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手法结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结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结合壮腰健肾丸治疗,各治疗2周,采用JOA下腰痛评分系统对两组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JOA评分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比较(P<0.0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手法结合补肾活血中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是治疗该病简、便、廉的一种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法治疗 补肾活血中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腰腿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多发于中青人。1934年Mixter和Barr首次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名以来,大多数学者认为不到2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其他均可保守治疗。目前保守治疗的方法颇多,牵引、手法、消炎镇痛药、中药、针灸、理疗等。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作者采用手法结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其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47岁,平均29.8岁;病程小于1个月10例,1月~1年17例,1年以上3例。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46岁,平均31.2岁;病程小于1个月9例,1月~1年16例,1年以上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的。腰痛,伴一侧或两侧下肢痹痛,椎旁压痛或伴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小于60度;CT或MRI显示腰椎间盘突出、脱出或膨出。
1.3排除标准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合并腰椎结核、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患者;孕妇及体质虚弱者。
1.4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分别采用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包括3个主观症状(9分)、3个临床体征(6分)、7个日常活动,总分29分。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Ridit分析。
2 治疗方法
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
治疗组采用斜扳手法和补肾活血中药。斜扳手法治疗的要点:患者侧卧于床,患侧在上,健侧在下,患侧屈髋屈膝各90°,患侧上肢屈肘于患侧躯体,医生正对患者,用一侧肘关节按压病人患侧肩部向背侧,另一侧肘关节向下斜扳病人患侧腰部,术中可听到脊柱在扳动时的“咯哒”声,表示手法成功;每周2次手法治療,2周为1个疗程。口服补肾活血中药,具体方药:熟地15克、山茱萸10克、杜仲10克、菟丝子10克、当归尾3克、红花5克、牛膝15克、全蝎5克,加水煎服,1剂/日,治疗2周。
对照组采用斜扳手法和壮腰健肾丸治疗。斜扳手法完全同治疗组,口服壮腰健肾丸(由狗脊、黑老虎、千斤拨、桑寄生、女贞子、鸡血藤、金樱子、牛大力、菟丝子等组成,广州陈李济药厂生产,国药准字Z44021061),每次3.5克,3次/日,治疗2周。
3 结果
采用SPSS11.5软件,将治疗前后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进行评分。试验组治疗前后JOA评分(P<0.01),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JOA评分(P<0.01),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JOA评分比较(P>0.051,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中青年人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目前该病公认的观点是腰椎间盘受力不均、退化,影响其相邻的椎间肌肉、韧带、筋膜、神经、血管和小关节,导致神经根受压、刺激,产生神经根炎性水肿,从而出现腰腿痛等症状。其发病机理方面,目前主要有三种学说:一种是机械受压学说,主要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周围静脉回流障碍,神经根缺血缺氧,炎性水肿,最后刺激压迫神经根而产生症状。另一种是化学神经根炎学说,主要认为腰椎间盘破裂、脱出,髓核降解的产物刺激神经根,释放组织胺和前列腺素E1等炎性物质,这些炎性物质刺激神经根而产生腰腿痛症状。最后一种是椎间盘自身免疫学说,主要认为腰椎的退变或外伤均可导致腰椎间盘抗原成份与免疫系统相接触,产生自身免疫应答反应,从而产生神经根的炎性发应。
祖国医学有“痹证”、“腰腿痛”的记载,其描述的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基本相吻合。《素问·痹论》:“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素问·逆调论》:“肾者水也,而生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病名日骨痹,是人当挛节也。”《素问·刺痛论》:“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医学心悟》:“腰痛拘急,牵引腿足。”
斜扳手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治疗中较常用的一种,其操作较为简单,大量的文献报道其临床疗效比较满意。其作用机制: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腰椎间盘受力不均、退化,进而出现椎间盘突出,或椎间关节的错缝,或肌肉筋膜的痉挛,从而刺激压迫脊神经根、脊髓,神经根所致。手法虽难以使突出的椎间盘回纳,但通过斜扳手法可以解除腰肌痉挛,恢复腰椎力学平衡,改善小关节的错缝,改善神经根的受压状态,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根水肿,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中药辨证用药方面,笔者认为该病的发病机理主要体现在腰椎间盘的退变,外力作用于退变的椎间盘而导致椎间盘髓核向纤维环较薄弱的地方突出,因此疾病的性质为本虚标实,肾虚是疾病的根本,血瘀是疾病的表象。治疗方面根据中医治病的特点,予以补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法。熟地、山茱萸、杜仲、菟丝子以补益肝肾,治疗疾病之本;当归尾、红花、牛膝以活血化瘀,治疗疾病之标;全蝎以通经活络止痛;诸药并用,起补肾活血止痛,以达标本兼治之目的。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JOA下腰痛评分对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可以看出补肾活血中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和功能恢复都优于壮腰健肾胶囊。