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追风筝的人》的人性回归与救赎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追风筝的人》的作家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其作品的一部典型的青年成长小说,通过完整的普通阿富汗男孩的成长故事,经过复杂的故事叙述情节,构建了一条主人公心理救赎的线索以治疗病态的阿富汗社会和在极端宗教理念压抑下扭曲的人性。整个小说可以说是主人公阿米尔寻找人性回归和救赎的回忆录。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人性回归;救赎
  【Abstract】: an Afghan American writer Khaled Hossein's debut "the kite runner" is a typical Bildungsroman,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an ordinary Afghan boy growing up, to construct a mental salvation policy, in order to cure the sick Afghan society and distorted in extreme religious ideas under the oppression of human nature. The whole novel can be said to be the Memoirs of the hero Amir in search of spiritual salvation.
  【Key words】: kite runner; return of human nature; redemption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一鸣惊人之作。《追风筝的人》改编于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亲身经历,小说的部分情节取材于作者童年发生在喀布尔(阿富汗的首都)的回忆,曾在一次访谈中,胡塞尼对外告知自己正是这部小说当中主人公阿米尔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大众一片哗然。小说中呈现的喀布尔的场景是作者胡塞尼儿童时期的折射,这些情景不仅始终萦绕在作者生命的长河之中,更促成了这部巨作的诞生。该巨作自2003 年出版以来获得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连续两年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全球销量2000 多册,被翻译成40 多种国家语言,成为全球读者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卡勒德·胡塞尼凭借这部处女作走上了世界文坛,成为一颗后起的星秀。
  整部小说可以说是主人公阿米尔寻找心灵救赎的回忆录。小说中,阿米尔“人不为己”的自然本性,当时阿富汗国家的民族歧视、教派冲突等社会环境以及他内心的嫉妒和偏激导致了他的罪与背叛。而人性的发展随着人的成长而发展,个人的教育、生活环境的改变、心理的发展和成熟等因素使得他最终勇于面对自己内心那个最阴暗的角落,并对此进行救赎。小说通过阿米尔的救赎告诫人们要勇于面对自己人性中的缺点,以免受到心灵的鞭挞、愧疚、恐惧和折磨。
  一、人性的缺陷
  阿米尔的人性雏形在少年时期就已经基本形成,但在人性形成的初期却慢慢偏离了轨道演变为畸形。在阿米尔母亲分娩的时候,由于难产不幸离世,因此阿米尔父亲把这种怪责归于阿米尔的降临, 視其为“小偷”,偷走了他生命中的最爱。阿米尔父亲在人前树立的形象具有普什图男性伟岸的人格特征, 而这形象却与阿米尔瘦弱胆小怕事的特点形成鲜明反差, 阿米尔极力做到最好渴望父亲多一丝的关注, 而父亲眼中的阿米尔是个不会反抗、缺乏血性的懦夫。这使得从小生活在富裕环境下的阿米尔无法获得除了物质以外的精神支柱, 日积月累, 阿米尔对自己也慢慢开始厌恶起来, 对一切事物的不满情绪发泄在无辜的同伴哈桑身上。因此正是母亲的离世和缺乏父亲的关爱,才是阿米尔人性缺陷。
