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课标 实教学 提高品德课堂有效性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feng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导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估、考核,以及教材编写与审查标准的基本依据。它的有效实施,是加强小学品德教学,完成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内容衔接,不断提高德育的整体效果的重要步骤。在实施新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课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进一步明确《课程标准》,在教学中,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实实在在地教学,从而提高品社课堂的有效性。
  一、根据《课程标准》,明确内涵实质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尽管开设了十来年,但不同的县市、乡镇、班级的教学水平仍然是参差不齐,课堂教学效率较低。不少教师认为,“品德与社会课”就是过去的“思想品德课”,课堂无非就是说教与训话,就像家长数落孩子一样,数落完了,课也就上完了,对品社课的性质、基本理念、课程内容很不清楚。为此,《课程标准》作了科学的界定。
  1. 《课程标准》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作了定位性的规定。
  指明该课程的核心是形成学生良好品德,目标是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的特点,其实施的对象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
  2. 《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作用作了科学概括。
  ①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②初步掌握认识社会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判断力和选择力,提高其道德行为能力;③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拓展孩子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3.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
  ①内容包括《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六大部分;②本课程为基本标准,教师在掌握标准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丰富课程资源;③试图在每项课程内容中都渗透品德教育。
  二、根据《课程标准》,指导课堂教学
  1. 掌握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课程所追求的是提高德育的实际效果,增强实效性,教学需要建立在学生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课程理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社会化需求,通过不断地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和提高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自主地学习和独立思考。例如,教学四年级《从看电视说起》一课时,教师可以编排小品《看电视引起的风波》。让学生围绕小品,结合父母对自己在家中看电视的态度进行分析讨论。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教师可着重从内容选择方面、时间长短和课余生活如何安排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引导,促使学生初步形成选择健康电视内容进行娱乐的能力,促进学生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
  2. 掌握教学方法,指导课堂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不单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还必须通过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切合知识内容的教学方法,来开发、拓展知识对象背后的道德观念、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实践证明,教学方法对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收效就大,事半功倍;方法不对,课堂就死气沉沉,效果就差,事倍功半。根据《课程标准》精神,《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方法应该要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方法要有利于激发学生道德情感,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实践,防止单纯识记教学内容;对待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应该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框架和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综合选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在注重教法研究的同时,要加大对学生学法的研究,引导学生参加教学过程,并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课堂的理论知识教学与课外的实践活动应结合进行。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我们的母亲河》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教材特点,让学生借助地图,了解母亲河的地理位置,流经路线,增进对母亲河的认识,再通过交流讨论有关母亲河的资料,让学生了解长江、黄河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体会“母亲河”的意义,从而构建“知情合一”的真情课堂。
  三、根据《课程标准》,评价课堂教学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依据是课标,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在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情况下进行综合评价,做到知行合一,显性表现与隐性本质相统一。
  根据《课程标准》,教师在具体评价时,可以采用:①测验式:通过试题,采取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进行,也可以设计情景进行测试;②报告式:通过学生将自己的行为书写下来,形成报告,然后进行分析判断;③会谈式:通过个别和群体谈话,对所谈内容进行记录、分析、评判;④观察式: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情感表现,以及言行发生的情景,进行研究。例如,教学三年级《亲人的爱》一课时,在学生知道长辈们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辛劳,了解他们对自己的希望和培养教育的苦心后,可以让学生设计“亲情卡”,把自己想对父母亲说的话写下来。教师可以通过这张亲情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如,教学四年级《吃穿用哪里来》一课时,通过教学,学生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对生产情况有了初步的感知和认识,明白了分工与合作,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和智慧。为进一步评价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准备一系列的农产品和工业品,把教室分成农业区、工业区、工农业混合区,让学生进行分类,并说出各类产品的主要特征。在学生进行分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以及对待产品的态度,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
  此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努力做到客观公正、真实可信,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要反映出学生的进步与变化,要将道德认知测试成绩与道德行为测试情况相结合,作出相关分析,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或建议,促使课堂教学效果的切实提高。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庄严)
其他文献
<正>~~
期刊
背景:肥胖是一个已确立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一些激动剂,如麻黄素、咖啡因以及它们的草药类似物质已被证明有减轻体质量的作用,但是
<正>Thoracic & Cardiovascular Surgeon,head of the department of Saint-Joseph Hospital,Marseille,France He was born on September 17,1946,Casablanca (Morocco).
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日益普遍,企业经营目标由原先单一的为所有者服务,向承担一定社会责任和多方面利益群体服务的目标转化.因此,如何有效地、合理地评价企业经营绩
【正】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laminar thinned-segmented decompression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
期刊
【正】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and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reatment of urethral stricture using direct visual internal urethrotomy ( DVIU) . Meth
期刊
【正】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IL - 6 and IL - 10, pHi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issue and arterial PCO2[P(t - a)CO2]
期刊
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已有数十年,甚至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一个耳熟能详的理念。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理念并未过时,相反它可以被用于社会改革的方方面面,因为它不仅可以
对于教学有效的目标导向来说,无论预设还是生成,都是实现教学有效的手段。课堂教学中让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互动共生,共同演绎课堂精彩。本文分析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