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谭屑

来源 :阅读(书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gang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老夫子有言:“花样繁多风味足,民间小吃韵悠长。”
  没有一种事物能够如民间美食这样贯穿每个人一生的记忆,让人如此回味无穷,它简直就是一种笃定的信念,能伴人度过清贫、富有、落寞、热闹、孤独等等生命的各个时刻。
  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生命况味下,每个人的每个年龄段都保存有自己的民间美味记忆。
  锅出溜
  “锅出溜”,在东北地区是一种很常见且很有特点的美食。它制作简单,是从大铁锅边“出溜”出来的一种米饼,因形状和大小像牛舌,东北又将它叫做“牛舌饼”。
  有时候真感谢儿时乡下的淳朴生活,那时也没有这么多制作为成品来出售的食物,大多数家庭吃的食物都要亲力亲为,所以小时候有幸看到过“锅出溜”的具体制作过程。首先制作这道食品得有好用的家什。说起这做吃食的家什,许多工具在现代小家庭中不多见了——有大黑铁锅、土锅灶、洋铁盆、木把的铁菜勺等,这些都制备齐了,才能做出地道的东北“锅出溜”。现在没有大铁锅等物件,所以很少有人在家做这种美食了。市场上有小摊贩将大铁锅改成电动旋转铁盘,将水面摊在上面来做“锅出溜”,但摊出的形状都是统一大小的圆饼子,早就没有了牛舌状的神韵了。除了制作的家什要全之外,还要把做“锅出溜”的各种东北小杂粮上石磨细磨,磨成水面。原材料不同,制出来的“锅出溜”的口感就不同,玉米面的清香,小米面的微甜,也有的几种杂粮掺在一起。记忆最深的是在小学同学家吃过一次大米面的“锅出溜”。那时条件有限,大米是少有的细粮,细粮细作,那真就不得了的解馋,一气吃了两个,那个香甜的美妙味道,穿透脑海的尘封记忆,至今还在齿间盘旋回转,挥之不去。
  “锅出溜”除了食材的选择决定口感,想来,还有它独特的制作过程。把磨好的水面盛在大洋铁盆中,加入砂糖,不停搅啊搅,直搅到特别稀的糊状。做饭讲究统筹方法,乡下没有那么多时间磨洋工,所以边搅米糊糊边将土灶下的柴火点着。待灶下柴火烧得旺起来时,大铁锅受热,升起青蓝的烟气,这时用刷子往铁锅的锅边上薄薄地刷一层黄莹莹的豆油,也有用猪皮蹭的,然后用铁勺子舀上一点稀稀的米糊,顺着锅沿往下倒。只听“刺啦”一声,油烟腾起,稀糊糊没等到锅底,已然凝成一张软软的、或浅黄或米白的薄饼。我非常享受这米糊入锅时的“刺啦”声,有点像葱花爆锅,有时甚至听到这响声,就口水泛起,条件反射原理端的厉害,要说美食除了味道,也是有声音的,是种有声有色的美妙感官享受,这就是自己动手制作美食的美妙之处。随着铲子将“锅出溜”起出锅,清新的米香直窜入鼻中。现烙现吃的“锅出溜”口感最好,河山细微,民间久远,这些精美的食品曾那样真实地温暖过我们纯洁的胃,滋润过淳朴而又甘甜的清寒生活,这些都值得我们留念。一盘简单的美味,一杯干净的白水,一个褪去尘嚣的生活,思量再三,仔细咀嚼着模糊的过往,原来不变有不变的好。
  记忆中的辣椒油
  儿时在乡下居住时,辣椒油给童年清汤寡味的生活镀上了一层明亮而温暖的色彩,多少年之后那段的记忆片段还在我的头脑中熠熠发光,香透骨髓。
  想想那时的辣椒油真是好东西啊,相当解馋。
