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西部开发战略 加忆推进对内开放—关于西部开发与对内开放的研究报告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不久前,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和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山东人“闯关东”文化现象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来自山东社科院、山东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委讲师团的专家学者20余出席。
历史编纂学中的大多数跨民族与跨文化话语深受一种扎根于人类历史意识的种族中心主义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不对称的评价、目的论上的连续性和单一中心的视角。本文探讨了克服这种种族中心主义的可能性,并认为这些可能性会导向一种建立在人类概念之上的新的普遍史。依据这一人类的概念,可以产生一种新的承认的文化。对承认的文化的创建,是21世纪的人文学者特别是历史学家所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
20世纪后半期,帝国主义时代的海外文明的冲突被国内的第二条战线所替代,这个第二条战线的特点就是文化的敌对和文明的冲突,而且是由于移民问题而引起并愈演愈烈的暴力性的故对和冲突。21世纪将告诉人们移民政策是如何以一种“文明”的方式去应对文明的碰撞而无须发生诸如暴力、种族灭绝和文化霸权事件。日本、英国及加拿大这三个典型国家的经验表明,移民政策有助于解释移民问题怎样影响了文化的融合。
历史文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追溯过去、阐释当代,同样在于了解未来的信息和推动实践发展。席勒即将历史上人类及客观世界的时代变迁的经验空间整体看作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与自然发生冲撞,并且具有未来发展方向,而历史思想就将其推动力作用于这一未来发展方向。他所阐述的现代历史思想在本质上、在原则上是具有明显人文主义色彩的,具有人性的特征。他也从认识论角度清晰地阐述了经历过去与规范未来之间关系的全部逻辑。而只有将具备乌托邦特征的历史经验美学化,才可能创立新人文主义。新人文主义的特征是经验与幻想的奇特混杂。我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权利。马克思主义指出,人民创造国家制度;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和基础。近现代政治理论科学的诠释了国家权力是来自于人民权利的授予这一真理。人民权利和权利平等是现代社会大厦的两大基石。理所当然,人民权利和权利平等也应当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人民权利与权利平等,既是民主和法治的本质核心和根本内容,也是公平正义的本质核心和根本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罗莎·卢森堡政治学说中所包含的后现代社会的内容得到了世界学者的广泛重视和深入研究。在这里,我们根据2006年3月20-22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罗莎·卢森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就此问题的讨论特发表以下三篇论文。这三篇论文的特点是结合现时代世界历史提出的重大问题。从哲学的层面反思了罗莎·卢森堡政治学中的基本问题,反映了当代罗莎·卢森堡政治哲学研究的水平和视野。这些论文无论对于深化罗莎·卢森堡政治学的研究,还是对于中国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研究
在波兰,罗莎·卢森堡是一个至今仍不受欢迎的女性社会主义者。为什么?因为她一直站在反对波兰民族主义和重建波兰民族国家的立场上。
工业危机的实质是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危机,主要表现为资源环境危机。中国在21世纪初期的现代化进程中,就面临着潜在的然而又是严峻的工业危机。必须充分认识这种危机的紧迫性和巨大危害性,必须积极应对工业危机。中国已不可能建立发达的工业化.必须选择建设适度工业化和积极开拓新工业化。中华民族将在新工业化建设中实现伟大复兴。
在20世纪的最后30年里,西方及西方以外的历史思考和历史写作方面都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历史学家确信:历史是连续的、片面的过程;坚持自己科学性权利的学术研究会把来源于客观学术研究的历史叙述置于世界历史的框架之中.到了20世纪,把历史看作"人文科学"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历史研究观逐渐被把历史看作一种"社会科学"的历史观所代替.然而,对社会科学和现代化普遍持有的信心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受到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的最激烈的声讨,也受到来自历史学家,尤其是文化历史学家的较为平静的挑战,他们的论点都导
刘大椿,江西于者人,1944年5月出生于贵州安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首席专家,哲学院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自然辩证研究会名誉副理事长、自然辩证法史专业委员会主任。2004年获教育部、人事部全国模范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