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前期,在改革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无锡工商企业或者相互模仿,或者与社会团体合作,分别举办带有浓厚社会实验色彩的劳工事业。凡稍有眼光的企业家无不对此倾注极大热忱和可观投资,写下了近代无锡企业文化中颇具创新特色的一页。
一、“劳工自治”的理念和设想
在大革命浪潮的激荡下,1920年代农村的农民运动和城市的工人运动持续高涨,工厂罢工接连不断。如何平息工人情绪,缓和劳资关系,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荣德生等工商企业家深知潮流所趋只可疏导不可堵塞的道理,所以设想通过改革企业管理来加以疏导。劳工福利的实施,虽然是在社会矛盾激化、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展开,旨在调节劳资关系,但又带有企业管理变革的意义,体现企业劳动组织和劳动关系的进步。在无锡,所谓“惠工”“福利”,既有企业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又有相互比较、相互竞争。其中尤以申新三厂的“劳工自治”最具特色也最有成效。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兴办实业发家后,时刻不忘父亲临终的教诲:“治家立身,有余顾族及乡,如有能力,即尽力社会。”[1]社会义务、社会责任感是荣氏兄弟企业经营的基本理念,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荣德生对于劳工福利事业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和支持。在从事企业经营的实践中,荣氏兄弟深切体会到:一个企业获取良好的效益,既要依靠技术设备的改进,更要加强企业管理,协调好各部分人员的关系。所以荣德生说:“余素主实际,不尚空谈……三厂职员主教以实习,对工人主恩威并用,兼顾其自治及子女教养。”[2]所谓“恩威并用”,既严格管理,又增加员工的福利,同时加强教育,以德服人,对职员和工人注意笼络感情,调和矛盾。他们深知,只有让大家安居乐业,工人才会心甘情愿依靠工厂,为工厂出力。所以,荣家企业的管人、用人,首先在于“治理人心”。有一次,申新三厂失火,住在附近的一些职工纷纷赶到厂里救火,荣德生也赶来了,他一面吩咐人通知消防队灭火,一面叮嘱门卫不要让员工进厂,并记下这些人的名字。许多人对此大为不解,他说:“这些人都是厂里的忠臣。厂烧了,保险公司会赔偿,可以再造;忠臣烧死了,就不好找了。”事后,这些人都得到提拔和重用。
促使榮氏兄弟酝酿“劳工自治”的动机,除了思想观念方面的原因,另有一层外部环境的原因。在荣氏兄弟兴办实业之初,国内民族工业界已形成“南张北周”两大显赫的企业集团。有“南张”之称的南通张謇,以“儒者”自居,在创办大生企业集团之后,又在家乡南通大力推行地方自治,力图以南通的社会改造作为试点,造福于一方,进而影响社会、影响全国。在他的倡导下,江苏地方士绅成立了苏社。在苏社的开幕宣言中,张謇说:“今人民痛苦极矣,求援于政府,政府顽固如此;求援于社会,社会腐败如彼;然则直接解放人民之痛苦,舍自治岂有他哉!”荣德生出席了在南通召开的苏社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参观张謇在南通兴办地方自治的各种成果,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启发荣德生思考很多问题,但他更为务实,也没有更强的实力由企业来筹办本该由地方政府去办的“大社会”,于是他设想把张謇的自治理念应用到企业的治理实践之中。自1920年代末起,荣德生开始酝酿在无锡申新三厂试行“劳工自治”,并由薛明剑具体规划自治方案。
薛明剑勤奋好学、兴趣广泛,是一位热心于社会改革的年轻人,得到荣德生的器重,被热情邀请参与申新三厂的筹办,并担任工厂总管(厂长)。薛明剑进入工业界,一直有自己的理想,用他的话说:由教育界转入工业界,并“不是想发财,也不是羡慕虚荣,的确是目睹工业生产事事不如他国,并且存在种种不合理措施,急需改进和改革。”[3]以后在实际管理申新三厂的过程中,他亲身感受到旧式管理制度的种种弊端,亲眼见到工人们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下的生活待遇,因而更加坚定了倡导改革的想法。他是无锡企业管理改革的积极鼓吹者,也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经过深入调查,并反复酝酿,与利益相关各方沟通,在荣德生主持下,薛明剑提出了申新三厂“劳工自治”方案。
二、“劳工自治”的实施
1931年,申三正式开始试办劳工自治区,拉开了“劳工自治”的序幕。正如历史上任何一次重大变革,开始总会遭遇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劳工自治”同样面临种种抵制。这要求改革者全力以赴,顽强推进,同时不断优化实施方案,在进取和迂回中谋求突破。