  最馋老爸炸的辣椒油了。老爸的方法是,把研磨得最细的辣椒面放到小瓷碗中,只装半碗。把黑铁马勺放到烧暖气土炉子的炉圈上,里面放上几菜勺黄盈盈的东北纯豆油,等油烟轻轻腾起,缓缓地把熟油倒入小碗中,红辣椒面开始泛沫,焦香味儿开始四溢出来,老远就能闻着。有时候,我放学时一进院就嚷,“又炸辣椒油了”,大人就会说,“这孩子是狗鼻子!”那时食物纯,无添加剂,不转基因,不加苏丹红,不含三聚氰胺,做啥都香。多少年后,那一碗红彤彤的辣椒油的香味犹存,真真切切地浸在我的脑海中和我的味觉里,是我挥之不去的温暖影像。
  20世纪80年代时,东北乡下的冬天几乎没有什么菜,常喝的是稀里晃荡的酸菜汤、红萝卜条汤,而且冬天极冷,常常户外大雪泡天,四野无人,百木凋零。一到每个温暖的晚饭时间,家家屋内柴火烧得极旺,大黑铁锅中炖着花汤菜翻着滚。这时若盛上一大碗汤菜,撒几小撮鲜葱花末儿,再加一小汤勺漂浮着的、鲜红的辣椒油,哎哟……红彤彤的油花浮在汤面上,你就转着碗边,边看边吸溜,那汤混着辣椒油的醇香,和着热气腾腾,已然扑入口鼻,相当的鲜!相当的热乎!这新出锅的汤菜,这么一调和,微辣清新,一吃一身汗,再就着这样的汤菜,泡上一大碗白饭,下肚之后,十分熨帖,在这极冷的冬天,特别的解乏。
  东北名菜“尖椒干豆腐”
  东北有道名菜,名字特别普通,却深为人喜爱,那就是“尖椒干豆腐”。
  这道菜宜素宜荤,区别就是在炒尖椒时是否加上点肉片。东北青辣椒的最大特点不是辣,是清新味儿,炒食时还不容易出水,但炒青辣椒时最注意的是火候,这样才能保证炒出来的辣椒不失清鲜味儿。一般来说先炒肉片和干豆腐,然后加盐、糖、料酒等各种调料,入味后,再一齐加入老汤和青辣椒,大火翻炒几下,最后用一点点淀粉勾勾芡,收收汁儿,这样这盘菜中就是芡中有汁儿,汁中有油,油中有味儿,就可以出锅盛盘。
  肉类食物烹制到熟的时间比蔬菜类的食物需要的时间长,肉和青椒一起加热,等到肉熟透了,辣椒就熟過劲了,皮皮的,水水的,味道早就流失,口感不好。
  所以,炒这道菜最好素炒,当然也有素菜荤作,加点肉片的。若实在馋肉,也可以加肉片,但最好选上五花精肉,切成两公分大小见方的薄薄的小片。炒时,将五花肉先放进锅,就着热油,大力翻炒,待五花肉煸出油后,加入切好的干豆腐片,再加点清水或老汤,干豆腐吸入汤汁特别鲜嫩,入味,而且干豆腐吸水,清水和老汤可以适当地多加一点。这道菜要点是,干豆腐和辣椒,不能一起炒,否则辣椒火大了,干豆腐却没有入味儿。
  别说,就这道家常菜而言,我总结的这套经验在清才子袁枚的《随园食单》的“配搭须知”中,找到了精妙的理论依据,“凡一物烹成,必需辅佐,要使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才有和合之妙”。民以食为天,看来这吃的,从古至今大有融通之处,无论庙堂草莽。    孜然炒面
  前段时间,无意中复制出上学时吃的洛阳孜然炒面,一口品出光阴的味道,不禁欣喜。
  洛阳孜然炒面,是油炒的面丝,而不是那种用滚水沏的油面糊糊,不可弄混,二者完全是两种食物。
  洛阳孜然炒面的选料是上好的龙须面,就是那种细细的,筋道的面丝。将要入馔的面放入锅内蒸,蒸汽渗入面体,变软,但不沾手,就可以做翻炒的准备了。
  将底油倒入锅中,加热,待油微微腾起蓝烟时,用姜丝爆锅,然后将面倾入锅中翻炒,边炒边用锅铲将面体划散,待面体受到热油的浸渍后,放入各种佐料,盐、白糖、花椒等,面体炒得干焦时,放入豆芽、大白菜、油菜、青菜等,菜和面应是各半,我喜欢吃菜,一般放大量的青菜。青菜遇热时,变成翠绿色,稍微点少许清水、几滴老抽调色,撒点味素、香油,当然孜然炒面嘛,孜然也要扬一小把,加速翻炒,快速盛盘即可。
