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蟾蜍幼蟾的摄食节律研究

来源 :特种经济动植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ei09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中华大蟾蜍幼蟾的摄食节律,在室内养殖箱养殖条件下,对中华大蟾蜍幼蟾进行每日不同时间点8次投喂和每日不同时间点1次投喂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每日8次投喂时中华大蟾蜍幼蟾表现出明显的摄食节律,摄食率高峰值出现在08:00和17:00,单次摄食率为0.65%~5.75%,日平均摄食率为(15.22±0.56)%.每日1次投喂时,摄食高峰出现在05:00、08:00、17:00,低峰值出现在02:00,摄食率为3.24%~8.83%,日平均摄食率为(6.09±0.26)%.相同时间段比较,幼蟾每日8次投喂组的日摄食率显著高于每日1次投喂组(P<0.05).得出结论,中华大蟾蜍幼蟾的摄食节律为晨昏摄食型,投喂频率、投喂量等因素直接影响其摄食.
其他文献
为提高葫芦饮片的质量标准评价体系,为葫芦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葫芦饮片进行定性分析,采用HPLC法测定莽草酸含量,并根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葫芦饮片水分、灰分.结果发现,葫芦饮片薄层色谱斑点均清晰明显,同时10批葫芦药材样品的水分为7.2%~9.4%,总灰分为3.8%~10.0%,莽草酸含量为0.002%~0.043%.
以\'同安红\'三角梅的茎段为试验材料,采用16种不同基质配比对\'同安红\'三角梅茎段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同安红\'三角梅扦插繁殖影响不同,蛭石:珍珠岩:泥炭土:牛粪=1:2:3:0.5配比发芽最快,时间为6 d;河沙:黄土:椰糠=1:1:1配比发芽率最高,达70%;蛭石:珍珠岩:泥炭土:黄土:牛粪=1:2:3:3:0.1配比生根率最高,达28%;蛭石:珍珠岩:泥炭土:鸡粪=1:2:3:0.5配比根长最长,达212.29 mm;蛭石:珍珠岩:泥炭土:牛粪
通过分析2021年保山市西邑乡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优质的青贮玉米品种,为种植户优选青贮玉米品种提供参考.
通过对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防控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应用H.E.染色对初生麋鹿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初生麋鹿小肠的肠壁由内向外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初生麋鹿空肠的绒毛高度和V/C比值均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P0.05),为研究麋鹿消化道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薄皮甜瓜在我国西南地区种植较少,通过在昆明地区开展引种试验,以期为薄皮甜瓜在西南地区种植提供适宜品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从北方引入的\'含香\'甜如蜜\'蜜世界\'香农白甜宝\'特大八里香\'花皮面瓜\'6个品种在云南昆明市小哨地区进行引种试验,比较其植物学性状,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结果表明,6个单作甜瓜品种均表现出良好的生长适应性和生长结果习性,\'含香\'蜜世界\'营养生长状况最佳,生果率高,单果质量大小适宜,果实长圆形,果心宽度适中,果实内在品质佳
从种子低温保存技术方法、影响因素、生理调控及应答策略、分子调控机制等方面综述了目前植物种子低温保存研究进展,并对种质资源低温保存技术的应用潜力进行展望,提出了植物种子低温保存的研究发展方向及建议,旨在加强植物种子安全合理保存.
通过对猪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不同生猪群体发病症状进行总结,提出猪流行性感冒的实验室诊断、鉴别诊断、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供参考.
运用两因素三水平完全组合试验设计方法,探讨滴灌条件下水肥设计对设施豇豆生长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制定出设施豇豆高产、优质的高效滴灌施肥方法.结果表明,灌水量20 m3/667 m2、施肥量N 15.8 kg/667 m2+P2O56.1 kg/667 m2+K2O 12.8 kg/667 m2为最佳水肥设计,有利于提高豇豆产量和品质.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实,是我国传统滋补类中药材,以北五味子为佳.北五味子多糖是其重要的活性成分,主要由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等组成.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北五味子多糖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肝损伤等多种药理作用,而北五味子多糖抗肝损伤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通过对五味子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发相关药物和进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