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浙江省生物高考试题分析及命题动向预测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jx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近三年生物学科选择题的考向对比
  近三年浙江省生物高考试题选择题的考向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一)命题分析
  通过分析近三年的测试内容可以看出,试卷立足于《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理科综合·生物)》(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力图全面考查《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学科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中所列的知识点。考查的知识点在必修I、II、III,选修III中分布均匀,试卷中没有偏题、怪题出现,命题理性而常规。没有刻意追求热点问题和突出地方特色,试题背景也大多来自课本或者常见题型,有的甚至是学生反复在练习中遇到的。各知识点的能力要求也都没有超标。从考查内容上看,植物激素的应用、动作电位的产生、传导和传递、免疫、种群数量的波动和调节、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是常见考点。根据高考命题的要求,凡是《考试说明》上是I级要求的知识点,都只能出在选择题中,II级要求的知识点才能出在非选择题中,所以选修III只能出选择题,从学时比来看,选修III每年都会出两道题目,总共12分。但是2012年《考试说明》已经将知识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的要求升级为II级,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选择题对必修III知识点的考查相当密集,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和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基本是必考内容。生态题目都是选择题,连续三年考查的都是种群相关知识,重点是种群波动。由于每年最后一道价值18分的非选择题都是考查遗传,所以必修II的知识点在选择题中都没有体现。必修Ⅰ的考查则取决于第30题和第31题考查内容,主要用于调节分数比值,最近三年只出了两道题目。从考查形式上看,六道题目中会有两到三道是图表题,需要通过分析得出相应结论。每道题的题干都不会太长,一般都在二三十个字左右,最长也在一百个字左右,大多会问“相关叙述正确的是什么”“相关叙述错误的是什么”,这主要是受到高考试卷版面的限制,所以题干和选项都是比较简洁的。答题时考生要注意每个字的含义,因为这样的语句都是命题组反复“打磨”的结果,语言都尽量精炼。从每年的考试结果看,都会有少量题目存在争议,重点集中在基因工程和种群数量调节方面,这主要是和生物学中例外性太多有关,要求考生把握核心,考虑常规,多作比较,选出最佳。稳定压倒一切,试题应该会有延续性,可以预计2013年高考生物的选择题从考查内容、形式方面都不会有大的变化。
  (二)命题动向
  1. 命题动向1: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
  近三年来每年都有一道题目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重点考查对基因工程操作的整体把握。从学时和分数平衡来讲,选修III需要考两道选择题,而整个选修III只有四章,其中“生态工程”这一章很难出合适的题目,而且和必修III在知识内容上有重叠,所以前三章中出两道题目成了必然选择。由于基因工程的命题素材多、背景广,能够较好地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的能力,所以命题者尤其偏爱,高考题和各种模拟题中出一道关于基因工程的题目,那是必须的!2012年的《考试说明》也将该部分知识升级为II级要求,将来有可能出现在非选择题的考查中。浙科版教材对基因工程的讲解不是非常透彻,尤其目的基因得到的方法、形成重组质粒的具体例子、导入目的基因后的可能情况、筛选的过程等,都只是笼统地介绍了一下,而从考查来看,高考要求更细、更全面。所以我们平时要对这部分知识有所拓展,可以结合其他版本教材,对基因工程的每个步骤详细分解,清楚每个流程的目的,了解更多的实例,至少要掌握好以细菌为受体细胞和以植物细胞为受体细胞的两个完整的例子。
  例1 (2012年浙江省高考题)天然的玫瑰没有蓝色花,这是由于缺少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B,而开蓝色花的矮牵牛中存在序列已知的基因B。现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提取矮牵牛蓝色花的mRNA,经逆转录获得互补的DNA,再扩增基因B
  B. 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从开蓝色花矮牵牛的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B
  C. 利用DNA聚合酶将基因B与质粒连接后导入玫瑰细胞
  D. 将基因B直接导入大肠杆菌,然后感染并转入玫瑰细胞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基因文库的概念、DNA聚合酶的作用、导入目的基因的方法及原理,全面考查考生对操作流程的理解。不难排除C、D,浙科版教材没有介绍逆转录法,很多考生对基因文库的概念也没有真正理解,所以误选了B。
  【参考答案】A。
  2. 命题动向2:胚胎工程的应用
