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追随”更理性

来源 :辽宁教育·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pr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游戏化在我园不断深入推进,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特别是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引领下,我们提倡要将“教”的策略转化为“学”的策略,在活动中主张“追随”孩子、尊重孩子的理念。我们也在不断尝试从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和需求出发,寻求孩子们易于理解、乐于参与的方式,促进孩子的发展。
  一、无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追随”现象
  “追随”兩字看似抽象,却能显现出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追随孩子”的口号在响起,但在实际的师幼互动中,还是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急于回到“轨道”——无追随
  师幼互动中,孩子们会经常表现出与教师预设不符的反馈,教师往往“视而不见”,或者让孩子囫囵吞枣,直接接受所谓的正确答案。具体表现为不做评价或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就武断地把孩子领回预设的“轨道”中来。这种做法就是无追随,心中只有“死”的教案,没有“活”的孩子。
  (二)缺少深层了解——追随偏颇
  很多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能关注孩子的反应,有互动的意识,却因为对活动本身缺少深层次的解读,对孩子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和学习经验把握有误,导致互动牵强,回应偏颇,使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三)缺乏有效引领——低效追随
  当孩子的表现不能“一步到位”时,其实是需要教师一步一步的有效引领。虽然有些教师有这种理念,能够积极互动,但却容易“走弯路”或者不能顺势巧妙地引领,势必会导致活动的低效。
  以上问题的出现直接导致活动低效甚至无效,这与我们“促进孩子发展”的理念是相违背的。在任何一个活动中,孩子都是带着自己的经验、认识、思考和灵感等因素去参与的,但是很多时候教师较少、无效“追随”孩子,限制了他们在活动中思想和生命的活力。当教师无视这些因素存在时,孩子收获的是教师为他们预设的认知成果,这将阻碍孩子积极思维的拓展及情感、经验的交流。
  二、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追随”举措
  当我们在努力践行《指南》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时,应该紧紧“追随”孩子发展的需求,使孩子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到活动之中;正视活动中孩子的各种表现,正视许多事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况,把这些情况巧妙地运用于师幼间的互动中。
  (一)在预设中“追随”孩子
  活动预案其实是一种理想,但不可否认预设是活动前不可或缺的环节,起着关键的作用。预设中“追随”孩子的互动,这种互动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教师根据孩子的普遍特点和不同层次水平,预设相应的目标和互动内容及形式,但是必须留有空间,凸显孩子的个性化教育。
  1.预设求合理——基于孩子的兴趣、需要和经验
  幼儿的教学首先是幼儿发自内在的活动,他们的兴趣、需要和经验是决定活动目的、内容和方法的首要原则。所以,在预设教学环节时,要更多地为孩子的“学”而预设,预设孩子会对什么感兴趣、会提出什么问题,探究会有哪些方法、结论,操作会出现什么问题等等,再合理推敲、揣摩活动的内容、方法、环节,预设就会尽可能接近实际效果。
  2.预设求开放——正视孩子的个体差异
  孩子有自己独特的个别发展水平,《指南》中也提出“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孩子自己的发展水平。因此,教师在预设中要考虑到孩子的个体差异,将活动呈现开放的状态,以便于活动中能吸纳不同孩子的闪光点,不使活动程序化。特别是在活动环境的创设和提问的设计上,要体现开放的理念,多从不同发展层次的孩子角度考虑,这样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从容应对不同孩子的回答与提问,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3.预设求消化——坦然面对灵动的孩子
