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不计其数的鲁迅研究著作中,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无疑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它揭示出了一些从前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为我们研究鲁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李欧梵 鲁迅 “抗传统” 《野草》文学与革命
将《铁屋中的呐喊》与同时期或早期的其他鲁迅研究著作做比较,不难发现它的与众不同之处。纵观整本书,从整体也从细节出发,我浅总结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对于鲁迅传统与“抗传统”的理解
80年代以前的鲁迅,研究界一直把鲁迅称为“反传统文化的革命战士”,把鲁迅从日本归国后的十年看作是压抑时期、短暂后退抑或退隐。但是李欧梵却有着截然相反的观点,他认为“鲁迅在这段时间里并未成功地‘麻痹’了自己的灵魂,他实际上是抓住了这段精神压抑的时间,从不断积累的文化资源中建立某种可资参考的框架,在其中寄托他生存的意义”。并且,李欧梵用了相当篇幅来证明自己对于鲁迅的“传统”和“反传统”问题的思考。
李欧梵在鲁迅进行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的各条道路中,首先考察了他的小说研究。对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李欧梵给予了高度评价,而且他指出,鲁迅对传统观念的重新评价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重视:一是鲁迅给神话和传说以极重要的地位;二是鲁迅迥异于传统考证研究的关于文学如何写史的观念。李欧梵单分出一节对《故事新编》中对传统题材的再创作进行介绍。其次是鲁迅对嵇康的研究。与王瑶等人认为鲁迅喜欢嵇康是由于他们在人格或文章风格上一致或相近的观点不同,李欧梵认为鲁迅是在同情或者可以说是对“陷于转折时代的人的精神痛苦”感同身受的情况下,并出于自己的“哲学考虑”而选择了嵇康这样一个人物。从鲁迅对嵇康等人的兴趣也可以看出,他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趣味大體上是在“大传统”之外。再有就是李欧梵对于鲁迅旧体诗的发现。李欧梵从鲁迅的旧体诗中看到了他在“战斗”的自我以外还有另外一面:自我贬抑、彷徨失落和诗意的沉思等。
李欧梵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发现,想向我们证明:鲁迅虽然是反传统的,但对于传统并不是绝情的,他自己本身就具有很强烈的传统意识和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并且能够从传统中汲取养料。我赞同李欧梵先生在看待鲁迅与传统关系方面的观点,且以为这个贡献是独特且不容忽视的。
二、对《野草》的高度关注与评价
在《铁屋中的呐喊》一书中,《“独异个人”和“庸众”》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绝境》这两个章节一直为人称颂。在80年代以前的鲁迅研究中,学者们往往比较忽视《野草》,而李欧梵恰巧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李欧梵开创性地对《野草》的体裁和形式做出分析,并阐明其价值。除此之外,他更加注重对鲁迅当时创作心理的把握。1924年9月—1926年4月,是鲁迅一生中相当痛苦的时期。和周作人的失和以致决裂、女师大事件、“五四”运动由高潮转为低潮等,都是此时鲁迅痛苦情绪的由来。因此,《野草》那些“含糊的措辞”“不仅揭示出他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更重要的是,还揭示了他本人内心紧张的某种状态”。李欧梵所揭示出的鲁迅矛盾的逻辑,已经越来越为后来的汪晖、钱理群等人的鲁迅研究所印证。我们可以用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中的“中间物”意识来理解鲁迅这种矛盾与悖论。中间物意识更是一种自觉承担责任的自我要求,也就是鲁迅所说的“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光明的地方去”。
李欧梵先生对《野草》的注解与肯定,又是一个新的创新。
三、对鲁迅关于文学与革命的观点
李欧梵基本上否定了对鲁迅革命家身份的过度重视。他认为那种全国性地将鲁迅神化为某种革命救世主或毛泽东文学思想的先驱的看法,是错误的,鲁迅对革命责任的承担来源于他深刻的道德精神。李欧梵还发现了鲁迅对政治及政治活动的消极和否定态度。对于李欧梵先生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我持保留意见。我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夸大鲁迅在革命方面的作用及其对自己革命家身份的认同,那样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我认为作家及其作品都离不开他们的时代大背景,仅注重或者过于偏重作品本身的价值而忽略其社会作用是不可取的,我并不觉得鲁迅的革命只是其自身道德意识的体现而无关其民族意识。李欧梵师承夏济安,这也许跟他们的政治立场与学术重点有关。
在李欧梵这一部分的描述中,我认为最值得注意的是,他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更加丰满、更加立体的伟人形象。除了以前看到的各种伟大,我们发现鲁迅还是多疑的、矛盾的,在对待青年上,他甚至是有点可怜的。
总体上来说,《铁屋中的呐喊》从心理上对鲁迅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挖掘和探索。通过他“去神化”的描述与分析,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按照一定模式塑造出来的伟大人物的形象,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普通人,一个更为真实的普通人。
参考文献:
[1]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M].尹慧珉,译.长沙:岳麓出版社,1999.
