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80年代起,“语感教学”便成为了我国语文教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关于语感训练的方式与途径,国内语文界已有过诸多探讨。在此,仅就当前语感训练中的几个误区略加分析。
语感技能的获得要不要语文知识的引导
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被废弃。然而,强调语感教学也不该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完全排斥知识、脱离知识。我们主张把语文知识作为一种言语规范和成熟完善的经验来指导学生的言语实践,同时使这些知识在学生的言语实践中不断得到巩固,直至成为一种素养。
我们的观点并不违背当前“淡化语言知识”的提法,因为我们只是强调利用语文知识帮助语感的生成,提高语感的品位,而并非把掌握语言知识当作终极的教学目标而机械传授、反复强化。“未学习语文知识以前,儿童在言语实践中形成的语感是低层次的,仅是单纯的言语感受经验。儿童入小学、中学以后,比较系统地学习了语文知识,初步理解了语法规则,并用之指导听说读写实践,进一步积累了言语经验。这种言语经验的特点是有理性渗透,能促使语感进入到高级的层次。”
当然,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使用语言的人,而不是语言学家。语文知识只能作为语文学习中的手段和途径,而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才是其最终目的。因此,为培养语感服务的语文知识,应当是“精要、好懂、管用”的,而不是“繁琐、晦涩、无用”的。在语感训练中,教师一定要把那些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知识,充分发挥知识对能力培养的作用。
读——语感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就有“重读”的传统。主张多读多写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惟一途径的思想,是对古人优良传统的一个继承。大多数语感较好的人也都承认阅读的重要。既然语感是一种言语经验,那么,学习者在感知、阅读他人语言材料的过程中,就可以把他人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就是言语经验的获得过程。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国内也有些学校甚至做出了“将阅读课排进课表”的明智之举。只可惜这样的学校毕竟极少。语文课堂上忽视“读”的状况普遍令人担忧。古人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可走进现在的校园,琅琅读书声倒成了“稀有产品”,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还是“满堂灌”,很少给学生充分阅读、自主研究的机会。
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无论其方式如何,最终的目标都是提高学生的语感,进而提高其语用能力。语感训练中的读可以是出声美读,也可以是无声默读;可以是精读,也可以是略读;可以是速读,也可以是慢读。无论如何,其科学性就体现在:阅读规范性的文字,可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连贯的、系统的、符合语言条理性的痕迹。有了这些痕迹,大脑对语言的反应自然就更快、更准、更敏感了。叶圣陶先生曾强调:语文课应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其功至伟”。记得一位语文教研员在强调读的重要性时曾提出“大声读三遍,小声读三遍,哼哼唧唧再三遍”,这样说其实也不为过。
语境创设与语感培养
生活经验是语感活动的源泉所在。离开了生活经验,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就会同第一信号系统的现实刺激物失去了联系,不能成为信号,因此也就不容易获得具体的语感。学生读一些时代久远的作品,哪怕是经典名著,也很难“找到感觉”,这便是缺乏生活经验而难以唤起语感。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接触生活,多体验、积累各种生活经验,不可做“死读书本”的呆子。
叶圣陶、茅盾等先生都曾强调过生活经验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今天的青少年过多地被局限在家庭、学校、班级这些小的范围里,能够有时间、有机会接触其他生活空间的机会少之又少。加之在家中娇生惯养、备受呵护,他们的情感体验也难以丰富多彩。为了弥补这些时代造成的缺陷,语境创设便成了当前学生语感培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水平足以令栩栩如生的语境创设成为可能。讲《听潮》,可以为学生播放潮涨潮落的录像;讲《雷电颂》,可以先让学生欣赏有关屈原的影视剧;讲《故宫博物院》,则可以边看有关图片边谈故宫博物院的建筑风格特点……尤为可贵的是,现行新课程教材安排的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课,为学生创设了多种多样的语言环境,更给学生体验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这些课很符合学生的口味,让他们感到新奇、有趣。在这些课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尽情地去说、去听、去演、去看、去感知。这样才能够激起学生读、写、听、说的欲望,同时也可大大弥补其生活经验的不足。
培养语感问题显然已引起了语文教育界乃至语言学界的关注,但语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作为一种修养,它需要在长期规范的语言训练和运用中逐渐养成,不可求之过急。
参考文献:
①杨成章《语感学习的心理探索》,《语文学习》1992年第11期。
②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版。