  洛阳孜然炒面有孜然的浓烈香气,咸香盈口,颜色也漂亮。最常见的炒面有素炒、肉丝和鸡蛋。素炒是多加青菜。肉丝面就是在面条开炒之前,将切好的寸余长精猪肉的肉丝在热油中爆几下,待肉变色后,再向锅中倒入面条即可开炒。也有先把肉丝炒好,边炒面边放熟肉丝的。肉丝炒面,肉丝嫩红,面体油黄,配上碧绿的油菜,煞是漂亮。而鸡蛋炒面,则是一切程序结束后,在锅中另煎一只鸡蛋。我喜欢吃嫩点的煎蛋,一般是煎单面的。煎蛋时,待热底油将贴在锅底的蛋清微微鼓起,煎蛋的周围已然卷起一圈微焦的蛋清泡泡,而浮在上面的蛋黄遇热蒙上一层白膜,这时将煎蛋铲出放在炒好的面上,蛋清莹白,蛋黄却嫩嫩的,筷子一挑蛋黄能淌出来。这样的鸡蛋炒面一眼看去,澄黄的面条、白色的蛋清、金黄的蛋黄,再衬上月白的豆芽儿、绿油油的青菜,赏心悦目。
  炒面的配汤也十分诱人。置一大瓷碗于案板上,碗底放一小捏蔥末儿、香菜末儿、盐、味素,舀入少许已滤去油沫和肉渣的老汤,再加滚水,一碗清汤调制而成,有白有绿,煞是好看。这种汤清鲜爽口,趁热喝,暖身暖胃。手巧不如家什妙,总认为那种敞口的双耳平底铁锅用来烹制炒面最好,受热快,易于掌握火候。夏天夜市,常常有这种炒面摊儿。炒面师傅在黄土垒的灶上支一口双耳薄底小锅,灶中蓝荧荧火苗轻微微地舔着锅底。炒面的时候,师傅往往一只手垫着白抹布掐牢双耳锅的一耳,来回掂着,另一只手用锅铲划、翻、磕、敲,动作极麻利,“叮叮当当”中,没等面炒好,一波波的浓香渐渐地袭来,早已沁人心脾了。
  清代笔记《小豆棚》序曰:“盖能用忙中之闲,而闲及自忙中化出;无他,贵心耳。”是啊,再忙也不能让心忙,连做碗炒面的工夫都没有,人生也就没有什么生趣了,连苏老夫子都“我生涉世本为口”嘛。
  (摘自清华大学出版社《饮食谭屑》一书)
其他文献
1995年的春晚——那时候我还经常看电视,春节晚会上的一首歌狠狠打动了我:老狼唱的《同桌的你》。至今我还记得歌词的只言片语“——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  流行歌曲很像流感,非常容易传染。随着这歌声,一股怀旧风强劲刮起。老同学之间纷纷串联。大学、中学、小学都搞校友聚会。一时间,三日
期刊
本书,读得我满心喜悦。  旅人不同于常人,有一种独特的心境,他们在荒漠相遇,在街市邂逅,一抬眼就能彼此沟通。读这本书也是这样,才翻几页就知道遇上了同道,因为我也称得上是一个老资格的旅行者。同时我也立即明白,为什么这本书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就能在英语世界销售40万册。世上同道不少。  为此我要郑重地把这本书推荐给中国读者,因为他们中有很多人已经是旅行者,或者正在准备做旅行者。这本书就是阿兰·德波顿的《
期刊
青春不语,苍天含泪。时间见证了我们因为一位青年扶贫干部的离去而流露出的哀伤。  10月7日晚,国庆假期即将结束。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结束了脱贫成果验收工作,坐上回县里的车,打算加班写验收报告。不料途经陇南武都区两水镇时,车辆坠河,张小娟不幸遇难,年仅34岁。  张小娟是藏族人,1985年出生于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2003年,她考入中央民族大学,
期刊
赫尔曼·梅尔维尔(1819-1891),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之一,与纳撒尼尔·霍桑齐名。梅尔维尔生前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20世纪二十年代声名鹊起,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文学的巅峰人物之一。 英国作家毛姆认为他的《白鲸》是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其文学史地位更在马克·吐温等人之上。梅尔维尔也被誉为美国的“莎士比亚”。  第三天的清晨是在几乎所有人的瞭望之中到来的。  就像前几天他们遇到
