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結合工作实际对栎类苗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出苗率、苗高、地径生长、净光合效率以及生长综合表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栎类苗木对光照的需求是保证栎类育苗成败的关键因子。
关键词:栎类;光照强度;出苗率;苗木生长
中图分类号:S7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095-1
栎类属于壳斗科栎属,主要分布于暖温带和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内,是我国特产的木本粮油植物,也是传统的畜禽优质饲料。天水常见种有辽东栎、锐齿栎、栓皮栎、麻栎、槲栎等,被群众称为铁杆庄稼。为探讨栎类苗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差异的影响,我在苗圃进行了本次实验。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供试种子于2002年秋季从山门林场采集,供试树种为辽东栎,去劣精选后在冷库0-5℃条件下储藏,供实验用种子平均单重为1.87g。
1.2 实验方法
1.2.1 种子处理 为了模仿野外种子受虫兽危害状况,在实验中采取了全粒(对照)、半粒(尾部切去1/2)、1/3粒(尾部切去种皮1/3)的3种处理方法。播种前用0.2%的甲醛溶液消毒并浸种3天,每12小时换水一次。
1.2.2 光照控制 为了摸清光照对栎类幼苗前期生长的影响,在试验中采取了全光,80%遮阳网,50%遮阳网及80%+50%的双层遮阳网进行了遮光试验。
1.2.3 播种接种 播种接种采用的是土法接种,即从辽东栎纯林中控取地表以下10-30cm的腐殖土过筛后,撒于播沟内覆盖种子。
1.3 实验区设计
实验区按栎类对光照强度的反应设置为100%区、80%区、50%区、30%以下区。每个实验区分为1/3粒区、半粒区和全粒区,设播种接种与不接种两个对照区,总共14组设定,3次重复,每个小区3m2,实验区总面积126m2。
1.4 测定方法
按设定的实验区,于2003年9月底进行播种,每个小区重复播种100粒,共种4200粒。播种后每5天记录1次幼苗根、茎、叶的生长发育情况;于2004年11月把所有苗木分区标记挖出,测定记录苗高、地径、根长及侧根数量,并于6月份根据叶片色泽、厚度测定净光合效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遮光处理对出苗率的影响
幼苗出土期出苗结果100%光照强度时对应1/3粒、半粒、全粒分别为:58、67、78;80%为63、74、83;50%为:72、81、87;30%以下为:87、88、96。从光照分析来看,出苗率随光照减弱而渐高。从种子完整性与出苗率的关系看差别不大,证明栎类种子的种皮对种子发芽无阻碍作用。
2.2 不同种子光照处理对苗木保存率的影响
苗木在生长期结束时的保存率100%光照强度对应1/3粒、半粒、全粒分别为8、11、25;80%为:21、32、54;50%为:16、27、47;30%以下为:9、13、26。可以看出50-80%光照范围苗木保存率明显优于100%以上和30%以下光照区。从种子完整性看,完整种子保存率最高达54%,而1/2,1/3处理的保存率最高仅为32%和21%,这说明虫兽害对种子的成苗有很大影响。
2.3 播种接种对苗木成苗的影响
本试验采取的接菌和未接菌两种对比表明接种对种子出苗影响不大,但苗木保存和前期生长与接种菌根有直接关系,接种的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保存率4个数据分别为:18.6、0.29、18.9、11、54;对照的数据分别为:14.5、0.21、15.4、6.29。以上对比是在全粒及50%光照强度下进行的,试验表明接种苗4项指标均优于对照苗,说明栎类苗木早期生长,主要依靠菌根菌吸收养分。
2.4 处理对苗木的生长
2004年11月把苗木按分区分组挖出,测定苗高100%光照强度时对应1/3粒、半粒、全粒分别为14.5、15.4、18.6;80%为21.9、22.1、28.9;50%为22.2、22.3、31;30%以下为14.3、17.2、18.4。测定地径长100%光照强度时对应1/3粒、半粒、全粒分别为0.21、0.23、0.29;80%为0.25、0.30、0.35;50%为0.30、0.29、0.32;30%以下为0.22、0.19、0.28。测定主根长100%光照强度时对应1/3粒、半粒、全粒分别为15.5、15.5、18.9;80%为17.8、16.3、20.1;50%为17.2、17.1、22.2;30%以下为8.9、9.6、12.1。苗木的各项指标在全粒区随光照强度偏出50-80%范围逐渐降低,而且在同一光照区,全粒明显大于1/2和1/3处理的苗木。说明栎类苗木在相对光照强度50-80%之间为其适生区。
2.5 处理对苗木的净光合效率
从生长季节观察叶片色泽和厚度可以看出栎类苗木在50-80%光照强度下净光合效率高,当光照大于80%时,叶片呈现枯黄现象,生长滞育;当光照过弱小于30%时,叶片淡绿而薄,光合效率明显降低,苗木生长缓慢。
3 结论
一般认为,当光照强度低于生理范围时,植物不能完全补偿光照,光合作用不能提供足够的有机物供植物生长,导致植物停止生长或死亡。本实验结果证明光合效率在50-80%之间,栎类苗木的各项生长指标表现正常,偏离这个范围,苗木生长明显受到影响,由此可见,栎类育苗成功的关键是:一是采用无病虫鼠兽危害的优良种子;二是及时进行菌根接种;三是幼苗期进行人工遮光。
参考文献
[1] 何平.光状况对油松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1993,13(1):92-94.
[2] 陈有民.国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第一版,1990.
[3] 植物生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第2版,1993.
