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探讨妊娠病用药思路

来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cihaic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提出“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的妊娠用药原则,得到了后世医家的高度重视与不断发展.纵观历代医家宗“有故无殒”妊娠用药,多用活血化瘀、苦寒攻下、大辛大热、重镇降逆之品,这些药物虽属妊娠禁忌药,但历代医家对妊娠病的治疗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并不拘于妊娠禁忌的束缚,通过各种减毒增效措施大胆使用.主要包括分清缓急,辨证准确;有是故而用是药,有病则病当之;配伍、剂型、炮制合理运用;衰其大半而止、不宜过剂等方面,这些经验丰富了中医基础理论,为中医临床治疗拓宽了思路.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简帛医书中的踝部诊脉法,把马王堆医书《脉法》和张家山汉简《脉书》“相脉之道”段中“掸”释为“触”,认为其所记述的踝部诊脉法是通过分别切按足踝手腕上五寸处及踝腕周匝各条经脉的搏动,根据其异于它脉的表现而确定病变的经脉.文章考察了踝部诊脉法的流传情况,发现在仁和寺唐抄本《太素·诊候一》中,其操作方法已由右手触诊变为弹诊,此为第一变.在《素问·三部九候论篇》及《针灸甲乙经》中,切按部位由腕踝十一经脉脉动处改为仅诊察足踝部,此为第二变.全元起注、杨上善注及敦煌卷子《三部九候论》都记载诊脉部位当于内踝上五
“年少则求之于经”是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制定的诊疗原则.小儿科古称“哑科”,病情尽管难测但病变单纯,在“经”上的表现尤其明显,故以“经”作为切入点诊治,可迅速了解其脏腑气血的虚实及整体状态.尽管只言“求经”,但其中蕴含四诊合参的全部内容;在治疗上重视“求经”,实则兼顾整体、分层次论治,为小儿疾病诊治提供了一种见微知著、执简驭繁的方法.本文通过整理归纳历代医家对“年少则求之于经”的诠释,结合现代相关文献研究,认为求经诊病、求经治病、求经养护是“年少则求之于经”的核心内容,该理论对少年儿童疾病的诊治、养护与防
病机是中医学术体系中具有原创思维特色的概念,但由于当前证候理论几乎包揽了中医学临床医学体系的全部,病机则一直被埋没在其中,以至于病机理论和临床应用体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尚未解决,如常见病机有哪些,其层次结构如何,至今尚未有系统阐述.笔者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简称行标)的证候名称为素材,根据疾病发生、疾病存续、疾病发展等三个不同阶段,总结出三类12种常见病机,其中疾病发生类病机5种,即有新感、伏发、直中、失时、失宜,疾病存续类病机3种,即正虚失能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对中医学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临床疗效是中医理论实践价值的集中反映,凝聚共识是中医理论传承创新的阶梯,文化是中医理论支撑载体和传承根柢.中医理论研究要“守疗效之正,创共识之新”,要借鉴现代文明发展成果,集成中医临床评价优效的新理论,对中医理论进行科学规范的共识表达,必将会推动中西认同和国际传播.
当前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亟待成体系化的基础理论知识作支撑和指导.经检索发现《黄帝内经》对人体骨的论述内容全面广泛且相互承启,可总结为骨为五体之一,又属奇恒之腑,在结构上与髓、筋、谿谷、少阴脉关系密切,在五行归属中与肾、冬季、北方、黑色、咸味等事物关系紧密.该书把骨本身的特征及其与其他组织之间的联系有机地结合并共同纳入认识体系,从而形成了中医对人体结构内外广泛联系的独特观念.《黄帝内经》中的人体骨理论可以贯彻到中医诊断治疗的各个环节,对于针灸、骨伤等相关学科的临床经验总结和现代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因此值得
扶阳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附子为扶阳之要药,古今善用附子者首推张仲景.《伤寒论》一书中无论是三阳证或者是三阴证辨治皆体现了张仲景重视阳气、扶助阳气的思想.本文以《伤寒论》中附子的配伍、剂量、炮制、煎煮为线索,从解表实卫以密阳、驱邪温经以通阳、补火暖脏以温阳、破阴救逆以回阳、引火归元以潜阳、救阴存津以化阳六个方面探讨扶阳法内涵,以期拓展扶阳法的临床运用思路.
汪宏所著《望诊遵经》是一部全面论述中医望诊的诊断学专著,面部色诊更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读全书主要体会一是面色深浅浓淡可初步判定病证虚实,但要注意与光泽明亮度辨识相结合,也应注意排除非病理因素影响;二是临床常见五色交错同样需要结合光泽度的辨识,对判断病势轻重、预后吉凶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创造性地提出“明堂六部”划分,对辨识病变部位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四是可从面色的色质与部位准确把握面色的动态变化.通过本文阐述以期重新引起众医家对面部色诊的关注,切实发挥传统中医诊断理论对现代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
五色诊首见于《周礼》,唐以前(包括唐)的出土文献和传世典籍中有许多关于五色诊的记载.五色诊的理论基础是五色为五脏之气外发,诊断部位主要是在面部.五色诊常用于诊断五脏之病和判断疾病预后,具体方法一种是本色过于显露,另一种是转为客色.古人认为五色通天应时可与脉诊合参,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来判断疾病和预后.古人也意识到在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时不能局限于五行的抽象概念,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因此五色诊还增加了许多补充内容,并以五行学说为理论核心,又被数术家所用成为相术的一部分,根据人之五色来判断吉凶
两宋时期有关《伤寒论》的医家医著较前代增长迅速,伤寒学派也得到快速发展.北宋治平年间,校正医书局校勘的《伤寒论》成为定本,但校勘者对于《伤寒论》内容的取舍未说明缘由,使伤寒理论出现不同观点;雕版印刷术的普及使其更加迅速地传播,且政府重视医学的推广,促进了《伤寒论》及其理论被更多人阅读和研究;加之部分士人阶层开始习医,医生开始习儒,使医生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宋代医家不断对《伤寒论》进行阐发,医家之间互相推崇也促进了伤寒学派的发展;两宋时期伤寒疾病流行受到医家重视,促进了伤寒理论的发展.正是以上多种原因相结合
本文以唐以前的医学典籍为研究对象,探讨产后中风的概念、病机及证治方药.《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产后被风邪所伤的病理状态,《伤寒论》则明确提出产后中风一名,指出其病机为产后津血亏虚的基础上感受风邪,同时列举了阳旦汤和竹叶汤两首方剂,提示产后中风需在顾护营血基础上进行解表的治疗原则;至隋唐时期,《诸病源候论》拓展了产后中风的范畴并延伸出一系列疾病传变情况,《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则记载了相关治疗处方,并可与《诸病源候论》中的病传分类相对应,对当今妇产科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