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血清PCT和CRP水平对预测小儿高热惊厥合并感染的临床价值

来源 :吉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yangcd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预测小儿高热惊厥合并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10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将28例无感染者作为无感染组,将25例局部感染者作为局部感染组,将26例重症肺炎者作为重症肺炎组,将23例败血症者作为败血症组.四组患儿均进行血清PCT、CRP水平检测,分析其诊断感染及预测患儿预后的价值.结果:伴随感染程度的加重,患儿血清PCT、CRP水平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联合CRP水平检测评估患儿合并感染程度的敏感度、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纯血清PCT、CRP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联合CRP水平检测评估患儿合并感染程度的敏感度、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纯血清PCT、CRP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联合CRP水平检测可有效评估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是否合并感染,并判断其感染严重程度,并预测其预后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E)技术评价不同血糖状态对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血糖水平将2017年7月~2020年6月住院治疗且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分为糖尿病组(n=42)、糖尿病前期组(n=38)和血糖正常组(n=56),应用二维超声技术和2D-STE对三组患者进行检查,比较三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与糖尿病前期组和血糖正常组相比,糖尿病组:A值(心房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峰值)显著增大(P<0.05)、e\'值(舒张早期室间隔侧二尖瓣环根部运动速度峰值)显著减少(P<0.05)
目的:评价精准穿刺双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肾结石患者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2月~2020年8月就诊治疗的肾结石患者资料展开研究调查,从中抽选出92例,依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精准穿刺双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结石清除率以及肾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比对照组高,术后并发症概率低
目的:探索血栓弹力图和凝血功能检测对颅脑创伤患者生存状况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4月接受治疗的164例颅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82例实施凝血功能检测的患者为对照组,8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血栓弹力图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生存状况,分析凝血指标与血栓弹力图参数的相关性和预测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死亡率以及总住院时间相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与弹力图最
目的:评价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儿童中检出β-地中海贫血(β-TT)患儿的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儿科门诊行贫血检查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β-TT基因检测结果分为β-TT组80例与非β-TT组68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红细胞(RBC)参数差别,并比较两组患者两种RDW形式以及基于不同RDW形式计算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指数(RDWI)在鉴别两类贫血中的效能.结果:除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目的:探究小探头超声内镜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治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20年6月收治的40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采用小探头超声内镜进行诊治,对照组采用普通电子胃镜进行诊治,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诊断符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治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诊断准确
目的评价参芪固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气阴两虚证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6月-2021年1月本院82例CR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参芪固肾汤。2组均治疗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SCr、BUN,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目的:探讨老年静止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6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65岁的静止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355例,根据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将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非代谢综合征组和代谢综合征组两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各个血清因子水平,筛选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梗死灶数量、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HCY、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股骨骨折手术,评估股神经阻滞联合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股骨骨折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临床应用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股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给予股神经阻滞联合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以T0、T1、T2,心率、血压及两组不良反应为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操作时间(T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痛觉阻滞起效时间(T1)及痛觉阻滞持续时间(T2)均较对照组时间长,差异具有
目的:分析癫痫使用丙戊酸钠联合拉克酰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对象均为收治的癫痫患者共74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研究组给予丙戊酸钠联合拉克酰胺治疗.比较两组癫痫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癫痫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癫痫发作时间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拉克酰胺治疗癫痫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控制癫痫发作,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目的:探讨IL-33水平在首发抑郁症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的首发抑郁症首次住院病例65例,设定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者65例,设定为对照组,观察两组IL-33水平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与IL-33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IL-3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D评分总分、阻滞因素和IL-33水平保持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正确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