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性增生患者的护理探讨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ho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囊性增生的临床护理探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接诊的57例乳腺囊性增生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囊性增生采用强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和护理总有效率,有效减轻患者乳房肿胀、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乳腺;囊性增生;护理
  乳腺囊性增生又称乳腺囊性乳腺病,是妇女多发病,常见于中年妇女。是乳腺实质的良性增生,增生可以是囊肿发生于腺管周围;也可以在乳管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乳头状增生伴乳管囊性扩张;还可以是乳管及腺泡上皮增生发生[1]。本文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接诊的57例乳腺囊性增生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接诊的57例乳腺囊性增生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8例,均为女性,年龄范围:24-46岁,平均年龄:(35.83±1.42)岁。对照组29例,均为女性,年龄范围:25-43岁,平均年龄:(33.70±2.4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加入乳房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按时让患者服药,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每次月经前期宜限制盐摄入;遵医嘱服用中药或中成药;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病症。
  1.2.1饮食护理 在饮食上注意每次月经前期宜限制盐摄入,以减轻水肿。应避免饮用含咖因的饮料。
  1.2.2乳房护理 指导患者护理乳房,减轻乳房疼痛,建议患者穿戴能支撑和托起乳房的胸罩,以利于减轻乳房胀痛;疼痛时,局部冰敷或热敷可暂时减轻乳房疼痛。
  1.2.3药物护理 本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遵医嘱服用中药或中成药,如口服中药逍遥散、乳康宁等。对于肿痛剧烈者,可遵医嘱用利尿剂、维生素E和复方维生素B。口服避孕药可抑制雌激素的过度分泌,应用孕激素可纠正黄体不足[2]。对局限性乳腺囊性增生患者,应在月经后1周至10天内到医院检查,若肿块变软、变小或消退,则可以继续中药治疗。若肿块无明显消退者,建议到医院检查,考虑组织活检;对于已有对侧乳腺癌或有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者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1.4疗效评价标准 (1)护理效果评价标准。显效:患者自诉乳房肿胀、疼痛消失;有效:患者自诉乳房肿胀、疼痛减轻;无效:患者自诉乳房肿胀,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满意度评价标准。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仪容仪表、服务态度、服务水平、礼貌等几个方面,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85分,一般满意84-76分,不满意≤75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 28例实验组患者显效24例,有效3例,无效1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6.42%;29例对照组患者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3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8.6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8例实验组患者非常满意20例,一般满意8例,不满意0例,满意度为100%;29例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8例,一般满意7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为86.2%;实验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腺囊性增生的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明了。可能主要由内分泌障碍引起,一是由于女性体内性激素代谢障碍,尤以雌、孕激素比例失调突出,使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及复旧不全;其次是女性激素受体的质和量异常,导致乳腺增生。突出的表现是乳房胀痛和肿块,部分患者呈周期性[3]。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往往在月经前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询问患者是否有经期前乳房胀痛,疼痛在月经后是否缓解,呈周期性。乳房红外线扫描有助于乳腺囊性增生的診断。体检发现一侧或双侧乳房有弥漫性肿块,可局限于乳腺的一部分,也可以分散于整个乳房,肿块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大小不一,质韧而不硬,增生区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不明显。少数患者可有乳头溢液[4]。
  参考文献:
  [1]李琳,卞卫和,任晓梅.8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中医辨证分型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年 21卷 第04期.
  [2]施卫星.人文精神:整体护理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391-392.
  [3]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裴晓华;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病机[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4]吴新财,薛玉,吕小莉.高频彩超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19(2):176-178.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9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16例,针对16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回顾分析。结果 对比分析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率变化,护理前20例患者心率测量均>140次/分,经护理后患者心率均维持在90次/分。护理后明显低于护理前,p50mmHg,怕热多汗,皮肤潮红,皮温增高,突眼,手震颤,腹泻,甲状腺增大。  1.2统计分析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月-11月,我院收治的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2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年龄在35岁以下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概率小于超过35岁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论临床通过手术治疗,提高患者自身机体抗病耐受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治疗  甲状腺分左、右两叶,覆盖并附着于甲状软骨下方的器官两侧,中间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1月-1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因溃疡穿孔而就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22例,所有患者临床经过诊断及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后全部行手术治疗。结果 经手术治疗效果显示,22例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11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吞咽困难症状评估,评估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评估分满分50分,患者手术治疗前吞咽困难症状评估分为37.8
期刊
【摘要】目的: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3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17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17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2%。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具体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4例,观察组选择优质的临床护理,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恢复情况良好,呼吸困难,发绀等发生率低,运动耐受能力强,满意度高,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临床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期刊
【摘要】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护理措施,随机分组,实验组14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14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眩晕病的临床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2月-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眩晕病患者30例,针对临床资料分析眩晕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经利多卡因治疗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1例,B组患者经纳洛酮治疗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4例,通过显效率与有效率对比,说明A组与对B组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用利多卡因加纳洛酮治疗眩晕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结论通过分析病因及病症针对性用药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以来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20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2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5%。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综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甲状腺疾病患者20例,针对临床超声检查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甲状腺 良、恶性病变纵横径 比,良性病变组 (0.75±0.30)、恶性病变组 (0.97±0.61),两组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孕产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原则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2月-11月,我院救治的孕产期心力衰竭患者22例,临床均用药治疗。结果通过药物治疗后22例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呼吸困难、泡沫样痰症状的评估,药物治疗前患者呼吸困难症状的评估分为37.75-4.55,药物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的评估分22.75-2.85,治疗后的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