  《考试说明》中对考试能力的要求分为四点,第四点是“综合运用能力”,其中第二小点是“能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试管婴儿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大熊猫的克隆再次引发争议,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如火如荼,这些都和胚胎工程有密切的联系,常成为出题的出发点。展示最新的科研成果,结合教材基础知识,这是该部分试题的常见考查方式。这部分题目背景一般都比较新,起点高,但是落脚点都很低,知识点基本都来自于教材,所以我们要研读教材,记住关键的语句,理解多利羊、试管婴儿、波尔山羊的操作过程和原理,了解最新的技术动向。这部分题目一般都属于容易题。
  例2 (2011年浙江省高考题)培育“试管山羊”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若要培育成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过程中可通过给母山羊注射有关激素使其超数排卵
  B. 乙过程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卵母细胞和精子的成熟
  C. 丙过程与乙过程中应采用相同成分的培养液
  D. 丁过程中早期胚胎须移植到与供体性状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宫内
  【试题解析】本题以试管山羊的培育过程为背景,考查操作流程的目的和方法。在选项设置上,甲乙丙丁四个步骤的叙述在教材上都能找到相关的原话,属于容易题。   【参考答案】A。
  3. 命题动向3:植物激素的应用
  植物激素的内容在浙科版教材上只占有一节的篇幅,但是每年都考到,而且分值不低:2010年是一道选择题,6分;2011年是一道14分的大题;2012年是一道选择题和一道填空题,总共8分。由于浙科版教材删除了很多关于生长素的知识,所以其他省市常考的生长素发现历史、向光性的解释、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极性运输等知识点,浙江省基本不考。浙江省一般的考查形式都是结合实验结果的图表,获取信息,分析得出结论,考查学生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适当兼顾教材。考生需要掌握教材基本知识,尤其是各种激素的作用和产生场所,并能够灵活运用。
  例3 (2010年浙江省高考题)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 )
  【试题解析】本题以必修III“植物激素的应用”和选修III“植物组织培养”为知识落脚点,考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同时也考查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产生场所以及考生的生活常识,需要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通过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属于较难题。由于是无根幼苗,所以不应该归于组织培养。新芽可以产生生长素,无根不产生细胞分裂素,所以切口断面处生长素含量高,先长根。这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比如切去新芽,根产生的细胞分裂素会运输到断面,断面细胞分裂素多,先长芽;平时要多注意运用教材基本知识,分析、解释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锻炼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生物学思维。
  【参考答案】B。
  4. 命题动向4:动作电位的测定、原理、传导和传递
  浙科版教材对动作电位的测定、产生和传导机理等是所有教材中讲解最为详细的,可供出题的角度多,可以体现浙科版的特色,所以受到出题者的青睐。2010年考查动作电位的测定和极化、去极化等基本概念,要求考生掌握宏观的知识。2011年考查动作电位示意图中,各时间段离子的变化,属于微观的知识,要求知道离子通道,建立细胞中离子是动态平衡的观念。2012年考查神经肌肉接点处兴奋的传递过程,附带考查了细胞结构的知识。这部分知识考查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考生需要理解以下几块知识。①动作电位的测定过程和原理,关注电极的放置位置和指针的偏转方向和次数。②膜电位变化各个时段,离子通道开放情况和离子流动方向,离子通道、钠钾泵作用机理。注意电位变化仅是发生在膜两侧,细胞处于反极化时,不是整个细胞里面的钠离子高于细胞外,而仅仅局限于膜两侧,一次冲动仅影响一点点离子的变化,所以神经会有相对不疲劳的特性。③教材中出现的图,尤其是动作电位传导方向和膜电位变化图。④兴奋传导过程中,教材对递质与受体、突触后电位的描述。⑤神经系统、肌肉、反射弧等的关系。这部分知识内容一般不会有新的背景材料,主要考查课本知识和课本知识的延伸,一般来说是一道区分度比较大的题目。
  例4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将连接灵敏电流计的导线两端分别置于神经纤维的外表面和内部,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变化,图1所示即为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1装置甲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
  B. 图1装置乙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C点的电位
  C. 神经受到刺激后,兴奋部位膜对Na+的通透性加大
  D. 图2中CD段是由K+大量流向膜内造成的
  【试题解析】图1装置甲测得的是静息状态下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图1装置乙测得的电位是动作电位的峰值,相当于图2中C点的电位。神经受到刺激后,兴奋部位膜对Na+的通透性加大,对K+的通透性降低。图2中CD段是由K+大量外流造成的。关于动作电位相关的高考题非常多,可以收集整理,集中练习,比较各类题目的出题角度和方向,在教材中找到知识落脚点,增强洞察力。