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保守治疗中,斜扳手法结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此法具有操作简便、轻巧、安全、可靠、疗效快的特点,尤其是在基层医院更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法治疗 补肾活血中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腰腿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多发于中青人。1934年Mixter和Barr首次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名以来,大多数学者认为不到2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其他均可保守治疗。目前保守治疗的方法颇多,牵引、手法、消炎镇痛药、中药、针灸、理疗等。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作者采用手法结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其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47岁,平均29.8岁;病程小于1个月10例,1月~1年17例,1年以上3例。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46岁,平均31.2岁;病程小于1个月9例,1月~1年16例,1年以上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的。腰痛,伴一侧或两侧下肢痹痛,椎旁压痛或伴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小于60度;CT或MRI显示腰椎间盘突出、脱出或膨出。
1.3排除标准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合并腰椎结核、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患者;孕妇及体质虚弱者。
1.4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分别采用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包括3个主观症状(9分)、3个临床体征(6分)、7个日常活动,总分29分。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Ridit分析。
2 治疗方法
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
治疗组采用斜扳手法和补肾活血中药。斜扳手法治疗的要点:患者侧卧于床,患侧在上,健侧在下,患侧屈髋屈膝各90°,患侧上肢屈肘于患侧躯体,医生正对患者,用一侧肘关节按压病人患侧肩部向背侧,另一侧肘关节向下斜扳病人患侧腰部,术中可听到脊柱在扳动时的“咯哒”声,表示手法成功;每周2次手法治療,2周为1个疗程。口服补肾活血中药,具体方药:熟地15克、山茱萸10克、杜仲10克、菟丝子10克、当归尾3克、红花5克、牛膝15克、全蝎5克,加水煎服,1剂/日,治疗2周。
对照组采用斜扳手法和壮腰健肾丸治疗。斜扳手法完全同治疗组,口服壮腰健肾丸(由狗脊、黑老虎、千斤拨、桑寄生、女贞子、鸡血藤、金樱子、牛大力、菟丝子等组成,广州陈李济药厂生产,国药准字Z44021061),每次3.5克,3次/日,治疗2周。
3 结果
采用SPSS11.5软件,将治疗前后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进行评分。试验组治疗前后JOA评分(P<0.01),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JOA评分(P<0.01),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JOA评分比较(P>0.051,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中青年人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目前该病公认的观点是腰椎间盘受力不均、退化,影响其相邻的椎间肌肉、韧带、筋膜、神经、血管和小关节,导致神经根受压、刺激,产生神经根炎性水肿,从而出现腰腿痛等症状。其发病机理方面,目前主要有三种学说:一种是机械受压学说,主要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周围静脉回流障碍,神经根缺血缺氧,炎性水肿,最后刺激压迫神经根而产生症状。另一种是化学神经根炎学说,主要认为腰椎间盘破裂、脱出,髓核降解的产物刺激神经根,释放组织胺和前列腺素E1等炎性物质,这些炎性物质刺激神经根而产生腰腿痛症状。最后一种是椎间盘自身免疫学说,主要认为腰椎的退变或外伤均可导致腰椎间盘抗原成份与免疫系统相接触,产生自身免疫应答反应,从而产生神经根的炎性发应。
祖国医学有“痹证”、“腰腿痛”的记载,其描述的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基本相吻合。《素问·痹论》:“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素问·逆调论》:“肾者水也,而生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病名日骨痹,是人当挛节也。”《素问·刺痛论》:“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医学心悟》:“腰痛拘急,牵引腿足。”
斜扳手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治疗中较常用的一种,其操作较为简单,大量的文献报道其临床疗效比较满意。其作用机制: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腰椎间盘受力不均、退化,进而出现椎间盘突出,或椎间关节的错缝,或肌肉筋膜的痉挛,从而刺激压迫脊神经根、脊髓,神经根所致。手法虽难以使突出的椎间盘回纳,但通过斜扳手法可以解除腰肌痉挛,恢复腰椎力学平衡,改善小关节的错缝,改善神经根的受压状态,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根水肿,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中药辨证用药方面,笔者认为该病的发病机理主要体现在腰椎间盘的退变,外力作用于退变的椎间盘而导致椎间盘髓核向纤维环较薄弱的地方突出,因此疾病的性质为本虚标实,肾虚是疾病的根本,血瘀是疾病的表象。治疗方面根据中医治病的特点,予以补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法。熟地、山茱萸、杜仲、菟丝子以补益肝肾,治疗疾病之本;当归尾、红花、牛膝以活血化瘀,治疗疾病之标;全蝎以通经活络止痛;诸药并用,起补肾活血止痛,以达标本兼治之目的。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JOA下腰痛评分对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可以看出补肾活血中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和功能恢复都优于壮腰健肾胶囊。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保守治疗中,斜扳手法结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此法具有操作简便、轻巧、安全、可靠、疗效快的特点,尤其是在基层医院更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