  少年时期的阿米尔在畸形人格塑造的环境下,社会学校的灌输、阶级等级观念的潜移默化在阿米尔内心不知不觉地萌芽壮大。在这种优越环境下,阿米尔总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主人,而哈桑仅仅只是任人摆布的家仆,自己在种族血统上更为纯正,因此对哈桑有意无意的发泄之后总是会象征性地进行弥补让自己的良心不受谴责。而哈桑身处社会地位的底层,面对来自阿米尔的伤害他貌似也早已习以为常,因此这样一段不平等的友谊终将会在未来大风大浪的拍击之下瞬间瓦解,这同时也为小说中后来所发生的一切埋下导火索。
  二、人性的抉择
  少年阿米尔人格中的善与恶在建立和转换之间交替,善与恶的壮大均需要及时的养分和饲料,而这一切都来源于阿米尔对哈桑日积月累的憎恨,小说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在追风筝比赛之前父亲都会为我和哈桑买一模一样的风筝和轴线,有时,我会向父亲要求买个比哈桑更大只的风筝……有时候我希望父亲别给哈桑买,希望他最疼爱的只有我”。年少的阿米尔总是困惑为什么父亲总是对哈桑更为关注甚至多过于自己,父亲对哈桑的关心多了一丝,阿米尔对哈桑的憎恨也就多了几分。这便使得阿米尔在恶势力面前选择低头, 这一抉择与阿米尔的性格有关,与对哈桑的恨有关,与身处阶级制度有关。
  《追风筝的人》中刻画的哈桑的人物形象本性善良忠诚,令人为之动容,虽然天生带有残疾——兔唇,但他从来没有因为这个缺陷而闷闷不乐,相反地他选择了积极乐观微笑地看待这个世界所赋予他的一切。作为仆人,哈桑从未拒绝过阿米尔任何要求,即使是有悖心愿的无理要求哈桑也会尽量地去满足阿米尔。作为朋友,在作品《追风筝的人》中哈桑反复出现最多的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感动了无数的读者,这是怎样的一种宽广胸襟能让哈桑在仆人与朋友之间随时进行不同身份的转换。在阿米尔受到欺负时,哈桑勇敢挡在他的前面为他庇护只为不让他受到一点伤害,他敢于选择同恶势力进行较量而不为之屈服,毋庸置疑这一点却是阿米尔所缺失的。等级制度和暴乱环境的压力下, 哈桑一直是个受人歧视和摆布的哈拉扎人,是个可有可无的玩伴和仆人,是个父亲近在眼前却无法相认的私生子。哈桑内心是极具痛苦的,但他却选择用微笑和善良去面对生活,身为同父异母的哈桑,他的抉择与阿米尔的选择形成了巨大反差。
  三、人性的回归与救赎
  成年后定居在美国的阿米尔当得知哈桑在维护主人家的老宅时不被塔利班的人所侵害,他再一次地选择了与恶势力奋起反抗,由于势单力薄,哈桑无奈中枪倒在了血泊之中,但他的勇敢坚持原则的态度让普什图邻居们看到了一个不畏淫威的哈拉扎人。哈桑的死亡直接导致了他的儿子索拉博被送到了魔爪阿塞夫的牢营,无辜的索拉博在魔窟里被当作性奴受到其他人的摧残。虽然心智已然成熟的阿米尔在起初是否决定去营救索拉博的问题上表现了迟疑,回想起少年与哈桑在一起的时光,记忆中哈桑对阿米尔说过的“为你千千万万遍”的誓言,直到现在才明白哈桑原来与自己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而索拉博与自己更是有血缘关系的叔侄,胆小懦弱但本性终归善良的阿米尔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救赎的这条道路,解救索拉博实际也是为了解救当年那个犯下罪恶的自己。
  作为第三代人的索拉博正是一颗希望的种子,他是生命的延续,而阿米尔的出现恰好解救了这颗即将损毁于黑暗深渊的种子。在小说《追风筝的人》的结尾,胡塞尼安排了这样一幕:身心受到巨大创伤的索拉博在被阿米尔带回美国之后一直郁郁寡欢,但某天随着一次迎风起航的风筝,索拉博木讷的目光随即被点燃了,随风摆动的风筝仿佛象征着索拉博与哈桑的血缘关联,是阿米尔与哈桑的回忆,是阿米尔与索拉博迎接新生的标志。
  结语
  最终,哈桑仍然坚守人性的忠诚直到生命的尽头,阿米尔实现了对人性的回归与心灵的救赎。人生中最美丽的事,就是经历过一切之后,不再有遗憾和内疚。当心灵的救赎战胜邪恶时,我们勇敢面对生活,面对未来。谢谢你们,哈桑和阿米尔,让人性的花蕾盛开,倍加坚强。
  参考文献:
  [1]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 李敏, 窦琴. 解读《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成长之旅[J]. 语文建设, 2015(8):26-27.
  [3] 方晓. 人性的救赎——《追风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的人性成长分析[J]. 科技视界, 2015(32):182-182.