工厂举办劳工事业,原本着眼于提高工人福利、改善职工生活,可是令创办者意想不到的是,首先遇到的反对阻力竟来自工人。原因是“劳工自治”实施方案的第一步,是要将一部分工人宿舍划入劳工自治区。当时各工厂招收的工人来自四郊八乡,也有的来自邻近县区,甚至有来自苏北和外省的。其时交通不便,为了准时上班,工人必须就近居住。为此厂方在工厂附近建造了一些工房,或腾出一些空余不用的厂房,租给工人作为宿舍。这些工人宿舍原来没有专人管理,男工宿舍与女工宿舍混杂,单身职工集体宿舍与家属宿舍混杂,导致秩序混乱、卫生状况较差,个别品行不端者游串各室,惹事生非,欺凌弱者,引诱异性。因为工厂将整幢房屋出租,又准许承租者将剩余的房屋转租外人,由此产生了专以转租房屋牟利的二房东。为了设立劳工自治区,厂方决定将工人宿舍加以整顿,改建成男工单身宿舍区、女工单身宿舍区和家属宿舍区,并派专人实行分区管理。这剥夺了二房东的额外收入,自然遭到他们的抵制。厂方为举办技术培训和文化教育,为工人工余学习提供方便,统一规定未成婚的工人住进集体宿舍,这也与工人原来的生活习惯不符。当时的工人来自农村,习惯于合家居住,方便而自在;相互之间为同乡邻里、沾亲带故,且纺织厂工人盛行“认寄亲”,方便相互依托照应,因而反对住进集体宿舍。工厂加强宿舍管理,就有人造谣生事,加以阻挠。甚至有人身穿半红半白的衣裳,半夜三更登上楼顶装神弄鬼,恐吓单身女工宿舍的女工和管理人员,致使一些女工结伴逃离宿舍。
实施“劳工自治”还遭到部分工头、职员、股东的反对。原先工厂中的一些工头都有一定的帮派势力,掌握管理工人的部分实权,他们平日欺压凌辱普通工人,想方设法克扣工人工资,乃至强迫工人按时按节送礼送物,指派女工到家中帮佣家务。工厂实行科学管理,实施“劳工自治”,他们的权力被剥夺,种种陋规随之被废除,因而不惜以激烈的手段对抗改革[4]。而工厂的一部分股东和职员只看重眼前利益,并不关心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他们看来,改革的实施必定多加开支,增加工人的福利就会减少自己的收益;同时也担心改革激化矛盾,引发动荡,最终影响到他们的利益。所以对“劳工自治”的变革畏首畏尾,主张稳重守成,反对多生枝节,本能地反对一切新生事物。 工厂内部的阻力以外,设立劳工自治区还受到来自工厂外部的压力。工厂邻近的一些商店,它们的顾客主要是工厂的工人,以向工人出售日用品而营利。建立劳工自治区后,工人自己办起了消费合作社,加上自己种菜、搞家庭副业,减少了到商店购买商品。这当然是商店店主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当申新三厂实施“劳工自治”计划时,附近一些商店就以集体请愿和匿名恐吓、造谣惑众等方式加以阻挠。有几个理发店店主还手扬香火,多次守候在申三厂门外的小木桥桥头,拦住厂主、总管及高级职员的车辆,要求厂方“发发慈悲”,停办合作社,让他们维持生意、维持生计。
对此,荣德生、薛明剑并未采取高压措施,强行推进改革,而是区别情况,运用迂回战术,分别加以化解。为了帮助股东和职员消除顾虑,厂主亲自出面进行协商,多次召开会议说明情况,争取大家的认同。为了让职工明白他们是“劳工自治”最大的受益者,厂方不强逼工人返回宿舍,而是首先在厂内兴办子弟小学和职工医院等福利设施,增强对职工的吸引力。从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入手,举办女工养成所,首先招收部分远道女工,统一住進女工宿舍,以此示范“劳工自治”的好处。注重对老工人进行宣传引导,摆事实、讲道理,让原先有抵触情绪的部分职工逐渐认识“劳工自治”的好处,从而使消极观望者变为拥护者、赞成者[5]。为了处理好与邻近商店的关系,经过协商寻求多赢的解决之道,允许他们以合办或代办相关业务的形式,进入自治区开店,统一管理,既减少厂方自办福利的麻烦,也较好地顾及当地店家的利益,消解了来自外部的阻力。至于工头闹事和二房东转租的问题,也在工厂管理制度的改革中得到了解决。劳工自治区的创建计划,终于在百般困难中一步一步地得到实施。
三、“劳工自治”的基本内容
“劳工自治”的基本精神,是在劳资雇佣关系的范围内,让工人自己管理自己,改善劳工福利状况,提高职工素质。荣德生、薛明剑把创设劳工自治区的宗旨概括为:“改善区民生活,培养良好工友。”其施行方针大致包括这样一些要点:一是加强技术培训,让工人获得立身的必要知识和技能;二是以劳资合作的方式,举办各种合作事业和公共设施,以促进工厂增加生产,帮助工人减轻消费负担;三是注重文化教育,让进入自治区的工友人人有读书的机会,有正当的文化娱乐;四是开展社会教育,帮助工人学习农业栽培和手工工艺,即使在工厂退职也具备必要的生活技能。
“劳工自治”采用工人自行组织的方式,对工人实行积极劝导和“参与式”的激励。自治区区长一人,由厂方任命。自治区分设单身女工、单身男工、工人家属、职员家属四个宿舍分区,分区下设村,村下设室或组。宿舍每室住8-12人,其中一人为室长;14-26室为一村,设有正、副村长。分区正副区长、各村正副村长及室长、组长,均由工人自己推举产生,分别负责本室、组、村、分区有关事项的管理和矛盾的协调。区内各种生活设施和公共福利设施,均由工人自己协商订立公约,大家共同维护[6]。各项惠工、福利设施的建设、维护、运行,尽量动员和组织员工共同参与。
