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盼望着,盼望着,孩子们就像盼望过年一般,盼来了一年一度的社会实践。虽说今年我执教的孩子已经就读五年级,并且已经历过三四次的离家外出社会实践,但那份兴奋之情还是明显地表露出来。是啊,能离开父母的管束,能撒腿驰骋于原野,无唠叨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怎能不兴奋?作为一个有着十多年教龄的班主任,我亲历了社会实践这门课程从无到有,再到今天逐步规模化、系统化,较为科学、文明的全过程。现仅以一个反思者的身份,将自己指导实践过程中的喜怒忧思,将孩子们参与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那些值得教师、家长、教育决策者们共同关注的细节记录在案,希望和大家共同分享体验、深入思考。
组合:浮出水面的“暗流”
临行前孩子们最为关注的是宿舍的自由组合。有趣的是,抢手的不是那些乖乖女,三好生,反而一些平时经常搅和正常秩序的“鲇鱼”在这时成了“香馍馍”。大家争着和这类孩子组合在一间宿舍。究其原因,原来他们见多识广,动手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强,既能在宿舍里讲故事、做游戏娱乐大家,关键时又能为宿舍内务整理或是各种团队竞赛出力,是可用之材,因此,很多宿舍的舍长就由他们来担任。看来,“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好学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价值,只不过是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对孩子们的评价标准太狭隘、片面了。
更令我意外的是,执教这个班三年了,一直不被我察觉的小群体,像一股“暗流”一样,在这次的自由组合中浮出水面。三五个“死党”很快订立了“攻守同盟”,组合过程默契、迅速,再凑上几个成员,一间将近十人的宿舍团队就组建完成了。一直听说高年级孩子容易形成小群体,一直听说小群体形成后对班级的管理不利,所以多有防范。本以为在自己严明纪律的约束下应该不会出现此类小团体了,这回才感受到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这个年龄同伴交往的正常表现,并非洪水猛兽,稍加引导,可为班级自主管理服务。此次发现它的存在,于我而言是重大收获。
出发:爱还是负担?
终于要集合上车了。八点钟刚过,一只只“蜗牛”向操场爬来。一个个孩子背着几乎比自己身体还大的行囊,手里还提着水桶、拖鞋,再斜挎着细软小背包,不禁让人想起民歌《回娘家》中描述的场景。三天的行程,基地方面已经将一切安排妥当,唯恐疏漏。但是家长的爱还是装了满满一大包:约50%的容积给了换洗的衣物,每人大约都带着五套左右的“长枪短炮”;约30%的零食;10%的娱乐、通讯用品:mp3、游戏机、手机;约5%的各种杂碎;如果不是我的硬性要求,恐怕最后5%的空间是不会留给闲暇时阅读的书籍和笔记本了。孩子们带着这些行囊,或拖或提,好容易上了汽车,车下是翘首的家长,真有些钱塘江观潮的气势。
带着这样的行李,孩子行动不便不说,就算是到了基地,管理自己的行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怪每次回程,物品丢失和浪费现象都较为普遍。更何况零食对孩子的诱惑绝对是大于主食,倘若其摄入量过大必然引起身体平衡失调,这就难怪以往社会实践后生病的人数剧增。从这个角度考虑,真不知道这些沉甸甸的行囊是爱还是负担?
初到:遭遇“五百杀威棒”
《水浒传》中有对“杀威棒”的描述。初到基地,孩子们就经历了“杀威棒”。小孩子有“威”要杀么?当然有:傲气、娇气、流气。有必要“杀”么?当然有,为了保证孩子到陌生环境中更加安全,更快适应,这些不利于集体活动的“威”我是赞成“杀一杀”的。从小要规范其言行,让他们知道在共性中发扬个性,在规矩中形成方圆,这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之一。怎么“杀”呢?当然不是棍棒伺候,而是整队集合、整理内务、次序用餐三件事,这是必须在教官、辅导员一丝不苟的要求和监督下做好的大事件。“杀威棒”后,明显感到孩子们的态度认真严肃了许多。
当前教育界热议的“教师惩戒权”问题我在这一环节中似乎找到一些答案。现在的孩子,只能听进激励性的评价,具有超越理性的活泼,经常会有影响到集体或他人的言行……面对这些教师只能劝诫,无效时只有保持沉默、忍受。无怪许多老师感叹:教师越来越难当了。为什么在当今做一个教师这么难?柔弱的管理模式消耗了我们太多的精力,而孩子却越教越浮躁!不由联想到学校教育中的“杀威棒”在哪里?又该怎么“打”呢?