③徐云知《语感和语感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版。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中文系)
关于语感训练的方式与途径,国内语文界已有过诸多探讨。在此,仅就当前语感训练中的几个误区略加分析。
语感技能的获得要不要语文知识的引导
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被废弃。然而,强调语感教学也不该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完全排斥知识、脱离知识。我们主张把语文知识作为一种言语规范和成熟完善的经验来指导学生的言语实践,同时使这些知识在学生的言语实践中不断得到巩固,直至成为一种素养。
我们的观点并不违背当前“淡化语言知识”的提法,因为我们只是强调利用语文知识帮助语感的生成,提高语感的品位,而并非把掌握语言知识当作终极的教学目标而机械传授、反复强化。“未学习语文知识以前,儿童在言语实践中形成的语感是低层次的,仅是单纯的言语感受经验。儿童入小学、中学以后,比较系统地学习了语文知识,初步理解了语法规则,并用之指导听说读写实践,进一步积累了言语经验。这种言语经验的特点是有理性渗透,能促使语感进入到高级的层次。”
当然,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使用语言的人,而不是语言学家。语文知识只能作为语文学习中的手段和途径,而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才是其最终目的。因此,为培养语感服务的语文知识,应当是“精要、好懂、管用”的,而不是“繁琐、晦涩、无用”的。在语感训练中,教师一定要把那些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知识,充分发挥知识对能力培养的作用。
读——语感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就有“重读”的传统。主张多读多写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惟一途径的思想,是对古人优良传统的一个继承。大多数语感较好的人也都承认阅读的重要。既然语感是一种言语经验,那么,学习者在感知、阅读他人语言材料的过程中,就可以把他人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就是言语经验的获得过程。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国内也有些学校甚至做出了“将阅读课排进课表”的明智之举。只可惜这样的学校毕竟极少。语文课堂上忽视“读”的状况普遍令人担忧。古人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可走进现在的校园,琅琅读书声倒成了“稀有产品”,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还是“满堂灌”,很少给学生充分阅读、自主研究的机会。
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无论其方式如何,最终的目标都是提高学生的语感,进而提高其语用能力。语感训练中的读可以是出声美读,也可以是无声默读;可以是精读,也可以是略读;可以是速读,也可以是慢读。无论如何,其科学性就体现在:阅读规范性的文字,可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连贯的、系统的、符合语言条理性的痕迹。有了这些痕迹,大脑对语言的反应自然就更快、更准、更敏感了。叶圣陶先生曾强调:语文课应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其功至伟”。记得一位语文教研员在强调读的重要性时曾提出“大声读三遍,小声读三遍,哼哼唧唧再三遍”,这样说其实也不为过。
语境创设与语感培养
生活经验是语感活动的源泉所在。离开了生活经验,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就会同第一信号系统的现实刺激物失去了联系,不能成为信号,因此也就不容易获得具体的语感。学生读一些时代久远的作品,哪怕是经典名著,也很难“找到感觉”,这便是缺乏生活经验而难以唤起语感。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接触生活,多体验、积累各种生活经验,不可做“死读书本”的呆子。
叶圣陶、茅盾等先生都曾强调过生活经验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今天的青少年过多地被局限在家庭、学校、班级这些小的范围里,能够有时间、有机会接触其他生活空间的机会少之又少。加之在家中娇生惯养、备受呵护,他们的情感体验也难以丰富多彩。为了弥补这些时代造成的缺陷,语境创设便成了当前学生语感培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水平足以令栩栩如生的语境创设成为可能。讲《听潮》,可以为学生播放潮涨潮落的录像;讲《雷电颂》,可以先让学生欣赏有关屈原的影视剧;讲《故宫博物院》,则可以边看有关图片边谈故宫博物院的建筑风格特点……尤为可贵的是,现行新课程教材安排的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课,为学生创设了多种多样的语言环境,更给学生体验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这些课很符合学生的口味,让他们感到新奇、有趣。在这些课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尽情地去说、去听、去演、去看、去感知。这样才能够激起学生读、写、听、说的欲望,同时也可大大弥补其生活经验的不足。
培养语感问题显然已引起了语文教育界乃至语言学界的关注,但语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作为一种修养,它需要在长期规范的语言训练和运用中逐渐养成,不可求之过急。
参考文献:
①杨成章《语感学习的心理探索》,《语文学习》1992年第11期。
②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版。
③徐云知《语感和语感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版。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