“劳工自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为了推广应用先进的工艺技术,适应科学管理制度,培养合格职工,工厂先后创设职员、女工、机工三种养成所。1932年秋季又创设工人晨校和夜校,进行在职教育。当时纺织厂工人一般是日夜两班制,所以职工业余教育只能分别进行。教育属义务性质,凡本厂工人均可入校学习,不收学杂费、书籍簿本费。按工人原有文化程度,分识字训练班、公民训练班、技能训练班三级,每级分早夜两班。教材以自编为主,教员也大多为本厂职员。教学内容主要有:文化补习,教识字,扫盲;生产技术,讲授机械原理,培养熟练机工;家事技能,如烹饪、缝纫、医护常识等;副业生产知识,如养蜂、养兔、养鸡鸭、养鼬、刺绣、织花、园艺、种菇、种菜、酿造、打字、修理钟表等。由工人自由选修,既增加谋生的技能,也作为工余的休闲。晨、夜校也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传授中西音乐知识及乐器演奏技法,开展歌咏、舞蹈、武术、球类等活动,以充实工余生活,陶冶性格情操,提高工人的文化素养。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学校设立小导师制度,在工人宿舍内每室聘请一名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能力较强的工人为小导师,负责在课外辅助督导同室工友学习,起到互帮互学、互相促进的作用。作为教育辅助设施,厂中设有图书馆、阅报室,经费列有预算,定期添购各类图书、报刊[7]。申新三厂这方面的设施,在当时无锡私营企业中是最为完备的,因为与教学活动相辅相成,适合工人的需求,所以吸引很多工人参加到学习培训之中。
二是医疗保健。1932年8月,申新三厂在女工养成所设立职工医院,第二年5月搬至新院址,以后又增建三层楼一幢作为新医院。医院分中医和西医两个部门,设有诊察、治疗、手术、化验、调养、传染病隔离等室,购有X光机等当时先进的医疗设备,为职工就诊、治病提供便利。本厂职工治病免收医药费,职工家属免收治疗费,半价收取药费,厂外人就诊医药费照价实收。医疗经费来源主要为厂方拨款及工会会费、职工自愿捐助。当时无锡其他一些企业也设有厂办医院或医务室,但以申新三厂职工医院设备最好,服务最完善[8]。除此之外,工厂还建造浴室、理发所,要求工人保持清洁卫生,按时理发、洗澡;添置水塔、热水汀等设备,保证工人能经常得到清洁的饮用水;把旧式的茅坑改造成厕所,并加强管理,减少疾病的传染,改善厂区和周边地区的卫生状况。
三是文体活动。劳工自治区设有俱乐部,其中包括体育、音乐、游艺三个方面的活动项目。区内建有运动场、健身房,供职工开展篮球、排球、乒乓球等运动,并定期举行田径运动比赛,以增强职工的身体素质,愉悦身心。文娱设施方面有娱乐室、影剧场,用以放映电影、上演戏剧,开展歌咏、舞蹈活动。鉴于举行全厂性的大会及文艺汇演等活动,原有场所较为狭小局促,厂方决定填掉一个原来用以养殖鱼蛙的鱼池,盖建一座大礼堂。礼堂的建设耗资近万元,全部来自工厂劳资各方的自愿捐助,贫困无钱者则参加义务劳动,以工代资。连工厂职工子弟小学的学生,也在课余由教师带队到各地参加劳动。整个工程历时两个月即告完成。当时申新三厂职工连同家属已达上万人,每逢节假日举行文艺演出时,大礼堂里总是座无虚席,热气腾腾。自治区还建有多处园圃,地面种植草坪,缀以花木,布置为不同的格调,用于职工游憩观赏。 四是其他福利事项。自治区内建立有各类消费合作社,为职工供应粮油副食、日用百货、南北货、饮食点心、煤球热水,提供制衣、洗衣、照相、修理等各种服务,减少商贩的中间盘剥,帮助工人节省消费开支。消费合作社由工人合股组建,社员消费享受优惠,合作社有盈利,年终按股金分红。自治区还开设劳工储蓄部,面向工人,降低起储点,以角为单位,随时存取,分别计息,并定期开奖,吸引工人储蓄,积少成多。这些存款实际上被厂方用于生产周转,相应减少向银行、钱庄的借贷,同时也为职工急用或大笔开支提供方便,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劳工自治区还自办劳工保险,包括死亡保险、养老保险、伤残保险、疾病保险和灾害保险等险种,初步形成一种互助互济的机制。自治区还择地建立劳工公墓,为家庭生活困难的工人办理丧事提供服务,减少开支[9]。所有这些,均有利于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排除那些可能影响工人情绪的不利因素。
此外还有尊贤堂、功德祠和工人自治法庭。尊贤堂陈列历史上抗敌御侮的岳飞、戚继光及民间崇拜的关云长、薛仁贵等塑像。凡違反厂纪、不服从管理、闹纠纷的工人,责令到尊贤堂内向塑像磕头忏悔、宣誓悔过。薛明剑说:“在神像前他们不敢说假话的”。功德祠里立着一些为企业作过较大贡献的已故职工的长生牌位,定期举行公祭。并规定:职工凡因工受伤殒命,或在本厂服务达10年以上并有功无过者,死后可设立牌位,“入祠奉祀”。由此激发工人活着努力干、死后有归宿的认同感。前者用来警戒那些不守厂规、冒犯尊长者,后者则用以表彰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的职工。所谓工人自治法庭,推举在工人中享有一定威信的员工担任裁判员,负责工人之间各类纠纷的调解、仲裁,必要时也加以惩戒、处罚。所有这些,都是从自我成就和社会交往两个方面,控制和引导职工的情绪和行为,培养工人的团队精神,增强归属感、成就感和荣誉感,达到协调劳资关系、激励工作热情的目的。