谈谈一些细节吧。
瞧,队列训练开始了。不到15分钟,准有脸色苍白,手脚发软、呕吐晕倒的孩子被搀扶下场。心生怜悯的我同时也弄不明白:今天的孩子怎么了,如此虚弱?牛奶、高蛋白的食品补充到了哪儿?成长除了提供优良的饮食,良好的教育外,更需要心智的磨练。“少年强则中国强”,这一代孩子是未来50年整个民族存亡兴衰的关键,这样的现状怎能不让人担忧。
内务整理对孩子来说是一件难事也是趣事。一到宿舍,他们最关心的是零食如何存放,接下来就是拿出娱乐器具沉迷其间。至于生活用品等,不夸张地说,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拿出来摆放的。即便摆放好了,也会像长了腿一样,过会儿会在床下,桌脚边找到它们。再看看刚学会的折被子,圆的、三角形的、长条形的,各具特色。有勉强为之的,有请人代劳的,有马虎应付的,鲜见轻车熟路的。大多数孩子在家中缺乏整理内务这项劳动锻炼的机会,技能尚未掌握,更谈不上习惯。幸好,社会实践补上了这一课。
有人说,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其余364天都是浪费日。看了孩子用餐后,我开始认同这一过激的说法。尽管每个孩子都能熟练地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浪费粮食现象还是很严重的:青菜整盘整盘地剩着,稍有些肥花的肉都被挑拣出来,炒竹笋一类的素菜几乎没动过,甚至有些鱼类也不幸进了弃物桶。询问孩子为什么这样挑食,答曰平时在家中就是这样,爸爸妈妈总是做自己喜欢吃的菜。很多家长一边在抱怨孩子越来越胖,一边不断给他们提供高脂肪食品,这显见的矛盾怎么就这么难解决呢?不由想到日本黑柳彻子著的《窗边的小豆豆》一文中描述的“巴学园”,一所私人办的简陋学校,尚且知道每日提供儿童的正餐都必须包括“山的味道”——各类山区出产的菜食;“海的味道”——各类海洋制品。而我们的孩子正值身体发育的关键期,却已经无肉不欢,并且肆无忌惮地浪费,这不能不令人心痛和担忧。
实践:人生不可缺少的课程
实践基地为孩子们安排的实践项目可谓周全:模拟逃生,让其知道居安思危;民俗展示,帮助孩子了解历史,接触文化;科技制作,在活动中走进科学,培养动手能力;厨艺比拼,体验生活情趣;田间劳作,从这里开始迈向自然;军训野营,体能得到锻炼;野炊,放飞童心;篝火晚会,情感在这里得到升华……应该说这些实践课程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但是孩子们的表现又如何呢?