其他文献
秦文(沈阳市大东区望花街第一小学,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当今的伦理道德发展呈现出来三种轨迹,分别是问题轨迹、互动轨迹、以及转型轨迹。由此就可以发现两个精神哲学预警,伦理型文化预警以及伦理分化预警,其中前者是形成关于伦理道德发展的自觉文明,后者为问题自觉,并以此衍生出了当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分别分别为伦理律、一体律以及精神律。  【关键词】:中国
期刊
昨日收到一封情书,来自岁月笔底的承诺,夹着沧桑与惆怅诉说着曾经的悲凉,心的跳动奔涌出炽热的激情,然而,渐渐地,时间抹拭着那曾经清新的面孔,那灵动的眸子悄然平添了几分多愁善感,诉写着伤与愁、爱与忧,冉冉若袅袅炊烟萦绕心头,心绪亦然乘着时间的流回溯到过往的种种里回忆这情书。  表白的字句不经意地脱口而出,饱含情谊却又夹裹着泪水的苦涩与痛楚,在岁月的笔记里铭刻着每一次的心动,于那沧桑又略显厚重的扉页间镌
期刊
岁月枯黃了日记,  我的笔间没有了你,  墨迹尚未凝干,  可你去了哪里?  孤身怀着思念流浪,  开始在时间的海里寻觅,  终于,你背对着我哭泣,  不料咫尺之距却无边无际。  蝉鸣喧闹着记忆,  我在灯影里拾起  你夏日留下的笑语,  纵然朦胧不清晰。  你的面颊为何沧桑?  既然饱经风霜,  莫不要沉默不语,  你融在我眼里的是美丽。  翻阅每个黑夜晨曦,  倾听你的所有哀曲,  待到花开烂
期刊
你走过荒凉的沙漠中细细的黄昏,走过燎燎大漠里粗犷的烈风,你停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饥渴难耐。她出现,递给你一杯水,冰凉的玻璃被水一下一下打温,贴合着你的手掌里日积月累的老茧。水细细划过你的喉咙,你听到所有的毛孔舒张的声音和咚咚的心跳。你想,你是爱上这个人的。  你停留在这里,做着相传的长相厮守。她,微笑是你眼中的儒雅,不笑则又是端庄,一颦一笑,让你心甘情愿忍下不合口味的饭菜,穿着碍手的长袍,手上的
期刊
岁月如歌,人生若行途,沿途伴着花香弥漫,抑或是艰涩拙劣,行旅的脚步却不曾停歇,只有一直走才能饱览美景,心中默念的美好曾经,不会因为谁的古道热肠而倒退重演,新的梦想永远只出现于脚下,只有永不停歇地奔跑才有看盡世间绝景的机会,如若驻足不前,即便是身立峰顶也终究困惑于无妄的得失,禁足于身前身后的方寸之地,视野开阔与否取决于胸襟是否阔达,生活给人的最深切感受就在于她的真实,只有经历了才能无愧于心,坦荡于人
期刊
【摘要】:散文是激发情感的媒介,而情感是美感的本质。朱光潜曾说“翻译绕不开美学”,散文的翻译尤其如此。约瑟夫·艾迪生的《旁观者自述》是一篇的自传性质的记人叙事散文,表达了作者愿以“一得之愚”倾其所知,以飨世人、报效国家的思想情感。本文从语言结构美、情感意蕴美和风格美三个方面对刘炳善先生翻译的《旁观者自述》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美学;翻译批评;《旁观者自述》中译  《旁观者自述》是一篇自传性质
期刊
【摘要】:1902年梁启超先生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了小说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小说界革命”的重要理论文章,引起了当时文学界巨大的反响。本文以《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为基础,探讨文中所体现出的梁启超先生关于小说的见解。  【关键词】: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小说观  1902年,梁启超先生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引起了文学界的巨大反响,此文被视为近代“小说界革命”的重要理论,在文
期刊
【摘要】:小说《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一个敏感心细、多愁善感的柔弱女子,也时常表现出尖酸刻薄、素喜猜忌,复杂多变的情绪。幼年丧母、少年丧父让寄居贾府的黛玉变得十分敏感,体弱多病和睡眠不足让她抑郁非常,在对待与宝玉的爱情的时候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自信和焦虑,而贾母和宝玉对黛玉的纵容则放大了她的情绪问题。  【关键词】:林黛玉;红楼梦;情绪障碍;抑郁  小说《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哭哭啼啼、尖酸
期刊
20世纪30年代,好莱坞的歌舞片风靡一时,成为具有商业价值的类型片之一。当时,美国的电影审查制度十分严格,歌舞片避开了“暴力”、“色情”,以歌舞作为迎合观众欣赏品味的商业元素,取得了成功。好莱坞的歌舞片对中国电影的影响是巨大的。电影观众受到歌舞文化的影响,迷恋上了“舞厅”,导致城市文化生活的转变;与此同时,电影创作者们也注意到了“音乐”为影片带来的魅力和商业价值。  一、中国早期歌舞片的商业性  
期刊
童年的人  在丰收的田野里滑翔  稻穗在欢笑中慈祥  于是人们忘记了  那些贪慕的繁华  所谓的快乐  是赤脚在田间的嬉闹  是吹着风慢慢睡着  风中飘满了谷草的味道  我想  写封信告诉妳  天是什么样子的蓝  云朵也很白很漂亮  再蘸一蘸这稻香  穿过城市的喧嚣  最后到你的身旁  我坐在窗边遥想  希望這封信可以掀起童年的边角  在那里我似乎看到了妳  并偷偷地把你藏进了心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