期刊
2019年12月29日,由省作家协会和高郵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六届汪曾祺文学奖日前在高邮揭晓。由国内著名评论家组成的评委们现场投票,最终评选出莫言的《等待摩西》、鲁敏《火烧云》、艾玛《白耳夜鹭》、叶兆言《滞留于屋檐的雨滴》、毕飞宇《两瓶酒》、阎连科《道长》、次仁罗布《红尘慈悲》、姚鄂梅《旧姑娘》8部作品获第六届汪曾祺文学奖。  据介绍,本届汪曾祺文学奖组委会全面梳理了2017-2018年短篇小说
期刊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家钱谷融先生于2017年9月28日晚9时08分在上海市华山医院逝世,享年98岁。这一天也是他的生日,当天上午,他的家人、学生都来到华山医院病房为先生祝寿、合影留念,先生精神也很好。钱先生很高兴,还自己切了蛋糕。华山医院负责照料钱先生的一位护士说,虽然平时交流不多,但先生很乐观,每次去打针发药都是笑嘻嘻,他心衰很厉害,还有其他病被限制喝水,“有两天他和我们说,好想吃冰激凌。”  一、
期刊
《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绕不过的一本书,不仅因为它是古代诗歌的开端,更因为它热情浪漫,意境唯美,尤其是其中出现了许多美丽的植物,光听名字都觉得惊艳。  那么,这些《诗经》名物究竟长什么样子呢?日本江户时期的儒学家细井徇撰绘了一本《诗经名物图解》,其中细腻精致的配图,让典雅诗句中的花草虫鱼都生动了起来。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国风·卫风·木瓜》)  白茅 野有死麕,
期刊
2020年1月1日,南京图书馆“文化走读”活动正式与读者見面。首期文化走读的主题是《走进明城墙》。活动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馆藏推荐书目《旷世城垣——南京明城墙》的作者朱明娥教授亲临活动现场,朱教授从明城墙墙体结构、城砖制作、防水排水系统等专业角度为大家解读,让读者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第二部分,朱教授将同比例、同尺寸仿制的城墙砖带到现场,让读者对墙砖上的文字进行传拓体验。第三部分,带领读
期刊
单向街的北三环爱琴海店停业,威尼斯沉船书店被淹,三里屯的老书虫因所在地的违章建筑待整顿宣布休业,“台湾第一家24小时书店”诚品敦南店也因租赁到期即将熄灯……最近关于书店的新闻很多,也因为大众媒体的关注,书店又再次回归到了人们的视野当中,只是浪潮褪去,留下的或许是许多爱书人的遗憾。  经营好一家书店,究竟需要靠什么?是书还是人?我们今天想要跟大家谈起的是一家哈尔滨的独立书店,在它即将迎来一周年店庆的
期刊
塑形艺术是中国民间工艺中最常见的门类,泥塑、面塑、糖塑等历史悠久,深受百姓尤其是儿童的喜爱。  在安徽淮北有一商姓人家,祖祖辈辈从事面塑,到商远平已是第六代传人。他们制作的商派面塑,题材广泛,涉及古今中外,五行八作;随手取材,经捏、搓、揉加之巧用工具进行点、划、拍打,顷刻之间一个个人物、动物、景觀、活动场面即完成于指间,活灵活现。  过去走街窜巷、沿途叫卖、不登大雅之堂的商派面塑艺术,如今已走进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