早晨,睡眼惺忪的孩子们在起床号的催促下急匆匆地向操场集结,准备开始一天的活动。你看这个小家伙衣服穿反了,那个呢,连裤子都穿反了,扣错扣子的,没系鞋带的,眼角挂着眼屎的……哈哈,这些平时由父母亲“伺候”着起床的孩子们这下子可都露了陷。不过还好,亢奋的精神还是明显地表现出来。
野炊暴露的问题更多。当辅导员问道,哪位会掌勺?立即小手林立,互相议论着自己在家中的掌勺经历。可一旦将勺子拿到手中,热情立刻消退。原来都是眼高手低啊。砌灶就更是笑话百出了:没有风口,尺寸过大托不住锅,松松垮垮,架上锅就塌……手忙脚乱了好一阵,终于首战告捷了。大家议论着想做个西红柿炒蛋。好容易升起火,这才发现蛋还没打,当未打开的蛋下锅后有人不同意了,说是应该先放西红柿,于是就在锅边争执起来,很自然地分为“先蛋派”和“先柿派”,还真有些《格列佛游记》中关于因剥蛋有区别而划分的“大头派”和“小头派”的架势。大家只顾嘴上爽快,也不管锅里的蛋已经烧焦,反正蛋有的是,烧焦了铲掉重来。终于达成共识,炒出了一盘“鸡蛋西红柿糊”,在掌勺的浑然不知的情况下,旁观者一哄而散,风卷残云,瞬间“歼敌”,干活的总是挨饿。
出行,最能检验人是否能关心他人,是否善于团结协作,看来孩子们非常欠缺这两个方面的修养。
此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孩子们身体运动机能的失调。翻越障碍显得艰难,像极了朱自清文中对父亲背影的描述;队列行进中体态不端,同手同脚惹人发笑;协作竞赛中的笨拙表现比比皆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个人如此,国家亦然。当代孩子们不是缺少关爱,而是缺少磨练。过早地失去儿童应有的灵活,可想而知随着年龄的递增会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在学校教育安全为首的现状局限下,家长们是否应该更多地将孩子们带入自然,劳其筋骨以增益其所不能呢?
离开:胜利大逃亡
三天的实践转眼就结束了。孩子们也开始强烈地想家了。母亲的温柔,可口的晚餐,温暖的被窝,一切原本令自己熟悉到厌烦的东西又开始可爱了。
于是,整理行装显得急躁和“豪气”:刚开袋的零食,抛弃了没什么,家里有的是;小型生活用品丢弃吧,带着都嫌麻烦,况且有一个小缺口,弃得有理有据;一些实在脏得不成样子的衣服塞到床底,到时就说丢了父母也不会怪罪。宿舍里,一片狼藉,而宿舍外的垃圾桶却成了聚宝盆……当然也有粗心大意丢失钱物的,经教官拾起归还时,脸上倒也坦然,一句感谢却难说出口。也许我们的孩子还没有学会感谢。
应该说,社会实践中孩子们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真性情:真实的道德认识,真实的生活自理水平。但也真的不容乐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希望自己所记载的现状能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学校教育缺失了什么?家庭教育缺失了什么?孩子成长缺失了什么?融入社会,大家还应该做些什么?
问题的发现,是幸事,无尽的思考,是乐趣。
(作者单位:福建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
组合:浮出水面的“暗流”
临行前孩子们最为关注的是宿舍的自由组合。有趣的是,抢手的不是那些乖乖女,三好生,反而一些平时经常搅和正常秩序的“鲇鱼”在这时成了“香馍馍”。大家争着和这类孩子组合在一间宿舍。究其原因,原来他们见多识广,动手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强,既能在宿舍里讲故事、做游戏娱乐大家,关键时又能为宿舍内务整理或是各种团队竞赛出力,是可用之材,因此,很多宿舍的舍长就由他们来担任。看来,“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好学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价值,只不过是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对孩子们的评价标准太狭隘、片面了。
更令我意外的是,执教这个班三年了,一直不被我察觉的小群体,像一股“暗流”一样,在这次的自由组合中浮出水面。三五个“死党”很快订立了“攻守同盟”,组合过程默契、迅速,再凑上几个成员,一间将近十人的宿舍团队就组建完成了。一直听说高年级孩子容易形成小群体,一直听说小群体形成后对班级的管理不利,所以多有防范。本以为在自己严明纪律的约束下应该不会出现此类小团体了,这回才感受到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这个年龄同伴交往的正常表现,并非洪水猛兽,稍加引导,可为班级自主管理服务。此次发现它的存在,于我而言是重大收获。
出发:爱还是负担?