[4] 森林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第5版,1996.
作者简介:宋继忠(1980-),男,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山门林场助理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技术推广。
关键词:栎类;光照强度;出苗率;苗木生长
中图分类号:S7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095-1
栎类属于壳斗科栎属,主要分布于暖温带和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内,是我国特产的木本粮油植物,也是传统的畜禽优质饲料。天水常见种有辽东栎、锐齿栎、栓皮栎、麻栎、槲栎等,被群众称为铁杆庄稼。为探讨栎类苗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差异的影响,我在苗圃进行了本次实验。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供试种子于2002年秋季从山门林场采集,供试树种为辽东栎,去劣精选后在冷库0-5℃条件下储藏,供实验用种子平均单重为1.87g。
1.2 实验方法
1.2.1 种子处理 为了模仿野外种子受虫兽危害状况,在实验中采取了全粒(对照)、半粒(尾部切去1/2)、1/3粒(尾部切去种皮1/3)的3种处理方法。播种前用0.2%的甲醛溶液消毒并浸种3天,每12小时换水一次。
1.2.2 光照控制 为了摸清光照对栎类幼苗前期生长的影响,在试验中采取了全光,80%遮阳网,50%遮阳网及80%+50%的双层遮阳网进行了遮光试验。
1.2.3 播种接种 播种接种采用的是土法接种,即从辽东栎纯林中控取地表以下10-30cm的腐殖土过筛后,撒于播沟内覆盖种子。
1.3 实验区设计
实验区按栎类对光照强度的反应设置为100%区、80%区、50%区、30%以下区。每个实验区分为1/3粒区、半粒区和全粒区,设播种接种与不接种两个对照区,总共14组设定,3次重复,每个小区3m2,实验区总面积126m2。
1.4 测定方法
按设定的实验区,于2003年9月底进行播种,每个小区重复播种100粒,共种4200粒。播种后每5天记录1次幼苗根、茎、叶的生长发育情况;于2004年11月把所有苗木分区标记挖出,测定记录苗高、地径、根长及侧根数量,并于6月份根据叶片色泽、厚度测定净光合效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遮光处理对出苗率的影响
幼苗出土期出苗结果100%光照强度时对应1/3粒、半粒、全粒分别为:58、67、78;80%为63、74、83;50%为:72、81、87;30%以下为:87、88、96。从光照分析来看,出苗率随光照减弱而渐高。从种子完整性与出苗率的关系看差别不大,证明栎类种子的种皮对种子发芽无阻碍作用。
2.2 不同种子光照处理对苗木保存率的影响
苗木在生长期结束时的保存率100%光照强度对应1/3粒、半粒、全粒分别为8、11、25;80%为:21、32、54;50%为:16、27、47;30%以下为:9、13、26。可以看出50-80%光照范围苗木保存率明显优于100%以上和30%以下光照区。从种子完整性看,完整种子保存率最高达54%,而1/2,1/3处理的保存率最高仅为32%和21%,这说明虫兽害对种子的成苗有很大影响。
2.3 播种接种对苗木成苗的影响
本试验采取的接菌和未接菌两种对比表明接种对种子出苗影响不大,但苗木保存和前期生长与接种菌根有直接关系,接种的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保存率4个数据分别为:18.6、0.29、18.9、11、54;对照的数据分别为:14.5、0.21、15.4、6.29。以上对比是在全粒及50%光照强度下进行的,试验表明接种苗4项指标均优于对照苗,说明栎类苗木早期生长,主要依靠菌根菌吸收养分。
2.4 处理对苗木的生长
2004年11月把苗木按分区分组挖出,测定苗高100%光照强度时对应1/3粒、半粒、全粒分别为14.5、15.4、18.6;80%为21.9、22.1、28.9;50%为22.2、22.3、31;30%以下为14.3、17.2、18.4。测定地径长100%光照强度时对应1/3粒、半粒、全粒分别为0.21、0.23、0.29;80%为0.25、0.30、0.35;50%为0.30、0.29、0.32;30%以下为0.22、0.19、0.28。测定主根长100%光照强度时对应1/3粒、半粒、全粒分别为15.5、15.5、18.9;80%为17.8、16.3、20.1;50%为17.2、17.1、22.2;30%以下为8.9、9.6、12.1。苗木的各项指标在全粒区随光照强度偏出50-80%范围逐渐降低,而且在同一光照区,全粒明显大于1/2和1/3处理的苗木。说明栎类苗木在相对光照强度50-80%之间为其适生区。
2.5 处理对苗木的净光合效率
从生长季节观察叶片色泽和厚度可以看出栎类苗木在50-80%光照强度下净光合效率高,当光照大于80%时,叶片呈现枯黄现象,生长滞育;当光照过弱小于30%时,叶片淡绿而薄,光合效率明显降低,苗木生长缓慢。
3 结论
一般认为,当光照强度低于生理范围时,植物不能完全补偿光照,光合作用不能提供足够的有机物供植物生长,导致植物停止生长或死亡。本实验结果证明光合效率在50-80%之间,栎类苗木的各项生长指标表现正常,偏离这个范围,苗木生长明显受到影响,由此可见,栎类育苗成功的关键是:一是采用无病虫鼠兽危害的优良种子;二是及时进行菌根接种;三是幼苗期进行人工遮光。
参考文献
[1] 何平.光状况对油松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1993,13(1):92-94.
[2] 陈有民.国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第一版,1990.
[3] 植物生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第2版,1993.
[4] 森林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第5版,1996.
作者简介:宋继忠(1980-),男,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山门林场助理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