  在听课时,我们会经常听到教师说这样一句话:“我设计好了活动方案,设计好了引导的话、过渡的话,但一面对孩子我就什么都忘记了,就只顾自己说了。”为此,教师在组织活动前,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消化:一是对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活动提问等进行消化整理,这样能更清楚认识自己设计上的合理性,以便及时做出调整;二是让教案从头到尾在脑海里回顾几遍,以加深印象;三是对活动过程中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假设,根据每一环节的活动目标进行消化,这样教师就能够做到胸有成竹,能够减少活动中意外,不至于在活动中手忙脚乱。
  (二)在活动中“追随”孩子
  成功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前期的精心预设,也离不开教师活动中的追随式互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敢于摆脱教案的束缚,“俯”下身来“追随”孩子,以孩子的表现和需求来决定教学的进度和活动的节奏,让有形预设寓于无形的、动态生成的互动中。
  1.停一停——倾听孩子的观点
  幼儿不是一个被动接受影响的个体,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积极参与的个体,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在教学互动中,孩子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这时候请教师停下来,积极地去倾听孩子的诉说,以赏识的目光发现每一位幼儿身上的长处,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
  案例:中班美术活动《丝瓜》
  在观察丝瓜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给丝瓜涂色:大部分孩子都说用油画棒涂色,还有的孩子说可以用手指蘸上颜料的办法来涂色。当教师刚想顺应这个环节进入绘画环节时,有一个孩子主动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好办法。”教师在一怔之余说:“那先说说你的好办法吧。”那位孩子建议:还可以用海绵、棉签等多种方法涂色。于是,教师随机投放了这些材料,孩子们的作品各具特色。
  当孩子做出了教师预设之外的回答时,教师不能视而不见,而应弄清他们的真实想法。本活动中,教师回应一句“说说你的好办法”,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倾听孩子,实现了比预想更好的教学目标,为孩子的今后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追一追——了解孩子的思维过程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当教师提出预设的问题后,孩子们的答案也个个都在教师的预设中时,教师就很容易顺着自己的活动方案一步一步往下走。殊不知,这种教学过程实质是“寻找正确答案”而不是关心孩子思维的过程,无形中导致了机械思维,可能使孩子失去深入探究的兴趣,停留于表面的“知道”。所以,师幼互动中的“追随”非常重要,一方面能使教师深入了解孩子的思维过程和方式,另一方面能引導幼儿朝正确的方向深入思考、探究。
  案例:大班科学《影子的秘密》
  师:为什么会有影子?
  生:因为有太阳光照在我们身上。
  师:那只在有太阳的时候才有影子吗?
  生:晚上在路灯下也能看见自己的影子。
  生:我晚上在台灯旁也能看见自己手的影子。
  师:黑黑的地方能看到影子吗?哪里能看到影子?
  生:有太阳光的地方,还有有灯光、有亮光的地方……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一开始的回答在教师的预设中,但却没有深入。教师要了解孩子的思维深度,必须以追问的形式去逐步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最后顺利帮助幼儿到达终点。所以,教师要及时捕捉互动中追问的时机,使问题更清晰、有层次、有条理,有助于孩子理清自己的思路,养成追根究底的意识,使孩子思维更加积极化。
  3.拎一拎——提升孩子的经验水平
  在师幼互动中,孩子的思维有时会受到限制,回答问题的答案比较单一或者表达不完整,有时甚至答非所问。这时,教师如果根据孩子的反应能够给予提升,在他回答的基础上“拎一拎”,对回答进行概括和提炼,不仅能使幼儿知道教师重视他所说的内容,而且还能激发大家的经验回忆,提升表达能力,拓展思路。
  案例:中班科学活动《瓶子宝宝》
  师:这些瓶子宝宝哪里不一样?
  生:这个瓶子宝宝很高,其他的不高。
  师:哦,你说出了瓶子高矮不一样,不错!还有什么不一样?