终于要集合上车了。八点钟刚过,一只只“蜗牛”向操场爬来。一个个孩子背着几乎比自己身体还大的行囊,手里还提着水桶、拖鞋,再斜挎着细软小背包,不禁让人想起民歌《回娘家》中描述的场景。三天的行程,基地方面已经将一切安排妥当,唯恐疏漏。但是家长的爱还是装了满满一大包:约50%的容积给了换洗的衣物,每人大约都带着五套左右的“长枪短炮”;约30%的零食;10%的娱乐、通讯用品:mp3、游戏机、手机;约5%的各种杂碎;如果不是我的硬性要求,恐怕最后5%的空间是不会留给闲暇时阅读的书籍和笔记本了。孩子们带着这些行囊,或拖或提,好容易上了汽车,车下是翘首的家长,真有些钱塘江观潮的气势。
带着这样的行李,孩子行动不便不说,就算是到了基地,管理自己的行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怪每次回程,物品丢失和浪费现象都较为普遍。更何况零食对孩子的诱惑绝对是大于主食,倘若其摄入量过大必然引起身体平衡失调,这就难怪以往社会实践后生病的人数剧增。从这个角度考虑,真不知道这些沉甸甸的行囊是爱还是负担?
初到:遭遇“五百杀威棒”
《水浒传》中有对“杀威棒”的描述。初到基地,孩子们就经历了“杀威棒”。小孩子有“威”要杀么?当然有:傲气、娇气、流气。有必要“杀”么?当然有,为了保证孩子到陌生环境中更加安全,更快适应,这些不利于集体活动的“威”我是赞成“杀一杀”的。从小要规范其言行,让他们知道在共性中发扬个性,在规矩中形成方圆,这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之一。怎么“杀”呢?当然不是棍棒伺候,而是整队集合、整理内务、次序用餐三件事,这是必须在教官、辅导员一丝不苟的要求和监督下做好的大事件。“杀威棒”后,明显感到孩子们的态度认真严肃了许多。
当前教育界热议的“教师惩戒权”问题我在这一环节中似乎找到一些答案。现在的孩子,只能听进激励性的评价,具有超越理性的活泼,经常会有影响到集体或他人的言行……面对这些教师只能劝诫,无效时只有保持沉默、忍受。无怪许多老师感叹:教师越来越难当了。为什么在当今做一个教师这么难?柔弱的管理模式消耗了我们太多的精力,而孩子却越教越浮躁!不由联想到学校教育中的“杀威棒”在哪里?又该怎么“打”呢?
谈谈一些细节吧。
瞧,队列训练开始了。不到15分钟,准有脸色苍白,手脚发软、呕吐晕倒的孩子被搀扶下场。心生怜悯的我同时也弄不明白:今天的孩子怎么了,如此虚弱?牛奶、高蛋白的食品补充到了哪儿?成长除了提供优良的饮食,良好的教育外,更需要心智的磨练。“少年强则中国强”,这一代孩子是未来50年整个民族存亡兴衰的关键,这样的现状怎能不让人担忧。
内务整理对孩子来说是一件难事也是趣事。一到宿舍,他们最关心的是零食如何存放,接下来就是拿出娱乐器具沉迷其间。至于生活用品等,不夸张地说,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拿出来摆放的。即便摆放好了,也会像长了腿一样,过会儿会在床下,桌脚边找到它们。再看看刚学会的折被子,圆的、三角形的、长条形的,各具特色。有勉强为之的,有请人代劳的,有马虎应付的,鲜见轻车熟路的。大多数孩子在家中缺乏整理内务这项劳动锻炼的机会,技能尚未掌握,更谈不上习惯。幸好,社会实践补上了这一课。
有人说,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其余364天都是浪费日。看了孩子用餐后,我开始认同这一过激的说法。尽管每个孩子都能熟练地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浪费粮食现象还是很严重的:青菜整盘整盘地剩着,稍有些肥花的肉都被挑拣出来,炒竹笋一类的素菜几乎没动过,甚至有些鱼类也不幸进了弃物桶。询问孩子为什么这样挑食,答曰平时在家中就是这样,爸爸妈妈总是做自己喜欢吃的菜。很多家长一边在抱怨孩子越来越胖,一边不断给他们提供高脂肪食品,这显见的矛盾怎么就这么难解决呢?不由想到日本黑柳彻子著的《窗边的小豆豆》一文中描述的“巴学园”,一所私人办的简陋学校,尚且知道每日提供儿童的正餐都必须包括“山的味道”——各类山区出产的菜食;“海的味道”——各类海洋制品。而我们的孩子正值身体发育的关键期,却已经无肉不欢,并且肆无忌惮地浪费,这不能不令人心痛和担忧。
实践:人生不可缺少的课程
实践基地为孩子们安排的实践项目可谓周全:模拟逃生,让其知道居安思危;民俗展示,帮助孩子了解历史,接触文化;科技制作,在活动中走进科学,培养动手能力;厨艺比拼,体验生活情趣;田间劳作,从这里开始迈向自然;军训野营,体能得到锻炼;野炊,放飞童心;篝火晚会,情感在这里得到升华……应该说这些实践课程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但是孩子们的表现又如何呢?
