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为中心”的教师评价框架

来源 :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r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评价是我国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教师评价普遍存在目的缺失、不当或模糊,目的与手段不匹配,以及结果运用存在明显偏差等问题.基于教学的专业属性,教师评价本质上是对教师的专业实践进行评价,属于实践评价范畴.教师的专业实践不仅是在实践中发展自我,更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专门性服务.教学的本质是"学为中心"的育人专业实践,"学为中心"是构建新型教师评价的逻辑起点.因此,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师评价的内容要紧紧围绕"学为中心"的教学实践与专业贡献,且需要强调对教师同伴合作的评价,引导和支持教师协同育人."学为中心"的教师评价需要运用表现性评价收集并分析相关证据,基于证据引导教师提升"教书育人"的专业实践能力.只有以学为中心,全面聚焦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师评价才能为教师创造静心育人、潜心育人的良好环境.
其他文献
食品质量安全关乎民生,备受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从宏观产业政策视角切入,充分考察当前食品质量安全核心问题,揭示产业集聚通过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作用机制,构建出基于产业集聚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分析框架,通过规划食品产业集聚区、建设集聚区系统环境、优化集聚区产业政策等路径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方式,以期有利于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同时,实现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中国教师教育学的建设历程是在时空转换、群体交互、实践经历之中曲折而来,具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典型特征,其本质是中国教师教育学在哲学社会科学诸多学科范畴中不断寻求并确立自我的过程.建设属己的教师教育学,是教育学科拓展研究边界的理性自觉,也是彰显教师教育学之于中国教育现代化从而中国教育学科现代化建设独有的价值贡献.中国教师教育学的系统建构,要在主动辨明教师教育学学科属性和学科范畴的基础上,以现代性和科学化的思维对教师教育学属己的理论体系、学科制度、学科专业队伍、人才培养模式等领域进行持续和深入研究,并以中国教
2020年10月29日经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支持四大板块发展的政策,确
期刊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一百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不断探索与完善,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不同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经历了孕育、确立、发展、稳定、曲折、成熟、完善的演变历程.在探索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理论中国化,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在与时俱进中同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坚持工具价值与人本价值的融合统一,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克服探索中的曲折与挑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
黄济先生是我国新时期美育研究的重要奠基人.其美育研究因时而起、与时俱进,对我国新时代美育理论建设与美育实践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他提出以美育人、全面发展的美育目的观;深入揭示美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形成独立与融合相统一的辩证的美育地位观;系统梳理和阐释中国传统美学与美育思想,提出纳美学理论入美育的重要主张;深刻审视美学与美育的内在关联,探析美育的内容与原则等美育实践问题.
互联网作为新型信息传播媒介对当今教育变革产生了深刻影响.苏格拉底文字观作为人类思想史上最早有关媒介的教育哲思,相关研究为网络媒介时代教育变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梳理国内外有关苏格拉底文字观的教育学解释,发现同时存在认同与批判两种观点.以哲学解释学视域融合为方法论指引,"初始视域"中的苏格拉底文字观可以被理解为"好的书写",其所表达的是苏格拉底对于文字书写之道德目标而非科学远景的关切;而在"当前视域"中,"好的书写"则可被理解为教育技术伦理,蕴含着苏格拉底对于教育技术与人、教育技术与社会之关系的伦理追问
本文选取36家沪深上市大数据企业2015~2019年数据作为样本,分析研发投入对大数据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检验技术积累在研发投入对企业经营绩效作用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大数据企业发展形势较好,但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研发人员投入和研发经费投入对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的影响效果不一致,研发人员投入对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且在滞后二期的促进作用更大;技术积累对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在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之间表现出了负向调节作用,这种负向调节效应在研发经费投入与滞后一期经营绩效之间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发展以1922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前、后两个时期中,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在以下三个方面是一以贯之的:一是反对绝对主义道德,推崇探究式道德教育;二是强调道德即当前意义的持续增长,并以此统一事实与价值、知识和行为;三是推崇"社会智慧、社会能力和社会利益(兴趣)""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后期,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发生了保守主义转向,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不再坚持线性道德发展观,推崇习俗,主张多元道德发展观;二是强调道德教育须借助"宗教性"力量.从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发展可看出其问题意识:一方面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自在到自觉两种基本样态,经过了初创、规整、重构、形成四个发展阶段.考察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百年历程,可以系统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目标、内容与方式,可以发现“树什么人”、“立什么德”、“如何立德树人”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审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创新发展和实践变革的基本经验,主要体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方针,坚持理论与实
时间本无所谓多少,时间紧张与压缩虽然只是一种主观感受,但其归因却在于钟表时间和社会时间共同建构的结构紊乱和失序.当前,时间焦虑已经成为学术界的集体性症候,其表现为人们不仅失去了对钟表时间的均匀流动感,也丧失了对带有周期性社会时间井然有序的节奏感.在一个效率主导的时代,学术工作逐渐淡化了闲逸、好奇的“无时间性”.在学术职业有充裕自主支配时间的表象背后,其实更多的是难以自主和难得空闲.通过对大学教师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处理繁琐事务的时间是我国大学教师的重要压力源,也是大学教师时间焦虑产生的主因,它在深层次上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