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之主题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qio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是田纳西·威廉斯的三大剧作之一,长期以来,读者的批评家都认为这是一出以争夺遗产为故事主线的戏,其实不然。本文试图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揭示出该剧的真正主题。
  关键词:田纳西·威廉斯;《热铁皮屋顶上的猫》;同性恋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2--01
  初读《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时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写遗产争夺的剧本。但是细看剧本就会发现疑点有二:第一,在全剧的中心部分(第二幕)中,几乎没有提及遗产分配的问题;第二,在整个剧本结束时,遗产分配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作者并没有给出任何的解决方案,问题还是悬在那里。换句话说,如果这出剧被认为是一出以争夺遗产为主要故事情节的剧本的话,那么读者会发现在这出剧中,作者只是提出了问题,而并没有解决问题,这就让整部剧显得很不完整。正如阿瑟·米勒所说:“这部戏应该有一个道德评判,但它却一直悬在半空,最终也没有落下来。假如我们打个比方,那就好像是哈姆雷特手里拿着剑,但总是不出手,而且又不拒绝决斗;他娶了奥菲利亚,后者又怎么都不死。”[1]
  如果我们想弄清楚整个剧本的真正主题,定要解答的问题有二:第一,谁是题目中的那只猫;第二,题目中的热铁皮屋顶又指代什么。接下来,本文试图解答这两个问题。
  问题一:谁是那只“猫”?
  大部分读者,甚至是批评家都会认为玛格丽特是题目中提到的那只猫。在剧中,玛格丽特确实显得备受煎熬:她一心想要争取大额财产,但在老大一家人面前,她又显得那么没有话语权。老大自己是个律师,肯定会在争取遗产中有着一定优势;自己的丈夫却只知道喝酒,一點也不关心遗产的问题。另外,老大和妻子已经有了五个孩子,第六个也马上要出生了;而她和布里特却没有孩子,更糟糕的是,布里特还拒绝和她同床。但如果仔细研究剧本,我们会发现玛格丽特不会是剧本的核心人物。
  首先我们从剧本的结构角度入手,剧本一共有三幕。第一幕主要内容是玛格丽特和布里特在房间里争吵,两个争吵不休的话题是布里特为什么开始变得消沉。第二幕是全剧的核心部分,几乎整幕都是大爹和布里特的对话,话题依然是布里特为何消沉。而玛格丽特在这一幕中的台词寥寥无几。在第三幕的前半部分,玛格丽特开始和老大夫妇俩争吵;在后半部分,玛格丽特又和布里特在卧室内争吵,原因是布里特不愿意和她同床。这样一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实贯穿整个剧本的只有一个角色,那便是布里特。
  其次我们从人物深度入手,找出剧本的真正主角。读过田纳西 威廉斯的作品的人应该知道,他喜欢在他的作品中用某个或几个次要人物来挖掘主要人物的过去和一些重要经历。比如说在威廉斯的著名剧本《欲望号街车》中,读者和批评家往往认为女性角色布兰琪是该剧的重要人物,但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该剧的重要人物其实是一直没有出现在舞台上的布兰琪的同性恋丈夫艾伦。剧本开始时艾伦已经死了,但他的形象被在台上所有其他角色的对话成功复活,而拥有大量台词的其他的角色的作用只是复活艾伦。从这方面着手,我们不难发现在《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布里克和大爹的过去被挖掘的较多,但对玛格丽特的历史却挖掘的比较少。在剧中我们能找到的玛格丽特的过去只是她因为怀疑布里克和其好友斯基普之间可能存在着同性恋关系,所以她引诱斯基普上床,以此证明他是同性恋。除此之外,剧中几乎再也没有交代玛格丽特的过去了。而且,似乎威廉斯介绍玛格丽特过去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想要挖掘这个角色,而是想通过介绍她的过去来挖出斯基普的死因,并以此来说明布里克的性取向。由此看来,玛格丽特这个角色的确显得比较“扁平”。在剧本中,布里克的人物形象要比她丰富的多了。
  至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题目中出现的那只“猫”,应该是布里克,而非玛格丽特。
  问题二:“热铁皮屋顶”指代什么?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题目中的那只“猫”是布里克,那他脚下的“热铁皮屋顶”是代表着什么呢?在剧本的一开始,作者就开始交代布里克突然变得消沉起来,不停地喝酒,甚至莫名其妙的在中学操场上摔伤了腿。在一开始,布里克就显得焦躁不安。在他和玛格丽特以及和大爹的对话中,我们可以一点一点挖掘到布里克意志消沉的真正原因:他之前的好友斯基普发现自己是同性恋,由于当时整个美国社会的恐同情节相当严重,斯基普无人倾诉,在濒临崩溃之际打电话给布里克,并表现出自己对布里克的同性之情。但接受了当时美国主流文化——清教主义的布里克表现出了对同性恋的反感和厌恶。他没有意识到斯基普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绝情的挂断了电话。然后斯基普因注射过多镇静剂死亡。布里克便开始了自责,他自知道自己的绝情让好朋友丧生。同时他自己的同性恋意识也开始觉醒,但他的清教主义结节绝对不允许他承认自己是个同性恋。所以他一直处在矛盾中,唯一的解决方案便是整日用酒精麻醉自己。一方面,布里克在对好友的死的自责;另一方面,他又在抗拒承认自己的同性恋意识已经觉醒,所以整个剧本从头到尾,他都是处在“热铁皮屋顶”上。