  生:颜色不一样。这个瓶子是绿绿的,这个瓶子有点白……
  中班上学期的孩子,能把自己看到的物体用比较清楚的语言进行描述,但是可能会描述得不到位、不贴切。教师在互动中能够自然地将孩子的回答进行修正,然后提炼,一方面肯定了孩子的回答,帮助孩子理解“原来自己说的是高低不同”,另一方面也为其他孩子提供了一个正面的范例,启发他们用这种方式从其他维度来描述瓶子的不同。
  4.变一变——悦纳孩子提出的问题
  我们能够预设活动的目标、活动的环节,但我们却无法“天衣无缝”地预设好孩子们的互动,这就说明在活动过程中存在着随意性、生成性。孩子们会针对某个现象、某段语句、某些内容,引发好奇心,提出疑问,生成其他兴趣。这时,作为教师,应随时调整既定目标或者拓展活动内容,顺应生成的价值取向,追随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探究。
  案例:小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声音》
  教师预设了“发声”“辨声”“猜声”3个环节。在“辨声”环节中,教师事先准备了米、纸团、回形针3种差异较大的材料,在幼儿的注视下一一放进铁罐,摇动铁罐,让幼儿感知3种材料发出了怎样不同的声音。这时,一个小朋友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把石头放进去是怎样的声音?”老师愣了一下,马上做出反应:“好,我们一起听听石头会发出怎样声音。”
  …………
  教师根据孩子提出的问题——“石头放进去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及时对活动进行改变,拓展教学内容,这种做法不仅帮助幼儿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让活动目标更细化和深入,也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理念,使孩子愉悦,使互动积极有效。
  (三)在评价中“追随”孩子
  评价中“追随”孩子,不仅要求教师对孩子的回答做出正误的判断,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继续充分挖掘他们的兴趣和潜力,不断促进其发展。然而,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一些教师不能及时、恰如其分地进行有效评价,评价单一、盲目。例如:对不同孩子、不同回答,基本使用“你真棒”来做肯定性评价;或者站在成人的角度,给予“对”或“错”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往往会削弱孩子互动的积极性,无法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因此,活动评价中也要体现“追随”。
  1.着眼于孩子的个性,采用适宜的方式
  评价,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征、能力差异进行不同的、适宜的评价。对能力强、容易满足的孩子,应用微笑、点头、肯定性的语言,让他们自己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肯定,还要继续努力;对一般的孩子,教师的评价可以翘翘大拇指、微笑,并辅助语言激励,使孩子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鼓励与肯定;对能力弱的孩子,可用拥抱、迂回性的评价鼓励他大胆表现,做得更好。教师要站在让孩子敢想、敢说、敢做的层面上去互动。
  2.针对孩子的回答,找准评价点
  在围绕预设达成目标时,评价要找准评价点。具体表现为针对孩子的回答,引导孩子围绕活动目标进行思考和表达。
  案例:中班语言活动《彩色兔》
  活动目标:喜欢丰富的色彩,感受色彩的美,大胆地猜想故事情节,并能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师:小兔想让自己的衣服变得更漂亮,有什么办法?
  (调整前)
  生:画上图案。
  师:嗯,这是一个好办法!
  生:涂上颜料。
  师:真不错。
  (调整后)
  生:画上图案。
  师:嗯,画些什么图案?是什么颜色的?
  生:(回答踊跃)画红红的苹果、黄黄的香蕉……
  师:说得真完整!除了各种颜色的水果,还可以画什么?
  …………
  针对孩子相同的答案,教师的评价点不同,孩子的思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调整前,教师把评价点落在“方法的多样性”上,这样的引导使孩子的回答都简单地偏向到对方法的寻求上,偏离了活动的目标;而调整后,教师的评价指向色彩运用的内容上,孩子的思考也都指向事物的色彩。这种调整,为语言活动的句式表达、色彩感知与表达,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
  追随孩子,优化互动策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希望教师在活动中能精心预设,又不囿于预设;能独具慧眼,善于捕捉来自于孩子的信息并及时将其纳入于临场调控之中,机智地评价,做出有效的互动,激起孩子探索的欲望、智慧的火花。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万集幼儿园)
  (责任编辑:赵静)
其他文献
介绍了用过氧化氢和醋酐合成过氧乙酸的方法,并用自制过氧乙酸对腈纶进行漂白试验,通过实验测定漂白温度、漂液浓度、pH值、漂白时间等主要工艺因素对漂白效果的影响,求得过氧乙
重点研究了羟基羧酸类的一种多元酸盐(用符号GAS表示)对过氧化物分解率的影响。并以它为主体复配成的过氧化物稳定剂KRD-3和国内常用的几种稳定剂比较,具有耐碱性强、用量少、成
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公共英语课程的性质促使一大批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材应运而生并不断推陈出新,面对大量不同层次的生源和日趋开放的教材市场,只有科学务实地研究和选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感觉、记忆、注意、兴趣、思维、想象、情感与意志等方面都有鲜明的个性。教育工作者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顺应初中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个别差异性等特点,遵循即时施教、量力施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规律完成教育教学。在教育实践中,需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标准对学生进行调教,使教师树立遵循教育规律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不断反思“基于”和“超越”二者之间的关系和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对以下申请入网的广播电视设备生产单位和产品分别组织实施了质量体系检查和性能测试 ,均符合入网规定要求 ,经审查批准 ,特颁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
生姜生长前期发生光抑制现象,其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丙二醛含量较多;遮荫有利于降低以上指标,防止或降低光抑制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