四、“劳工自治”的成绩和影响
申新三厂的劳工自治实验区办得有声有色,据当时的报道,其福利事业令人“颇有胜过日本在华各厂福利事业的感想”。方案的具体规划者薛明剑曾不无自豪地说:“凡工人出生至老死,均已顾及。申三劳工自治区颇能合于社会制之雏型,将来各厂定能仿行。”[10]这一系列做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资冲突,促进了企业内部工人与管理者、投资者的相互协调。当时外地工厂工潮迭起,而申新三厂却基本不受影响,报界因此称之为“劳动界仅见之成就”[11]。
1936年,劳工自治区各项设施建设宣告基本完成。统计数据显示,与开展自治前的1931年相比,申三的总产量、日产量和单位产量5年间增加25%,而此前8年间才增加了24%。事实证明,申三的“劳工自治”试验基本上是成功的。上个世纪30年代初,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国内民族纺织企业包括荣氏的其他企业相继陷入困境,申新系统年年亏损,但无锡申新三厂却奇迹般地一枝独秀,每年都有盈余,这其中“劳工自治”提高生产效率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劳工自治”实验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安定工人生活,减少劳资纠纷。劳工自治区的生活环境相对封闭,较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区内建有各种生活设施,又订立各项规章制度,不允许工人随便离开厂区,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社会环境。工人工作之余,要参加文化学习和技术培训,参加文体娱乐,也有人侍弄副业,调节日常生活,各有各的事情可做,能较好地避免社会上政治风潮和不良风气的影响,生活相对和睦稳定。所以当外地和无锡一些工厂发生工潮时,申新三厂能够保持相对平稳,生产秩序基本正常。
二是工人收入增加,劳资冲突减弱。实施“劳工自治”后,工人收入有所增加,工资之外的福利得到改善。1930年代初申新三厂全厂工人每人每日平均工资为0.37元,1936年增加到0.559元,增长51.1%[12]。与此同时,工人的文化知识有所增加,懂得对厂内外的情况和条件进行分析,对民族危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背景下,民族资本家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而支持企业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工厂效益增加,工人福利就能改善;而工厂一旦搁浅、破产,工人将首先陷于失业的艰难困苦之中。利益的相关,促进劳资之间在遇到矛盾时能以合作的态度来谋求解决。
三是加强生产管理,降低设备物料“暗损”。随着工人组织健全,企业管理相应得到加强。工人对产品质量和企业兴衰,从过去的漠视变为主动关心,对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也从抵触转向响应配合,减少了暗中与资方作对、有意浪费原料和破坏机件的现象。企业由此降低成本,减少了“暗损”,同时增加产量,产品质量也有提升。如纱的单产,全面抗战前夕较之1933年,由锭产0.8磅增至1.1磅,而各项费用开支相比每年减少19万元—30万元。企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应增强。抗战全面爆发前几年,国内民族工业普遍不景气,不少企业关门停产,破产出售,而申新三厂不仅渡过了难关,而且“年有若干万元的折旧和盈余”[13]。
四是工人技术水平提高,工厂劳动生产率提升。工人经过培训,操作技能和文化素质明显改善,有利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933年前,申新三厂每万纱锭需用工人450人,1934年降为297人,1937年降为250人。1933年,一名工人只能管2台布机,1934年增至4台,1937年增至6—8台。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既使企业增益,也使工人受惠,这正好体现了荣德生“以事业作救济”的企业经营思想[14]。
申新三厂“劳工自治”实验也影响社会风气的转变。经过各种媒体的宣传介绍,申三劳工自治区引起社会的广泛瞩目。特别是中华职业教育社姚惠泉撰写的《介绍一个劳工自治区》,以及上海《新闻报》记者陆诒采写的《参观申新三厂“劳工自治区”》访问专记,发表后产生较大影响,参观者络绎不绝,各地模仿者也为数不少。自治区给来访者展示了一幅令人耳目一新的生活画卷,在社会上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当时报界特别赞扬自治区宿舍整洁,工人生活井然有序,为“大中学校的学生所不能及,懒惰的小姐们见了也要惭愧无地自容”。一些青少年在参观后,“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感化,有了较大的进步”[15]。