[2]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3]许广平.鲁迅回忆录[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
[4]魯迅.野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张莹莹,女,河北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责任编辑 陈安丽)
关键词:李欧梵 鲁迅 “抗传统” 《野草》文学与革命
将《铁屋中的呐喊》与同时期或早期的其他鲁迅研究著作做比较,不难发现它的与众不同之处。纵观整本书,从整体也从细节出发,我浅总结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对于鲁迅传统与“抗传统”的理解
80年代以前的鲁迅,研究界一直把鲁迅称为“反传统文化的革命战士”,把鲁迅从日本归国后的十年看作是压抑时期、短暂后退抑或退隐。但是李欧梵却有着截然相反的观点,他认为“鲁迅在这段时间里并未成功地‘麻痹’了自己的灵魂,他实际上是抓住了这段精神压抑的时间,从不断积累的文化资源中建立某种可资参考的框架,在其中寄托他生存的意义”。并且,李欧梵用了相当篇幅来证明自己对于鲁迅的“传统”和“反传统”问题的思考。
李欧梵在鲁迅进行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的各条道路中,首先考察了他的小说研究。对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李欧梵给予了高度评价,而且他指出,鲁迅对传统观念的重新评价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重视:一是鲁迅给神话和传说以极重要的地位;二是鲁迅迥异于传统考证研究的关于文学如何写史的观念。李欧梵单分出一节对《故事新编》中对传统题材的再创作进行介绍。其次是鲁迅对嵇康的研究。与王瑶等人认为鲁迅喜欢嵇康是由于他们在人格或文章风格上一致或相近的观点不同,李欧梵认为鲁迅是在同情或者可以说是对“陷于转折时代的人的精神痛苦”感同身受的情况下,并出于自己的“哲学考虑”而选择了嵇康这样一个人物。从鲁迅对嵇康等人的兴趣也可以看出,他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趣味大體上是在“大传统”之外。再有就是李欧梵对于鲁迅旧体诗的发现。李欧梵从鲁迅的旧体诗中看到了他在“战斗”的自我以外还有另外一面:自我贬抑、彷徨失落和诗意的沉思等。
李欧梵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发现,想向我们证明:鲁迅虽然是反传统的,但对于传统并不是绝情的,他自己本身就具有很强烈的传统意识和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并且能够从传统中汲取养料。我赞同李欧梵先生在看待鲁迅与传统关系方面的观点,且以为这个贡献是独特且不容忽视的。
二、对《野草》的高度关注与评价
在《铁屋中的呐喊》一书中,《“独异个人”和“庸众”》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绝境》这两个章节一直为人称颂。在80年代以前的鲁迅研究中,学者们往往比较忽视《野草》,而李欧梵恰巧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李欧梵开创性地对《野草》的体裁和形式做出分析,并阐明其价值。除此之外,他更加注重对鲁迅当时创作心理的把握。1924年9月—1926年4月,是鲁迅一生中相当痛苦的时期。和周作人的失和以致决裂、女师大事件、“五四”运动由高潮转为低潮等,都是此时鲁迅痛苦情绪的由来。因此,《野草》那些“含糊的措辞”“不仅揭示出他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更重要的是,还揭示了他本人内心紧张的某种状态”。李欧梵所揭示出的鲁迅矛盾的逻辑,已经越来越为后来的汪晖、钱理群等人的鲁迅研究所印证。我们可以用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中的“中间物”意识来理解鲁迅这种矛盾与悖论。中间物意识更是一种自觉承担责任的自我要求,也就是鲁迅所说的“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光明的地方去”。
李欧梵先生对《野草》的注解与肯定,又是一个新的创新。
三、对鲁迅关于文学与革命的观点
李欧梵基本上否定了对鲁迅革命家身份的过度重视。他认为那种全国性地将鲁迅神化为某种革命救世主或毛泽东文学思想的先驱的看法,是错误的,鲁迅对革命责任的承担来源于他深刻的道德精神。李欧梵还发现了鲁迅对政治及政治活动的消极和否定态度。对于李欧梵先生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我持保留意见。我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夸大鲁迅在革命方面的作用及其对自己革命家身份的认同,那样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我认为作家及其作品都离不开他们的时代大背景,仅注重或者过于偏重作品本身的价值而忽略其社会作用是不可取的,我并不觉得鲁迅的革命只是其自身道德意识的体现而无关其民族意识。李欧梵师承夏济安,这也许跟他们的政治立场与学术重点有关。
在李欧梵这一部分的描述中,我认为最值得注意的是,他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更加丰满、更加立体的伟人形象。除了以前看到的各种伟大,我们发现鲁迅还是多疑的、矛盾的,在对待青年上,他甚至是有点可怜的。
总体上来说,《铁屋中的呐喊》从心理上对鲁迅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挖掘和探索。通过他“去神化”的描述与分析,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按照一定模式塑造出来的伟大人物的形象,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普通人,一个更为真实的普通人。
参考文献:
[1]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M].尹慧珉,译.长沙:岳麓出版社,1999.
[2]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3]许广平.鲁迅回忆录[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
[4]魯迅.野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张莹莹,女,河北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责任编辑 陈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