  【参考答案】D。
  5. 命题动向5: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
  浙科版教材关于生态的内容一共四章,共计18课时,从学时分配看,一定会出题目。最近几年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011年样卷曾经出现在非选择题中,但是综合考虑,还是出选择题的概率大得多。由于浙科版对该部分内容删减比较多,对种内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间关系(竞争、捕食、共生、寄生)、物种组成、生态位等都不作要求,而且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等都讲解得不是特别明确,所以该部分实际供出题目的知识落脚点极少。最近三年都出在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波动和调节方面,而且都是图表题。估计2013年会延续这种模式。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虽然教材对种间关系讲解不多,还是需要掌握,对解题会有间接帮助。注意“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这是《考试说明》新增的要求。平时注意读图训练,可以适当做一些竞赛题中的生态图表题。
  6. 命题动向6:免疫、减数分裂、物质出入细胞方式
  免疫已经连续考了七八年,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012年终于没有再考了。浙科版教材关于免疫的机理讲得比较细和深,而且体液免疫的原理和其他版本教材不同,出现了大量新名词,掌握起来难度较大。但从历年高考题目来看,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免疫的宏观把握,集中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区别、免疫发生的时间和场所等方面,尽量回避有争议的学说部分。考生主要掌握这些方面就足够了。浙江省的理综一直都没有直接考减数分裂,山东、天津等地有考到,一般都结合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考查,还是要注意两大定律的细胞学实质。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在样卷和高考卷中都有所体现,注意适当补充离子通道的相关知识。
  二、近三年生物学科非选择题的考向对比
  (一)命题分析
  近三年非选择题的考向对比如表2所示。   通过分析近三年浙江省的高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的非选择题,我们可以看到试题的稳定性非常好。第30题都固定为7个空,每空2分,试题都以坐标图形式呈现实验结果,需要考生分析坐标曲线,回答相应问题,答案的自由度比较小;第31题都是实验设计题,2010年和2012年都要求设计实验思路,并用表格或者坐标系表示实验的预期结果,2011年为分析实验思路、阐述实验目的和原理并预期结果。2010年的实验设计题给阅卷教师带来了很大麻烦,答案的文字量太大,可变性比较强,所以在2011年和2012年都注意了对答案方向和变化的控制。第32题都是考查遗传相关知识,设问都由7个填空和一个遗传图解组成。2010年重点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集中,2011年和2012年都增加了知识覆盖面,在考查遗传规律的同时附带考查转录、翻译、育种方式等。考点扩大和分散使具有生长点作用的知识点很难延伸,所以试卷中综合运用的地方较少。考点扩大和分散带来了更多的文字阅读量和思维转换,所以这两年理综试题不难,但是得高分很难。只要高考出题人员没有大的变化,这种风格和模式应该会在2013年延续下去。基于第二轮新课改的要求,题目难度或有略微下降。
  要准确把握复习的正确方向和主题内容,首先必须研究好浙江省《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理科综合《考试说明》,它们是高中生物学教学和高考命题的依据。其次要运用大规模考试的命题理论与技术,学习和研究样卷和高考试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找出高考命题的一般规律,为科学备考提供依据。样题是“猜题”的最佳素材,一定要注重浙江省《考试说明》中的样卷分析,剖析命题特征和技术,领悟浙江省高考试题的导向。
  (二)命题动向
  1. 命题动向1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激素调节
  高考不会刻意回避常规考点。2010年以“改变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缩短试管苗适应过程的结果图”为载体,考查光合速率、光饱和点的概念、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等知识点;2012年则通过供水量、气孔开度、光合速率关系图,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外因素、光合作用的负反馈调节等。2011年通过呈现“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图”,考查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的产生部位和相互作用;2012年在选择题和第30题中也都涉及了植物激素调节。由此可见,该部分知识块是不可回避的必考内容。2012年第30题考查的知识点跨越了必修1和必修3,考点扩大和分散的趋势明显。