一、“劳工自治”的理念和设想
在大革命浪潮的激荡下,1920年代农村的农民运动和城市的工人运动持续高涨,工厂罢工接连不断。如何平息工人情绪,缓和劳资关系,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荣德生等工商企业家深知潮流所趋只可疏导不可堵塞的道理,所以设想通过改革企业管理来加以疏导。劳工福利的实施,虽然是在社会矛盾激化、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展开,旨在调节劳资关系,但又带有企业管理变革的意义,体现企业劳动组织和劳动关系的进步。在无锡,所谓“惠工”“福利”,既有企业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又有相互比较、相互竞争。其中尤以申新三厂的“劳工自治”最具特色也最有成效。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兴办实业发家后,时刻不忘父亲临终的教诲:“治家立身,有余顾族及乡,如有能力,即尽力社会。”[1]社会义务、社会责任感是荣氏兄弟企业经营的基本理念,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荣德生对于劳工福利事业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和支持。在从事企业经营的实践中,荣氏兄弟深切体会到:一个企业获取良好的效益,既要依靠技术设备的改进,更要加强企业管理,协调好各部分人员的关系。所以荣德生说:“余素主实际,不尚空谈……三厂职员主教以实习,对工人主恩威并用,兼顾其自治及子女教养。”[2]所谓“恩威并用”,既严格管理,又增加员工的福利,同时加强教育,以德服人,对职员和工人注意笼络感情,调和矛盾。他们深知,只有让大家安居乐业,工人才会心甘情愿依靠工厂,为工厂出力。所以,荣家企业的管人、用人,首先在于“治理人心”。有一次,申新三厂失火,住在附近的一些职工纷纷赶到厂里救火,荣德生也赶来了,他一面吩咐人通知消防队灭火,一面叮嘱门卫不要让员工进厂,并记下这些人的名字。许多人对此大为不解,他说:“这些人都是厂里的忠臣。厂烧了,保险公司会赔偿,可以再造;忠臣烧死了,就不好找了。”事后,这些人都得到提拔和重用。
促使榮氏兄弟酝酿“劳工自治”的动机,除了思想观念方面的原因,另有一层外部环境的原因。在荣氏兄弟兴办实业之初,国内民族工业界已形成“南张北周”两大显赫的企业集团。有“南张”之称的南通张謇,以“儒者”自居,在创办大生企业集团之后,又在家乡南通大力推行地方自治,力图以南通的社会改造作为试点,造福于一方,进而影响社会、影响全国。在他的倡导下,江苏地方士绅成立了苏社。在苏社的开幕宣言中,张謇说:“今人民痛苦极矣,求援于政府,政府顽固如此;求援于社会,社会腐败如彼;然则直接解放人民之痛苦,舍自治岂有他哉!”荣德生出席了在南通召开的苏社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参观张謇在南通兴办地方自治的各种成果,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启发荣德生思考很多问题,但他更为务实,也没有更强的实力由企业来筹办本该由地方政府去办的“大社会”,于是他设想把张謇的自治理念应用到企业的治理实践之中。自1920年代末起,荣德生开始酝酿在无锡申新三厂试行“劳工自治”,并由薛明剑具体规划自治方案。
薛明剑勤奋好学、兴趣广泛,是一位热心于社会改革的年轻人,得到荣德生的器重,被热情邀请参与申新三厂的筹办,并担任工厂总管(厂长)。薛明剑进入工业界,一直有自己的理想,用他的话说:由教育界转入工业界,并“不是想发财,也不是羡慕虚荣,的确是目睹工业生产事事不如他国,并且存在种种不合理措施,急需改进和改革。”[3]以后在实际管理申新三厂的过程中,他亲身感受到旧式管理制度的种种弊端,亲眼见到工人们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下的生活待遇,因而更加坚定了倡导改革的想法。他是无锡企业管理改革的积极鼓吹者,也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经过深入调查,并反复酝酿,与利益相关各方沟通,在荣德生主持下,薛明剑提出了申新三厂“劳工自治”方案。
二、“劳工自治”的实施
1931年,申三正式开始试办劳工自治区,拉开了“劳工自治”的序幕。正如历史上任何一次重大变革,开始总会遭遇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劳工自治”同样面临种种抵制。这要求改革者全力以赴,顽强推进,同时不断优化实施方案,在进取和迂回中谋求突破。
