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昆特大桥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men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昆特大桥是一座铁路桥,位于京沪高铁江苏段,起自丹阳,途经常州、无锡、苏州,终到昆山。全长164.851 公里,如果开车通过需要两个小时,是世界第一长桥。大桥由4500多个900吨箱梁构成,2008年4月7日开始灌注首根樁,2010年11月6日完成铺轨工作,超过1万名工人参与施工,2011年6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
其他文献
從1909年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第一条铁路,到2020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4.63万公里;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百余年中国铁路史,由微芒点点汇聚成耀眼高光。  从1988年首条高速公路通车到2020年底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络,"中国速度"惊艳世界,一代代交通人构建起了中国纵横交错的康庄大道。
期刊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关键期,制造业水平不断提升,但数据显示,我国高级技工缺口在2000万以上。  今年6月,职业教育法施行20多年来首次大修,着力解决职业教育领域突出问题,推动培养数以億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面对新形势,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之路应该如何走?  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期刊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
期刊
2021年1月26日,人社部發布的最新一期报告显示,中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中,多达36个“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新晋排行25个短缺职业中,有15个与制造业直接相关,占比60%。短缺程度加大的34个职业中,有16个职业与制造业直接相关。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姜维认为,产业对于技工的需求,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随着行业的成长,新的技术不断出现,设备在不断更新,工艺在不断更新,这也要求工人
期刊
中国有句俗语“一白遮百丑”。在我国,白皙的皮肤被当成美丽的标配。  为了“白成一道光”,爱美人士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如今她们已不满足于涂美白霜、防晒霜,打遮阳伞,吃柠檬……而是把希望寄托于“美白针”,这种打一针就可秒变“白雪公主”的快餐美白产品。  对此,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李钢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内没有正规上市的美白针产品,所有注射类的美白产品都不靠谱,甚至会危害身体健康。流水的美白
期刊
2020年9月15日,“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来到武汉市委党校,为学员作报告。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武汉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医院一举成名。疾风骤雨中,撑掌生命扁舟的院长张定宇站在了聚光灯下,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抗疫英雄。  以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以“人民英雄”张定宇为主要原型人物的抗疫题材电影《中国医生》正在热映。  在这部作品中,身患渐冻症的张院长暴脾气、急性子,
期刊
数学科学与物理、化学等其他知识门类相比,具有极高的历史性与累积性,比如,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地心说”观点在托勒密撰写的名著《天文学大成》的推动下,一度成为最好的天文学体系,其在西方天文学领域存在了1000多年,但是,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航海事业发展等诸多社会因素的推动,哥白尼质疑了托勒密的理论,于1539年写出流传千古的著作《天体运行论》,系统地论述了“日心说”理论。后来,牛顿发
期刊
众所周知,科学新教改以后,小学科学课已经被调到小学一年级,成为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基础性课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具备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科学思维和方法”正是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培养这样的能力,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动手实验了。  2021年的暑期,《科学大观园》杂志与全国百班千人读写计划联合发起了一场“暑期嘉
期刊
“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高职、专科统一招生考试”“专升本”“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相比于普通高中学生只专注高考,职校生毕业后既可升学也可就业。因此,对于有些学生而言,进入职业高中学习,是一个非常理性的选择,是综合考虑了个人成绩、职业规划、家庭情况的“最优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些学生尽管达到了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但考虑到诸多现实问题,他们毅然选择念职业学校,用实际行动证明职业教育已然成为
期刊
近年来,我国射电天文快速发展,一批先进的观测设备应运而生,包括射电望远镜和光学红外望远镜。早在2016年,12米光学红外望远镜(LOT)就成为“十三五”时期我国优先布局的10个重大科技基建项目之一。然而,这台望远镜的选址仍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自然》杂志日前发表论文,介绍了我国科学家在青海冷湖地区发现国际一流光学天文台址,论证了青藏高原可能是建造下一代大型望遠镜的合适选址。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