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是平等的。对老师来说,建立一种民主化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老师甚至可以向学生学习,从学生身上吸取智慧和力量,突破传统师生关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状况,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应是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咨询者、促进者的角色。“走下讲台、拉近一步,走近生活、跟进一步,走进心灵、贴近一步”三步曲,能有效地缩短师生距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关系“零距离”。
一、走下讲台、拉近一步。新课改下,由三尺讲台独领风骚到课堂之上的师生“黄河大合唱”,教师再也不要站在讲台上唱独角戏了,我们不应再是当今台上的易中天、纪连海,台下不是观众、听众,而是新的教育环境下课堂活动主体—学生。要您放下架子,走下讲台,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和孩子们融为一体,和他们一起讨论,一起辩解,为他们排忧解难,给他们铺路,导引方向。
走下讲堂,不是简单的一个动作、一个位置变化,而是饱含丰富的内在语言。其间,教师要好好把握几个细节。讲授新知识时 除了板书,也尽量不站在讲台上,要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用目光传递感情,用神态表达爱心、用语言点燃激情。小组讨论时 俯身倾听,可以用手轻轻抚摸沉默者的头,给他勇气、力量或警示。做练习时 教师不能做旁观者,要勤于辅导,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默默地站在他的背后,发现错误时,及时用手指暗示一下。回答问题时 教师要微笑着面对他,并不时颔首。当他回答完问题之后望着老师的一瞬间,老师要及时投去肯定或赞许的目光。 走下讲台、拉近一步,让老师走到学生中间,是谱写师生零距离的第一曲。
二、走近生活、跟进一步。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活动主要有两大块即课上的学习活动和课下的生活活动。而我们往往只注重前者而忽略后者。走近生活、跟进,尤其是做班级管理工作,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缩短距离的第二曲。
教师要用严父慈母之爱,关心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中,师生之间更应该是一种互相尊重,互为朋友的关系。课余时间,可与学生共娱共乐观察学生;就餐时间,可与学生同餐,在欢声笑语中了解学生;晚休时间,走进宿舍,在嘘寒问暖中关爱学生。……
三、走进心灵、贴近一步。 这是师生关系的最高级,也是实现师生关系近如朋友、亲如父母的最终目标,达到真正的零度距离。用一颗平等的心与学生交往,尊重学生,宽容学生、欣赏学生,就能使教育在学生的心底开花、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1.尊重敲开心灵大门
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们不妨试着多给予一点尊重,让师生间的心彼此走近些,互相接受对方,这样也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2.宽容开启心灵窗户
宽容是一种美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走近了学生,接受了学生,也就是选择了对学生的宽容。宽容就意味意接受学生的一切,包括他们的聪明、机灵、调皮、迟钝等。学生正在成长着,还在不断地学习着,他们也就不可避免地犯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面对错误,面对缺点,我们必须选择宽容。
3.欣赏张开心灵的翅膀
任何人做事都希望得到人的赞赏。所以,不要吝惜对任何一个学生的赞扬和肯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要多使用表扬这件法宝。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在课堂上,从不放过一个可以表扬他们的机会。
总之,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关系的零距离,需要教师——走下讲台、拉近一步,走进生活、跟进一步,走进心灵、贴近一步。让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和实践!
一、走下讲台、拉近一步。新课改下,由三尺讲台独领风骚到课堂之上的师生“黄河大合唱”,教师再也不要站在讲台上唱独角戏了,我们不应再是当今台上的易中天、纪连海,台下不是观众、听众,而是新的教育环境下课堂活动主体—学生。要您放下架子,走下讲台,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和孩子们融为一体,和他们一起讨论,一起辩解,为他们排忧解难,给他们铺路,导引方向。
走下讲堂,不是简单的一个动作、一个位置变化,而是饱含丰富的内在语言。其间,教师要好好把握几个细节。讲授新知识时 除了板书,也尽量不站在讲台上,要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用目光传递感情,用神态表达爱心、用语言点燃激情。小组讨论时 俯身倾听,可以用手轻轻抚摸沉默者的头,给他勇气、力量或警示。做练习时 教师不能做旁观者,要勤于辅导,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默默地站在他的背后,发现错误时,及时用手指暗示一下。回答问题时 教师要微笑着面对他,并不时颔首。当他回答完问题之后望着老师的一瞬间,老师要及时投去肯定或赞许的目光。 走下讲台、拉近一步,让老师走到学生中间,是谱写师生零距离的第一曲。
二、走近生活、跟进一步。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活动主要有两大块即课上的学习活动和课下的生活活动。而我们往往只注重前者而忽略后者。走近生活、跟进,尤其是做班级管理工作,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缩短距离的第二曲。
教师要用严父慈母之爱,关心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中,师生之间更应该是一种互相尊重,互为朋友的关系。课余时间,可与学生共娱共乐观察学生;就餐时间,可与学生同餐,在欢声笑语中了解学生;晚休时间,走进宿舍,在嘘寒问暖中关爱学生。……
三、走进心灵、贴近一步。 这是师生关系的最高级,也是实现师生关系近如朋友、亲如父母的最终目标,达到真正的零度距离。用一颗平等的心与学生交往,尊重学生,宽容学生、欣赏学生,就能使教育在学生的心底开花、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1.尊重敲开心灵大门
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们不妨试着多给予一点尊重,让师生间的心彼此走近些,互相接受对方,这样也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2.宽容开启心灵窗户
宽容是一种美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走近了学生,接受了学生,也就是选择了对学生的宽容。宽容就意味意接受学生的一切,包括他们的聪明、机灵、调皮、迟钝等。学生正在成长着,还在不断地学习着,他们也就不可避免地犯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面对错误,面对缺点,我们必须选择宽容。
3.欣赏张开心灵的翅膀
任何人做事都希望得到人的赞赏。所以,不要吝惜对任何一个学生的赞扬和肯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要多使用表扬这件法宝。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在课堂上,从不放过一个可以表扬他们的机会。
总之,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关系的零距离,需要教师——走下讲台、拉近一步,走进生活、跟进一步,走进心灵、贴近一步。让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