  综上,我们可以分析出该剧本的主题并非是遗产争夺,而是以布里克为代表的美国同性恋个体在自己的同性恋意识觉醒之后内心产生的挣扎与痛苦。
  参考文献:
  [1]Miller, Arthur. “The Shadows of the Gods”. p. 191.
其他文献
摘 要:海因利希·冯·克莱斯特,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被认为是德国最早具有现代意识的作家之一,作为克莱斯特富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之一的《O侯爵夫人》,突显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前瞻性,本文通过对此篇小说的浅析,透视当时社会环境,普遍人物性格与现代思想。  关键词:克莱斯特;反抗与约束;现代意识  作者简介:骆佩(1994-),女,湖北省武汉人,汉族,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德语系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
摘 要:法国浪漫主义小说家大仲马以创作通俗历史故事闻名,在其小说中,以历史中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为背景,将历史进行通俗化的演绎。在叙事中,他将戏剧创作的手法植于文本中,用偏离小说化的叙事策略将历史进行整体全面的演绎,从而引导读者更加深入的思考历史。  关键词:大仲马;小说;偏离;叙述策略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2-0-01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目的:千根草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千根草Euphorbia thymifolia L的全草。全草入药,具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收敛止痒功效;主治疟疾,泄泻,痔疮,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等症。千根草虽在我国
摘 要:本文试图从结构主义视角分析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对小说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及对立面的解析,使我们对这部小说的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结构主义;冲突;现实  作者简介:麻瑞(1986-),女,西安市人,汉族,硕士,西安工程大学助教,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
摘 要:本论文以世界历史以及日本近代化进程为经纬,将日本作家有关上海的文学创作活动大致划分成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明治维新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萌芽发展期,第二阶段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七七事变爆发的绽放转型期,第三阶段是七七事变后直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战时观察反省期。  关键词:上海都市空间;日本文学;分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
摘 要:奈保尔在《世间之路》中对非线性叙事、元叙述等叙事技巧的娴熟运用使作品产生陌生化效果,并以此重构特立尼达历史,展现殖民地人们流散身份认同。本文将从陌生化理论、相关叙事学理论出发,对文章中的叙事陌生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陌生化;叙事;《世间之路》  作者简介:幸小梅(1991-),女,汉族,广西岑溪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读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我们可以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衍生品。进入20世纪中下期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已经逐渐难以引领社会的潮流,在这种背景之下,所谓的后现代主义便产生。在
本文通过层层递进分析的手法,对《白菜汤》中的农妇:从现实、处境、精神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借此揭露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底层生存现状的苦痛,同时,侧面反映出社会底层的
摘 要:爱和被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这是《滚蛋吧,肿瘤君》的一句台词,让人印象深刻。影片讲述了乐观坚强的熊顿,丢了工作,丢了爱情,丢了健康,坚强面对生活的故事。故事看似平淡,可是导演细腻的表达,却数次触发泪点。引发人们的思考。  关键词:熊顿;《滚蛋吧!肿瘤君》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2--01  《滚蛋吧!肿瘤君》改