这类题的题干一般以图像、图表的形式创设新情境,给出新信息,答题时必须通过阅读图像、图表,理解图像、图表中所表达的生物学内涵,提取有效信息并转换成可以利用的信息,进一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回答问题。备考时,需注意光饱和点的移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C3含量和生成速率的区别、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等“活”的知识,也要记住淀粉、蔗糖、脂质的合成场所、各种激素产生的场所和作用、光合色素吸光特征和溶解度等“死”的知识。研究教材,教材出现的会考,不出现的不会考。比如光饱和点在教材中出现过,2010年和2012年都考到了,但是我们熟悉的光补偿点、二氧化碳补偿点等在教材中未出现,所以高考就不会直接考这些内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产生的氢,其他版本教材都以【H】表示,浙科版教材则分别用NADH和NADPH表示,所以高考答案必须要区分二者。教材上光合速率代表总光合强度,高考试卷上出现的光合速率也代表总光合强度。由于教材提到光合产物的直接产物是三碳糖磷酸,所以关于生成葡萄糖的计算题都不会出现。浙科版教材删除了植物向光性的解释、极性运输等知识点,高考也会回避这些内容。对这部分知识的训练,要注意理解图形,回归课本,找到知识点的出处,灵活运用。
  例5 (2012年浙江省高考题,14分)某植物在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条件下,气孔开度(即气孔开放程度)与光合速率的变化如图3所示。请回答:
  (1)停止供水后,光合速率下降。这是由于水既是 的原料,又是光合产物在植物体内 的主要介质。
  (2)在温度、光照相同的条件下,图中A点与B点相比,光饱和点低的是 点,其主要原因是 。
  (3)停止供水一段时间后,叶片发黄,原因是
  。此时类囊体结构被破坏,提供给碳反应的 减少。
  (4)生产实践中,可适时喷施植物激素中的 ,起到调节气孔开度的作用。
  【试题解析】该题通过一个实验结果,考查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外因主要是光照强度、光的品质、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矿质元素,内因主要是色素含量、酶的数量和活性。考生可适当拓展关于气孔、叶片结构的知识。解题时一定要围绕题干信息展开,不要受到模拟题的过多思维束缚,比如2012年的重庆高考题。
  【参考答案】(1)光合作用 运输;(2)B 气孔开度降低,CO2吸收减少(答出一项即可);(3)叶绿素合成速度变慢或停止(或叶绿素分解),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露出来(答出一项即可) NADPH和ATP; (4)脱落酸。
  2. 命题动向2: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题是当前高考的热点题型。这类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实验设计的方案是多元化的,实验设计的答案是开放的。2010年考查实验思路,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设计记录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的表格,并填入相应内容,题目开放性比较大,对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较高。2011年是提供了实验思路,要求回答实验目的、实验原理、预测结果和结论。2012年则要求补充实验思路,用坐标曲线表示结果。三年考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具体的检测过程和等量原则等都不作过多要求,但都以细胞为材料,要求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最近两年都以细胞增殖能力为因变量。历年实验得分率都不高,主要是考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目的,表达不够规范。平时训练时,明确每道题目的实验目的和原理,找出自变量、因变量、检测指标、重要的无关变量,考虑实验的科学性、可行性、结果和结论的一致性及表达的规范性,就可以处变不惊了。   例6 (2011年浙江省高考题,12分)为了探究某物质(X)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
  ①实验分组。
  甲组:培养液+Y细胞+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生理盐水
  乙组:培养液+Y细胞+3H-TdR +X(用生理盐水配制)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②分别测定两组的CRD(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求每组的平均值。
  ③将各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后,测定其CRD,求每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与说明:答题时用X、CRD、3H-TdR表示相关名词;Y细胞是能增殖的高等动物体细胞)
  请回答:
  (1)实验目的:
  (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3)实验中采用3H-TdR的原因
  【试题解析】以细胞增殖为背景,需要理解采用3H-TdR的原因(为什么不用3H标记的鸟嘌呤脱氧核苷)、CRD的检测方法和目的(检测的是所有细胞的放射性强度)、DNA复制和细胞增殖的关系、细胞培养的过程,对细胞的基础知识是一次较为全面的考查,考查面覆盖了必修1和选修3。平时需注意对动物细胞、动物个体、植物细胞、植物个体的处理区别,补充细胞数量检测的方法、细胞同步化、细胞周期的测定、细胞标记、细胞筛选、细胞培养等知识,进行科学规范的表达。
