读者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有关疫情客观而全面的信息。在这一新闻生
期刊
《病毒,巨大的挑战》Virus, la grande sfida  意大利里佐利出版社  2020年3月出版  作者罗伯托·布里奥尼(Roberto Burioni)是位意大利医生、学者和科普作家。作者在新书中虽有些偏激的言论,有些描述也不够准确,但对中国政府果断高效抗击病毒的行动给予称赞。作者谈到了病毒的起源和性质、病毒从动物到人类的传播、流行病在人类历史上造成的毁灭性影响等话题,认为新型冠状病
期刊
2018年8月16日,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系列高端沙龙之“壁垒与对话: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在北京举行,一大批中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在跨文明对话的语境下,探讨中国文化如何打破壁垒实现真正“走出去”。会上,来自多伦多大学的沈清松教授用“外推理论”阐释了自己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独到见解,他指出,文化“走向陌生人的心灵包含三个层次:语言外推、实践外推和本体外推”。只有经过这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地外推,“走出
期刊
一、研究背景  欧洲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中国和欧盟于1998年建立伙伴关系,2003年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近年来,中国、欧盟及其战略伙伴关系在快速变化的国际政治格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期刊
2020年初至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受到各国媒体关注。虽然目前最早的确诊病例在中国,但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蔓延,其他国家现存确诊病例早已超过中国。国际媒体的报道重心也由中国转向世界。  《华尔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财经媒体之一,也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保守派媒体之一。自疫情萌发初始,该媒体就对中国疫情持续发表了多篇报道。其中一
期刊
2019年12月16日,“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以“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为主题,来自波兰、葡萄牙、吉尔吉斯斯坦、埃及等国的政要、驻华大使、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的未来”等议题展开研讨。现对现场部分中外嘉宾发言主要观点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中国为全球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尼泊尔驻华大使利拉·马尼·
期刊
2016年11月,美食博主李子柒以爆款视频“兰州牛肉面”崭露头角,在国内逐步成为网红。2019年12月,李子柒个人频道在优兔上订户量接近800万,直逼美国著名媒体CNN在该平台的订户量,为中华文化收获了大批异域他乡的热情拥趸。李子柒在海外网络平台传播短视频,商业目标是其主要驱动力,最终却能实现经济效益和中华文化传播的双丰收,令很多人始料未及。探析这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国际传播个案,对全球化背景下
期刊
一、调查基本情况  新世纪以来,中拉关系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当前中拉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深,整体合作取得历史性突破,中拉关系已经进入全方位发展的新时代。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企业在拉美地区的形象,2019年6月至8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联合中国报道杂志社与凯度(Kantar China) 共同在拉美五国开展了第6次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调查国家
期刊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宏伟倡议,当年秋季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后来的学者将之称为“一带一路”。2014年,当时的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提出了“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在两国最高元首亲自推动下,“一带一路”倡议和“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实现顺利对接。由此完成了哈中两国战略合作的顶层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