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观察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ianxin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在媒体上看到的牛根生,看上去总是一副高迈的道德课讲师形象,似乎他只属于国家, 属于人民
  
  常态下,一个人做事情,如果先后遇到人际关系纠纷、制度纠纷和道德纠纷,这个人差不多就要成为失败的标本了。我们熟悉的牛根生,可能正在成为这样的实验室标本。
  眼下,毒奶粉事件中的蒙牛已是风雨飘摇。牛根生在最近的一次内部讲话里,痛斥婴幼儿奶粉所出现的问题,算是对自己的消费者作了一个忏悔的姿态,不料几日后,蒙牛铺天盖地的液态奶也出了问题。我们能想象这个时候的牛根生再也找不到言说的理由了,他惟一的办法是闭嘴,躲在一个谁也找不到他的地方,任由漫天的咒骂扑面而来,任由他的牛奶市场一泻千里。即使是非常重要的蒙牛业绩说明会,牛根生也没有出场。毒奶风暴直接刮到资本市场,停牌一周的蒙牛,9月23日复牌,开盘暴跌61%。昔日信心满怀的牛根生真的到了他人生最艰难的时刻。
  事实上,艰难生活始终与牛根生为伴。记得当年,牛根生从伊利副总的职位上被扫地出门,多年的摸爬滚打化为乌有,我想他是遇到了中国人司空见惯的人际纠纷危机。那个时候,牛根生可以指责郑俊怀的背信弃义,指责国有企业人浮于事的种种弊端,当然可以选择自己从头开始,从人际关系的纠纷中站起来。从这个角度看,蒙牛在短短几年之内便咸鱼翻身,暴得大名大利,几乎就是牛根生一个人发愤图强的故事。
  后来的事实证明,牛根生的很多企业理念,都来自于他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当他越过这一点,他必然会遇到更加重要的企业制度命题。几年前,当我第一次听到牛根生捐出个人全部股份的消息,真的是会心地笑了一下,多年的意识形态教育终于在牛根生的身上开花结果,豪气冲天的老牛用他的财富、权利和企业的组织结构放出一场醒目的焰火。
  那真是一场极有意思的企业非制度事件,有意思得就像一次精心策划的行为艺术。只是在这惊世的行为中,老牛似乎是把企业的制度当成了道具。可是放眼所有现代企业制度,似乎捐赠企业股权的绝无仅有,捐赠企业利润者居多。这么说来,中国的牛根生算是开辟了一种新现象:道德意义明显大过了企业的制度意义。
  
  是的,那个时候的牛根生非常固执地越过现代企业制度,越过企业的自然人产权制度,豪迈地抵达了他的道德理想国。而且在此背后,也不乏另外一些维护个人利益的技术安排。
  牛根生的悲剧正在于此。我们看到,当牛根生把自己的产权意义稀释之后,他必须借助于道德宣讲。人们在媒体上看到的牛根生,看上去总是一副高迈的道德课讲师形象,似乎他只属于国家, 属于人民,转眼之间,他成了国家的牛奶形象代言人,成了日日夜夜眷念人民身体健康的天使。
  这显然是牛根生有意为之的人生归宿,他希望自己是一种美好道德的化身,他认为他的力量来源于此。可是现在,人们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一个那么迷恋道德,口口声声以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使命的企业家,怎么会在他的产品里添加一种对人体只有害处的工业原料。可以这么说,河北的三鹿出事之后,人们并没有完全绝望,毕竟三鹿的公共形象和道德形象相对弱势,只有當牛根生和他的蒙牛也卷进三聚氰胺之后,人们才完全陷入绝望的悲伤之中。
  由于多年的道德宣讲,消费者几乎把牛根生当成了道德的完人,以为牛根生会有所担当。但是人们看到,牛根生没有这么做。即使三鹿丑闻暴发,牛根生还是坐怀不乱;即使国家质检总局查出了蒙牛的婴幼儿奶粉同样有问题,他也只是蜻蜓点水地说要在蒙牛查清事故责任人并严惩;即使蒙牛的液态奶被曝有毒,牛根生的选择也只是回避和藏匿,他始终没有站出来道歉和忏悔;即使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辞职了,牛根生还在稳坐江山。一夜之间,他成了蒙牛股价崩溃的三聚氰胺,他的行为加速推动了蒙牛被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双重遗弃的进程。
  是的, 随着牛根生道德形象的瓦解,蒙牛暴跌就在市场参与者的预料之中。所谓资本无情,摩根士丹利、瑞信、高盛、中金等投行无一例外地将蒙牛撇进“沽售”或是“跑输大市”之列,摩根大通甚至将该股目标价直接从18港元大幅降至3.8港元。
  关于牛根生,其实我已经无话可说。我们可以说牛根生没有败给人际关系,没有败给制度设计,但他这次却败给了他一向引以为傲的道德建设。当我对他的观察越过人性、越过制度,最终不得不指向道德的时候,我的内心所有的思考,只剩下连绵的唏嘘。一个口口声声呼喊道德的人,他的道德底线究竟在哪里?