工厂举办劳工事业,原本着眼于提高工人福利、改善职工生活,可是令创办者意想不到的是,首先遇到的反对阻力竟来自工人。原因是“劳工自治”实施方案的第一步,是要将一部分工人宿舍划入劳工自治区。当时各工厂招收的工人来自四郊八乡,也有的来自邻近县区,甚至有来自苏北和外省的。其时交通不便,为了准时上班,工人必须就近居住。为此厂方在工厂附近建造了一些工房,或腾出一些空余不用的厂房,租给工人作为宿舍。这些工人宿舍原来没有专人管理,男工宿舍与女工宿舍混杂,单身职工集体宿舍与家属宿舍混杂,导致秩序混乱、卫生状况较差,个别品行不端者游串各室,惹事生非,欺凌弱者,引诱异性。因为工厂将整幢房屋出租,又准许承租者将剩余的房屋转租外人,由此产生了专以转租房屋牟利的二房东。为了设立劳工自治区,厂方决定将工人宿舍加以整顿,改建成男工单身宿舍区、女工单身宿舍区和家属宿舍区,并派专人实行分区管理。这剥夺了二房东的额外收入,自然遭到他们的抵制。厂方为举办技术培训和文化教育,为工人工余学习提供方便,统一规定未成婚的工人住进集体宿舍,这也与工人原来的生活习惯不符。当时的工人来自农村,习惯于合家居住,方便而自在;相互之间为同乡邻里、沾亲带故,且纺织厂工人盛行“认寄亲”,方便相互依托照应,因而反对住进集体宿舍。工厂加强宿舍管理,就有人造谣生事,加以阻挠。甚至有人身穿半红半白的衣裳,半夜三更登上楼顶装神弄鬼,恐吓单身女工宿舍的女工和管理人员,致使一些女工结伴逃离宿舍。
实施“劳工自治”还遭到部分工头、职员、股东的反对。原先工厂中的一些工头都有一定的帮派势力,掌握管理工人的部分实权,他们平日欺压凌辱普通工人,想方设法克扣工人工资,乃至强迫工人按时按节送礼送物,指派女工到家中帮佣家务。工厂实行科学管理,实施“劳工自治”,他们的权力被剥夺,种种陋规随之被废除,因而不惜以激烈的手段对抗改革[4]。而工厂的一部分股东和职员只看重眼前利益,并不关心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他们看来,改革的实施必定多加开支,增加工人的福利就会减少自己的收益;同时也担心改革激化矛盾,引发动荡,最终影响到他们的利益。所以对“劳工自治”的变革畏首畏尾,主张稳重守成,反对多生枝节,本能地反对一切新生事物。 工厂内部的阻力以外,设立劳工自治区还受到来自工厂外部的压力。工厂邻近的一些商店,它们的顾客主要是工厂的工人,以向工人出售日用品而营利。建立劳工自治区后,工人自己办起了消费合作社,加上自己种菜、搞家庭副业,减少了到商店购买商品。这当然是商店店主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当申新三厂实施“劳工自治”计划时,附近一些商店就以集体请愿和匿名恐吓、造谣惑众等方式加以阻挠。有几个理发店店主还手扬香火,多次守候在申三厂门外的小木桥桥头,拦住厂主、总管及高级职员的车辆,要求厂方“发发慈悲”,停办合作社,让他们维持生意、维持生计。
对此,荣德生、薛明剑并未采取高压措施,强行推进改革,而是区别情况,运用迂回战术,分别加以化解。为了帮助股东和职员消除顾虑,厂主亲自出面进行协商,多次召开会议说明情况,争取大家的认同。为了让职工明白他们是“劳工自治”最大的受益者,厂方不强逼工人返回宿舍,而是首先在厂内兴办子弟小学和职工医院等福利设施,增强对职工的吸引力。从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入手,举办女工养成所,首先招收部分远道女工,统一住進女工宿舍,以此示范“劳工自治”的好处。注重对老工人进行宣传引导,摆事实、讲道理,让原先有抵触情绪的部分职工逐渐认识“劳工自治”的好处,从而使消极观望者变为拥护者、赞成者[5]。为了处理好与邻近商店的关系,经过协商寻求多赢的解决之道,允许他们以合办或代办相关业务的形式,进入自治区开店,统一管理,既减少厂方自办福利的麻烦,也较好地顾及当地店家的利益,消解了来自外部的阻力。至于工头闹事和二房东转租的问题,也在工厂管理制度的改革中得到了解决。劳工自治区的创建计划,终于在百般困难中一步一步地得到实施。
三、“劳工自治”的基本内容
“劳工自治”的基本精神,是在劳资雇佣关系的范围内,让工人自己管理自己,改善劳工福利状况,提高职工素质。荣德生、薛明剑把创设劳工自治区的宗旨概括为:“改善区民生活,培养良好工友。”其施行方针大致包括这样一些要点:一是加强技术培训,让工人获得立身的必要知识和技能;二是以劳资合作的方式,举办各种合作事业和公共设施,以促进工厂增加生产,帮助工人减轻消费负担;三是注重文化教育,让进入自治区的工友人人有读书的机会,有正当的文化娱乐;四是开展社会教育,帮助工人学习农业栽培和手工工艺,即使在工厂退职也具备必要的生活技能。
“劳工自治”采用工人自行组织的方式,对工人实行积极劝导和“参与式”的激励。自治区区长一人,由厂方任命。自治区分设单身女工、单身男工、工人家属、职员家属四个宿舍分区,分区下设村,村下设室或组。宿舍每室住8-12人,其中一人为室长;14-26室为一村,设有正、副村长。分区正副区长、各村正副村长及室长、组长,均由工人自己推举产生,分别负责本室、组、村、分区有关事项的管理和矛盾的协调。区内各种生活设施和公共福利设施,均由工人自己协商订立公约,大家共同维护[6]。各项惠工、福利设施的建设、维护、运行,尽量动员和组织员工共同参与。