早晨,睡眼惺忪的孩子们在起床号的催促下急匆匆地向操场集结,准备开始一天的活动。你看这个小家伙衣服穿反了,那个呢,连裤子都穿反了,扣错扣子的,没系鞋带的,眼角挂着眼屎的……哈哈,这些平时由父母亲“伺候”着起床的孩子们这下子可都露了陷。不过还好,亢奋的精神还是明显地表现出来。
野炊暴露的问题更多。当辅导员问道,哪位会掌勺?立即小手林立,互相议论着自己在家中的掌勺经历。可一旦将勺子拿到手中,热情立刻消退。原来都是眼高手低啊。砌灶就更是笑话百出了:没有风口,尺寸过大托不住锅,松松垮垮,架上锅就塌……手忙脚乱了好一阵,终于首战告捷了。大家议论着想做个西红柿炒蛋。好容易升起火,这才发现蛋还没打,当未打开的蛋下锅后有人不同意了,说是应该先放西红柿,于是就在锅边争执起来,很自然地分为“先蛋派”和“先柿派”,还真有些《格列佛游记》中关于因剥蛋有区别而划分的“大头派”和“小头派”的架势。大家只顾嘴上爽快,也不管锅里的蛋已经烧焦,反正蛋有的是,烧焦了铲掉重来。终于达成共识,炒出了一盘“鸡蛋西红柿糊”,在掌勺的浑然不知的情况下,旁观者一哄而散,风卷残云,瞬间“歼敌”,干活的总是挨饿。
出行,最能检验人是否能关心他人,是否善于团结协作,看来孩子们非常欠缺这两个方面的修养。
此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孩子们身体运动机能的失调。翻越障碍显得艰难,像极了朱自清文中对父亲背影的描述;队列行进中体态不端,同手同脚惹人发笑;协作竞赛中的笨拙表现比比皆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个人如此,国家亦然。当代孩子们不是缺少关爱,而是缺少磨练。过早地失去儿童应有的灵活,可想而知随着年龄的递增会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在学校教育安全为首的现状局限下,家长们是否应该更多地将孩子们带入自然,劳其筋骨以增益其所不能呢?
离开:胜利大逃亡
三天的实践转眼就结束了。孩子们也开始强烈地想家了。母亲的温柔,可口的晚餐,温暖的被窝,一切原本令自己熟悉到厌烦的东西又开始可爱了。
于是,整理行装显得急躁和“豪气”:刚开袋的零食,抛弃了没什么,家里有的是;小型生活用品丢弃吧,带着都嫌麻烦,况且有一个小缺口,弃得有理有据;一些实在脏得不成样子的衣服塞到床底,到时就说丢了父母也不会怪罪。宿舍里,一片狼藉,而宿舍外的垃圾桶却成了聚宝盆……当然也有粗心大意丢失钱物的,经教官拾起归还时,脸上倒也坦然,一句感谢却难说出口。也许我们的孩子还没有学会感谢。
应该说,社会实践中孩子们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真性情:真实的道德认识,真实的生活自理水平。但也真的不容乐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希望自己所记载的现状能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学校教育缺失了什么?家庭教育缺失了什么?孩子成长缺失了什么?融入社会,大家还应该做些什么?
问题的发现,是幸事,无尽的思考,是乐趣。
(作者单位:福建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