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构建各具特色发展模式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n2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新风培育为目标,打造了乡村旅游带动型、生态农业带动型、工业企业带动型、合作组织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城乡统筹带动型等“美丽乡村”创建方式。
  全省统筹兼顾不同資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类型等要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并突出特色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以点带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推动美丽乡村创建工作。
其他文献
连日来,随着气温升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23萬亩富硒早春茶渐次进入采摘期,当地茶农抢抓农时采摘早春茶上市销售。
期刊
2014年,广东省启动了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评选推介活动,从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中优中选优,评选推介米、猪、鸡、鸭、鹅、菜、果、茶、鱼、虾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评选推介,借助和发挥各种媒介的力量,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會对农业品牌的认识,引导消费者关注农业名牌,信赖农业品牌。  评选活动采取展销推介、论坛推介的形式,在全省分片区组织开展了5场现场推介会,以及十大
期刊
近年来,云南省独特的气候、物种、区域等优势正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通过举办农产品产销对接和推介活动,以多样化的销售模式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会主要做三件事:一是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把云南特色农产品资源整合起来,畅通多元化供销渠道;二是集中优势直接面对经销商,拓展销售渠道;三是全方位宣传推介农产品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2014年,云南省农业厅先后组织160多家农企在昆
期刊
近年来,江西省转变思路,由过去单一的境内促销转变为境内外促销并重,瞄准江西农产品的特色、优势,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搭平台、拓市场。2014年1月至11月,江西农产品出口总额8.9亿美元,同比增长2.72%。  强化会展促销,推动农产品对外贸易。组织13家农业企业分别参加了韩国、泰国、澳大利亚、波兰等国外知名农产品展会,开辟国际市场。组织10多家果品生产企业参加了中国东盟优质水果推介会,与泰国、柬埔寨等
期刊
近年来,山东省各地把田头市场建设作为促进农产品销售、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培育发展了一批专业性强、辐射范围广、带动一方产业发展的田头市场。目前,全省田头市场发展到1674个,年交易额836亿元,带动农户262万户,年增加农民收入119亿元,带动农户年均增收4500元。  田头市场对农民增收等带动功能日益显现。随着市场建设规模、档次的不断提高,市场设施日益配套,带动辐射半径也
期刊
2014年10月,以“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三届中国山东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青岛举办。这是农交会首次在省会以外的城市举办,青岛市坚持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确保办成一届国内最高水平的农业盛会。  青岛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主任的筹备工作委员会,全市65个单位和部门参与筹办与接待工作。按照節俭务实的要求,取消与农产品促销和贸易无关的内容,把精
期刊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席慕蓉的一首《乡愁》,平添了几分对故乡的怀恋、愁绪和怅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每个人都对故乡怀有特殊的情感,而那些淳朴静谧的农村更是很多人记忆中的故乡模样。  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原始的乡村面貌已经渐行渐远,随着城市生活中种种弊端的出现,人们开始怀念乡
期刊
甘肃省以产销衔接为基础,以创办窗口为重点,以部门合作为抓手,多措并举,全力推动农产品流通销售。  加大产销衔接,促进大宗农产品流通。组织举办2014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促进马铃薯外销,销售价格逐步上升。构建省外直销点,促进高原夏菜外销,全国80多个城市的100多个蔬菜批发市场都有甘肃高原夏菜直销点,并出口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引导果农顺时销售,促进苹果外销。  积极创办直销窗口,着
期刊
辽宁省以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为依托,积极采取措施,调动各方有利因素,努力营造良好的“美丽乡村”建设环境。以自然村为单元,有步骤、有层次逐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做到分步实施、科学治理,确保建设一处、治理一片、受益一方,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通过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庄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提升,乡村环境更加优美、农民生活更为富美、农村社会更趋和美。  黑龙江对高效种植业、健康
期刊
吉林省将“美丽乡村”创建与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小城镇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紧密结合,从全面、協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本地特点,树立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不同发展水平的标杆模式,推动形成农业产业结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与农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模式。通过加强技术支撑和项目推动,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经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