  我想起耶和华带着人们走出埃及的时候说过的话,“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这至高的教训历历在目,可是我们却听不见;我还想起上一次耶稣来临的时候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义人,所有人都有罪,可是我们不相信这样的教训,太多的人当自己是完人,太多的人把自己渐渐打造成了美好道德的化身。口口声声教训别人, 惟独忘记了教训自己。
  当我们忽略了最高的敬畏,人的道德课就是一个幌子;一个不懂得怕的人,注定也不会懂得爱。人人必有一死,死后必有审判。当我们有一天去到神的身边,我们如何言说今天的毒奶粉事件,如何面对那些嗷嗷待哺的婴儿,他们张开的小嘴,期待的是营养,我们却给他毒品。
  这是怎样的一堂道德课,我相信牛根生此生最大的遗憾,就在这里。
其他文献
今年是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80岁诞辰,女王的实际生日是4月21日,但是官方庆祝生日在6月17日。  白金汉宫发言人说,女王一直是变革的先锋,但同时又维护传统。但无情的事实是,近年来王室成员的婚变、婚外恋等事件造成的负面效应,使王室的公众形象已大不如前。而过去半个世纪中,英国媒体没有放过王室生活和工作的任何细节,舆论批评更是毫不留情。  王室的神秘色彩也早已消失殆尽。越来越多的英国人觉得王室已经成了供
一根平衡木的学问    她盯着这根长5米,宽0l米的棍子大概有十秒钟的时间了。  这个看起来只有4岁左右的小姑娘点了下头,脚下发力,一下子就跃起,跳上了这个离地一米左右,被称作平衡木的体操器械。  弯腰、屈背、翻转……一连串难以想象的动作并不流畅地完成了。旁边的中年女教练用湖北方言提示着下一个动作。  很快地,她完成了自己的节目。紧接着,又一个差不多大小的姑娘开始了同样的过程,而在她的身后,还排着
在40亿观众面前上演一出中國文化大戏,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一次的任务,已经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开了数不清的会,向专家请教:如何才能表达善意?如何才能感动他人?如何处理和平与崛起?如何才不会让人觉得你在搞文化上的穷兵黩武?最后他说,我现在不要想法,要的是办法,要把所有的小机灵、小火花变成切切实实的方案和步骤。他宁愿将开幕式视为一项意在“说明中国”的技术活儿,这种质朴的心态,让他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
101大厦注定了自己的孤独。  在台北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它挺在信义路上。即便是在远郊的圆山大饭店,也能目睹它寂寞的身影。台北是一个没有摩天楼群的城市,这里有更多的骑楼,更多的自建立伊始就保存完好的建筑。  不是上海,不是南京,不是香港,不是东京,也不是纽约。台北的空气有着一种暧昧的、独特的味道,说不清,道不明。    它有日本的味道,整洁的街道、随处可见的日式建筑、温泉和清酒的盛行、补习班
她不是希拉里,她不是贝隆夫人,她是克莉斯蒂娜    自从今年7月1日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基什内尔宣布要竞选下任总统后,她就被问过不止一百次和希拉里相似的问题。但即使是被问到第101次,克里斯蒂娜在回答時,仍然会保持迷人微笑,说除了她们两个都是律师、参议员和总统夫人外,没什么相同点。  的确,克里斯蒂娜和希拉里从来就不一样,虽然她们都是在法学院读大学时认识现在的丈夫,虽然她们都是第一夫人,虽然克
不要随便丢东西,否则可能背负“间谍”之名    8月28日,俄罗斯军方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手拿一本美国公民护照,声称护照是在战斗激烈的南奥塞梯战区找到的,这表明护照主人和格鲁吉亚突击队员一起出现在战场上。在放大的彩色复印件里,所有的镜头都集中在护照主人“Michael Lee White”的名字上。  同一天,普京接受美国有线新闻台CNN的访问时表示,“我们有重要证据认为,战区里有美国公民”, “
奥巴马所劫的“富”包括和乔一样的普通人。他们努力工作,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够有回报。但是奥巴马的想法就扼杀了他们的美国梦    10月11日,星期六。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名叫“荷兰”的小镇风和日丽,镇上一位34岁的管子工Samuel Joe Worzelbacher在和他的儿子玩橄榄球。乔平日工作勤奋,他正在存钱,打算买下自己工作的那家管道修理行,晋身中产行列,实现自己的“美国梦”。让乔绝对想不到的是,就
今日这个“去中心化”的时代重新挑起了对基督教早期史的兴趣。耶稣的追随者,原是犹太人信仰的一个宗派,圣保罗把它传入外邦人之间,逐渐与犹太母体分离,形成“基督教”。这位具罗马公民籍的小亚细亚犹太侨民甚至建议豁免外邦人无须遵守摩西法典,尤其是割礼。为此保罗于公元49年左右前赴耶路撒冷与彼得和义人詹姆斯(耶稣同父异母兄、十二宗徒之一)进行洽商。《宗徒大事录》(Acts of the Apostles)说此
在知识分子或者知道分子还不很多的年代,眼镜往往是一种身份的标志。  刚工作那会儿,每天到单位食堂吃早餐,先把大搪瓷缸子递进去,找个凳子坐等大师傅煮挂面。片刻,听见有人叫:“眼镜,你的面好了。”于是开吃。某天忘了戴眼镜,照例坐着等面下锅。不多时忽闻:“嗨,那个没戴眼镜的,你的面好了。”奇怪了,满屋子都没戴眼镜,我竟也居之不疑地起身取面。  一个习惯了自己身份标志的人,即使在标志缺失的情况下,仍然对这
只有当环保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不单纯依靠外部法律制度来约束的时候,它才能真正地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一种道德信仰    一个月内,整了一笔钱,想买一辆车。心情如此迫切,实在是因为受不了人行道旁越来越重的汽车尾气,以及烈日下越来越高的气温。    不过吊诡的是,让我们深受其害的空气污染和气候变暖,竟然都与汽车的迅速增加相关。  钱凑齐了,我又犹豫了,看看日益拥堵的交通以及日益恶化的环境,作为一名有些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