“劳工自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为了推广应用先进的工艺技术,适应科学管理制度,培养合格职工,工厂先后创设职员、女工、机工三种养成所。1932年秋季又创设工人晨校和夜校,进行在职教育。当时纺织厂工人一般是日夜两班制,所以职工业余教育只能分别进行。教育属义务性质,凡本厂工人均可入校学习,不收学杂费、书籍簿本费。按工人原有文化程度,分识字训练班、公民训练班、技能训练班三级,每级分早夜两班。教材以自编为主,教员也大多为本厂职员。教学内容主要有:文化补习,教识字,扫盲;生产技术,讲授机械原理,培养熟练机工;家事技能,如烹饪、缝纫、医护常识等;副业生产知识,如养蜂、养兔、养鸡鸭、养鼬、刺绣、织花、园艺、种菇、种菜、酿造、打字、修理钟表等。由工人自由选修,既增加谋生的技能,也作为工余的休闲。晨、夜校也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传授中西音乐知识及乐器演奏技法,开展歌咏、舞蹈、武术、球类等活动,以充实工余生活,陶冶性格情操,提高工人的文化素养。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学校设立小导师制度,在工人宿舍内每室聘请一名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能力较强的工人为小导师,负责在课外辅助督导同室工友学习,起到互帮互学、互相促进的作用。作为教育辅助设施,厂中设有图书馆、阅报室,经费列有预算,定期添购各类图书、报刊[7]。申新三厂这方面的设施,在当时无锡私营企业中是最为完备的,因为与教学活动相辅相成,适合工人的需求,所以吸引很多工人参加到学习培训之中。
二是医疗保健。1932年8月,申新三厂在女工养成所设立职工医院,第二年5月搬至新院址,以后又增建三层楼一幢作为新医院。医院分中医和西医两个部门,设有诊察、治疗、手术、化验、调养、传染病隔离等室,购有X光机等当时先进的医疗设备,为职工就诊、治病提供便利。本厂职工治病免收医药费,职工家属免收治疗费,半价收取药费,厂外人就诊医药费照价实收。医疗经费来源主要为厂方拨款及工会会费、职工自愿捐助。当时无锡其他一些企业也设有厂办医院或医务室,但以申新三厂职工医院设备最好,服务最完善[8]。除此之外,工厂还建造浴室、理发所,要求工人保持清洁卫生,按时理发、洗澡;添置水塔、热水汀等设备,保证工人能经常得到清洁的饮用水;把旧式的茅坑改造成厕所,并加强管理,减少疾病的传染,改善厂区和周边地区的卫生状况。
三是文体活动。劳工自治区设有俱乐部,其中包括体育、音乐、游艺三个方面的活动项目。区内建有运动场、健身房,供职工开展篮球、排球、乒乓球等运动,并定期举行田径运动比赛,以增强职工的身体素质,愉悦身心。文娱设施方面有娱乐室、影剧场,用以放映电影、上演戏剧,开展歌咏、舞蹈活动。鉴于举行全厂性的大会及文艺汇演等活动,原有场所较为狭小局促,厂方决定填掉一个原来用以养殖鱼蛙的鱼池,盖建一座大礼堂。礼堂的建设耗资近万元,全部来自工厂劳资各方的自愿捐助,贫困无钱者则参加义务劳动,以工代资。连工厂职工子弟小学的学生,也在课余由教师带队到各地参加劳动。整个工程历时两个月即告完成。当时申新三厂职工连同家属已达上万人,每逢节假日举行文艺演出时,大礼堂里总是座无虚席,热气腾腾。自治区还建有多处园圃,地面种植草坪,缀以花木,布置为不同的格调,用于职工游憩观赏。 四是其他福利事项。自治区内建立有各类消费合作社,为职工供应粮油副食、日用百货、南北货、饮食点心、煤球热水,提供制衣、洗衣、照相、修理等各种服务,减少商贩的中间盘剥,帮助工人节省消费开支。消费合作社由工人合股组建,社员消费享受优惠,合作社有盈利,年终按股金分红。自治区还开设劳工储蓄部,面向工人,降低起储点,以角为单位,随时存取,分别计息,并定期开奖,吸引工人储蓄,积少成多。这些存款实际上被厂方用于生产周转,相应减少向银行、钱庄的借贷,同时也为职工急用或大笔开支提供方便,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劳工自治区还自办劳工保险,包括死亡保险、养老保险、伤残保险、疾病保险和灾害保险等险种,初步形成一种互助互济的机制。自治区还择地建立劳工公墓,为家庭生活困难的工人办理丧事提供服务,减少开支[9]。所有这些,均有利于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排除那些可能影响工人情绪的不利因素。
此外还有尊贤堂、功德祠和工人自治法庭。尊贤堂陈列历史上抗敌御侮的岳飞、戚继光及民间崇拜的关云长、薛仁贵等塑像。凡違反厂纪、不服从管理、闹纠纷的工人,责令到尊贤堂内向塑像磕头忏悔、宣誓悔过。薛明剑说:“在神像前他们不敢说假话的”。功德祠里立着一些为企业作过较大贡献的已故职工的长生牌位,定期举行公祭。并规定:职工凡因工受伤殒命,或在本厂服务达10年以上并有功无过者,死后可设立牌位,“入祠奉祀”。由此激发工人活着努力干、死后有归宿的认同感。前者用来警戒那些不守厂规、冒犯尊长者,后者则用以表彰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的职工。所谓工人自治法庭,推举在工人中享有一定威信的员工担任裁判员,负责工人之间各类纠纷的调解、仲裁,必要时也加以惩戒、处罚。所有这些,都是从自我成就和社会交往两个方面,控制和引导职工的情绪和行为,培养工人的团队精神,增强归属感、成就感和荣誉感,达到协调劳资关系、激励工作热情的目的。
四、“劳工自治”的成绩和影响