  【参考答案】(1)探究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的影响。 (3分)
  (2)如果乙组CRD明显高于甲组,说明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有促进作用。(2分)
  如果乙组CRD与甲组基本相同,说明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无明显作用。(2分)
  如果乙组CRD明显低于甲组,说明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有抑制作用。(2分)
  (3)3H-TdR是DNA合成的原料之一(1分),可以根据CRD变化来判断细胞增殖(DNA合成)情况(2分)。
  3. 命题动向3:遗传
  第32题是考查遗传的题目,每年都是18分。为了体现信度和效度,题目一般都设置3~4小题,7~8个得分点。2010年和2012年都以育种为背景,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变异类型和特点、连锁等;2011年则以遗传系谱图为素材,考查遗传方式、基因型,以瘦素蛋白合成为依托,考查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近两年考查重心侧重于遗传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变异,每年都涉及遗传图解的书写。考查内容回归教材的趋势明显,比如RNA聚合酶、RNA的加工、多聚核糖体、终止密码、变异特点、胚状体等知识点在教材中都有明确的出处。备考时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关注模式生物。模式生物比如果蝇、线虫、家蚕、水稻、玉米、拟南芥等,经常受到命题组的青睐,常以其为背景材料。考生要熟悉它们的常见的相对性状、野生型、突变型、自然群体的遗传特点等,了解植物的单性花、两性花、雌雄同株、雌雄异株这些背景知识。比如想到水稻是雌雄同体,2010年的第3空就不会回答“常染色体”了。②训练遗传图解。每年遗传图解的评分标准都不一样,需参考答题区域和具体要求,尽量详细。一般来说,图解很简单,应该写配子,如果连续三代,不用写配子(明确要求除外)。一个图解表达困难,尽量分解成两个,并注意条理性。强调符号书写方法和位置。③加强命题盲点。对近年高考没有考查的内容,不能疏忽,如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多倍体育种、染色体缺失、DNA分子与mRNA分子的杂交、基因测序、显性的相对性、复等位基因、致死现象、限性遗传、遗传调查等。总体来说,浙江省的遗传高考题不难,对考生的挑战主要是时间。从2011年高考结果看,第32题全省含零分试卷平均6.8分,不含零分试卷平均9.2分,可见大量考生来不及完成,还有大量考生完成得非常匆忙。所以该题的高分的关键是合理安排时间。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三种基本能力,这就是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
为探索前胡(Radix peucedani)诱导水稻抗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活性成分的活性,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法对前胡的诱抗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分离了前胡浸提物中的有效成分,并
2008-2009年在江西、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苏、四川等7省进行20%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7d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杀
自1993年实施“单元达标教学”以来,我深深体会到,真正实施“单元达标教学”,必须做到思想上、观念上的转变。把课后下功夫变为课前下功夫,即把教学功夫用在课前备课上。备课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 ,发病年龄多在 5 0~ 6 0岁之间[1]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多样性 ,易被误诊。现将我院 1985~ 1999年来的 36例 6 0岁以上的多发
早在1985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1993年2月中共中央
目前,四川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全省中小学互联网接入水平已达到95%,近50%的班级配备多媒体教室。四川人口多,地区差异大,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解决农村及薄弱地区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十二五”期间,四川不断加快“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进程,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全省边远农村山区8905个教学点均可通过网络与优质学校同堂授课。全省实现
通过平板培养试验及袋栽试验,观察米糠和光皮树籽粕对平菇受铅、汞毒害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当Pb2+、Hg2+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50、15 mg/L时,对应的基础培养基中平菇菌丝的生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