申新三厂的劳工自治实验区办得有声有色,据当时的报道,其福利事业令人“颇有胜过日本在华各厂福利事业的感想”。方案的具体规划者薛明剑曾不无自豪地说:“凡工人出生至老死,均已顾及。申三劳工自治区颇能合于社会制之雏型,将来各厂定能仿行。”[10]这一系列做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资冲突,促进了企业内部工人与管理者、投资者的相互协调。当时外地工厂工潮迭起,而申新三厂却基本不受影响,报界因此称之为“劳动界仅见之成就”[11]。
1936年,劳工自治区各项设施建设宣告基本完成。统计数据显示,与开展自治前的1931年相比,申三的总产量、日产量和单位产量5年间增加25%,而此前8年间才增加了24%。事实证明,申三的“劳工自治”试验基本上是成功的。上个世纪30年代初,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国内民族纺织企业包括荣氏的其他企业相继陷入困境,申新系统年年亏损,但无锡申新三厂却奇迹般地一枝独秀,每年都有盈余,这其中“劳工自治”提高生产效率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劳工自治”实验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安定工人生活,减少劳资纠纷。劳工自治区的生活环境相对封闭,较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区内建有各种生活设施,又订立各项规章制度,不允许工人随便离开厂区,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社会环境。工人工作之余,要参加文化学习和技术培训,参加文体娱乐,也有人侍弄副业,调节日常生活,各有各的事情可做,能较好地避免社会上政治风潮和不良风气的影响,生活相对和睦稳定。所以当外地和无锡一些工厂发生工潮时,申新三厂能够保持相对平稳,生产秩序基本正常。
二是工人收入增加,劳资冲突减弱。实施“劳工自治”后,工人收入有所增加,工资之外的福利得到改善。1930年代初申新三厂全厂工人每人每日平均工资为0.37元,1936年增加到0.559元,增长51.1%[12]。与此同时,工人的文化知识有所增加,懂得对厂内外的情况和条件进行分析,对民族危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背景下,民族资本家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而支持企业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工厂效益增加,工人福利就能改善;而工厂一旦搁浅、破产,工人将首先陷于失业的艰难困苦之中。利益的相关,促进劳资之间在遇到矛盾时能以合作的态度来谋求解决。
三是加强生产管理,降低设备物料“暗损”。随着工人组织健全,企业管理相应得到加强。工人对产品质量和企业兴衰,从过去的漠视变为主动关心,对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也从抵触转向响应配合,减少了暗中与资方作对、有意浪费原料和破坏机件的现象。企业由此降低成本,减少了“暗损”,同时增加产量,产品质量也有提升。如纱的单产,全面抗战前夕较之1933年,由锭产0.8磅增至1.1磅,而各项费用开支相比每年减少19万元—30万元。企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应增强。抗战全面爆发前几年,国内民族工业普遍不景气,不少企业关门停产,破产出售,而申新三厂不仅渡过了难关,而且“年有若干万元的折旧和盈余”[13]。
四是工人技术水平提高,工厂劳动生产率提升。工人经过培训,操作技能和文化素质明显改善,有利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933年前,申新三厂每万纱锭需用工人450人,1934年降为297人,1937年降为250人。1933年,一名工人只能管2台布机,1934年增至4台,1937年增至6—8台。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既使企业增益,也使工人受惠,这正好体现了荣德生“以事业作救济”的企业经营思想[14]。
申新三厂“劳工自治”实验也影响社会风气的转变。经过各种媒体的宣传介绍,申三劳工自治区引起社会的广泛瞩目。特别是中华职业教育社姚惠泉撰写的《介绍一个劳工自治区》,以及上海《新闻报》记者陆诒采写的《参观申新三厂“劳工自治区”》访问专记,发表后产生较大影响,参观者络绎不绝,各地模仿者也为数不少。自治区给来访者展示了一幅令人耳目一新的生活画卷,在社会上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当时报界特别赞扬自治区宿舍整洁,工人生活井然有序,为“大中学校的学生所不能及,懒惰的小姐们见了也要惭愧无地自容”。一些青少年在参观后,“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感化,有了较大的进步”[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